第141章 老贼,欺我太甚!

    第141章 老贼,欺我太甚!
    陈仓这次也是凉州人造反,声势浩大,动摇三辅之地,威逼关中。
    这种事儿,这些年来,在凉州时常发生。
    问就是羌人被压榨,受不了起兵造反。
    问就是,本地豪强不满朝廷,举兵造反!
    反正凉州的羌人,时常造反。
    大汉朝廷为此镇压了上百年,如今还在继续镇压。
    至於羌人造反背后,有没有凉州本地的世家豪强参与,只能说懂的都懂。
    以至於朝廷上一度出现了:大不了放弃凉州的论调。
    可能就是因为大汉朝廷主动放弃了并州,看到了并州本地世家豪强的悲惨下场,所以凉州人不愿意自己和并州人落得一个下场。
    於是,凉州人就学会了养寇自重!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动不动就让凉州羌人造反!
    动不动就威震关中!
    动不动就威逼洛阳!
    別管能不能威逼到洛阳,口號一定不能落下!
    其实,解决凉州的羌人问题不难,只要朝廷愿意接纳凉州人成为高层!
    只有以后大汉的三公,时不时的来上一个凉州出身的,大汉的尚书令,也时不时的来上一个凉州出身的。
    只要朝廷能做到这一点,那都不用朝廷催促,凉州本地的世家豪强就能把羌人镇压的明明白白。
    但可惜,这是豫州人的待遇,是河南人的待遇。
    別说凉州羡慕豫州人了,当今天下,哪个州不羡慕豫州世家?
    可朝堂上位置有限,你凉州人就是三等人!
    豫州世家算是一等人,河北世家也算是打出了统战价值,勉强能算二等人。
    凉州、幽州这样的,妥妥的三等人。
    至於荆州南阳郡之外的地方,益州世家,最多三等人。
    江东,撑死了四等。
    每次凉州羌人造反,都会声势浩大。
    然后,朝廷不得不派遣中央军前往凉州镇压。
    每次镇压羌人作乱,都会重用、封赏一批凉州本地出身的豪强。
    上百年来,朝廷也不记得自己到底平定了多少次羌人作乱,其中的投入,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恭喜主公,袁氏已经替主公打点好了,这一次您会继续升官。”
    桌子上摆放著袁氏的密信和信物,董卓只看了一眼就没有继续看了。
    “文优,我想到了段纪明。”
    听到这个名字,李儒原本有很多话要说,可最后还是沉默了。
    段纪明就是段颖,凉州三明之一,是一代战神,天下有数的大宗师,可是最后下场却很惨。
    凉州三明之中,有两位主张招抚羌人。
    段颖则是觉得,最近十几年来,朝廷为了平定羌人叛乱,前后费了数百亿的军费,以至於大汉的財政都崩溃了。
    於是,段颖决定,採用铁血手段。
    击败了羌人之后,直接把羌人全杀了。
    过去的时候,羌人被朝廷中央军击败了,也不是很怕,首领死全家,弟兄们过段时间,继续该抢劫抢劫,该放牛放牛,大傢伙儿也都习惯了。
    可谁知遇到了段颖这么个不讲武德的,把大家击败俘虏之后,竟然全杀了!
    於是,羌人们畏惧段颖,凉州世家豪强们也觉得,段颖背叛了凉州。
    你这傢伙,明明出身凉州,如今却一口气杀了这么多投降的羌人。没了这个羌人背锅,以后大家还怎么时不时的闹上一次?还怎么找朝廷要钱?还怎么靠著平定羌人,升官发財?
    世家们也觉得,段颖投靠宦官,打击士人,是宦官的人。
    最终,朝廷看不上段颖,羌人畏惧他,本地世家豪强也不欢迎他,下场可想而知。
    “论兵法,凉州三明其余两位也就给他提鞋。论实力,是一代战神,天下闻名的大宗师,可最终的下场却很不好。”
    “他不是忠臣吗?”
    “他替朝廷平定羌乱,这么大的贡献还不够吗?”
    “最后,论功行赏,成为太尉,位列三公,可结果呢?下场呢?”
    “至於升官,我就算升官,又能做什么官?”
    “即使我像段纪明那样,靠著军功成了大汉的太尉,又有什么用呢?关东土人谁会搭理我呢?”
    “忠於天下,就是宦官!”
    “忠於世家,就是道德正直之人。”
    说著,董卓就离开了营帐,看到了嘰嘰喳喳的士兵。
    这些士兵,杂胡居多,很多士兵毛髮的顏色都不是黑色。
    一共四千骑兵,汉家儿郎只有一千,剩下三千全是胡人。
    有的是金毛,有的是白毛,有的是杂色毛髮,即使是汉家儿郎,也有不少眼珠子是褐色的.—..—
    “都是边地武人,你说刘玄德怎么命就这么好?”
    “刘青州拜卢公为师,又是汉室宗亲。”
    “是啊,他上面有人,老夫上面没人!”
    “若论军功,老夫这些年来东征西討,为朝廷击杀各路反贼,平定各路叛乱,难道比他就少了?”
    “可如今,老夫也不过是袁氏门下一条狗而已!”
    蛋董卓顿时冷笑连连:“可是他,这才多久,竟然已经大宗师了,我怎么就没有这个机缘?”
    李儒看了看董卓:“主公距离大宗师,也只有一步之遥,不算很远。”
    “况且,过去的时候,主公不突破,那是不想当出头鸟。”
    “接下来,袁氏都会主动帮助主公突破。”
    董卓看向了嘰嘰喳喳的杂胡:“也是,那这一战就输的惨一点。”
    “这三千杂胡,没必要回来了。”
    不过是一些百钱胡而已,不值钱。
    所谓的百钱胡,是说这些徵召这些胡人的时候,往往只需要一百个五铁钱,
    然后胡人就会主动来投。
    平日里只需要管饱即可,大战之前,要发赏钱。
    大战贏了之后,默许的就是不封刀,大傢伙儿放开了抢,抢多少是多少。
    凉州豪强和世家为了鄙视这些杂胡,便给他们起了一个百钱胡的外號。
    想到这里,董卓对著远处一个威武雄壮的汉子招了招手。
    这个大汉,虎背熊腰,身形高大,接近两米。
    在诸多矮小的杂胡之中,站在那里就很有威。
    看到董卓在招呼自己,便连忙赴了过来。
    “主公!”
    “你知道这一战要怎么打吗?”董卓掐了一根草塞到嘴里。
    华雄连连摇头:“还请主公示下!”
    “要是关云长实力太强,你就让杂胡冲阵或者断后,死光了也不要紧。”
    “若是关云长实力太弱,你就亲自控制战场,不要让刘玄德损失太大。”
    “总之,这一战以保存实力为要。”
    华雄有些不明白,但董卓的命令还是要听的。
    “诺!”
    表示服从之后,华雄才提出自己的疑问:“主公,关云长不过是刘玄德的二弟,安民军更是成军不久,至於这么谨慎吗?”
    “而且,之前安民军也就三千,哪里指挥过大军作战呢?”
    “他们之前的对手,不是临时组成的反贼,就是黄巾军这样的民夫,您是不是有些太高看他们了?”
    华雄很清楚,兴军作战这种事,根本不是坐在营帐里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而且,统帅三百人和统帅三千人,也完全是两回事。
    看到董卓没有骂他,华雄继续问道:“这关云长之前不过是个军司马,魔下也就六七百人,如今成了校尉,指挥上万人,他知道怎么行军布阵吗?他知道怎么调整一个个部、曲吗?”
    “还有,他们之前也没有面临过咱们的骑兵!”
    “咱们凉州人,世世代代传承的兵法可不少。”
    “到时候数百、数千骑兵冲阵,再用兵家传承,使之气势合一,就算是大宗师来了,也得避让。”
    “草原上的萨满,咱们杀的还少?”
    “就算关云长真的实力强大,可是又能带兵又能打的,全天下也没多少啊。”
    “就像我,在效忠主公您之前,就是一个莽夫。”
    “不说的別的,就说这骑兵,之前他们见过数千骑兵衝锋吗?”
    “除了咱们凉州,哪怕是幽州,也没有这种场景。”
    闻言,董卓拍了拍华雄的肩膀:“刘玄德获得了先秦秘传,肯定获得了不少好东西,那关云长是他的二弟,实力应该不差。”
    “你此去务必小心!”
    “诺!”
    就在董卓打算让华雄出发的时候,忽然有一队带著红色羽毛的骑士连忙赶来看著这一幕,董卓心里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將军!將军!”
    “左將军有令,王国崩溃在即,全军做好追击准备!”
    “左將军有令——”
    左將军就是皇甫嵩,如今的董卓是前將军。
    去年十一月,凉州人王国叛乱,朝廷启用皇甫嵩为左將军,为平叛主將。
    此战,皇甫嵩率领两万中央军,董卓带领两万凉州兵,共计四万大军,包围王国,將之围在陈仓之地。
    到了现在,已经八十多天了。
    此时此刻,皇甫嵩认为王国即將兵败撤退,决定展开追击,那么董卓就只能老实待著。
    这一瞬,董卓愤怒的了脚:“老贼,欺我太甚!”
    说著,董卓根本不搭理使者,直接回返大营。
    李儒看著这一幕,冷冷的对著使者拱了拱手:“还请使者放心,定会遵守皇甫將军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