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忠诚!
第142章 忠诚!
时间回到一个时辰之前,中军大帐之內如今是二月,天气转暖,但时不时的也有倒春寒,而且陈仓之地天气较为寒冷,营帐之外依然时不时的有土兵被冻伤、冻死。
大帐之內,温暖如春。
皇甫嵩正和一个年轻人有说有笑,这个年轻人出自弘农杨氏,他叫杨修!
看著眼前的杨修,皇甫嵩又看了看一旁服侍的儿子、侄子,只觉得皇甫家下一代实在是拿不出手。
宗师就是儿子、侄子的极限了!
大宗师,除非祖坟冒青烟,不然顶多止步於宗师。
宗师的实力,能撑起皇甫家吗?
皇甫嵩觉得很难。
所以,很久很久以前,皇甫嵩就和士人打成一片。
土人们,也乐於用点儿甜头收买皇甫家,
虽然皇甫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凉州世家,但是却被单独列出来,对於这种有实力有传承还愿意配合朝廷打压凉州的凉州世家豪强,朝廷还是愿意给予一定尊重的。
“贤侄远道而来,可惜大军在此,条件有限,招待不周,还请贤侄见谅。”
杨修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更盛了,直接起身对著皇甫嵩拜了一拜:“叔叔说的哪里话?”
“我等亲如一家,何必如此见外!”
“对了我这次来是有礼物要送给叔叔。”
说著,杨修就掏出了七八本书:初级兵法、初级政治、初级数学“还请叔叔斧正。”
皇甫嵩拿起了初级政治,得到皇甫嵩允许之后,他的儿子拿起了初级兵法和侄儿一起看。
片刻后,皇甫嵩又简单翻看了其他几本书。
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很有价值,皇甫嵩还是看得清楚的。
“这些典籍,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先秦秘传?”
“可是刘青州赠送给朝廷的藏书?”
杨修点了点头:“不错,刘青州第一批送给朝廷七万多根竹简,今日又送了第二批二十多万根竹简,得到消息之后,不少大儒都主动入京,加入了编译队伍。”
“这些书籍,是已经翻译出来的。”
本来皇甫嵩还想客套一番,可这次的礼物,皇甫嵩看完之后觉得有些烫手。
就如那初级政治,上面有不少理念,都是皇甫嵩这些年宦海沉浮之后,才慢慢领悟出来的。
还有不少理念,皇甫嵩此刻根本看不明白,觉得很有道理,但就是不明白,
得日后慢慢看。
在皇甫嵩看来,这初级政治一书,在世家之中,那都是只传给嫡子的好东西,是真正的不传之秘,只有歷代家主才能传承、修行。
这样的好东西,若是加到了皇甫氏的家学之中,岂不美哉?
“贤侄此刻,叔叔可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若是有,贤侄只管开口!”
皇甫嵩已经想好了,只要杨氏开口,哪怕到时候帮杨氏吞掉朝廷三千中央军,他都愿意配合!
上书朝廷的时候,就说这些士兵战死了。
其他官面上的事情,杨氏一定能摆平!
“叔叔,玄德公和袁氏的事情,你可有耳闻?”
一听到这,皇甫嵩人都麻了!
“玄德公剿贼有功,安民军保境安民之称,名副其实。”
“豫州刺史上书朝廷,说豫州境內有不少黄幣余孽,占山为王,时常袭扰地方,动輒攻略郡县。”
“於是公卿们便决定,调安民军关云长部前往豫州剿匪。”
“或许是中间有什么误会,以至於袁氏竟然打算调动门生故吏前往汝南助阵。”
“说是兵过如梳,害怕安民军击败黄幣余孽之后洗劫一方。”
人家这个理由,还真的没法反驳。
这个时代的军纪,只能说懂的都懂。
本地士兵不抢本地人。
除了本地,其他什么地方都敢抢!
军队抢劫,那是最有效率、最有组织的。
普通人根本挡不住,豪强也挡不住,小世家也挡不住!
袁氏以此为理由,聚集大军也好,调集兵马也好,谁也说不上什么。
人家又没说调集这些兵马是和关羽大战的,人家是防止黄巾余孽造成破坏,
防止安民军和黄幣大战的过程中损失惨重,然后开始屠城,用屠城来恢復士气。
这理由十分充分,非常合理,任何一个士人来了都没法指责袁氏什么。
“贤侄,虽然安民军素来名声较好,刘青州更是爱民如子,但军队一旦失去监管,或者损失惨重,那时就算关云长也很难控制。”(要加钱!)
“袁氏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加钱!)
明白皇甫嵩的想法后,杨修当即笑了笑:“叔叔,刚刚忘了和你说。”
“上面那几本,都是第一次大儒们翻译出来的先秦秘传。”
“我这里还有几本第二次的先秦秘传,只是这一次时间太短,內容有些模糊不清,还有一部分只是片段·—”
说著,杨修再次拿出了七八本书。
皇甫嵩接过书籍,仔细瀏览一番后,便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传我將令!”
“经过这八十天的围困,叛军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各部紧守大营,不得外出!”
“数日之內,便是决战之时。”
“此战,朝廷前后投入近十万大军,数十亿钱,谁敢在此刻耽误大军平叛,
定斩不饶!”
“但凡有不尊军令者,斩!”
听到这里,杨修笑著冲皇甫嵩拜了一拜:“那修就不打扰叔父调动大军了。
”
等到杨修走远之后,皇甫嵩的儿子很是羡慕的道:“都是边境武人,怎么彼此差距会这么大?难道我凉州,真的不如幽州?”
碰!
皇甫嵩对著儿子的脑袋就来了一拳:“胡思乱想,再敢如此胡言乱语,定要打你军棍,军法从事!”
“记住,我等边境武人,当时刻牢记,效忠朝廷!”
“至於其他政治上的事情,和我等无关!”
段纪明当年何等英雄?官职太尉,位列三公,最后下场又如何呢?
別看今日刘玄德如此威风,可他越是威风,来日清算之时下场就越惨。
闻言,皇甫嵩儿子心里有些不服气,可这是亲爹,也只能白挨一顿了。
不过,心里却对刘玄德三个字,越发好奇了。
一个边境武人,竟然能让弘农杨氏的嫡孙过来做说客,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回到一个时辰之前,中军大帐之內如今是二月,天气转暖,但时不时的也有倒春寒,而且陈仓之地天气较为寒冷,营帐之外依然时不时的有土兵被冻伤、冻死。
大帐之內,温暖如春。
皇甫嵩正和一个年轻人有说有笑,这个年轻人出自弘农杨氏,他叫杨修!
看著眼前的杨修,皇甫嵩又看了看一旁服侍的儿子、侄子,只觉得皇甫家下一代实在是拿不出手。
宗师就是儿子、侄子的极限了!
大宗师,除非祖坟冒青烟,不然顶多止步於宗师。
宗师的实力,能撑起皇甫家吗?
皇甫嵩觉得很难。
所以,很久很久以前,皇甫嵩就和士人打成一片。
土人们,也乐於用点儿甜头收买皇甫家,
虽然皇甫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凉州世家,但是却被单独列出来,对於这种有实力有传承还愿意配合朝廷打压凉州的凉州世家豪强,朝廷还是愿意给予一定尊重的。
“贤侄远道而来,可惜大军在此,条件有限,招待不周,还请贤侄见谅。”
杨修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更盛了,直接起身对著皇甫嵩拜了一拜:“叔叔说的哪里话?”
“我等亲如一家,何必如此见外!”
“对了我这次来是有礼物要送给叔叔。”
说著,杨修就掏出了七八本书:初级兵法、初级政治、初级数学“还请叔叔斧正。”
皇甫嵩拿起了初级政治,得到皇甫嵩允许之后,他的儿子拿起了初级兵法和侄儿一起看。
片刻后,皇甫嵩又简单翻看了其他几本书。
什么东西有价值,什么东西很有价值,皇甫嵩还是看得清楚的。
“这些典籍,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先秦秘传?”
“可是刘青州赠送给朝廷的藏书?”
杨修点了点头:“不错,刘青州第一批送给朝廷七万多根竹简,今日又送了第二批二十多万根竹简,得到消息之后,不少大儒都主动入京,加入了编译队伍。”
“这些书籍,是已经翻译出来的。”
本来皇甫嵩还想客套一番,可这次的礼物,皇甫嵩看完之后觉得有些烫手。
就如那初级政治,上面有不少理念,都是皇甫嵩这些年宦海沉浮之后,才慢慢领悟出来的。
还有不少理念,皇甫嵩此刻根本看不明白,觉得很有道理,但就是不明白,
得日后慢慢看。
在皇甫嵩看来,这初级政治一书,在世家之中,那都是只传给嫡子的好东西,是真正的不传之秘,只有歷代家主才能传承、修行。
这样的好东西,若是加到了皇甫氏的家学之中,岂不美哉?
“贤侄此刻,叔叔可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若是有,贤侄只管开口!”
皇甫嵩已经想好了,只要杨氏开口,哪怕到时候帮杨氏吞掉朝廷三千中央军,他都愿意配合!
上书朝廷的时候,就说这些士兵战死了。
其他官面上的事情,杨氏一定能摆平!
“叔叔,玄德公和袁氏的事情,你可有耳闻?”
一听到这,皇甫嵩人都麻了!
“玄德公剿贼有功,安民军保境安民之称,名副其实。”
“豫州刺史上书朝廷,说豫州境內有不少黄幣余孽,占山为王,时常袭扰地方,动輒攻略郡县。”
“於是公卿们便决定,调安民军关云长部前往豫州剿匪。”
“或许是中间有什么误会,以至於袁氏竟然打算调动门生故吏前往汝南助阵。”
“说是兵过如梳,害怕安民军击败黄幣余孽之后洗劫一方。”
人家这个理由,还真的没法反驳。
这个时代的军纪,只能说懂的都懂。
本地士兵不抢本地人。
除了本地,其他什么地方都敢抢!
军队抢劫,那是最有效率、最有组织的。
普通人根本挡不住,豪强也挡不住,小世家也挡不住!
袁氏以此为理由,聚集大军也好,调集兵马也好,谁也说不上什么。
人家又没说调集这些兵马是和关羽大战的,人家是防止黄巾余孽造成破坏,
防止安民军和黄幣大战的过程中损失惨重,然后开始屠城,用屠城来恢復士气。
这理由十分充分,非常合理,任何一个士人来了都没法指责袁氏什么。
“贤侄,虽然安民军素来名声较好,刘青州更是爱民如子,但军队一旦失去监管,或者损失惨重,那时就算关云长也很难控制。”(要加钱!)
“袁氏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加钱!)
明白皇甫嵩的想法后,杨修当即笑了笑:“叔叔,刚刚忘了和你说。”
“上面那几本,都是第一次大儒们翻译出来的先秦秘传。”
“我这里还有几本第二次的先秦秘传,只是这一次时间太短,內容有些模糊不清,还有一部分只是片段·—”
说著,杨修再次拿出了七八本书。
皇甫嵩接过书籍,仔细瀏览一番后,便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传我將令!”
“经过这八十天的围困,叛军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各部紧守大营,不得外出!”
“数日之內,便是决战之时。”
“此战,朝廷前后投入近十万大军,数十亿钱,谁敢在此刻耽误大军平叛,
定斩不饶!”
“但凡有不尊军令者,斩!”
听到这里,杨修笑著冲皇甫嵩拜了一拜:“那修就不打扰叔父调动大军了。
”
等到杨修走远之后,皇甫嵩的儿子很是羡慕的道:“都是边境武人,怎么彼此差距会这么大?难道我凉州,真的不如幽州?”
碰!
皇甫嵩对著儿子的脑袋就来了一拳:“胡思乱想,再敢如此胡言乱语,定要打你军棍,军法从事!”
“记住,我等边境武人,当时刻牢记,效忠朝廷!”
“至於其他政治上的事情,和我等无关!”
段纪明当年何等英雄?官职太尉,位列三公,最后下场又如何呢?
別看今日刘玄德如此威风,可他越是威风,来日清算之时下场就越惨。
闻言,皇甫嵩儿子心里有些不服气,可这是亲爹,也只能白挨一顿了。
不过,心里却对刘玄德三个字,越发好奇了。
一个边境武人,竟然能让弘农杨氏的嫡孙过来做说客,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