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颇有一些顏面

    第140章 颇有一些顏面
    钓完鱼之后,刘备便带著荀或四处巡逻。
    如今的青州,其实已经没什么大事了。
    平原、北海、东莱三郡国,被刘备直接掌握,从上到下换了一遍。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官吏中的某些人也会墮落腐坏,变成新的恶龙,但至少此刻,
    三郡国的风气、治安等各个方面,远远领先於过去。
    剩下的三郡国,如今县令、县丞、县尉也都是刘备的人,大的改变或许没有,但细微之处的改变已经开始了。
    至少,遍地庄园之后,流民们活不下去可以进庄园,多了一条活路。
    只是,这也意味著极其重大的负担。
    若不是之前狠狠的敲了冀州一笔,如今还真的养不起二百万百姓。
    就这,刘备还时不时的想要弄粮食。
    “文若,除了庄园之外,还有一件事也拜託你,你在自己的朋友之中喊一嗓子,就说我刘备愿意向朋友们出售先秦秘藏,一本基础层次的秘传,一千石粮食,一本中等层次的秘传,一万石粮食,一本高等层次的秘传,十万石粮食。”
    “这些粮食,必须运送到青州才算,路上的损耗是他们自己的。”
    “另外,再放出风去,说高等层次的秘传,一共只有十个名额,先到先得。”
    “另外,获得秘传之后,仅限於家族內部传承,不能公然出售,更不能私下里隨便传授。若是被发现,那备也值得诛三族了。”
    说完,刘备就拿起一个大海碗,开始盛饭吃了。
    庄园之中,大傢伙儿吃饭吃菜,那都是大铁锅,换而言之,可以视作地锅饭。
    如今,油脂较少,所以炒菜通常好几天才会有一次,主要以燉菜为主。
    今天的燉菜是骨头汤,熬煮时间太长,骨头上的肉都自动掉落到汤里了,刘备捞了一块骨头,啃了啃表面少许瘦肉,就开始吮吸骨髓,又给自己留了一勺子骨头汤,直接浇在饭上。
    隨后,刘备就前往下一口大铁锅面前,这口铁锅里面是咸鱼、野菜。
    咸鱼来自另一座临海庄园,那座庄园专门负责醃製海鱼。
    若不是已经开始晒盐,若不是晒盐已经有了极大的收穫,但凡离海边远一点,都吃不上海鱼。
    刘备给自己挖了两块咸鱼,吃了一口,只觉得像是掉到盐罐子里面一样,忒咸了。
    但还是很开心:咸说明不缺盐,说明这些鱼块都没有坏掉。若是偷工减料,
    少加点儿盐,那鱼块肯定有坏掉、臭掉的。
    这两大铁锅,便是五十名庄园內的百姓今天中午的菜。
    和大夏肯定是没得比,可放在如今这个时代,小地主吃的也就这样了。
    虽然骨头上的肉是少了点儿,但也算是沾了荤腥。
    刘备甚至在一旁看到了一个个大瓦罐,当即动了动鼻子,就打开其中一个,
    开始畅饮:“这是果酒吧?”
    有些酸、有些涩,但刘备还是喝的很开心。
    一旁的管事连忙回话:“主公,这是从隔壁庄园顺来的一匹劣质果酒。”
    “真正的好酒,都被拿出去贩卖了,这些酒要么太酸,要么太涩,要么时间不够,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卖的很便宜,又是內部价,我就搞了一批过来当做福利,免费奖励给每天上工最多的人。”
    “大家也都很喜欢。”
    就在刘备忙著吃喝的时候,荀或则是拉著孙乾来到一旁,开始小声询问具体情况。
    戏忠等人,各忙各的,都有一堆任务。
    於是,孙乾、崔琰就被刘备待在身边,充当幕僚,主要负责安排刘备的日常。
    主要是刘备负责决定,二人负责实施。
    就像此刻,刘备隨口一说,给荀或安排了一个工作,那么接下来孙乾就得负责书写相关任命,再让刘备盖章、签字,再通知戏忠等人,同时告诉荀或他的权限·.·
    “文若先生,王佐之才,久仰大名!”看著眼前的荀彧,孙乾的心里,很是有些感慨。
    “公祐谬讚了。”荀或总觉得孙乾似乎有些太过热情。
    难道,自己之前和孙乾认识?或者孙乾其实是荀氏的门生故吏?或者荀氏的上一代中,有叔叔伯伯曾经帮助过孙乾?
    这股热情,让荀或有些摸不著头脑,
    “文若先生,主公已经委任您为安民军军师,那么很多事情您就有权限知晓“我想知道粮食的事情,从头开始说!”荀或直接问道。
    “如今,玄德公魔下庄园之中有二百万百姓,之前从冀州世家那里弄了不少粮食,在青州也通过一些手段,弄到了不少粮食。”
    “但百姓们的胃口,有些出乎预料。”
    “大量的流民,在知道庄园之中干活就管饭之后,在確定庄园给他们的待遇之后,每天疯狂干活,疯狂上工。”
    “以眼前这座庄园为例,这是一座產业类庄园,主要负责炼铁,聚集了不少这方面的大匠,对人力需求比较大。”
    “每卖力的干一个时辰,我们就给他们五枚五銖钱。在庄园內部,一枚五銖钱能买一斤大米,十斤五銖钱能买一斤咸鱼,我们的咸鱼都很咸,百姓们买回去是当醋布用的,相当於是买盐了。”
    “百姓们得知之后,就拼了命的干,经常有不少工人累到哭,累到昏迷,所以最初的时候,我们还准备了不少淡盐水,遇到昏迷的就给他们灌几口,抬到一边好好休息。”
    “原本的粮食,按照我们的计划是够的。”
    “可百姓们饿怕了,他们做工挣钱之后,第一时间就是钱买粮食。”
    “如今,几乎每一个百姓,家里都有至少三十斤粮食,这还是我们限购了。”
    “另一方面,练兵消耗太大,修行消耗更大!”
    “一个合格的安民军,导引术就算没有大成,也至少小成,他每天吃的大米、肉食的消耗,远超寻常士兵。
    2
    “虽然安民军已经开始大规模养殖生猪,还掌握了阉割生猪以及相关的养殖技术,但生猪吃的糠,过去都是人吃的——“”
    “而且,如今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加入新兵营,大量的新兵每日训练,消耗也很大。”
    “一个安民军每日的消耗,顶得上至少十个工人!”
    “一个新兵每日的消耗,顶得上至少三个工人。”
    “而一个每天都要上工、干活、卖力的工人,起码得一天三顿,中午那顿还必须吃得好吃得饱,否则下午是干不动的。”
    “一个每天干活的工人,每日消耗顶得上三个到五个普通人。”
    过去普通人一天两顿,农忙的时候吃饱,农閒的时候,都不敢吃饱。
    “若是只需要养活二百万普通人,那从冀州世家那里弄来的粮食,也就够了。”
    “若是养活普通人以及大量的產业工人,那就算加上从青州弄来的粮食,也勉强够呛到今年秋收。”
    “这还是在捕捞海鱼,有规模的狩猎野兽作为补充之后。”
    “可我们除了普通人、產业工人之外,还有五万左右的新兵营,一万三千左右的安民军。”
    “预计到今年秋收,安民军的数目至少也会达到两万。”
    “而且,这一切都是纸面数据,都是推测。”
    “万一中间又需要调兵呢?”
    “万一又有世家豪强暗中勾结,在某地造反了呢?”
    “所以,最终粮食不仅要到秋收,最好是直接保证到年底都够吃才算安全。”
    “那么,过去的时候,诸位军师都有什么看法?”荀或直接问道。
    “一方面,我们正在打通和江东的联繫,等到消灭完海兽,製造出一条安全航线之后,就能大量购买江东的粮食。”
    “另一方面,正在找兗州、冀州、青州世家豪强交涉,从他们那里购买粮食。”
    在这三个州,刘备还是有些顏面的。
    “此外,还有一部分船队,打算前往淮南之地购买粮食。”
    “而用先秦秘传换取粮食的计划,如今也打算推行。”
    自家有多少粮食?
    不知道!
    荀氏崛起时间不长,佃户也才两三千户,占地也才十万亩左右,去掉消耗,
    如今留存的粮食可能也就几万石。
    但这只是荀氏,颖川那么多世家,一家凑一点,百万石粮食根本不难。
    这还是潁川,若是豫州各郡的世家都愿意凑这个热闹,那五百万石粮食,轻轻鬆鬆。
    若是洛阳的世家豪强也愿意凑这个热闹,就算是一千万石粮食,也只是小问题。
    至於先秦秘传能不能换到这么多粮食,荀或觉得还是没问题的。
    “能让或仔细研究一番先秦秘传,然后做一些针对性的分类吗?”
    荀或看了一眼刘备,发现刘备还在和管事聊天,便接著道:“或对於豫州各地世家,还算了解,不同世家渴望得到的典籍也不一样。”
    “此外,除了这些世家之外,不少大儒、土人声望颇高,喜好也各不相同,
    或在他们这些人里还算有些声望,若是能专人定製,一人一策,最终效果肯定更好。”
    也就原本能弄一千万石粮食,最后能弄到一千二百万石、一千三百万石粮食。荀或默默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