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玄德公您吃了吗

    第115章 玄德公您吃了吗
    青州牧,刘府书房之內,刘备看到鲁肃过来了,当即冲鲁肃招了招手:“子敬,你来了,
    刚好过来搭把手。”
    刘备的面前,此刻摆放著上百份来源不同的文件。
    作为青州牧,如今每天摆放在刘备面前的事情实在太多。
    有的时候,是某个庄园负责人写信给刘备。
    可能人家书信內容也很简单:玄德公,你最近过得好吗?
    刘备看到之后,回復一个:好!
    然后,这封信就送回去了。
    类似的文件相当多!
    一开始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刘备还不理解,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写信给刘备什么都不求,仅仅只是问问刘备过得好不好。
    但是刘备不懂就问,所以有一次路过某个庄园的时候,刘备就询问庄园负责人。
    那名庄园负责人名叫曲三,是刘备魔下的一个老兵,还是涿郡老兵,是当年跟著刘备一起打黄巾的老兵!
    只是修行天赋实在太过一般,而且断了一条腿,所以就早早退休,成了某个庄园的管事。
    曲三当时说:“玄德公,您让我这么一个出身卑鄙的小人,担任庄园管事。”
    “这个庄园光是土地就有八万亩,手底下耕牛上千头,百姓也有三千左右。”
    “这些百姓之中,有不少曾经出身於豪强之家,只是带罪之身,所以才不得不服从我的命令。”
    “別看他们平时都很听话,可我知道,他们心里肯定是不服的。”
    “有的时候,庄园和庄园之间也有交易。比如换一些耕牛、换一些曲辕犁、
    换一些铁锹,数目不大,不至於直接上书请求拨付,大都是私底下交易。”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无论是对內还是对外,都是不小的考验。”
    “对於我来说,我自己的前途其实是无所谓的。”
    “我从一个涿郡老兵,当今日的庄园大管事,整座庄园每年的收穫,我能有百分之一,靠著这百分之一,我的收入堪比朝廷两千石大员!有了这样的收入,
    我什么都不做,也能让子女全都入学,全都修行导引术。”
    “如此紧要的位置,里里外外盯著的人太多了。”
    “按理说,应该让士人或者豪强嫡子们来当这个大管事,这样大家也就服气了。”
    “我能依靠的,只有玄德公您的信任!”
    “所以,我只能每隔几个月就向玄德公您写封信,问声好。”
    “只要我还能给您写信,所有觉得老夫德不配位之人,就算心里有再多想法,也只能憋著!”
    “若是您百忙之中,抽空回了我一次,哪怕只是一个字,有了这封回信,老夫就能保证,庄园里的其他管事们,无论他是什么出身,也只能老老实实服从命令!”
    “可如果玄德公您没有回信,甚至还下令斥责我,那我这个大管事的位置,
    肯定坐不下去,”
    “你可是涿郡老兵啊!”
    “是啊,若不是涿郡老兵,就算玄德公您亲自点將,靠著我这本事,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从那以后,刘备遇到这种信件,就开始回復了。
    同时,刘备还会默默的建立一个表格,里面记录所有写信问好之人问好的频率。
    事后还会让人去查一查,看看这些人有没有借著自己写的信去欺男霸女,顺便也看一看,有没有人欺负这些郡老兵。
    前者,刘备没法接受。
    后者,刘备也没法接受。
    “这些文书,你来梳理一番,还是按照轻重缓急,分红黄蓝三色。”
    “分类的时候,顺便写上你的意见。所有紧急的文书,直接放桌子上。”
    说著,刘备就靠在了椅子上,开始闭目养神。
    一旁的鲁肃则是迅速开始翻看文书,过了一会儿,鲁肃就拿出了第一本红色文书放在刘备面前,而此刻鲁肃已经初步梳理了二十三份文件。
    半个时辰后,在鲁肃的帮助下,刘备就完成了今日的工作:“子敬,你此刻不去好好修行,巩固实力,可是有什么话想说?”
    鲁肃微微点头:“玄德公,肃觉得安民军发展到如今阶段,也是时候该制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了。”
    隨即,鲁肃开始施法,遮掩天机。
    虽然书房之中本就有大量遮掩天机的阵法,但鲁肃还是施展了相关道法。
    “玄德公,至少安民军应该考虑万一董卓没有入京,或万一董卓入京之后没有祸乱洛阳的相关预案。”
    提到汉末的歷史,董卓一定是那个绕不过去的人之一。
    可董卓入京之后,一定会乱政吗?
    董卓执政前期,让袁绍当渤海太守的时候,土人们可没有抵抗,让刘岱、韩馥、张等士人前往各地当太守或刺史的时候,关西士人还是很开心的,上任的土人也很开心。
    至少,在原本的歷史上,董卓在中平六年入京之后剩下的半年时光之中,和土人们一起度过了一段比较愉快的时光。
    在这段时光里,董卓废立天子,毒杀何皇后,也没见哪些士人当时就站出来反抗。
    可等这半年结束之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那会儿,一个个诸侯就纷纷起兵了。
    当然,土人们也可以说,董卓倒行逆施,传播消息,促成联盟也需要费时间,这半年都在这上面了。如此,倒也可以给当时的洛阳诸公、天下土人稍微洗白些许。
    “天子驾崩之后,洛阳有大將军和宦官两脉,其中又混合了极其复杂的士人土人这个团体,相当复杂。
    不能简单的说士人都是好人,或士人都是坏人。
    也不能简单的说都是忠臣或者都是奸臣。
    如果某个人,效忠大汉,但是不忠於天子,他是奸臣吗?
    如果这是奸臣,那刘备、卢植以及洛阳诸公,估计没几个是忠臣。
    如果某个人一心一意效忠於天子,无论天子做什么他都全力支持,他算得上忠臣吗?
    上军校尉赛硕就是这么做的,结果灵帝前脚驾崩,他后脚死亡。
    即使是袁基、袁,此刻可能也没有预料到,局势会像歷史上那样发展。
    他们没想到董卓竟然敢倒行逆施,进京之后,就不听举主的话了。
    这其实很好笑!
    当今天下就是二元制君主时代,天子是君主,举主也是君主。
    举主们觉得,被自己举荐的人,无论自己发出了何等离谱要求,对方都必须老老实实服从,不得有丝毫违逆之处。
    可举主们又是怎么对待天子的呢?
    袁基对灵帝很忠心?
    董卓对灵帝很忠心?
    没有的事儿!
    袁氏对灵帝这位君主,几乎没有忠诚可言,但是却要求董卓一直对自家忠心耿耿,这本就是最大的笑话!
    道德约束不了袁氏,袁氏却反而希望用道德、规矩、潜规则去约束董卓。
    所以,当其他世家暗地里和董卓勾搭起来的时候,董卓毫不犹豫拋弃袁氏和其他世家一起合作。
    只有后来诸侯討董,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或许,一切还会像老家记录的那样发展。”
    “但如果出了意外,如大將军果断处理士族,並收拢了宦官一脉,成了皇权代言人,开始代表天子,吸收部分忠诚大汉的士人,一起打压世家,这是一种可能。”
    这条路,其实就是东汉以来,歷代外戚大將军的道路。
    风光的时候非常爽,最后天子夺权之后,也要做好死全家的准备。
    “如果董卓和士人的联合更加紧密,一直联合执政,或者联合执政的时间多了一年半载—”
    “如果董卓和士人的联合,从一开始就破裂了,直接被朝廷镇压。”
    “比如,卢公实力突破,成为真人,再联合部分忠於朝廷的士人以及旧部,
    是可以暂时执政洛阳的。”
    “当然,如果一切按照既定发展,那当然是最好的。”
    “所以,肃以为我们急需一位对洛阳非常了解,对世家士人非常了解,对各家恩怨非常了解的世家子!
    “这位世家子需要.”
    “子敬,可有什么好的人选?”
    “舒县周氏,周公瑾。”
    “备若是没记错,他今年才十四吧?”
    “十四岁不小了,诸葛子瑜今年也才十五,为了救父便能两昼夜疾行数百里,前往平原国拜访玄德公寻求援兵。”
    “肃今年也才十六,收到玄德公邀请之后,也从淮南之地前往千里之外,如今被玄德公您看中,小小年纪就已经担任东莱郡郡丞。”
    “舒县周氏也算高门,公瑾的从祖、从父皆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公瑾之父如今更是曾经担任洛阳令,对洛阳也算是熟悉。”
    按理说,以周瑜的出身,是有资格参与汉末大舞台的。
    袁氏號称四世三公,人家周瑜的上一代、上上代,也都出过三公。
    比起寻常的郡望之家,周氏要强的太多。
    “可是他和孙策交好,而且出身高贵,真的愿意投奔於我?”
    鲁肃笑了笑:“玄德公,公瑾的父亲曾担任洛阳令,最近眼见天子驾崩在即,洛阳局势危急,便直接辞官回乡了。”
    “如今公瑾已经回到了舒县老家,至於孙策,此刻还在长沙,二人尚未见过面。”
    “至於出身,玄德公您可比孙氏好太多了。”
    孙氏有什么出身?
    据说祖上是卖瓜的!
    孙坚自己靠著一代宗师的武力,一路打拼,再加上黄幣之乱的时候是真的和黄巾拼命,再加上拜了三大中郎將之一朱偽的码头,所以被举荐为长沙太守。
    可刘备乃是朝廷认可的汉室宗亲,不久之后,朝廷还会委任朝廷为青州牧。
    “若是您愿意,大可以举荐周瑜为孝廉。”
    举孝廉之后,刘备就是周瑜的举主。
    有了这层身份,以后周瑜见到了刘备,那都得以学生自居。
    至於举荐之后,周瑜愿不愿意过来效力,鲁肃觉得这肯定没问题。
    若是想要拯救大汉,一定要有一个霍光一样的政治强人。
    袁基可以当这个政治强人,但是袁基不希望献祭整个袁氏,
    董卓或许在歷史上,曾经也梦想著自己当这个强人。
    然而,关西土人们纷纷在地上吐了口痰:你个凉州来的臭要饭的,也配拯救大汉?
    如今的刘备,有著朝廷认可的汉室宗亲身份,有著卢植这位尚书令的关门弟子身份,还有著平定青州黄幣的巨大功劳,怎么看都有可能成为未来执政大汉的强人。
    这不是鲁肃高看刘备,也不是刘备自吹自擂,而是洛阳那里,已经形成了类似的看法。
    洛阳的土人数目最多,各种说法都有。
    刘备化身强人,三兴大汉,也只是数十种流行说法之一。
    其他的还有主角是袁绍的:党人袁绍,天下楷模袁本初,挺身而出,拯救大汉。
    “玄德公,以您如今的声望,庐江周氏不会拒绝您的善意。”
    “有了庐江周氏的善意,未来无论是攻打淮南之地还是江东之地,都有诸多便利。”
    江东的世家,出了江东就没人把他们当回事了。
    什么吴郡四大家族,这个说法荆州人不承认,中原人更不承认。
    舒县周氏的门第,就足以压的江东世家闭嘴。
    “公瑾虽然年幼,但也是聪慧之人。”
    “未来,一定会坚定的选择玄德公!”
    说到这里,鲁肃对著刘备一拜:“玄德公,如今安民军內以良家子为主,豪强较少,世家更少。”
    “肃知晓您的大志,但世家之人也並非全都无可救药。”
    “如今不少世家还不是后来的门阀,其中也有不少英杰,可堪一用。”
    “纵然已经成年的,受限於家族、名利、人情,无法重用,可那些尚未成年的,却可以一一徵召,慢慢培养。”
    “如此,未来您取得优势后,愿意主动来投的也会更多。”
    “就像此次平定北海黄幣,固然有不少愚蠢之辈,但也有不少世家豪强,选择用功法、修行资源换取土地、佃户。”
    “大汉的百姓本就稀少,天下却如此广大。更何况未来兴许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他们也会瀏览大汉的歷史,也会想要了解玄德公室如何处理世家豪强的。”
    “若是不给任何机会,那么未来大汉遇到其他广阔天地的时候,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大汉未来究竟是行霸道还是行王道了。
    “所以,看起来是简单的世家处理问题,可实则却涉及到大汉未来的长远发展,即战略定位!”
    “还请玄德公仔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