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殿中
第304章 殿中
平心而论,高殷对李昌仪没多大性趣。李昌仪年近四十,虽然仍算美妇,但和李祖娥、郑冬寒这一辈的小少妇比起来,有著一轮的差距。
高殷现在妻妾也不算少,而且日后必然多如牛毛,都照顾不过来了,何况是宫廷里遍地的女官?
他只是不想让这种女人待在母后身边,毕竟母后那里不是自己直控,难免有所疏漏为这女人所乘。虽然说有反间计的用法,可以让李昌仪传递假消息,但高洋一通乱杀后,娄昭君的宫人势力已经衰弱到了最低点,不需要贪图这点小利。
总而言之,还是高殷的势力比歷史上大大加强,此消彼长之下,二王和太后就势衰了,李昌仪也不一定保持著此前的立场,可以先试探著问。
“您跟隨母后多少年了?”
李昌仪微笑回应:“已將近八年。”
高殷点点头:“那也算久了!不知后来可再婚配?”
这话让李昌仪略有些暗淡,她的前夫投降西魏,而后又成为高澄的禁,虽然高澄已死,但毕竟身份尷尬。
当初高仲密投敌引发部山之战,宇文泰亲率大队东出,被高欢破敌於部山,结果顺便把高仲密要西去的妻子儿女一起擒获。高欢看在高仲密是高乾、高敖曹弟弟的份上,没有杀掉他们,这是让朝廷把高慎一门发配抄没,李昌仪自己因为被高澄看上,留在了鄴城但子女们到现在都没能回朝,若是重新婚配,也会使得人指责她忘了子女,里外不是人。
而且她想重新结婚,也有一个极大的阻碍。当初高仲密的妻子是崔暹的妹妹,但因为高仲密喜欢上了李昌仪,因此休掉了崔暹妹,自此和崔家结仇。
崔暹是高澄亲信,而高仲密之后又投了敌,因此李昌仪在齐国的日子不算太好过,高洋继承了高澄的基本盘,这一点小仇恨,自然隨著崔家来,而没有在意李昌仪的看法;如果不是李祖娥將姑姑留在身边,那李昌仪可能早就死了。
结果偏偏是李昌仪告的密,造成的后患比她丈夫高仲密还大,高欢高澄高洋三人估计永远想像不到,齐国重振皇权的希望,全都倒在了娄昭君、李昌仪、李祖娥,他们的三个女人脚下。
其实从这也能看出李祖娥不太识人,做事也不周全,既没有拉回李昌仪的子女,又將李昌仪带在身边,李昌仪原本的性格就是善於挑拨离间的类型,当初高仲密亲近一个和尚,李昌仪感觉自己被冷落,於是进谗言让丈夫把和尚杀掉。
她还有一个倒霉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弟弟李子旦、李子雄等人因为城池被破,不得已投降了西魏,这甚至早於她丈天投敌。
也就是说,李昌仪不仅丈夫、兄弟全部跑去西魏了,自己还因为姿色得罪了崔氏,又被高澄玩弄过,子女全部被发配,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能够以她为主角拍一部苦情戏了。
李昌仪心眼又不大,待在丈夫是皇帝、儿子是唯一適格太子,自己又是皇后,养尊处优幸福得不行的李祖娥身边,只怕內心的嫉妒是成倍增加的,也就逼出了她后来告密的事情。
升米恩,斗米仇,说的就是这种人。
“崔氏可有找您的麻烦?”
被高殷这么一问,李昌仪愣了愣,隨即垂下眼帘:“怎么会呢,殿下多虑了。”
高殷盯著她看了片刻,眉头微皱:“真的?”
她避开他的视线,低声道:“崔家小姐性子直爽,偶尔说话冲了些,但並无恶意。宫中流言颇多,难免有些琐碎之事,居然干扰到殿下,是下官之罪。”
崔暹自己没有女儿,不过博陵崔氏人多,对叔母的遭遇同仇敌气,而且崔家还有著一个重量级的外援呢。
“乐安公主可有参与?”
虽然高永徽不喜欢婆婆,但这是家里的事情,嫁过去就是半个崔家人。
而且她还是高澄的女儿,同样看不起这个被自己父皇玩弄过的女人,而在高殷的牵桥搭线下,高澄的两个女儿都入宫担任女侍中,帮李祖娥管理后宫事务,顺手欺负李昌仪也是可能的,而李昌仪不敢让李祖娥为了自己得罪两个公主,估计也是强忍著。
这些內容都是高殷通过辑事厂收来的情报,总结出来的,不过他其实也没特別留意,
直到今天薇娥留下李昌仪,他才想起来这件事。
之前没注意到也就算了,现在再不可能把这个毒瘤放到母后身边。
“昨日仁寿殿出了疫病,死去多人,您知道否?”
这是宫中的正式说法,除了太后有贵气护体,仁寿殿的其他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李昌仪感受到了异常,点看头:“知晓。”
“您是我母后身边近人,又是她的姑姑,我也不瞒著您:太后宫中缺人,我会和她推荐您过去侍奉太后,母后不一定愿意,这时候您要自己求这份差事。”
高殷顿了顿,继续说:“我也不让您白干,您的子女不是还在被发配呢?这太不好了,我会赦免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回都。您的女儿,我会安排一个好人家,儿子嘛-到时候您可以问问他,若是想安稳度日,我给他留一个东宫的岗位,跟著我吃饭,若是想建功立业,也可以进我的八旗,不辱没父祖的名头。”
“您看如何?”
李昌仪惊讶得差点从马上摔下去。
“太子的恩德——昌仪永世不忘!”
李昌仪面露感激之色,连连道谢,她没想到太子居然记掛自己这个小人物,內心的深处更是涌起一股奇异的情绪,太子能思虑这么深,对太后歷史上的李昌仪其实也和太后不熟,毕竟她常年待在李祖娥身边。
她更多是找到机会赌了一把,这样的人惯会见风使舵,期待报恩倒不必,但让她们见到实惠和实力,就很有必要。
这反过来,也是一种威胁,她的子女都在自己手上,不怕她到时候作妖,
“嗯。之后我的侍者丁普会去找您的。”
有些话,高殷自己不好说,到时候要让她看什么、做什么,自然有下级和她交代。
率眾抵达昭阳殿,高殷亲自捧著盒子入內,閒杂人等在殿外等候。
高洋身边的禁卫力量加强了许多,不单是忌惮刺客,同时也是提防太子的力量。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高殷昨夜擅自做主,也引起了高洋本能的提防,没有一个实权的皇帝想被赶下来,哪怕自己病入膏育、太子是唯一希望,他们也想將权力紧到最后一刻。
百保鲜卑左右分作数列,形成牢不可破的城墙,哪怕周国率十万大军包围这殿,他们也有底气护著高洋突围。
高洋称霸天下的底气就在於此,只要有这支军队,他仍是天子。
“儿来也。”
大殿上的人发话,高殷不得不跪拜:“孩儿来迟,望父皇恕罪。”
“呵,孩儿——·汝是哪个儿!!!”
周围的百保鲜卑,齐齐拔出宝剑。
平心而论,高殷对李昌仪没多大性趣。李昌仪年近四十,虽然仍算美妇,但和李祖娥、郑冬寒这一辈的小少妇比起来,有著一轮的差距。
高殷现在妻妾也不算少,而且日后必然多如牛毛,都照顾不过来了,何况是宫廷里遍地的女官?
他只是不想让这种女人待在母后身边,毕竟母后那里不是自己直控,难免有所疏漏为这女人所乘。虽然说有反间计的用法,可以让李昌仪传递假消息,但高洋一通乱杀后,娄昭君的宫人势力已经衰弱到了最低点,不需要贪图这点小利。
总而言之,还是高殷的势力比歷史上大大加强,此消彼长之下,二王和太后就势衰了,李昌仪也不一定保持著此前的立场,可以先试探著问。
“您跟隨母后多少年了?”
李昌仪微笑回应:“已將近八年。”
高殷点点头:“那也算久了!不知后来可再婚配?”
这话让李昌仪略有些暗淡,她的前夫投降西魏,而后又成为高澄的禁,虽然高澄已死,但毕竟身份尷尬。
当初高仲密投敌引发部山之战,宇文泰亲率大队东出,被高欢破敌於部山,结果顺便把高仲密要西去的妻子儿女一起擒获。高欢看在高仲密是高乾、高敖曹弟弟的份上,没有杀掉他们,这是让朝廷把高慎一门发配抄没,李昌仪自己因为被高澄看上,留在了鄴城但子女们到现在都没能回朝,若是重新婚配,也会使得人指责她忘了子女,里外不是人。
而且她想重新结婚,也有一个极大的阻碍。当初高仲密的妻子是崔暹的妹妹,但因为高仲密喜欢上了李昌仪,因此休掉了崔暹妹,自此和崔家结仇。
崔暹是高澄亲信,而高仲密之后又投了敌,因此李昌仪在齐国的日子不算太好过,高洋继承了高澄的基本盘,这一点小仇恨,自然隨著崔家来,而没有在意李昌仪的看法;如果不是李祖娥將姑姑留在身边,那李昌仪可能早就死了。
结果偏偏是李昌仪告的密,造成的后患比她丈夫高仲密还大,高欢高澄高洋三人估计永远想像不到,齐国重振皇权的希望,全都倒在了娄昭君、李昌仪、李祖娥,他们的三个女人脚下。
其实从这也能看出李祖娥不太识人,做事也不周全,既没有拉回李昌仪的子女,又將李昌仪带在身边,李昌仪原本的性格就是善於挑拨离间的类型,当初高仲密亲近一个和尚,李昌仪感觉自己被冷落,於是进谗言让丈夫把和尚杀掉。
她还有一个倒霉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弟弟李子旦、李子雄等人因为城池被破,不得已投降了西魏,这甚至早於她丈天投敌。
也就是说,李昌仪不仅丈夫、兄弟全部跑去西魏了,自己还因为姿色得罪了崔氏,又被高澄玩弄过,子女全部被发配,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能够以她为主角拍一部苦情戏了。
李昌仪心眼又不大,待在丈夫是皇帝、儿子是唯一適格太子,自己又是皇后,养尊处优幸福得不行的李祖娥身边,只怕內心的嫉妒是成倍增加的,也就逼出了她后来告密的事情。
升米恩,斗米仇,说的就是这种人。
“崔氏可有找您的麻烦?”
被高殷这么一问,李昌仪愣了愣,隨即垂下眼帘:“怎么会呢,殿下多虑了。”
高殷盯著她看了片刻,眉头微皱:“真的?”
她避开他的视线,低声道:“崔家小姐性子直爽,偶尔说话冲了些,但並无恶意。宫中流言颇多,难免有些琐碎之事,居然干扰到殿下,是下官之罪。”
崔暹自己没有女儿,不过博陵崔氏人多,对叔母的遭遇同仇敌气,而且崔家还有著一个重量级的外援呢。
“乐安公主可有参与?”
虽然高永徽不喜欢婆婆,但这是家里的事情,嫁过去就是半个崔家人。
而且她还是高澄的女儿,同样看不起这个被自己父皇玩弄过的女人,而在高殷的牵桥搭线下,高澄的两个女儿都入宫担任女侍中,帮李祖娥管理后宫事务,顺手欺负李昌仪也是可能的,而李昌仪不敢让李祖娥为了自己得罪两个公主,估计也是强忍著。
这些內容都是高殷通过辑事厂收来的情报,总结出来的,不过他其实也没特別留意,
直到今天薇娥留下李昌仪,他才想起来这件事。
之前没注意到也就算了,现在再不可能把这个毒瘤放到母后身边。
“昨日仁寿殿出了疫病,死去多人,您知道否?”
这是宫中的正式说法,除了太后有贵气护体,仁寿殿的其他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李昌仪感受到了异常,点看头:“知晓。”
“您是我母后身边近人,又是她的姑姑,我也不瞒著您:太后宫中缺人,我会和她推荐您过去侍奉太后,母后不一定愿意,这时候您要自己求这份差事。”
高殷顿了顿,继续说:“我也不让您白干,您的子女不是还在被发配呢?这太不好了,我会赦免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回都。您的女儿,我会安排一个好人家,儿子嘛-到时候您可以问问他,若是想安稳度日,我给他留一个东宫的岗位,跟著我吃饭,若是想建功立业,也可以进我的八旗,不辱没父祖的名头。”
“您看如何?”
李昌仪惊讶得差点从马上摔下去。
“太子的恩德——昌仪永世不忘!”
李昌仪面露感激之色,连连道谢,她没想到太子居然记掛自己这个小人物,內心的深处更是涌起一股奇异的情绪,太子能思虑这么深,对太后歷史上的李昌仪其实也和太后不熟,毕竟她常年待在李祖娥身边。
她更多是找到机会赌了一把,这样的人惯会见风使舵,期待报恩倒不必,但让她们见到实惠和实力,就很有必要。
这反过来,也是一种威胁,她的子女都在自己手上,不怕她到时候作妖,
“嗯。之后我的侍者丁普会去找您的。”
有些话,高殷自己不好说,到时候要让她看什么、做什么,自然有下级和她交代。
率眾抵达昭阳殿,高殷亲自捧著盒子入內,閒杂人等在殿外等候。
高洋身边的禁卫力量加强了许多,不单是忌惮刺客,同时也是提防太子的力量。
虽然可能性不大,但高殷昨夜擅自做主,也引起了高洋本能的提防,没有一个实权的皇帝想被赶下来,哪怕自己病入膏育、太子是唯一希望,他们也想將权力紧到最后一刻。
百保鲜卑左右分作数列,形成牢不可破的城墙,哪怕周国率十万大军包围这殿,他们也有底气护著高洋突围。
高洋称霸天下的底气就在於此,只要有这支军队,他仍是天子。
“儿来也。”
大殿上的人发话,高殷不得不跪拜:“孩儿来迟,望父皇恕罪。”
“呵,孩儿——·汝是哪个儿!!!”
周围的百保鲜卑,齐齐拔出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