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诸元
第271章 诸元
“母后,我来啦!”
高绍德火急火燎地衝进来,看见高殷,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大兄果然在此!”
隨后他一顿小跑,跳到李祖娥怀中。
李祖娥近来还挺烦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天天跟著自己,还喜欢掛在自己身上,虽然是自己亲生,也不能像首饰一样隨身带著。
她顾不上高殷了,发著脾气让高绍德赶紧滚下来,隨后数落他不如兄长沉稳,要多学学,將来帮上兄长的忙。
高殷鬆了口气,有绍德这么一打岔,自己的异状才没被发现,听母亲向弟弟炫耀自己的功绩,尤其是高殷出征打仗的功劳,让李祖娥非常骄傲。
直到这时,高绍德才说:“绍仁在外面等著呢。”
李祖娥一惊,然后更加生气,拧著高绍德的耳朵,让他去把绍仁带进来。
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所有的妾生子,在法理上都是正妻的孩子,所以有些嫌弃自己母亲是妾室的孩子,就会只认主母,不认亲妈。
妾的地位也近同奴隶,可以拿来泄慾生育,可以让她干活,甚至可以像货物一样把她赠送给別人或卖掉。
而帝王就有所不同,依照周礼,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虽然后世有所变更,但除了皇后之外,帝王的妃子都是有著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主要负责服务皇帝一个人,和普通的妾不一样。
所以在法理上,绍仁既是皇后李祖娥法理上的孩子,实际也是他亲娘裴妃的儿子,而李祖娥有照顾绍仁的义务,所以就这样把他搁在外边,很容易被他人指责没有凤仪。
好在绍仁年纪小,又有宫人照顾,也不在意这种事,一进来就使劲闻:“好香啊!”
李祖娥亲自把他抱在怀里,餵他吃饭,绍仁有些贪吃,吃得又快又急,满嘴都是油,
倒是小孩子最討人喜欢的时候,既听话又可爱,李祖娥喜笑顏开,找到了些许当初抚养孩子的感觉。
高绍德有些吃醋,哼地別过头去,高殷见母亲有了新乐子,於是放下碗筷:“母后,
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你还有什么事?”李祖娥抓住高殷的袖子,左看右看,捨不得让他离开:“今日就別走了,留在这里陪我,听说你在晋阳也收了一个姑娘?是不是府中还有一个?永馨和永徽都告诉我了!”
高殷大冏,李祖娥的嘴有如豌豆射手,停不下来:“看来你也不是不近美色,以往只好读书,我都怕你有龙阳之癖呢!现在好了一—什么时候纳了难胜?”
“孩儿真不知道-后天就要娶突公主了,难胜的事情,晚些再说;她也不大,可以多玩几年。”
“怎能说这话,让她贪图玩乐!”李祖娥鼓气瞪眼,面容扭曲得煞是好看:“该嫁就嫁了,就算一时行不了房,也放到你宫里去,你就不怕以后有才俊踏破李家门槛,把她聘走了?”
“有母后在,谁敢?”
高殷耸耸肩,他现在的女人够多了,一时半会还真顾不上李难胜,何况他的確有要事要去做:“父皇嘱託我去办事,我得快些,还要出宫呢!”
“噢,这样啊,那就不拦你了。”
李祖娥这才鬆开他的袖子,再度露出凶狠的表情:“记得我的话,早日娶了难胜!”
高殷几乎是落荒而逃,看著性格活跃得多的长子,李祖娥颇感愜意,以前他太闷了,
现在倒是正好,像个男人了。
高殷推脱了段昭仪的邀请,也顾不上回去东宫,而是赶忙去往大都督府,留下两分失落。
“做好准备。”高殷將主要將领都叫到了一起,命令他们各自派人去元氏诸人府邸,
劝说他们举家搬迁来到大都督府。
这个命令让眾人摸不著头脑,怎么忽然出这种指令?
隨意聚集勛贵,而且还是最敏感的前朝宗室,换其他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被即刻撼下,判处反逆之罪,也就是太子.还是天保帝的太子。
“按照我的命令做事,有事情我扛著。”
高殷坐在主位上,严肃地说:“若是遇见至尊的禁卫,或者是百保鲜卑,不要抵抗袖手旁观。”
听见高殷后面的话,诸將神色凛然,看来太子是从至尊那得到了什么消息,和元魏宗室有关。
气氛沉重,八旗將士们带著复杂的心情,奔赴鄴城各处的元魏府邸。
与此同时,天色渐息,黑暗笼罩皇宫,一辆辆车驾到了宫城外,从里面下来近百个华服贵人。
有老者,有青年,甚至还有侍者照顾的幼童,他们无一例外,都姓元氏,体內是大魏皇帝们尊贵的血脉。
他们鱼贯而入,见到宫中禁卫肃穆庄重,心里生出不祥的预感。
他们被聚集在大厅內,被命令不得擅离,大部分人心生恐惧,直到看见几位高氏宗王出现,尤其是长广王、常山王,以及常山王的岳父,才安下心来。
至尊终究没有伤害他的同母兄弟,其岳父也无事,那么说明这次宴会,凶险並不大了。
有人提起下午至尊杀死尔朱英娥的事情,更让他们叫好,心里產生期盼。
尔朱荣崛起於六镇之乱,元氏自然不会去反思为何六镇边民会反,为什么尔朱荣得到了崛起的机会,他们只知道尔朱荣在河阴屠杀百官,两千多元魏宗室与重臣惨遭毒手。
如果这些人仍在,尔朱荣想要篡夺朝权,不会那么容易,元子攸杀死尔朱荣,也不会迅速落败,更不会让宇文泰和高欢有机会做大。
尔朱荣是魏朝衰弱的罪魁祸首,元氏诸人心中永远的恨,没有那场屠杀,如今仍是大魏!
河阴之变后只剩下这些元魏宗室,高欢为了拉拢他们,也依然要让元氏出任刺史、录尚书事等高官,终生侍奉魏朝,以获得大魏的正统性。
可惜,高欢死了,接下来的高澄转变了方针,从藉助魏室的权威,到高氏自身基业稳固后,选择取代魏室。
政治目的的转变,使得高澄对待宗室的方式也变了,从高欢那样的拉拢討好,转为羞辱鞭挞,甚至殴打皇帝。
而高洋上位后,为了防范元氏復辟,还杀死了孝静帝和一批重要宗室,使得元氏的力量更加衰弱,也让元氏更加痛恨天保。
而今天保杀死尔朱英娥,代表著他的態度转变,想要用他们的力量来帮扶他的太子高殷,所以以尔朱英娥的死为讯息,转而討好、拉拢他们吗?
这么一想,元氏诸人又有所期盼,毕竟大魏確实已经结束了,虽然拉拢来得晚了些但总比没有好,只要度过天保这个杀孽,日后如何施为,都更加轻鬆些。
殿內有侍宦通报,请各官前往宴厅,元氏诸人抱著各种心情隨之前往,或交头接耳,
或窃窃私语,之后完全沉默,走向阴森的殿宇。
“怎么不掌灯啊?”
元黄头忽然发问,这也不怪他,这处殿厅昏暗异常,如果不是有侍卫把守,他们简直以为是鬼屋。
“快进来,朕等眾卿等急了!”
高洋的大呼小叫,让他们顿时紧绷,將身体调整到最諂媚的状態,无论这里是不是鬼屋,都不如里面那个人可怕。
“母后,我来啦!”
高绍德火急火燎地衝进来,看见高殷,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大兄果然在此!”
隨后他一顿小跑,跳到李祖娥怀中。
李祖娥近来还挺烦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天天跟著自己,还喜欢掛在自己身上,虽然是自己亲生,也不能像首饰一样隨身带著。
她顾不上高殷了,发著脾气让高绍德赶紧滚下来,隨后数落他不如兄长沉稳,要多学学,將来帮上兄长的忙。
高殷鬆了口气,有绍德这么一打岔,自己的异状才没被发现,听母亲向弟弟炫耀自己的功绩,尤其是高殷出征打仗的功劳,让李祖娥非常骄傲。
直到这时,高绍德才说:“绍仁在外面等著呢。”
李祖娥一惊,然后更加生气,拧著高绍德的耳朵,让他去把绍仁带进来。
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所有的妾生子,在法理上都是正妻的孩子,所以有些嫌弃自己母亲是妾室的孩子,就会只认主母,不认亲妈。
妾的地位也近同奴隶,可以拿来泄慾生育,可以让她干活,甚至可以像货物一样把她赠送给別人或卖掉。
而帝王就有所不同,依照周礼,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虽然后世有所变更,但除了皇后之外,帝王的妃子都是有著正式编制的公务员,主要负责服务皇帝一个人,和普通的妾不一样。
所以在法理上,绍仁既是皇后李祖娥法理上的孩子,实际也是他亲娘裴妃的儿子,而李祖娥有照顾绍仁的义务,所以就这样把他搁在外边,很容易被他人指责没有凤仪。
好在绍仁年纪小,又有宫人照顾,也不在意这种事,一进来就使劲闻:“好香啊!”
李祖娥亲自把他抱在怀里,餵他吃饭,绍仁有些贪吃,吃得又快又急,满嘴都是油,
倒是小孩子最討人喜欢的时候,既听话又可爱,李祖娥喜笑顏开,找到了些许当初抚养孩子的感觉。
高绍德有些吃醋,哼地別过头去,高殷见母亲有了新乐子,於是放下碗筷:“母后,
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你还有什么事?”李祖娥抓住高殷的袖子,左看右看,捨不得让他离开:“今日就別走了,留在这里陪我,听说你在晋阳也收了一个姑娘?是不是府中还有一个?永馨和永徽都告诉我了!”
高殷大冏,李祖娥的嘴有如豌豆射手,停不下来:“看来你也不是不近美色,以往只好读书,我都怕你有龙阳之癖呢!现在好了一—什么时候纳了难胜?”
“孩儿真不知道-后天就要娶突公主了,难胜的事情,晚些再说;她也不大,可以多玩几年。”
“怎能说这话,让她贪图玩乐!”李祖娥鼓气瞪眼,面容扭曲得煞是好看:“该嫁就嫁了,就算一时行不了房,也放到你宫里去,你就不怕以后有才俊踏破李家门槛,把她聘走了?”
“有母后在,谁敢?”
高殷耸耸肩,他现在的女人够多了,一时半会还真顾不上李难胜,何况他的確有要事要去做:“父皇嘱託我去办事,我得快些,还要出宫呢!”
“噢,这样啊,那就不拦你了。”
李祖娥这才鬆开他的袖子,再度露出凶狠的表情:“记得我的话,早日娶了难胜!”
高殷几乎是落荒而逃,看著性格活跃得多的长子,李祖娥颇感愜意,以前他太闷了,
现在倒是正好,像个男人了。
高殷推脱了段昭仪的邀请,也顾不上回去东宫,而是赶忙去往大都督府,留下两分失落。
“做好准备。”高殷將主要將领都叫到了一起,命令他们各自派人去元氏诸人府邸,
劝说他们举家搬迁来到大都督府。
这个命令让眾人摸不著头脑,怎么忽然出这种指令?
隨意聚集勛贵,而且还是最敏感的前朝宗室,换其他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被即刻撼下,判处反逆之罪,也就是太子.还是天保帝的太子。
“按照我的命令做事,有事情我扛著。”
高殷坐在主位上,严肃地说:“若是遇见至尊的禁卫,或者是百保鲜卑,不要抵抗袖手旁观。”
听见高殷后面的话,诸將神色凛然,看来太子是从至尊那得到了什么消息,和元魏宗室有关。
气氛沉重,八旗將士们带著复杂的心情,奔赴鄴城各处的元魏府邸。
与此同时,天色渐息,黑暗笼罩皇宫,一辆辆车驾到了宫城外,从里面下来近百个华服贵人。
有老者,有青年,甚至还有侍者照顾的幼童,他们无一例外,都姓元氏,体內是大魏皇帝们尊贵的血脉。
他们鱼贯而入,见到宫中禁卫肃穆庄重,心里生出不祥的预感。
他们被聚集在大厅內,被命令不得擅离,大部分人心生恐惧,直到看见几位高氏宗王出现,尤其是长广王、常山王,以及常山王的岳父,才安下心来。
至尊终究没有伤害他的同母兄弟,其岳父也无事,那么说明这次宴会,凶险並不大了。
有人提起下午至尊杀死尔朱英娥的事情,更让他们叫好,心里產生期盼。
尔朱荣崛起於六镇之乱,元氏自然不会去反思为何六镇边民会反,为什么尔朱荣得到了崛起的机会,他们只知道尔朱荣在河阴屠杀百官,两千多元魏宗室与重臣惨遭毒手。
如果这些人仍在,尔朱荣想要篡夺朝权,不会那么容易,元子攸杀死尔朱荣,也不会迅速落败,更不会让宇文泰和高欢有机会做大。
尔朱荣是魏朝衰弱的罪魁祸首,元氏诸人心中永远的恨,没有那场屠杀,如今仍是大魏!
河阴之变后只剩下这些元魏宗室,高欢为了拉拢他们,也依然要让元氏出任刺史、录尚书事等高官,终生侍奉魏朝,以获得大魏的正统性。
可惜,高欢死了,接下来的高澄转变了方针,从藉助魏室的权威,到高氏自身基业稳固后,选择取代魏室。
政治目的的转变,使得高澄对待宗室的方式也变了,从高欢那样的拉拢討好,转为羞辱鞭挞,甚至殴打皇帝。
而高洋上位后,为了防范元氏復辟,还杀死了孝静帝和一批重要宗室,使得元氏的力量更加衰弱,也让元氏更加痛恨天保。
而今天保杀死尔朱英娥,代表著他的態度转变,想要用他们的力量来帮扶他的太子高殷,所以以尔朱英娥的死为讯息,转而討好、拉拢他们吗?
这么一想,元氏诸人又有所期盼,毕竟大魏確实已经结束了,虽然拉拢来得晚了些但总比没有好,只要度过天保这个杀孽,日后如何施为,都更加轻鬆些。
殿內有侍宦通报,请各官前往宴厅,元氏诸人抱著各种心情隨之前往,或交头接耳,
或窃窃私语,之后完全沉默,走向阴森的殿宇。
“怎么不掌灯啊?”
元黄头忽然发问,这也不怪他,这处殿厅昏暗异常,如果不是有侍卫把守,他们简直以为是鬼屋。
“快进来,朕等眾卿等急了!”
高洋的大呼小叫,让他们顿时紧绷,將身体调整到最諂媚的状態,无论这里是不是鬼屋,都不如里面那个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