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对立
第224章 对立
“这件事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无他人知晓。”
宇文会看向身旁的护卫,觉得齐国这个太子说谎话也太不打草稿了一点,高殷笑著回答:“他们是我的手足,与我一体,不是外人。”
康虎儿忍不住挠挠脸颊,太子说的话有些肉麻,但他感觉很好。
云吐延作为高洋调拨给高殷的人马,有著一定的监督义务,此刻忍不住说:“太子,如此行事,是不是太——“”
“太诡了?”
“呢、不是,我就是觉著,跟敌將谈和是不是不大好。”
“暂时的而已。我想击败敌军主帅,刚好利用此人,使周国自相残杀,我好从中取利。”
“可敌將回了营,怕是不会按照太子您的想法去做事。”
高殷冷笑:“他会的。”
宇文会绝对不可能把密谈的內容说出,那么他就要解释自己为何能逃出来,
可无论再怎么解释,都会有著破绽,这种不协调感会让宇文邕怀疑他和自己有密约。
而晋系是不会允许自己这边背锅的,尤其是晋公之子通齐这种事情,谁都背不下,只能互相甩锅。
而根据宇文会和俘虏周將的供述,齐军也大抵知道了哪些將领多为普系,就盯著他们打。
普系吃力,就同样不会让帝党得意,即便只是为了推卸责任,宇文会最终也要出卖宇文邕,反过来指责宇文邕和齐军有密约,暗中出卖普系。
否则等宇文邕这边几乎无损地回朝,又查清楚了宇文会回来的真相,那宇文会还不如死在齐军这里呢,宇文护可能都要亲手宰了他。
从高殷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宇文会就必须接受跟注,他和宇文邕已经在立场上,构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翌日牛时,宇文会悠悠转醒,齐军也没再出现,兴许是因为昨夜的骚乱,在做內部整顿,也可能是赞劲儿准备器械,再度开战。
总之,宇文邕的使者已经出发,顺便观察齐军的动向。宇文秀百般不愿,也被宇文邕逼迫著接下了这个任务。
宇文深一直陪在弟弟的身边,见他醒来,连忙握住他的手:“阿兄在这里。
可饿了?先吃点东西。”
起身叫人端来饮食,宇文会狼吞虎咽地吃著。
等他吃喝完毕,缓缓放下餐盘,忽然用力一捶,將这些东西都扫开!
“兄长,我们被出卖了!”
见他气愤的样子,宇文深的反应没有那么大,只是命人守住营帐,冷静地坐了回去:“你继续。”
宇文会顿时感觉不妙,自己的事情已经被发现了?
宇文深看他这个样子,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了,嘆了口气:“昨日称罗突就已经打算整军,今日前往玉壁一一还好没成,今早在路上发现了齐军游骑,想是早有提防,不欲令我等走。”
“称罗突无法,只得向四方传令,命诸军来援,抵御齐主之攻。”
“不是齐主,对方主帅是齐国太子高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当真?!”这个消息令宇文深异,难道和他们打的,居然还不是高洋?
“那齐主在———?”
“没有齐主,从头到尾都只有高殷和斛律光!”
宇文深起身来回步,片刻后才停住,看向宇文会,神色凝重:“你和高殷到底谈了什么?”
宇文会面色羞红,虽然知道瞒不住,但这种时刻仍有些窘迫。
他深呼吸,吐出一口气,隨后缓缓说:“他想要宇文邕———.
听著帐外对宇文会勇武的夸讚,宇文邕嘆了口气。
他回来的一剎那,宇文邕就有所猜测,只是没有证据。
而他也不想计较,从大局上俯瞰,这时候內斗对周国只有害处,国人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不被强齐吞噬。
但也许另一派不这么觉得。
宇文会或许和高殷达成了暗中交易,具体是什么,宇文邕不清楚。
他只感觉不对劲,哪里都有问题。
时间就在这样虚假的平和中流逝著,到了深夜,隱约就有传闻,说是周军內部有人暗通齐国,出卖他们的情报,这则消息让宇文邕心中一动。
不会吧?
“周国吏部中大夫,拜见齐国国主。”
宇文秀虽未跪拜,但言辞谦卑,仪態恭谨,国力就是使者的底气,如今是来和谈的,他自然没有多少骄傲。
高殷躲在帷帐之后,早有人报告过这个宇文秀的消息,此时他走出来,笑著说:“卿氏之兴,焕於方册,怎么弃祖姓而易国氏,亲族无悲乎?”
无论是说话的对象,还是內容,都让宇文秀大惊。
说话的人必然不是高洋,可这么年轻,又能代表他的高殷对这个宇文秀也很感兴趣。他原姓杜,祖先是赫赫有名的西普名將杜预,接替病故的羊祜,三陈平吴之策力劝司马炎伐吴,最终令西普一统天下,“势如破竹”这个成语就出自他口中。
而且杜预的妻子是司马懿次女,可以说宇文秀身上每一滴血液,都能找出高贵的出身。
高殷多少也有著一点集邮名將之后的癖好,有些想將其留下。
老底被揭开,宇文秀顿时窘迫起来,气势低了一半,在身著汉人衣冠的高殷面前,更觉自惭形秽。
说过官话走了过场,宇文秀向高殷表达了周军一方的態度,即承认齐国对龙头城的夺取,希望齐军归还此前被俘虏的將兵,然后他会率军撤离,两国通好。
宇文邕作为周主之弟,有看足够的权限做出这个许诺,但內容却太大胆了些。
先不说龙头已经被夺取,齐军此次出征就是来伐他的,这种条件无疑对周国太有利了一些,属於空头支票。
谈判就是这样子,双方互相报天文帐,然后慢慢试探底线,最后达成协议。
然而现在主动权在齐军手上,高殷也没浪费时间,让人带他去逛会儿营地。
敢死营的士兵可以简单分为两种,还没融入齐军的,以及完全变成齐军样子的,宇文秀被带到后者的领地,齐將在眾兵面前宣布宇文秀是鲁国公的使者,若能谈成,將会放他们回去。
可敢死营士兵的目光充满了委屈与愤恨、甚至怨毒,让宇文秀胆战心惊。
“不!月光王才是真王,我等已投明主,岂可再归暗处!”
那些狂热的齐军皈依者这时候更是冲了出来,对宇文秀侮辱谩骂,甚至作势要打。
他们毕竟是对齐军、对太子表忠,因此齐將们也不好指责,赶紧將宇文秀带离此地。
宇文秀仍被刚刚的煊赫所震撼:“月光王是何人?”
齐將举起胸前的小掛像,笑了笑:“太子,也即我军的主帅。”
自己居然是被齐国太子所击败的?宇文秀更加震撼了,齐国太子似乎继承了他父祖的勇武,反观自家的鲁国公太过年轻了,经验不足也属合理,但晋公就多少有些没天赋,否则应该能赞够军威,成功登位。
但他知道自己的斤两,此次才没出战。
宇文秀忧心怖地思考著周国的未来,宇文氏的天下,似乎更加不稳了啊。
齐將带他转去了另一边,二十架光武设列得整整齐齐,让宇文秀看得胆战心惊,昨日齐军投石车的猛厉,他是有看见的,如果二十架一起打击宇文秀不敢多想,那样会失去信心的。
其实目前能使用的,还只有三四辆,剩下的还未完工,被遮掩住,只是让宇文秀看看,打击他的自信。
等他回去向宇文邕报告,就能进一步打击周国上层的战心。
宇文秀的最后一站,则是叫做功德林的地方,里面装满了俘虏。
俘虏之间亦有差別,愿意投降的周將,会被编入敢死营,而不愿意投降的,
就关在这里。
据说这个標题是太子亲自取的,意思是这些周国將领虽然不愿投降,但太子重视他们的才干,就供养看,反正也就是多儿床被子和吃食,留一名亲卫侍奉,
两名齐兵监视,也算积赞功德了。
对这些周將来说,这也是个机会,虽然有些屈辱,但放不下的人早就死在战场上了,而若是齐军兵败,没准自己还能趁乱逃回去一一江陵公昨日不就是如此吗?
因此这些周將默认了这种生活,心怀希望的等待著。
有趣的是,由於大家进来的先后顺序有差,加上高殷旗下的齐军有些不同的规矩,於是先进来的俘虏就变成了前辈老大哥,既教导后来者,也会儘量让自己处於尊位。
若是后来者官位低,那自然会服从,若是官位高,那就更需要压制了,因为这里不是周国,而是齐军大营,况且新来的周將还没能接受这种落差,见到已经摆烂的前辈们,极容易恶语相向,於是哪怕大家都是周將,在这小小的功德林里,也发展出了各种派系。
毕竟大家在来之前,也同样在各自不同的派系里站队,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吵而已。
同样的,功德林的將领们又会对敢死营那帮投降派颇为不耻,两方形成了鄙视链,相互氓毁,齐军则居中调和,或是缓解、或添油加醋激化矛盾,始终不让两方停歇。这种矛盾会让他们互相厌恶对方,助推敢死营更快地融入齐军。
经过后世的大网际网路与流量时代,这点手段对高殷来说不过是雕虫小技,手到擒来,但落在此世之人眼中,则会惊恐地发现,不知不觉间,投降的周兵对齐军的归属感愈发强烈,继而成为真正的齐军。
“这件事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再无他人知晓。”
宇文会看向身旁的护卫,觉得齐国这个太子说谎话也太不打草稿了一点,高殷笑著回答:“他们是我的手足,与我一体,不是外人。”
康虎儿忍不住挠挠脸颊,太子说的话有些肉麻,但他感觉很好。
云吐延作为高洋调拨给高殷的人马,有著一定的监督义务,此刻忍不住说:“太子,如此行事,是不是太——“”
“太诡了?”
“呢、不是,我就是觉著,跟敌將谈和是不是不大好。”
“暂时的而已。我想击败敌军主帅,刚好利用此人,使周国自相残杀,我好从中取利。”
“可敌將回了营,怕是不会按照太子您的想法去做事。”
高殷冷笑:“他会的。”
宇文会绝对不可能把密谈的內容说出,那么他就要解释自己为何能逃出来,
可无论再怎么解释,都会有著破绽,这种不协调感会让宇文邕怀疑他和自己有密约。
而晋系是不会允许自己这边背锅的,尤其是晋公之子通齐这种事情,谁都背不下,只能互相甩锅。
而根据宇文会和俘虏周將的供述,齐军也大抵知道了哪些將领多为普系,就盯著他们打。
普系吃力,就同样不会让帝党得意,即便只是为了推卸责任,宇文会最终也要出卖宇文邕,反过来指责宇文邕和齐军有密约,暗中出卖普系。
否则等宇文邕这边几乎无损地回朝,又查清楚了宇文会回来的真相,那宇文会还不如死在齐军这里呢,宇文护可能都要亲手宰了他。
从高殷提出这个建议开始,宇文会就必须接受跟注,他和宇文邕已经在立场上,构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翌日牛时,宇文会悠悠转醒,齐军也没再出现,兴许是因为昨夜的骚乱,在做內部整顿,也可能是赞劲儿准备器械,再度开战。
总之,宇文邕的使者已经出发,顺便观察齐军的动向。宇文秀百般不愿,也被宇文邕逼迫著接下了这个任务。
宇文深一直陪在弟弟的身边,见他醒来,连忙握住他的手:“阿兄在这里。
可饿了?先吃点东西。”
起身叫人端来饮食,宇文会狼吞虎咽地吃著。
等他吃喝完毕,缓缓放下餐盘,忽然用力一捶,將这些东西都扫开!
“兄长,我们被出卖了!”
见他气愤的样子,宇文深的反应没有那么大,只是命人守住营帐,冷静地坐了回去:“你继续。”
宇文会顿时感觉不妙,自己的事情已经被发现了?
宇文深看他这个样子,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了,嘆了口气:“昨日称罗突就已经打算整军,今日前往玉壁一一还好没成,今早在路上发现了齐军游骑,想是早有提防,不欲令我等走。”
“称罗突无法,只得向四方传令,命诸军来援,抵御齐主之攻。”
“不是齐主,对方主帅是齐国太子高殷!”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当真?!”这个消息令宇文深异,难道和他们打的,居然还不是高洋?
“那齐主在———?”
“没有齐主,从头到尾都只有高殷和斛律光!”
宇文深起身来回步,片刻后才停住,看向宇文会,神色凝重:“你和高殷到底谈了什么?”
宇文会面色羞红,虽然知道瞒不住,但这种时刻仍有些窘迫。
他深呼吸,吐出一口气,隨后缓缓说:“他想要宇文邕———.
听著帐外对宇文会勇武的夸讚,宇文邕嘆了口气。
他回来的一剎那,宇文邕就有所猜测,只是没有证据。
而他也不想计较,从大局上俯瞰,这时候內斗对周国只有害处,国人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不被强齐吞噬。
但也许另一派不这么觉得。
宇文会或许和高殷达成了暗中交易,具体是什么,宇文邕不清楚。
他只感觉不对劲,哪里都有问题。
时间就在这样虚假的平和中流逝著,到了深夜,隱约就有传闻,说是周军內部有人暗通齐国,出卖他们的情报,这则消息让宇文邕心中一动。
不会吧?
“周国吏部中大夫,拜见齐国国主。”
宇文秀虽未跪拜,但言辞谦卑,仪態恭谨,国力就是使者的底气,如今是来和谈的,他自然没有多少骄傲。
高殷躲在帷帐之后,早有人报告过这个宇文秀的消息,此时他走出来,笑著说:“卿氏之兴,焕於方册,怎么弃祖姓而易国氏,亲族无悲乎?”
无论是说话的对象,还是內容,都让宇文秀大惊。
说话的人必然不是高洋,可这么年轻,又能代表他的高殷对这个宇文秀也很感兴趣。他原姓杜,祖先是赫赫有名的西普名將杜预,接替病故的羊祜,三陈平吴之策力劝司马炎伐吴,最终令西普一统天下,“势如破竹”这个成语就出自他口中。
而且杜预的妻子是司马懿次女,可以说宇文秀身上每一滴血液,都能找出高贵的出身。
高殷多少也有著一点集邮名將之后的癖好,有些想將其留下。
老底被揭开,宇文秀顿时窘迫起来,气势低了一半,在身著汉人衣冠的高殷面前,更觉自惭形秽。
说过官话走了过场,宇文秀向高殷表达了周军一方的態度,即承认齐国对龙头城的夺取,希望齐军归还此前被俘虏的將兵,然后他会率军撤离,两国通好。
宇文邕作为周主之弟,有看足够的权限做出这个许诺,但內容却太大胆了些。
先不说龙头已经被夺取,齐军此次出征就是来伐他的,这种条件无疑对周国太有利了一些,属於空头支票。
谈判就是这样子,双方互相报天文帐,然后慢慢试探底线,最后达成协议。
然而现在主动权在齐军手上,高殷也没浪费时间,让人带他去逛会儿营地。
敢死营的士兵可以简单分为两种,还没融入齐军的,以及完全变成齐军样子的,宇文秀被带到后者的领地,齐將在眾兵面前宣布宇文秀是鲁国公的使者,若能谈成,將会放他们回去。
可敢死营士兵的目光充满了委屈与愤恨、甚至怨毒,让宇文秀胆战心惊。
“不!月光王才是真王,我等已投明主,岂可再归暗处!”
那些狂热的齐军皈依者这时候更是冲了出来,对宇文秀侮辱谩骂,甚至作势要打。
他们毕竟是对齐军、对太子表忠,因此齐將们也不好指责,赶紧將宇文秀带离此地。
宇文秀仍被刚刚的煊赫所震撼:“月光王是何人?”
齐將举起胸前的小掛像,笑了笑:“太子,也即我军的主帅。”
自己居然是被齐国太子所击败的?宇文秀更加震撼了,齐国太子似乎继承了他父祖的勇武,反观自家的鲁国公太过年轻了,经验不足也属合理,但晋公就多少有些没天赋,否则应该能赞够军威,成功登位。
但他知道自己的斤两,此次才没出战。
宇文秀忧心怖地思考著周国的未来,宇文氏的天下,似乎更加不稳了啊。
齐將带他转去了另一边,二十架光武设列得整整齐齐,让宇文秀看得胆战心惊,昨日齐军投石车的猛厉,他是有看见的,如果二十架一起打击宇文秀不敢多想,那样会失去信心的。
其实目前能使用的,还只有三四辆,剩下的还未完工,被遮掩住,只是让宇文秀看看,打击他的自信。
等他回去向宇文邕报告,就能进一步打击周国上层的战心。
宇文秀的最后一站,则是叫做功德林的地方,里面装满了俘虏。
俘虏之间亦有差別,愿意投降的周將,会被编入敢死营,而不愿意投降的,
就关在这里。
据说这个標题是太子亲自取的,意思是这些周国將领虽然不愿投降,但太子重视他们的才干,就供养看,反正也就是多儿床被子和吃食,留一名亲卫侍奉,
两名齐兵监视,也算积赞功德了。
对这些周將来说,这也是个机会,虽然有些屈辱,但放不下的人早就死在战场上了,而若是齐军兵败,没准自己还能趁乱逃回去一一江陵公昨日不就是如此吗?
因此这些周將默认了这种生活,心怀希望的等待著。
有趣的是,由於大家进来的先后顺序有差,加上高殷旗下的齐军有些不同的规矩,於是先进来的俘虏就变成了前辈老大哥,既教导后来者,也会儘量让自己处於尊位。
若是后来者官位低,那自然会服从,若是官位高,那就更需要压制了,因为这里不是周国,而是齐军大营,况且新来的周將还没能接受这种落差,见到已经摆烂的前辈们,极容易恶语相向,於是哪怕大家都是周將,在这小小的功德林里,也发展出了各种派系。
毕竟大家在来之前,也同样在各自不同的派系里站队,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吵而已。
同样的,功德林的將领们又会对敢死营那帮投降派颇为不耻,两方形成了鄙视链,相互氓毁,齐军则居中调和,或是缓解、或添油加醋激化矛盾,始终不让两方停歇。这种矛盾会让他们互相厌恶对方,助推敢死营更快地融入齐军。
经过后世的大网际网路与流量时代,这点手段对高殷来说不过是雕虫小技,手到擒来,但落在此世之人眼中,则会惊恐地发现,不知不觉间,投降的周兵对齐军的归属感愈发强烈,继而成为真正的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