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非人
第217章 非人
此前被父亲呵斥,斛律光看这小子有些不顺眼,不过同胜一仗,兄弟的感情又回来了,听见弟弟的吹捧,让斛律光很受用。
“这是太子的军队?”
他隨意一警,像是无心之举,心里却觉得痒痒的。
斛律羡得意得拉起嘴角:“唉,是至尊下令,我也不想的,不过还算听话,
是可用之军。”
太子的这支军队对荣誉看得很重,又极为忠诚,经常手持昭示太子的信物在祈祷,因而令行禁止,不分贵贱。
且太子所设立的制度,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战力,实力也不容小,虽然还比不上晋阳兵马,但假以时日,达到同等水平也不是问题,而且为主上奋战的意志比普阳兵马高多了一一毕竟太子捨得出钱。
据传这还不是太子魔下最强的军队,斛律光不由得感慨,若给太子三五年,
恐怕这能將兵马练到可以和他们普阳相等的地步。
这种冉再升起的新星,要么儘早下注投资,要么將其扼杀於摇篮,此前斛律光跟隨娄太后,只能选后者,但现在已经身处前者立场,那太子自然是越强越好。
他不由得羡慕起弟弟来,这狗日的运气还真好,被天保选中侍奉太子,越想越气,给了斛律羡一拳。
“打得不错。”
斛律羡耸肩:“那接下来我等如何?追击败军?”
“先入城让將士休息再说。”
斛律光接收部下从城內降將那收到的簿册,薛羽生逃得太快,剩下的周军又想著投降,许多粮食物资都没被破坏,否则齐军定然拿他们发泄。
现在情况就好得多了,今晚休整一日,明日再前往稷山方向,与太子会合,
共破周兵。
文侯镇远比柏谷城好打得多,它就在柏谷城后面,是周国在这一带的物资中转站,能够支援柏谷城以及周边坞壁。
因此被清扫坞壁之后,它就暴露了出来,齐骑將其围困,里面也没有大將坐镇,轻而易举的被攻克。
高殷带著前锋营入城,其他军队在城外僻静处驻扎,先整理好物资,再去帮斛律光攻破柏谷城。
但今天註定没有那么悠閒,从柏谷城的方向,有一支军队正向此处移动,与其说是行军,还不如说是溃散,阵型凌乱、队列狭长,土兵脚步鬆散、反应迟钝,只怕一个衝锋就能將他们杀死。
见到文侯镇,这些土兵就像见到了植物的殭尸,行进得更快了,看他们打的旗號是周军,將领向高殷请示,是否派兵出城衝杀。
“不必,我们现在也是周军呢。”
高殷心里嬉笑,他想的是在打通要道前,都不把攻克的城池改换旗帜,直到自己回师才一路翻旗,製造大军无坚不摧的形象,因此文侯镇现在打的还是周旗。
城门大开,里面的人出来询问这支周兵为什么出现在此处,很快得到回应,
柏谷城已被齐师斛律光部所克,他们力战不屈,且战且退,才抵达这里。
城內士兵上下打量,心想说谎话也要有个限度,虽然主將故意扯碎了衣角,
看上去狼狐不堪,但连一点血污都没有,其他士兵更是衣著不损身上无伤,这能叫力战?
薛羽生也知道自己理亏,脾气反而上来了:“看什么?还不迎接我们,抵抗齐贼入寇!”
文侯镇军忙不迭称是,礼送薛羽生入镇,等他们进入后忽然动手,將已经松解的败兵们控制住。
薛羽生不明就里,却见城內重新打起旗號,是无数的大齐。
“你、你们—”
薛羽生膛目结舌,齐军都已经打到这来了?
没给他思考的时间,他的后腿被端了一脚,跪在地上。
“还不向齐主跪拜!”
齐兵这么说著,著眾俘虏的头髮,向著高台上的贵人致意。
少年贵人负手站在高地看向此处,脸上满是欣慰:“柏谷城已被斛律明月攻破了,真不愧是我国名將啊。
隨后派人飞马送信,命令高孝和斛律光都速来稷王城会合。
三月十二日,齐军已经占领了汾水北部与中部的所有据点,可以合兵在一处,朝著周国援军进发了。
从分兵到现在是八日时间,这八日,高殷兵分三路,在稷王城留下小部分士卒前往周营叫战,其他方面去拔取坞壁。
稷王城士卒主要任务就是虚张声势,也就是囂张,越囂张越像是计策,对方就越沉稳,沉稳到坐视齐军清理完坞壁,回师高王堡与敌决战。
高殷临行前將保持著基本军务要求的旗帜留在城中,同时下令,城中军队每日广打旗號,堆叠在前方,使旗帜连天,同时夜晚偷偷撤下最后的一批旗帜出城,白日再进入城中,製造大军源源不绝匯聚而来的假象。
如此,兵少的稷王城反而看上去正在囤积大军,不知道齐军在等待什么,可必有打算,贸然前去攻击,只怕討不得好。
而且高殷的第二道指令,是不设置路障,反而在齐军叫阵挑战时一直將城门大开,让人在城外都能看见城中无人一一因为確实无人。
这种诡异的举动,更让周军难以判断。
宇文邕不敢赌,沉毅的伴侣是深谋,有智的兄弟是多疑,作为元帅,他要负担最大的责任,底下的土兵越是愤怒求战,他就越不敢顺应將心。
由弘的盔甲还掛在城外,天天的看看他们呢!
然而七日过去,就连宇文邕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齐军到底在等什么?为何还不发起进攻?
是想集结出二十万的军队?可那也会与他们一样,將兵力分散在近处的坞壁,总不能全缩在不算庞大的稷王城吧?
又或者是齐主犯病了?这倒是有可能,高洋的精神状態,他在长安都有所耳闻。
宇文邕没想到自己还要考虑故將的精神状態,更可怕的是自己怎么想都没意义,疯子嘛,做什么都有道理,除了有道理的事。
既然在这里怎么猜都没有用,將士请战之心又愈发强烈,宇文邕最后还是妥协了:“派人出去应战。”
將士大喜,反倒有些无所適从,为谁出战爭论了半天,最后由大汗明出城接受挑战。
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汗淋漓,外面可是齐主亲率的军队,若不讲道理,发了疯一般的围上来,他第一个死。
然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见到城中真有人出来,齐军当机立断,拔了未桩和甲胃就走,根本不和他交战,身后的旗號也纷纷收起带走,留下空无一人的营帐。
“被要了!”
周兵大怒,忍不住去查探齐军空出来的营帐,却发现骇人之事一一旗號再怎么打,若人数过少,仍会被发现的。
但齐军用另一种方式,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他们將死者的户体用石灰防腐,再用利木贯穿支撑,亡者僵硬的户首像是兵马俑一样置放在原地,到了夜晚就將其放倒,天亮再竖起,活人与死人相互凝视。
与他们白日对时的所谓齐军,是早已死去的同僚,得知真相的周军气得浑身发抖,大热天的全身冷汗,手脚冰凉。
当周军进入营帐时,见到穿著盔甲的羊群、狗群四处奔跑,他们才知道平日齐军营帐中那些逼动静是什么。
“该死的齐贼!他们·——他们在附近挖坟!”
周军义愤填膺,痛斥齐军的冷血行径,其中一名將领气愤至极,一脚踢翻了旁边的火盆。
火焰在地上流窜,一路烧向棺,隨后產生剧烈的爆炸,將这处营帐里的周兵一起掩埋。
“发生什么事了!”
周军大骇,纷纷混乱起来,天雷、神火与齐军突袭的声音不绝於耳。
在撤退的过程中,由於慌乱,又引燃了一批火药,周军纷乱出逃,再也不敢提继续追击齐军的事情,事后统计,今日的混乱造成四百左右的周军死亡,伤者过千,其中死於“天火”的人並不多,反倒是引发的踩踏事件,让不少人死在同僚的铁蹄下。
周军惶惶不可终日,就连宇文邕都感到恐惧:自己在和什么战斗?神还是鬼?
他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齐主实在不是个东西。
此前被父亲呵斥,斛律光看这小子有些不顺眼,不过同胜一仗,兄弟的感情又回来了,听见弟弟的吹捧,让斛律光很受用。
“这是太子的军队?”
他隨意一警,像是无心之举,心里却觉得痒痒的。
斛律羡得意得拉起嘴角:“唉,是至尊下令,我也不想的,不过还算听话,
是可用之军。”
太子的这支军队对荣誉看得很重,又极为忠诚,经常手持昭示太子的信物在祈祷,因而令行禁止,不分贵贱。
且太子所设立的制度,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战力,实力也不容小,虽然还比不上晋阳兵马,但假以时日,达到同等水平也不是问题,而且为主上奋战的意志比普阳兵马高多了一一毕竟太子捨得出钱。
据传这还不是太子魔下最强的军队,斛律光不由得感慨,若给太子三五年,
恐怕这能將兵马练到可以和他们普阳相等的地步。
这种冉再升起的新星,要么儘早下注投资,要么將其扼杀於摇篮,此前斛律光跟隨娄太后,只能选后者,但现在已经身处前者立场,那太子自然是越强越好。
他不由得羡慕起弟弟来,这狗日的运气还真好,被天保选中侍奉太子,越想越气,给了斛律羡一拳。
“打得不错。”
斛律羡耸肩:“那接下来我等如何?追击败军?”
“先入城让將士休息再说。”
斛律光接收部下从城內降將那收到的簿册,薛羽生逃得太快,剩下的周军又想著投降,许多粮食物资都没被破坏,否则齐军定然拿他们发泄。
现在情况就好得多了,今晚休整一日,明日再前往稷山方向,与太子会合,
共破周兵。
文侯镇远比柏谷城好打得多,它就在柏谷城后面,是周国在这一带的物资中转站,能够支援柏谷城以及周边坞壁。
因此被清扫坞壁之后,它就暴露了出来,齐骑將其围困,里面也没有大將坐镇,轻而易举的被攻克。
高殷带著前锋营入城,其他军队在城外僻静处驻扎,先整理好物资,再去帮斛律光攻破柏谷城。
但今天註定没有那么悠閒,从柏谷城的方向,有一支军队正向此处移动,与其说是行军,还不如说是溃散,阵型凌乱、队列狭长,土兵脚步鬆散、反应迟钝,只怕一个衝锋就能將他们杀死。
见到文侯镇,这些土兵就像见到了植物的殭尸,行进得更快了,看他们打的旗號是周军,將领向高殷请示,是否派兵出城衝杀。
“不必,我们现在也是周军呢。”
高殷心里嬉笑,他想的是在打通要道前,都不把攻克的城池改换旗帜,直到自己回师才一路翻旗,製造大军无坚不摧的形象,因此文侯镇现在打的还是周旗。
城门大开,里面的人出来询问这支周兵为什么出现在此处,很快得到回应,
柏谷城已被齐师斛律光部所克,他们力战不屈,且战且退,才抵达这里。
城內士兵上下打量,心想说谎话也要有个限度,虽然主將故意扯碎了衣角,
看上去狼狐不堪,但连一点血污都没有,其他士兵更是衣著不损身上无伤,这能叫力战?
薛羽生也知道自己理亏,脾气反而上来了:“看什么?还不迎接我们,抵抗齐贼入寇!”
文侯镇军忙不迭称是,礼送薛羽生入镇,等他们进入后忽然动手,將已经松解的败兵们控制住。
薛羽生不明就里,却见城內重新打起旗號,是无数的大齐。
“你、你们—”
薛羽生膛目结舌,齐军都已经打到这来了?
没给他思考的时间,他的后腿被端了一脚,跪在地上。
“还不向齐主跪拜!”
齐兵这么说著,著眾俘虏的头髮,向著高台上的贵人致意。
少年贵人负手站在高地看向此处,脸上满是欣慰:“柏谷城已被斛律明月攻破了,真不愧是我国名將啊。
隨后派人飞马送信,命令高孝和斛律光都速来稷王城会合。
三月十二日,齐军已经占领了汾水北部与中部的所有据点,可以合兵在一处,朝著周国援军进发了。
从分兵到现在是八日时间,这八日,高殷兵分三路,在稷王城留下小部分士卒前往周营叫战,其他方面去拔取坞壁。
稷王城士卒主要任务就是虚张声势,也就是囂张,越囂张越像是计策,对方就越沉稳,沉稳到坐视齐军清理完坞壁,回师高王堡与敌决战。
高殷临行前將保持著基本军务要求的旗帜留在城中,同时下令,城中军队每日广打旗號,堆叠在前方,使旗帜连天,同时夜晚偷偷撤下最后的一批旗帜出城,白日再进入城中,製造大军源源不绝匯聚而来的假象。
如此,兵少的稷王城反而看上去正在囤积大军,不知道齐军在等待什么,可必有打算,贸然前去攻击,只怕討不得好。
而且高殷的第二道指令,是不设置路障,反而在齐军叫阵挑战时一直將城门大开,让人在城外都能看见城中无人一一因为確实无人。
这种诡异的举动,更让周军难以判断。
宇文邕不敢赌,沉毅的伴侣是深谋,有智的兄弟是多疑,作为元帅,他要负担最大的责任,底下的土兵越是愤怒求战,他就越不敢顺应將心。
由弘的盔甲还掛在城外,天天的看看他们呢!
然而七日过去,就连宇文邕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齐军到底在等什么?为何还不发起进攻?
是想集结出二十万的军队?可那也会与他们一样,將兵力分散在近处的坞壁,总不能全缩在不算庞大的稷王城吧?
又或者是齐主犯病了?这倒是有可能,高洋的精神状態,他在长安都有所耳闻。
宇文邕没想到自己还要考虑故將的精神状態,更可怕的是自己怎么想都没意义,疯子嘛,做什么都有道理,除了有道理的事。
既然在这里怎么猜都没有用,將士请战之心又愈发强烈,宇文邕最后还是妥协了:“派人出去应战。”
將士大喜,反倒有些无所適从,为谁出战爭论了半天,最后由大汗明出城接受挑战。
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汗淋漓,外面可是齐主亲率的军队,若不讲道理,发了疯一般的围上来,他第一个死。
然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见到城中真有人出来,齐军当机立断,拔了未桩和甲胃就走,根本不和他交战,身后的旗號也纷纷收起带走,留下空无一人的营帐。
“被要了!”
周兵大怒,忍不住去查探齐军空出来的营帐,却发现骇人之事一一旗號再怎么打,若人数过少,仍会被发现的。
但齐军用另一种方式,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他们將死者的户体用石灰防腐,再用利木贯穿支撑,亡者僵硬的户首像是兵马俑一样置放在原地,到了夜晚就將其放倒,天亮再竖起,活人与死人相互凝视。
与他们白日对时的所谓齐军,是早已死去的同僚,得知真相的周军气得浑身发抖,大热天的全身冷汗,手脚冰凉。
当周军进入营帐时,见到穿著盔甲的羊群、狗群四处奔跑,他们才知道平日齐军营帐中那些逼动静是什么。
“该死的齐贼!他们·——他们在附近挖坟!”
周军义愤填膺,痛斥齐军的冷血行径,其中一名將领气愤至极,一脚踢翻了旁边的火盆。
火焰在地上流窜,一路烧向棺,隨后產生剧烈的爆炸,將这处营帐里的周兵一起掩埋。
“发生什么事了!”
周军大骇,纷纷混乱起来,天雷、神火与齐军突袭的声音不绝於耳。
在撤退的过程中,由於慌乱,又引燃了一批火药,周军纷乱出逃,再也不敢提继续追击齐军的事情,事后统计,今日的混乱造成四百左右的周军死亡,伤者过千,其中死於“天火”的人並不多,反倒是引发的踩踏事件,让不少人死在同僚的铁蹄下。
周军惶惶不可终日,就连宇文邕都感到恐惧:自己在和什么战斗?神还是鬼?
他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齐主实在不是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