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勾引

    第193章 勾引
    郑伟后悔吗?
    他没时间想这个问题,应对汹涌而至的齐军,他消耗著全部的气力与脑力。
    “这就有点像白登之围了。”
    高殷和姚统会心一笑,刘邦轻易进兵,被匈奴人围困白登山,山上的汉军攻不下,外围的汉军主力將要进发,匈奴人担忧被內外夹击,最后选择了退兵。
    可这得是汉军的实力与匈奴不相上下,才能得到的结果,现在齐军强於周军,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围点打援,城中的周军出来多少,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稍稍放点节奏,儘量不要那么快捉郑伟。”
    高殷悄然下达指令,就这样將周兵骗出城中,与己军野战,总比强攻城池造成更多伤亡来得好。
    这种战法有利有弊,弊端就在於如果不能控制战场,轻则让敌军主將找到机会逃跑,重的话,若是城外抵达了周国的部分援军,哪怕只有五千,也会造成战阵上的大乱。
    不过总体来说,高殷对战局的把控还是十拿九稳的,高浚、高涣分別带领高延宗等將领围打其他城门,牵制周军,数十名游骑不仅监视周围的环境,还匯报称发丘中郎將等人即將回营,整个战场三十里內额外抵达的援军只有他身后的解律光部,周军要支援,恐怕只能飞过来了。
    然而此时只有高殷,才能让周军飞起来。
    高孝灌对高殷的忠诚,远远高於他个人的意志,虽然仍旧愤怒,但他压制住情绪,按照太子的指令哄骗周军出城。
    周將也不是白痴,发现了这一点,防主下去了,副將被砸死了,掌管军队的军官还有统军和別將,其中以统军向江最有韜略,因此郑伟出城前,指定以向江为主。
    周人中的府兵是层层分级的,下层无条件服从上层,因此每级的规矩森严,
    这样才能確保最高层的柱国与大將军们能够得到下层府兵军將的全额效忠。
    所谓的军事贵族,本质就是將下级军人划分为上层的奴隶与国民。
    龙头城的守军由部分本地大族、民眾,加上陇西各地收纳而后拨发此处的外州府兵。
    事物都有两面性,往好处想,外州府兵没有本土关係牵绊,调用起来更为顺手,对军队本將也更加服从;本地大族因为对齐国的厌恶,也更加有凝聚力,对资源的调动使得周国能轻鬆许多。
    然而反过来也有著弊端,外州府兵对守土没有著特別切实的忠诚心,一旦势弱,本能的希望主师撤退,保存性命;而大族对主师活不活则不是很有所谓,又不是他们家的主帅,谁来都要给他们这个面子。
    因此城墙上的周军又发生了衝突,外州府兵要救回主將,否则他们全部陪葬,而本地大族出身的將领心想关我屁事,能把城池守住就已经不容易了。
    “齐贼在骗我等出城!”
    纷乱之地,各郡豪族世家或竖壁自保,或各自站队,隨著东西二魏竞爭激烈,战乱核心的豪族也纷纷做出选择。
    河东薛氏多出自汾阴,此前最有名的便是猛將薛安都,之后薛端、薛澄、薛修义都出身於此。
    薛馥出身河东薛氏,宇文善的族人,属於西祖第三房,当初薛善与族兄薛崇礼为东魏守城,沙苑之战战败,高欢损兵八万,西魏大將李弼攻打河东,薛善就动了投降的念头,与族人薛馥等杀將夺关,喜迎王师,就此进入西魏体系。
    薛善也是个精通锻铁的人才,打造的兵器精致锋利,因此拜爵龙门县子,光荣的改姓宇文氏。
    而周国建立后,略阳公与普公爭权,宇文善投靠普公,普公弄死略阳公后將宇文善视为心腹,委以重任。
    朝中有人,本地有基,自然腰杆子就硬,说话的薛馥就是如此,平日郑伟这个空降的防主都要顾虑他们的意见,何况现在郑伟在城外战,陷入窘境。
    “若贸然出城,岂不是被齐贼杀光?还不如坚守城池,以待敌疲!”
    忠於郑伟,或者说不得不保护上官的下级军主对此提出异议:“那防主就不救了么?咱们就坐视他落入齐军手中!”
    “哼。”薛馥冷笑:“难道不是他咎由自取?自以为阵战无敌,胡乱出城与贼交战,而今自陷死地!”
    另外两个本地將领,柳子第与柳或同样发声支持薛馥。
    “我们才有多少人马?若平白送死,岂不是將空城让与齐贼?”
    柳子第叫道,他的父亲是柳檜,也是本地大族,族叔柳庆与薛善一样是普公党羽,薛柳连枝同气。
    “正是!齐师必过三万,还有那个投石车,我们防御阵线已经非常困难,还有余力出城吗?”
    柳或就更重量级了,是南朝名將柳仲礼之子,就是当初侯景围困萧衍时,在外按兵不发的那个柳仲礼。
    侯景攻破台城后,柳仲礼向侯景投降,之后又向梁元帝萧绎投降,而后又被西魏大將杨忠所擒,归顺西魏。
    柳仲礼祖籍河东解县,是关羽的老乡,只是后来因为国际纠纷,世居襄阳了,而现在衣锦还乡,子孙又回归河东柳氏,依附於薛善这一支。
    周军城头迅速分裂为两派,这三人话语一出,很容易便盖过了向江这派,即不支持出城营救。
    豪族人多势眾,向江连否决都无力,郑伟不在,无人可压制这些豪族,恰恰议题就是营救大將郑伟。
    在正常情况下,將领自然是忠诚的,可一旦上级要考验检验他们的忠诚,自身实力又不足,就容易发生尷尬的事情。严格来说,这已经算得上兵变了。
    因为郑伟是国家授官的防主,向江又是郑伟临行前指定的暂代统帅,因此这些豪族还能堪堪听指挥;可一旦要他们为国家卖命,这些人就立刻反弹,背黑锅你来,送死也是你去。
    说到底,还是向江开不起补偿豪族们的价码,他只是一个统军,论人脉远远比不过普公的亲信族人,能不被夺权已经够他千恩方谢的了。
    同样是控制豪族,利用他们的军力,这就是高殷和向江最大的不同。
    高殷开得起价!
    “要死你自己去死,我等恕不奉陪。”
    薛馥等人冷笑:“只消等待数日,长安援军自然抵达,郑防主为何操切,胡乱下城与敌交战?”
    他看了一眼蔡胜殞命之地:“若都如此经不住敌人挑,这仗可还怎么打?”
    向江无可奈何,对方铁了心要保存实力,他也没法,若是强逼,那自家先杀起来,还不如直接向齐军投降呢!
    向江嘆了一口气,既不抵抗,也不阻拦,见他这样子,薛馥等人倒佩服起来。
    “把军士都叫回来,关上城门,休叫齐兵入了城!”
    薛馥替他喊出这句话,等於承担了部分责任,又开始安抚起向江来:“向统军,发生这种事,我们也不想的,只是生死有命,沙场无眼,还望您能理解。”
    向江抽手而去,组织防御,薛馥等人也知道他此刻心情不悦,事后论起来,
    他八成要受罚,就连他们这几人也是一样。
    可总比死了强吧?都怪可恶的东贼,他们不来打,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就这样坚守住,只要城池不丟,他们就有功劳。数日后援兵一到,那时才是他们趁势反攻,建立功勋的时机!
    郑防主沉不住气,真是可惜啊!
    下官执行军令,缓缓关闭城门,让城头上的周人疑惑,莫非自家就这样放弃了主帅?
    薛馥一边巡逻,一边呵斥眾兵:“还往下看呢?都別看了,顶住齐贼!”
    柳彧与附城的齐军交战著,更是大声叫囂:“多杀几个齐贼,为郑防主报仇!”
    “为郑防主报仇!”
    周兵不明就里,但跟著喊,士气就莫名的上涨,只能矇骗自己主帅离死不远,只能顾虑自身。
    看见城门关闭,郑伟就已经明白了,接著听到城楼上的呼喊,更是露出苦笑。
    当初自己弃东投西,为宇文氏流过无数鲜血,到头来是这样的下场吗?
    他忽然想起以前发生过的一件事。
    郑伟年少时口吃,曾在野外追逐一只鹿,鹿逃走了,郑伟便问一个牧童有没有看见鹿。
    牧童也有口吃,因此郑伟以为牧童在模仿自己,愤怒的射杀了牧童。
    此事尘封已久,不知为何,他就是忽然想了起来,就好像临死前的瞬间,佛主给他看自己的罪孽。
    这就是报应吧。
    郑伟闭上眼,很快再度睁开,眼中燃烧著所有的精神气。
    “周国大將郑伟在此!不怕死者,可上前来!”
    他转身暴喝,戳死一名近前的齐兵,大笑著將其甩飞。
    “是否要俘虏这將?”
    高殷和近侍们,商议著如何处置郑伟,姚统想了想,思付道:“无论是將之俘虏,还是阵前斩杀,都能大壮我军士气,也令周人更加惊惧。”
    “若是將他放回城中呢?”
    高殷的意见让姚统陷入沉思。
    “无论是谁,在生死之间都会有大恐怖,周军不救援主將,固然有郑伟自己的原因,可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一定要死。”
    “若纵其回城,再稍稍鬆懈攻势,他一定会怒於守將不救。我猜测不救的都是本地豪族,在长安人脉也很广泛,不惧郑伟,如此一来,双方就会產生矛盾,
    我们便有可乘之机。你们觉得如何?”
    姚统迅速回应:“臣有一言。”
    “说。”
    “这招未必有用,若是城內有聪慧之人,能够消弹矛盾,至少携手这数日,
    那当援军抵达,我军还未落城,就只能另寻出路,届时他们再如何內订,都与我等无关了。”
    高殷点头,他也想到了,只是想看看可行性,毕竟大將跑出来被俘虏这种事情,还是很少见的。
    李秀髮问:“那就是要將其俘虏了?”
    “就地斩杀吧。”
    高殷笑著说:“杀降不祥,若俘虏了,日后也不好杀死,就让他死在沙场上,多些宇文家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