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出征

    第155章 出征
    知道不是由至尊率领的军队,邮都的百姓便放心大胆地来围观。
    高殷率领的人马也的確拉风至极,一人双马,旗號如林,翻领大褂隨风荡漾,盪进了无数女子的內心,只觉得太子的军队比其他齐军更加秀壮,少许京畿兵面露嫉妒之色:早知如此帅气,我也该去了啊!
    察觉到这些艷羡的目光,大都督府兵不由得意起来,平日所受的那些苦也没白挨。
    自信在他们的胸膛中油然而生,等他们立下战功,不仅是国家的英雄,还能得到诸多赏赐,封妻荫子,甚至当上將军!
    士气可用,高殷这么想著。
    虽然有些骄傲,但毕竟是自己的兵,又被摁著头训了许久,早就憋坏了。
    高殷不会在此时打破他们的美梦,要的就是这股志气。
    第一战的见血往往能决定一支军队的军魂,让他们满怀希望的打贏首战,就將势不可挡。
    斛律光虽然会和高殷一起出征,但並不会同时进军,高殷有自己预定的驻扎点自標,
    而斛律光会稍等数日,隨至尊、娄太后一起前往晋阳,在那里点齐兵马,再出发与太子匯合。
    行至邮都城门口,高殷有些恍惚。
    在太庙接受了斧后,他的身份就变成了齐国一將,斧即是帝王赋予的权限,也是约束,只要它们还在高殷手中,高殷就不得再回家住宿,直到战爭结束,將斧交还给至尊,才能解除將领的职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所有的亲人都处在一个生离死別的当口,惨败乃至战死,都会让许多支持他的人万劫不復,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也將付诸东流。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迈出此步,或威望加身,或狼狐而归,都在这一步之后开始改变?
    他要改变的是这个世道,这么想著,高殷与他的四万大军一同离开了鄴都。
    虽然此时高殷的八旗有著六万之眾,但这又不是战爭游戏,点钱征个兵,所有士卒的基本属性和战斗力就都一样了。
    大部分士卒都还是刚刚入伍的新丁,两个月,能走好阵型已经很厉害了,毕竟不是经过系统教育的现代人,只是挣扎在乱世的粗夫愚民。
    而今出征的这四万人,还是高殷在本部打散编制、精心挑拣重组的,混杂了两万鲜卑京畿兵的八旗部眾,剩下的两万还留在府內加训。
    民族、国家、政府、党派严格来说也只是一种组织的划分方式,大而散的组织势必被小而紧密的组织所打败,就像大家虽然都是齐国人,但普阳那边的关係总是会更密切一些,而汉人也相对的紧密。
    在这个时代,八旗的確是最適合齐国的军制,首先是它以旗內部的派系划分和竞爭为主,需要的是更高战力,而不是什么民族之分。
    其次,它有著明確的普升通道和升贬制度,出旗、抬旗玩得好了,不愁拿捏不了骄兵悍將。
    在这个制度里,架构权力的基石不是旗主和都统,反倒是只能掌管三百人的佐领。
    如今一旗在八千人左右,那么佐领就有二十六七个,整个八旗就有近两百个佐领,这些佐领才是统御八旗的基础。
    他们有著辅佐都统,管理队主,以及约束土兵的职责,“佐领之管领下人,无异於洲县之於百姓”,他们就如同县官在县中的地位一样,是皇权最有影响力的末端,也是基层中最接近皇权的顶层。
    李隆基发动的政变之所以成功,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拉拢到了李仙、葛福顺、陈玄礼等禁军里的中下层军官,他们才是军权的血管,没有他们供血,皇权只得死亡。
    中下层军官是地板中的天板,天板中的地板,有了他们才能构建上层的地板。
    这批佐领才是高殷看得最重的人事任命,只要这百来人对自己保持著忠心,那上边怎么换,都影响不了太多。
    当然,高殷也不会完全不给旗主和都统管理佐领的机会,可这就像明朝皇帝的批红权一样,佐领只能提议,更换必须得到高殷首肯,这样就能保证佐领的权力来源於高殷而不是旗主,哪怕真与上级闹得不可开交,高殷也能用抬旗出旗,將这些佐领调到安全的地方。
    李波等人就是如此,李秀如今在高孝身边做个副队主,立了功勋即刻拔擢,而他们带来的数百部曲,又留给他们自身管理,那么他们就是对高殷最忠诚的佐领。
    这也有一部分是这些部曲只听李氏,其他人也管不好的原因。
    那些没有背景,纯靠高殷看上眼提拔的,就更不会反抗了,他的一切都是高殷给的。
    为了继续享受优渥的待遇,他们只能继续依附在八旗这套制度上,也就潜移默化地被改变著。
    八旗的第二个优势是整合语言文化。这一点,原先的清朝是与满文一起配合的,小族想要確立自身的独特性,保证不被大族同化,那就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
    这一点,北魏是完全没有做到的,孝文帝改革直接拾起汉人的礼学,因此鲜卑人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大部分復兴鲜卑族文化、建立对抗汉族文明的机会。
    高欢虽然是汉人,但他已经完全是鲜卑人的形状了,可他由於时代局限性,意识不到或者故意不提重新建立鲜卑共同文化,只是延续著鲜卑旧俗的传统。
    因此北齐的鲜卑人是决计无可能再度发展出强盛的鲜卑文化的,他们只能够在一定时间內逞能,隨后渐渐衰弱下去。
    如果有明君圣主,那还能说痛心改革、重获新生,遇上高湛这样的货色,最后也就是大家一起玩完了。
    北周的宇文泰在復兴鲜卑方面的技巧就精妙许多,既然正面无法敌过汉文明,那就发明一个更古老的祖先,將需要保持和发扬的鲜卑文化、需要偷窃的汉文化整合在一块,美其名日“復兴周礼”,我大周远在你们汉之前,所以我北周才是最老的那个圣王模版,以恢復周礼之名,行鲜卑吞汉之实。
    而高殷在八旗內部所做的,就是利用《三国演义》等故事,打造一个强盛的军事共同体。
    高殷在自己的敘事体系內,给他们编织了一个个美丽的梦,通过对这些古代军事案例的敘说、拆解和分析,扩充了他们的见闻,土兵们懂得更多,就更祛魅,也就更自信。
    不仅能让將领们了解更深切的经验,日后一转讲武堂发展,让他们变成自己的军事门生,同时还会给土兵们进行一个极为隱嗨和强烈的暗示:他们是掌握了各个时代最优秀的装备、最精妙的战法的人,时代会因他们而改变。
    在东汉末,他们会是飞熊骑、虎豹骑、白马义从;在西汉末,他们又可以是光武帝的铜马军、幽州突骑;在秦末,他们也可以是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楚军,是兵仙韩信所率领的齐兵。
    而现在,他们所在的是当世最强之齐国,由齐国太子所统领,也会如许许多多的前辈一样,横扫天下。
    今日的出征,就是让他们从幻想变成现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