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命將

    第154章 命將
    高殷回到东宫,带著郑春华访过母后、段昭仪,隨后回到自己的寢宫。
    一名宫女奏过来,想服侍高殷更衣,郑春华將她挥去,双膝跪在地上,亲自为高殷脱鞋褪袜。
    高殷看向那名退走的宫女陈玉影,她是陈山提第四女,前些日子已经调到了身边,虽然未尝没有勾搭自己的意思,但高殷没有那么好色,还未出手。
    比起她,她的父亲才更重要些,陈山提这次会跟著他的队伍打仗,顺理成章地加入八旗。
    “不用如此。”
    高殷虽然这么说,但也没有阻止,郑春华微笑道:“您要出征了,臣妾不能跟在身边,想多为您做些事。”
    高殷授了授她的黑缎,这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女人,也是合格的政治伙伴:“我不在的时候,就多听义寧公主她们的,把瑜伽的事情做好。”
    郑春华乖巧的应了一声,即便高殷不叮瞩,她也会努力做下去,这项任务的推进出乎意料地受到邮都贵族女子的欢迎。
    以往她们的选择多是吟诗作画,或奏乐听曲,要不就是打马球、出门踏青,而太子的创造给了她们新的选项,可以看话本、或看演剧、或练习瑜伽,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上层交流圈子。
    作为这个圈子的开端,郑春华本人的影响力不可抑制地膨胀,她又是太子的侧妃,在族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连带著她的亲人们都得意了不少。
    高殷凑到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耳语细声道:“不要全听母后的,就算是她叮嘱了,也要想清楚再做。”
    郑春华著笑,她知道高殷为什么这么说。
    “今夜之后,我们就好一段时间才能再见了。”
    高殷搂著她:“我会很想卿卿的;等我回来,再好好跟你说话。”
    郑春华嗯了一声,靠在夫君的脖颈上,贪婪地嗅著。
    正月二十五日,清晨。
    齐国皇宫內,今日的氛围不同以往,所有宫门全部打开,有大量宿卫排列成队,牢牢把守著整个皇宫的门关,文武百官、重要將领乃至王公勛贵都列在殿外。
    由高归彦领队、侯莫陈相於身侧相陪,天子高洋身穿袞冕,他的周围排列著法驾仪仗,旌旗招展,並然有序,跨越端门,前往朱明门与启夏门之间的太庙。
    仪仗队徐徐前行,在侧的金戈铁马步伐沉稳而庄重,鼓乐低沉而威严,迴荡在宫墙之间,空气中充斥著肃杀之意,高洋的威仪如金刚般压在整个宫城之上,令人不敢直视。
    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到孝明帝年间已经確立了礼制,根据两汉的款型製作祭祀朝服,北齐沿用了这一点,因此齐国的形制与两汉极为相似。
    仅从衣冠这一项,北齐的汉化程度就必然比北周高,因为高欢的东魏吃掉了洛阳人物的大部分精华,又有魏收等臣子修订改正,而北周虽然接受了孝武帝元修的西奔势力,但承袭旧制,北魏的旧制大多参考了胡人的衣服款式,因此车琴衣冠有很多奇形怪状的。
    今天的高殷头戴平冕,垂掛白珠九,身穿与天子相同的袞服,只是天子身上的是十二种图案,而高殷身上的只有九种,下身穿著絳红色的膝裤,脚踏赤色的木履;左腰佩黄金龟型的皇太子璽,右腰则是玉具剑,用火齐珠镶嵌於剑首。
    他被引导至偏殿等候,太下前往太庙烧灼龟甲,又在太庙中接受旗鼓。
    隨后太下退到一旁,高洋走下车驾,进入太庙。
    天子的太庙应当有七庙,此时宗庙內祭祀的的確也是七人,但这其实是很奇怪的,因为第七人不是高洋的父亲高欢,而是他的大兄高澄。
    高澄是以庙的形式待在太庙里的,本质就是一种配享太庙,严格来说齐国现在的宗庙只有六庙,不符合天子七庙的要义。
    不过北齐自有国情在此,这也不是今日的重点。
    太祖的神室奏起《武德》之乐,高洋的声音在庄重的音乐下缓缓拉开序幕:
    “皇帝臣洋,敢用太牢,昭告太祖献武皇帝:宇文氏因时放命,恶稔祸盈,据有关陇,擅假名器,歷年已久———”
    高洋从太祖高欢开始,按照远近亲疏的区別,挨个向他们祭告,大意是自己看不惯西贼的虐民之举,为了国家大义而弔民伐罪,选定了上將,也就是自己的太子作为出征的將领去討伐他们。
    这个时候,高殷已经在侍者的帮助下卸去袞冕,换上军装,被带到太庙的台阶之下。
    高洋告祭完毕,走到台阶之中间,呼唤高殷到他的近前,此时的高殷身型挺拔,英姿颯爽,俊逸的面容上些许稚气颗杂著锐气,儼然是一副年轻小將的姿態。
    高洋颇为讚赏,从武官的手中接过,將柄递给高殷。
    “从此上至天,將军制之!”
    从这里到天上,由將军全权管理!
    又接过大斧,將斧柄递给高殷。
    “从此下至泉,將军制之!”
    从这里下到黄泉,亦由將军全权节制!
    高殷伸出双臂,各自抓住斧,非常沉重,若是坠地,则徵兆不吉,好在经过锻链,
    他可以勉强拿稳。
    高殷深呼吸一口气,回道:“国不可从外理,军不可从中制。臣既受命,有鼓旗斧之威,愿假一言之命於臣尔!”
    国家不可以从外面治理,军队不能在宫中节制。臣下既然已经接受命令,有国家军队的威严,希望皇帝能给臣子一句话。
    高洋威容肃穆,阳光在他身后洒落,就像无数的佛光在他身后闪耀,照拂眾人。
    “苟利社稷,將军裁之!”
    如果对国家有利,请將军自己决定!
    一旁的武官们上来,替高殷接过斧,放上车驾,高殷俯首,以军礼下拜,隨后登上装载著斧的战车,缓缓离开皇宫。
    车速不快,因为还要等待皇帝,高洋伸出双手,轻轻推著高殷乘坐的战车,直到它的车轮驶过启夏门槛,才鬆开手,伸手指向广阔的前方。
    “从此以外,將军制之!”
    齐国的文武百官列於道路两旁,他们一齐下跪,原本的大將受命出征没有这么尊崇的礼节,但这是他们齐国的皇太子,未来的国主:
    “齐国万胜!太子万胜!至尊万胜!”
    大都督府的大军已经集结於旁,等主將行至前方,便开拨追隨,一团团青色、絳色、
    金色与玄色的大旗飘扬而起,前头部队有著鼓乐与吹奏乐,后头部队有著击打乐和吹奏乐,除了宗王专属的赤鼓赤角,还有皇子专属的吴鼓、长鸣角,合力吹奏著壮怀人心的乐曲,为出征的將土扬威,让围观的民眾惊慌、讚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