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汉种
第102章 汉种
“你是说,那汉种笼络住了孝和延宗?”
仁寿殿內,娄昭君屏退左右,只余她与两个嫡子在殿中。
高湛捂著脸,向母亲叫屈:“何止!他还拉住了四弟,现在桑天尼跟普罗海跟在他后面,可神气了!我这脸就是被他二人给打的!”
高湛说著,还凑近给母亲看,娄昭君一边嫌弃,一边还是伸手抚摸高湛脸上的淤青,
高湛的面庞暂时称不上英俊了,这让娄昭君充满怒火。
这可是她最喜爱的儿子!
“他还跟斛律明月勾搭在了一块!母后,那日武会上,斛律一家都在,还传出了敕勒歌,如此解律明月还可信耶?!”
娄昭君轻轻拍了他一巴掌:“別胡说!斛律氏比你都可信。”
“母后——”
高湛还要再说,被不耐烦的高演叫停:“好了,说些正事!”
虽然这么呵斥,高演的正事,也和斛律光有关。
“如果只有那个孺子,我不担心,可再加上须拔帮他运作,难保不会有晋阳之人倒向东宫。”
对高睿的影响力,高演既了解,也担忧,高睿的母亲是魏孝文帝的孙女,又是高欢养子,因此在高氏宗族地位极重。
而他自幼由高欢妾室游娘抚养,与娄昭君礼大於亲,是少数几个不需要太卖面子给娄昭君的人,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高洋还要自由。
游娘在高欢的诸妾中最有德训,常常主持诸王、公主的婚礼,还为高欢生下第十一子高是。
高性格灵活而有恶趣,好作弄人,也颇有才智,口齿伶俐,所以颇得高洋的喜欢,
常在高洋左右煽风点火,没少帮忙殴打高演高湛,娄昭君对他极度厌恶。
因为同被游娘抚育的关係,高是和高睿属於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在他的刻意引导下,
高睿此时十分偏向至尊与太子,除非这两人都死了,否则高睿很难改移心意。
所以若是斛律家真的被高殷挖得鬆动了,有高睿在,就能帮助高殷迅速稳固战线。到时,娄太后的优势就不在了一一毕竟她能够作为普阳军方的代言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能够保证那边的利益,尤其是通过她超然的身份,让高欢同辈的勛贵们保持著对高欢子侄辈的压制,正如侯景反叛,眾將抱怨高澄欺人太甚,高洋登基,也始终没真对斛律金下手。
可一旦晋阳阵营分散,让高殷分头击破,那她们母子的性命就操於人手,更湟论国政大权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区区汉种,也敢统筹鲜卑国事?”
娄昭君语气不屑,但心中已十分忌惮,高殷那日的联姻论对让她印象深刻,她想了想,仍是將联姻的事情告诉了两个嫡子。
不出意外的,他们都大为惶恐。
“亏他想得出来!自翊熟读汉书,居然弃储君之份討好锻奴!”
高湛反应激烈,这代表著高殷地位更难撼动,也代表他此生无法翻身,想到高殷谦和表象之下显露的阴阳怪气与恶意,他就害怕得不行。
高洋可能是想整死自己,但高殷不想整死自己就不太可能。
“这確是一计良计若让汉种得了突蕨之力,不仅会是他自身稳当,还能减轻普阳的防务责任,更是能挽回我国失去盟友的窘势,恢復茹茹灭绝前的联虏平寇之態。”
高演对此喷喷称奇,对高殷是自己的敌人而感到可惜:“一举三得,其背后莫非有高人耶?可又不像汉人会出的计策——”
高演百分百肯定不会有汉人会给高殷出这种计策,只能出自他本人之谋,因为这种事情一旦泄露,这个谋士要被全国汉人骂死乃至殴打杀害。孔子就曾经说过,让蛮夷的地方有国君,还不如中原人全部灭亡呢!
让高演自己来,他也只敢拉拢斛律光这样的勛贵,不敢把手伸向突。
高演心里忽然升腾起一个恐怖的念头:莫非高殷魔下,已经有普阳人投靠了!
然而他不敢说,这话说出来要被母后痛骂,只能藏在心里。
“此事重大,侯尼乾亲自把控,我怕是难以干涉。”
娄昭君嘆息,等她事后得知,使臣已经出了国境,她慢了一步。
“不如遣人去往边疆作乱?突厥与我並不和睦,只是偶尔市易,杀几个商人他们便忍受不了了,再暗中贿以金帛——”
见母后跟兄长都不说话,高湛继续道:“去往周国,让他们阻止———
“胡闹!”
高演怒斥,无论如何,这话都过分了些,宗王为了阻止太子得势,里通外国破坏皇帝的计划,放在哪个朝代都不为人主所容。
高演起身环顾大殿一圈,確认无人听见,才稍感安心。
高湛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我、我也只是隨口一说!”
娄昭君见状,不由得嘆息,这九子从她腹中只吸走了丈夫的面容,没吸走丈夫的智慧,这种事高欢也不是没干过,要点就是只能做,不能说。
说出来即为胆怯,执行的时候必然恐惧,最终容易出错。
因此她也打消了这个念头:“算了吧,一旦事泄,將引火烧身,我也救不了你。再想想其他法子。”
高演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太子近日举办武会,听说人源驳杂,汉人豪族、民夫、六坊勇士、鲜卑武人都有,甚至还有名女將。先不说他能不能整合到一起,而今时日尚浅,管理必然混乱,可塞些人进去將其搅乱。衝突一多,他疲於仲裁,也就管不住了,治军不严,必失眾望。”
“届时放出话来,说太子重用汉將,取代鲜卑人,又沉醉女色,武会实为选秀,如此大都督府必然军心动摇,那些投心於太子的人,也会归附回来。”
“好!好计!如此行事,汉种必难提防!”
高湛拍手称快,又觉得自己没出什么力,有些惭愧,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忽然想到一个点子:“母后,兄长,不如我们主动放一个眼线,到汉种身边怎么样?”
“他就不会提防?”
“当然会!但正如竇孝敬一般,碍於母后的顏面,汉种难以推辞,彼便能时刻將太子之事回报於我,又能在大都督府中分化汉种的兵马,岂不一举两得?”
高演颇为异,九弟这猪脑袋,居然想了个还可以的想法。
“依你之见,拍谁去为好?”
高湛兴致勃勃地想了半天,但没想出来,娄昭君略略思索:“我倒有个人选。”
“何人?”
“韩普贤之孙,韩长鸞。”
高湛眼前一亮:“这人好!既有力,人又聪警,必入汉种之眼。”
“我看重的是他仇视汉人,必不为太子效力。”
娄昭君笑著说:“他一个人太显眼,让慕容家的两个孩子跟著去,替我盯著汉种!”
“你是说,那汉种笼络住了孝和延宗?”
仁寿殿內,娄昭君屏退左右,只余她与两个嫡子在殿中。
高湛捂著脸,向母亲叫屈:“何止!他还拉住了四弟,现在桑天尼跟普罗海跟在他后面,可神气了!我这脸就是被他二人给打的!”
高湛说著,还凑近给母亲看,娄昭君一边嫌弃,一边还是伸手抚摸高湛脸上的淤青,
高湛的面庞暂时称不上英俊了,这让娄昭君充满怒火。
这可是她最喜爱的儿子!
“他还跟斛律明月勾搭在了一块!母后,那日武会上,斛律一家都在,还传出了敕勒歌,如此解律明月还可信耶?!”
娄昭君轻轻拍了他一巴掌:“別胡说!斛律氏比你都可信。”
“母后——”
高湛还要再说,被不耐烦的高演叫停:“好了,说些正事!”
虽然这么呵斥,高演的正事,也和斛律光有关。
“如果只有那个孺子,我不担心,可再加上须拔帮他运作,难保不会有晋阳之人倒向东宫。”
对高睿的影响力,高演既了解,也担忧,高睿的母亲是魏孝文帝的孙女,又是高欢养子,因此在高氏宗族地位极重。
而他自幼由高欢妾室游娘抚养,与娄昭君礼大於亲,是少数几个不需要太卖面子给娄昭君的人,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高洋还要自由。
游娘在高欢的诸妾中最有德训,常常主持诸王、公主的婚礼,还为高欢生下第十一子高是。
高性格灵活而有恶趣,好作弄人,也颇有才智,口齿伶俐,所以颇得高洋的喜欢,
常在高洋左右煽风点火,没少帮忙殴打高演高湛,娄昭君对他极度厌恶。
因为同被游娘抚育的关係,高是和高睿属於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在他的刻意引导下,
高睿此时十分偏向至尊与太子,除非这两人都死了,否则高睿很难改移心意。
所以若是斛律家真的被高殷挖得鬆动了,有高睿在,就能帮助高殷迅速稳固战线。到时,娄太后的优势就不在了一一毕竟她能够作为普阳军方的代言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能够保证那边的利益,尤其是通过她超然的身份,让高欢同辈的勛贵们保持著对高欢子侄辈的压制,正如侯景反叛,眾將抱怨高澄欺人太甚,高洋登基,也始终没真对斛律金下手。
可一旦晋阳阵营分散,让高殷分头击破,那她们母子的性命就操於人手,更湟论国政大权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区区汉种,也敢统筹鲜卑国事?”
娄昭君语气不屑,但心中已十分忌惮,高殷那日的联姻论对让她印象深刻,她想了想,仍是將联姻的事情告诉了两个嫡子。
不出意外的,他们都大为惶恐。
“亏他想得出来!自翊熟读汉书,居然弃储君之份討好锻奴!”
高湛反应激烈,这代表著高殷地位更难撼动,也代表他此生无法翻身,想到高殷谦和表象之下显露的阴阳怪气与恶意,他就害怕得不行。
高洋可能是想整死自己,但高殷不想整死自己就不太可能。
“这確是一计良计若让汉种得了突蕨之力,不仅会是他自身稳当,还能减轻普阳的防务责任,更是能挽回我国失去盟友的窘势,恢復茹茹灭绝前的联虏平寇之態。”
高演对此喷喷称奇,对高殷是自己的敌人而感到可惜:“一举三得,其背后莫非有高人耶?可又不像汉人会出的计策——”
高演百分百肯定不会有汉人会给高殷出这种计策,只能出自他本人之谋,因为这种事情一旦泄露,这个谋士要被全国汉人骂死乃至殴打杀害。孔子就曾经说过,让蛮夷的地方有国君,还不如中原人全部灭亡呢!
让高演自己来,他也只敢拉拢斛律光这样的勛贵,不敢把手伸向突。
高演心里忽然升腾起一个恐怖的念头:莫非高殷魔下,已经有普阳人投靠了!
然而他不敢说,这话说出来要被母后痛骂,只能藏在心里。
“此事重大,侯尼乾亲自把控,我怕是难以干涉。”
娄昭君嘆息,等她事后得知,使臣已经出了国境,她慢了一步。
“不如遣人去往边疆作乱?突厥与我並不和睦,只是偶尔市易,杀几个商人他们便忍受不了了,再暗中贿以金帛——”
见母后跟兄长都不说话,高湛继续道:“去往周国,让他们阻止———
“胡闹!”
高演怒斥,无论如何,这话都过分了些,宗王为了阻止太子得势,里通外国破坏皇帝的计划,放在哪个朝代都不为人主所容。
高演起身环顾大殿一圈,確认无人听见,才稍感安心。
高湛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我、我也只是隨口一说!”
娄昭君见状,不由得嘆息,这九子从她腹中只吸走了丈夫的面容,没吸走丈夫的智慧,这种事高欢也不是没干过,要点就是只能做,不能说。
说出来即为胆怯,执行的时候必然恐惧,最终容易出错。
因此她也打消了这个念头:“算了吧,一旦事泄,將引火烧身,我也救不了你。再想想其他法子。”
高演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太子近日举办武会,听说人源驳杂,汉人豪族、民夫、六坊勇士、鲜卑武人都有,甚至还有名女將。先不说他能不能整合到一起,而今时日尚浅,管理必然混乱,可塞些人进去將其搅乱。衝突一多,他疲於仲裁,也就管不住了,治军不严,必失眾望。”
“届时放出话来,说太子重用汉將,取代鲜卑人,又沉醉女色,武会实为选秀,如此大都督府必然军心动摇,那些投心於太子的人,也会归附回来。”
“好!好计!如此行事,汉种必难提防!”
高湛拍手称快,又觉得自己没出什么力,有些惭愧,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忽然想到一个点子:“母后,兄长,不如我们主动放一个眼线,到汉种身边怎么样?”
“他就不会提防?”
“当然会!但正如竇孝敬一般,碍於母后的顏面,汉种难以推辞,彼便能时刻將太子之事回报於我,又能在大都督府中分化汉种的兵马,岂不一举两得?”
高演颇为异,九弟这猪脑袋,居然想了个还可以的想法。
“依你之见,拍谁去为好?”
高湛兴致勃勃地想了半天,但没想出来,娄昭君略略思索:“我倒有个人选。”
“何人?”
“韩普贤之孙,韩长鸞。”
高湛眼前一亮:“这人好!既有力,人又聪警,必入汉种之眼。”
“我看重的是他仇视汉人,必不为太子效力。”
娄昭君笑著说:“他一个人太显眼,让慕容家的两个孩子跟著去,替我盯著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