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情记

    第56章 情记
    “你查下去,看看能否与这些人联络,若他们有意,我有心招揽。”
    周逸心中微动,他能感觉到辑事厂的工作危险,但伴隨而来的权柄也让他尝到了甜头,若是加入新的人进来,难免会分走他的权力。
    但太子的话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地位都绑在了太子身上。
    “是。”
    “下一件事。嗯————?!”
    高殷原以为是小事,內容却让他欣喜若狂。
    “京城中有人呼我为月光童子?!”
    高殷感动得快要哭了,邮城还是有能人的,终於明白自己的苦心了,而且时机极妙。
    传说月光童子的父亲不信佛,听信了外道门师的谗言,做了火坑想要害死佛。月光童子劝说父亲,但德护根本不听,后佛陀来到,火坑一下变为凉池。
    这篇京记则说,鼠精附身於长广王进逸,飞行皇帝听信谗言,將身边的白虎和金刚圈禁。太子高殷是月光童子转世,所以佛祖特意降下佛光,使飞行皇帝回心转意,保大齐国祚安泰,於是歌功颂德,说飞行皇帝放下屠刀功德圆满,日后飞升佛国,太子就会觉醒为新的转轮王。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小作坊,下料就是猛,一个不好就引火烧身让高洋大杀四方,但用好了,他高殷的神性也就势不可挡,还真就是那个京城佛子。
    看这个谣言出现的范围,多是些穷困潦倒的佛教徒,以及郊外的寺庙附近,
    那造谣者多半和佛教关係不浅。
    或许是佛教內部也有人想投资自己,毕竟法上站在齐国百万僧眾之巔,一定有人不满意,想取而代之。
    於是高殷做出了决定:“和刚刚那个一样,两样都列入赤档,凡有新情立即通报。”
    说著,两篇京记被他丟入火盆,化作赤红的火焰。
    剩下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周逸抱著这些文件退下,在外等候的黄喜、姚双、李鹤等人见了,各有想法。
    姚双和黄喜倒还好,他们资歷最老,掌握的差事、文林馆和印书局也是肉眼可见的重要。
    李鹤就不同了,自那日卸了辑事厂的职务,他就颇有些后悔,虽说各人除了担当职务外也无分別,俸禄和居所还是跟以前一样,但周逸被召见的次数明显增多,不知怎的,似乎他的地位比自己高了。
    但他就算对此不满,也没有办法,当时是他自己主动推脱的,眼见姚双黄喜能报告重要的差事,得到赏赐,自己就只能讲些宫中琐事,李鹤颇感窘迫。
    他很想从太子那再討得一些事做,但贸然问向太子,大概不会成功,太子的性格这几日变化极大,不似往常沉迷书籍,对做事的细节抓得很严格,自己还是要献些新策,才能让太子再次委以重任。
    据黄喜所说,印书局再过几日就能工,这是极快的事情,確定了选址就能马上开工,找来四五百个劳役,数日就能完成大部分建工,剩下的就是等印刷厂立起来、增加书籍的库存,这就需要时间来熬了。
    目前印刷出的成品,都是黄喜先找了个临时的据所来製作的,就是为了太子能看到他的努力。
    高殷也確实很满意,这些宫內的宦者善於服侍人,好些不仅自己有產业,还在宫外替主家经营,黄喜就是这么一个,他的嫻熟让高殷基本是託管等消息,这也是上位者该有的管理能力,抓大放小,用人不疑。
    姚双这边则不一样,在高殷的构想中,文林馆应该像大观园一样,有观赏游玩的园林,也有泛舟划盪的湖泊,还有各文人休憩的厢房。
    文人们觉得自己被尊重和吹捧,再设置层层阶级,令他们文人相轻,互相攀比,才能对文林馆这个平台產生参与感和归属感,让他们以馆为荣。
    此时的文林馆只能在大都督府內粗糙设立,以处理政务为主,要贴合高殷想像中的高级会所,还需要在大都督府旁扩地,这就要付出更多的费。
    绕来绕去,高殷发现自己做的好像和高洋做得也没差,照样是搞一些奢靡到不行的工程,无论如何辩解,其中都有享乐的环节。
    “唔减少费,以处理政事、沟通交流为主,风格要淡雅清幽,暂时不要做得太奢侈了。”
    高殷也只能如此向姚双下令,他终於明白为啥高纬能轻轻鬆鬆搞出一个文林馆了。
    现在自己能做的文林馆,只是一个政务处理中心。
    其实他也可以找高浚高涣资助一番,但这样就显得自己把人家当凯子用,折了情分,日后文林馆中人谈论起来,也会感谢二王投资的財货,而不是他高殷。
    还是等他用各种技术赚到足够的钱,再用自己的私库做这些事吧,挪用国家公款,指不定要被人骂成什么样。
    谈完事將黄喜他们打发,高殷放鬆下来,侧臥在床上隨意地吃喝些糕果。
    “虎儿,你也来吃些。”
    这几天让康虎儿知道对太子不用真客气,他说吃就是吃,於是康虎儿坐下就是一顿狂造。
    高殷忍不住心想,如果自己是曹操,康虎儿就是典韦,自己身边还要有一个郭嘉才是。
    谁可以担此任呢?
    “说起来,咱们去六坊已有多少日了?”
    康虎儿吞咽吃食,想了想:“已是第七日了。”
    还有三日,就要在北城开状武大会,招揽兵卒,这是他高殷第一次举办的武事活动,非常重要,不能丟分。
    大体的流程他已有腹案,在想要不要让高孝灌等人也参加。
    这几日相处下来,他对高孝灌非常满意,长得俊美就算了,脾气还特別好,
    还有才,他心里已经擅自决定了,要把孝罐当卫青来用。
    但突然提拔他,对孝瑾不太好,也会给自己造一些任人唯亲的麻烦,所以高殷才想让他在壮武大会上崭露头角。
    况且高氏宗亲守擂,也能够让百姓觉得高家有人才,难怪是皇族。
    这样的话,就要设置量级?毕竟孝罐也才十八岁,和那些三四十岁正当壮年的猛士对战,怕不是要被收拾。
    高殷算了算,部山之战是564年,距离现在是六年时间,高长恭当时已经二十四岁了,身体基本上发育完毕,现在十八岁的话,应该还在长身体。
    不如自己就去看看他吧。
    想到这,高殷命人准备仪仗出宫,有宫人走来,问高殷是否只需要备马。
    在不急切的时候,高殷其实很乐意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完整的仪仗虽然繁琐事多,浪费时间,但胜在安全,而且能体现出他的尊贵身份。
    但两次都碰上了必须权变的时候,如果自已按部就班,等金络车慢悠悠到达现场的时候,王昕和高浚高涣早都被杀死了。
    所以听见宫人这么询问,高殷哭笑不得,说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制,宫人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