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太后寿宴
就在此时,隨著一声高喊,“太子驾到。”
太子周辰身著红色蟒袍迈著矫健的步伐匆忙的走了过来。
“瑾瑜、徐安你们俩怎么在这儿,皇祖母都快到了。”太子开口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殿內都是些女眷,臣也不好意思待在里面,就在隔壁这院子里透透气,没曾想恰好碰到了瑾瑜公主。”徐安黑著个大脸向太子行了一礼,只是天色渐暗,对於徐安的表情太子著实没看的太清楚。
“今日皇祖母大寿是家宴,免礼吧。”
瑾瑜公主一脸俏皮的跑到太子身边,挽著周辰的胳膊说道:“太子哥哥你来了,你可好些时间没来看瑾瑜了。”
太子对於这个亲妹妹,也是极为宠爱的,从小到大这个小祖宗除了见父皇有点礼数,在皇宫和他这个皇兄这里,从来都不行礼,一旦她行礼,就肯定是闯祸惹事了,太子都怕,他这个皇兄从小到大可没少为这个小祖宗背黑锅。
太子一脸宠溺的说道:“你啊,还是那般任性,今日皇祖母寿宴,还有不少外臣的家眷,可莫要失了礼数,到时候父皇责罚你,孤可不挡不住。”
“瑾瑜知道了。”
太子挥了挥手:“皇祖母也快到了,便一起进去吧。”
徐安跟在太子身后回到宫殿,瑾瑜公主在太子身旁还不时的回头偷看徐安一眼,顿时把徐安撩的心神摇曳,徐安顿时暗道,今后为周皇这老头打工,怕是又要多一分理由了。
徐安回到殿內没过多久,就传来一声高喊:“陛下、太后、皇后娘娘驾到,”
声音响起,殿內瞬间停止了喧闹。
周皇一身皇袍,穿过眾人走上台阶坐上高坐,皇后跟在太后身边,也坐上了自己的位置。
眾人纷纷站起来向高坐之人行礼,今日宴会的主角是太后,只待太后发话,这寿宴便正式开始。
徐安用余光看了一眼太后,是一位颇有威严的老太太,眼神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一般。
“此为家宴,你们也不必拘著了,都坐吧。”老太太开口道。
话音一落,眾人落座,便有舞姬上前,琴师弹奏,殿內儼然一派歌舞昇平。
宫廷中的歌舞多以大气庄严为主,和徐安平日里在教坊司的歌曲大相逕庭,徐安对此也不感兴趣,只顾低头吃著东西,脑海里都是瑾瑜公主那清美动人的画面。
不多时,眾人陆陆续续开始敬酒,然后歌功颂德献上寿礼,徐安自是不在乎这些。
就在徐安走神之时,周皇的声音在殿內响起。
“徐安,朕听闻你颇有才华,如今大周诸多读书人都视你为未来文坛之希望,今日乃是太后寿诞,何不赋诗一首,为太后助助兴啊。”
徐安闻言,心想今儿也没得罪周皇啊,怎么突然叫起他来了。
而周皇此刻心里却把徐安骂了八百遍,混帐东西,为了在自己女儿面前维持顏面,居然说朕派他去教坊司,这个狗东西简直无法无天。
徐安自是不知道这件事这么快就传到了周皇耳朵里。
眼见殿內眾人纷纷把眼光投向自己,就连周欣悦此刻也看著他,徐安心想总不能在自己女神面前丟了顏面,便开口道。
“陛下,此情此景,臣倒是有一首诗献给太后,此诗名为新竹,新竹高於旧竹枝,全凭老乾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先帝英明神武,为我大周开天闢地,太后娘娘慈德昭彰在我大周也是家喻户晓,如今陛下仁德孝顺,假以时日,我大周必將再开盛世,传承万年。”
“臣愿以此诗祝太后万年,陛下万年,大周万年。”
殿內眾人纷纷起身齐声高喊道:“太后万年,陛下万年,大周万年。”
老太太霎时喜笑顏开,连忙挥手道:“都坐下吧,这诗哀家很喜欢。”
周欣悦看了一眼徐安,此刻也是一脸的笑意,徐安也用余光看到瑾瑜公主的笑容,徐安心中也有点飘飘然了。
眼看化解了自己刁难的徐安,一旁的周皇想说点什么,但这毕竟是母后寿宴,没有说出口,只的狠狠的在心里说了一句,臭小子你给朕等著。
宴会持续到很晚才结束。
回到国公府的徐安已是深夜,但徐安並没有疲累去休息,脑子满是那位瑾瑜公主的模样,倒不是徐安对这位公主有多么的喜爱,只是他觉得这公主长的確实是不错,很符合徐安的审美。
最重要的是在大周,当年太祖有一条祖训,凡身为駙马者,不可入朝为官,这是极为符合他想法的。
只是不知道这位公主人品性格怎么样,不管了,回头打听打听再说吧,总要试试才行。
前世做为社畜的徐安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怎么去追求一位公主啊,那些渣男追求女孩子的方法他平日里也没怎么关注过,平日自认为脑子够用的徐安,此刻也犯了难,想著想著,最后沉沉的睡了过去。
徐安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知道在鼓捣些什么。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大朝会,朝中百官意外的没有再反对吏部的新考核法,至於为何,下面的人不得而知,只是这几日京都很多官员都收到了来自家族的传信,朝会上对於这新的考核法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只有少数的几位官员出言反对,不过几人的反对微乎其微。
关於官员的新考核法一经颁布,天下震动,最为高兴的还是那些寒门出身和那些小家族里鬱郁不得志的官员,这法令一出,无疑给他们开闢了一番新的天地,尤其在定州,上任的几乎都是新的官员,他们內心都是怀著一腔抱负,但生怕自己的上官和自己理念相悖,让自己心中诸多谋划成为一场空,如今这新的官员考核法出现,却让他们再也不必担忧这些。
幽州,一间小院內。
陈道然翻看著手中的纸条,不由的笑了笑,一旁的书童在身旁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开口问道:“先生为何发笑,朝廷实行这新的考核法,可谓是把官员死死的捏在了朝廷自己手中,对於先生的大事极为不利的。”
陈道然轻轻的摇了摇头:“这法子倒是好法子,老夫仔细看了一下这新考核法,对於官场上多年的积弊,確实开闢了一番新的天地,但这个法子却在世家身上狠狠的砍了一刀,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看来咱们这位陛下和世家之间並不打算退让了,这棋盘乱起来不是更好。”
“世家和皇权,歷朝歷代的皇帝大多以退让为主,当今这位看来是要另闢蹊径了,只是不知道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確实有点意思。”
书童疑惑道:“这不是吏部提出来的嘛?”
陈道然摆了摆手:“刘世宇只是个中庸之才,没那个脑子,也没那个能力,他刘世宇能有这才情,当年陛下也不会得罪那么多世家强行把他放在吏部尚书那个位置。”
“难不成是陛下?”书童试著说道。
陈道然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太子周辰身著红色蟒袍迈著矫健的步伐匆忙的走了过来。
“瑾瑜、徐安你们俩怎么在这儿,皇祖母都快到了。”太子开口道。
“臣参见太子殿下,殿內都是些女眷,臣也不好意思待在里面,就在隔壁这院子里透透气,没曾想恰好碰到了瑾瑜公主。”徐安黑著个大脸向太子行了一礼,只是天色渐暗,对於徐安的表情太子著实没看的太清楚。
“今日皇祖母大寿是家宴,免礼吧。”
瑾瑜公主一脸俏皮的跑到太子身边,挽著周辰的胳膊说道:“太子哥哥你来了,你可好些时间没来看瑾瑜了。”
太子对於这个亲妹妹,也是极为宠爱的,从小到大这个小祖宗除了见父皇有点礼数,在皇宫和他这个皇兄这里,从来都不行礼,一旦她行礼,就肯定是闯祸惹事了,太子都怕,他这个皇兄从小到大可没少为这个小祖宗背黑锅。
太子一脸宠溺的说道:“你啊,还是那般任性,今日皇祖母寿宴,还有不少外臣的家眷,可莫要失了礼数,到时候父皇责罚你,孤可不挡不住。”
“瑾瑜知道了。”
太子挥了挥手:“皇祖母也快到了,便一起进去吧。”
徐安跟在太子身后回到宫殿,瑾瑜公主在太子身旁还不时的回头偷看徐安一眼,顿时把徐安撩的心神摇曳,徐安顿时暗道,今后为周皇这老头打工,怕是又要多一分理由了。
徐安回到殿內没过多久,就传来一声高喊:“陛下、太后、皇后娘娘驾到,”
声音响起,殿內瞬间停止了喧闹。
周皇一身皇袍,穿过眾人走上台阶坐上高坐,皇后跟在太后身边,也坐上了自己的位置。
眾人纷纷站起来向高坐之人行礼,今日宴会的主角是太后,只待太后发话,这寿宴便正式开始。
徐安用余光看了一眼太后,是一位颇有威严的老太太,眼神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一般。
“此为家宴,你们也不必拘著了,都坐吧。”老太太开口道。
话音一落,眾人落座,便有舞姬上前,琴师弹奏,殿內儼然一派歌舞昇平。
宫廷中的歌舞多以大气庄严为主,和徐安平日里在教坊司的歌曲大相逕庭,徐安对此也不感兴趣,只顾低头吃著东西,脑海里都是瑾瑜公主那清美动人的画面。
不多时,眾人陆陆续续开始敬酒,然后歌功颂德献上寿礼,徐安自是不在乎这些。
就在徐安走神之时,周皇的声音在殿內响起。
“徐安,朕听闻你颇有才华,如今大周诸多读书人都视你为未来文坛之希望,今日乃是太后寿诞,何不赋诗一首,为太后助助兴啊。”
徐安闻言,心想今儿也没得罪周皇啊,怎么突然叫起他来了。
而周皇此刻心里却把徐安骂了八百遍,混帐东西,为了在自己女儿面前维持顏面,居然说朕派他去教坊司,这个狗东西简直无法无天。
徐安自是不知道这件事这么快就传到了周皇耳朵里。
眼见殿內眾人纷纷把眼光投向自己,就连周欣悦此刻也看著他,徐安心想总不能在自己女神面前丟了顏面,便开口道。
“陛下,此情此景,臣倒是有一首诗献给太后,此诗名为新竹,新竹高於旧竹枝,全凭老乾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先帝英明神武,为我大周开天闢地,太后娘娘慈德昭彰在我大周也是家喻户晓,如今陛下仁德孝顺,假以时日,我大周必將再开盛世,传承万年。”
“臣愿以此诗祝太后万年,陛下万年,大周万年。”
殿內眾人纷纷起身齐声高喊道:“太后万年,陛下万年,大周万年。”
老太太霎时喜笑顏开,连忙挥手道:“都坐下吧,这诗哀家很喜欢。”
周欣悦看了一眼徐安,此刻也是一脸的笑意,徐安也用余光看到瑾瑜公主的笑容,徐安心中也有点飘飘然了。
眼看化解了自己刁难的徐安,一旁的周皇想说点什么,但这毕竟是母后寿宴,没有说出口,只的狠狠的在心里说了一句,臭小子你给朕等著。
宴会持续到很晚才结束。
回到国公府的徐安已是深夜,但徐安並没有疲累去休息,脑子满是那位瑾瑜公主的模样,倒不是徐安对这位公主有多么的喜爱,只是他觉得这公主长的確实是不错,很符合徐安的审美。
最重要的是在大周,当年太祖有一条祖训,凡身为駙马者,不可入朝为官,这是极为符合他想法的。
只是不知道这位公主人品性格怎么样,不管了,回头打听打听再说吧,总要试试才行。
前世做为社畜的徐安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怎么去追求一位公主啊,那些渣男追求女孩子的方法他平日里也没怎么关注过,平日自认为脑子够用的徐安,此刻也犯了难,想著想著,最后沉沉的睡了过去。
徐安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知道在鼓捣些什么。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大朝会,朝中百官意外的没有再反对吏部的新考核法,至於为何,下面的人不得而知,只是这几日京都很多官员都收到了来自家族的传信,朝会上对於这新的考核法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只有少数的几位官员出言反对,不过几人的反对微乎其微。
关於官员的新考核法一经颁布,天下震动,最为高兴的还是那些寒门出身和那些小家族里鬱郁不得志的官员,这法令一出,无疑给他们开闢了一番新的天地,尤其在定州,上任的几乎都是新的官员,他们內心都是怀著一腔抱负,但生怕自己的上官和自己理念相悖,让自己心中诸多谋划成为一场空,如今这新的官员考核法出现,却让他们再也不必担忧这些。
幽州,一间小院內。
陈道然翻看著手中的纸条,不由的笑了笑,一旁的书童在身旁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开口问道:“先生为何发笑,朝廷实行这新的考核法,可谓是把官员死死的捏在了朝廷自己手中,对於先生的大事极为不利的。”
陈道然轻轻的摇了摇头:“这法子倒是好法子,老夫仔细看了一下这新考核法,对於官场上多年的积弊,確实开闢了一番新的天地,但这个法子却在世家身上狠狠的砍了一刀,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看来咱们这位陛下和世家之间並不打算退让了,这棋盘乱起来不是更好。”
“世家和皇权,歷朝歷代的皇帝大多以退让为主,当今这位看来是要另闢蹊径了,只是不知道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確实有点意思。”
书童疑惑道:“这不是吏部提出来的嘛?”
陈道然摆了摆手:“刘世宇只是个中庸之才,没那个脑子,也没那个能力,他刘世宇能有这才情,当年陛下也不会得罪那么多世家强行把他放在吏部尚书那个位置。”
“难不成是陛下?”书童试著说道。
陈道然笑了笑,却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