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选择

    第226章 选择
    太阳刚刚升起,很多人小心翼翼的打开窗户,透过指缝看著外边的情况。
    没有想像中的乱兵横行,可是大呼小叫的人却很多。
    胆子大的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著昨夜的见闻,很快就拼凑出了部分真相。
    中央军造反,攻打皇宫,逼走天子、太后,最后还一把火烧了皇宫,谁知刘玄德竟然带著安民军救走了天子和太后。
    这个真相,很快就在洛阳流传开来。
    但是很快,这个真相就被定义为谣言,朝廷官员告诉大家这是假消息!
    至於真相到底是什么,无可奉告。
    起码也得等到朝廷上的大人物们商量完毕之后,『真相”才能面世。
    得到了相关消息之后,荀攸嘆息一声,就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昨天夜里,荀攸是亲歷者。
    士人的做法,他並不认可。
    攻打皇宫的做法,他也不认可。
    想了想,荀攸就放下了手里的毛笔,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踏上了前往青州的道路。
    荀攸跑路了,周瑜和蔡琰也在收拾行囊,准备离去。
    “没想到玄德公都提醒卢公了,可最终还是这样的结果。”看著还在冒烟的皇宫,蔡琰的双自之中满是遗憾。
    虽然早就从史书之上得知了洛阳的下场,得知了接下来的发展,可是当亲自目睹这一切的时候,蔡琰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
    周瑜握著蔡琰的手:“所以,玄德公昨夜才会直接出手啊。”
    “玄德公確实称得上仁德!”蔡琰很是佩服的道。
    若是刘备心稍微黑一点,等到董卓乱政之后再去以诸侯的身份一统天下,肯定会顺利许多。
    那时,安民军的实力,也会更加强大。
    哪里像现在,兴许接下来不再是诸侯联军討董,而是诸侯联军討刘。
    风险变的更大了,唯一多出来的收穫,可能就是这样一来,百姓可以少死亡几百万。
    要是换成曹操这样的君主,几百万百姓,关他屁事,根本不会往心里去,只会朝著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做。
    “不过,比起曹操这样的主公,妾身还是更喜欢玄德公这样的主公。”
    “临走之前,我再去劝劝父亲。”
    闻言,周瑜欲言又止,不过还是和蔡琰一起,不一会儿就见到了满脸哀伤的蔡邕。
    “公瑾,你是聪明人,你说为何会这样呢?”蔡邕不明白。
    大家都是汉臣,一个个的口头上也都说自己忠於汉室,忠於朝廷,结果就这?
    “师父,答案您的心里不是已经有了吗?为何昨夜您不前,一直没有出手呢?”
    听著周瑜的反问,蔡邕哈的笑了一声,然后眼泪就下来了。
    “是啊,为何昨夜老夫没有出手呢?”
    “论实力,老夫也是真正的大宗师,论声望,那么多太学生,老夫振臂一呼,多了不敢说,喊出来千儿八百太学生和老夫一起还是没问题的。”
    “有上千名太学生,老夫再卖卖这张脸,从不同的世家那里弄来上千套甲胃、兵器,再加上老夫的实力,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用的。”
    “倘若老夫提前出手,提前带著太学生前往皇宫帮忙防守,兴许天子和太后就不会逃亡,皇宫也不会被烧毁,如今天子和太后也不至於前往青州避难,关东世家和天子、太后,也不至於彻底撕裂,留下不可弥合的伤痕。”
    “可是老夫却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呢?
    为什么不出手呢?
    蔡邕想了想,只得长长的嘆息一声。
    不出手的原因有很多:蔡邕自己对先帝不是很满意,连带著对天子的印象不怎么好。
    蔡邕当年被宦官收拾过,为了躲避宦官的追杀,很是狼狐了一段时间。
    所以蔡邕对宦官也不是很满意。
    蔡邕本以为这就是一场正常的逼宫,权臣逼宫,这玩意儿很奇怪吗?
    在大汉这么多年的歷史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大权臣。
    就算是废立天子的大权臣,大汉也有过。
    而且,歷代天子年幼,亲征之前,外戚大將军,哪个不是大权臣?
    在蔡邕看来,昨天晚上最多就是大权臣从外戚大將军,变成了袁氏或者杨氏,或者其他什么世家而已。
    权臣执政,权臣威逼天子,本就是大汉特色,大傢伙儿早就习惯了!
    大家效忠的是社稷、江山、大汉,而不是某个天子。
    只要社稷不出问题,天子就算被大权臣杀了,大家也可以效仿前辈,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想到这里,蔡邕再次嘆息一声。
    谁能想到,宗室之中出了个刘玄德,还跨越千里之地,从青州来到了洛阳救走了天子和太后。
    这回好了,天子、太后,永远也不可能原谅关东世家!
    有些事儿私下里做,只要最后成功了,大家是可以默许的。
    就比如昨天晚上攻打皇宫,焚烧皇宫,要不是刘备把盖子解开了,很多中立派都可以继续装死。
    可是当刘备带著天子、太后离去,那中立派就没法继续装死了。
    “父亲,局势危急,还请速速决断!”
    要么留在洛阳,加入关东世家的阵营,灭掉刘备,再让天子、太后被病死。
    要么此刻直接提桶跑路,前往青州,效忠於天子、太后,灭掉关东世家。
    要么直接辞官归乡,开始隱居生活,一直等到双方分出胜负之后,再想办法官復原职。
    没有第四条路可走了。
    说著,蔡淡就紧紧地牵起了周瑜的手,表明了自己的选择。
    很显然,无论蔡邕选哪条路,蔡琰都会和周瑜一起,前往青州。
    想明白了这一点,蔡邕无奈的摇了摇头:“好,为父和你一起前往青州,好好的看一看这刘玄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不过,事先说好,为父不会直接出仕—”
    “好,一言为定,我这就去收拾东西!”
    看著欢快离去的蔡琰,蔡邕瞅了周瑜一眼:“那刘玄德就这么好?”
    “你出身舒县周氏,家里也是出过三公的,在淮南、江东等地,周氏也是第一等家族,你又是嫡子,还如此优秀,按理说区区一个孝廉,不至於让你直接效忠於他才是。”
    周瑜微微一笑:“等师父您去了青州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