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李靖去哪儿了

    第194章 李靖去哪儿了
    从京兆杜陵老家前往高句丽,杜如晦走了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每天周瑜都会给杜如晦讲一段唐朝歷史,讲完了歷史之后,就会询问杜如晦的意见,杜如晦也会適当发表意见,进行点评,同时告诉周瑜,他觉得哪些地方並不合理。
    “虽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没有带好头,可后世子孙也不至於这样吧?
    杜如晦是真的很想吐槽周瑜编撰的这些唐朝歷史,李唐后世子孙,几乎全都受到了影响,简直离谱!
    半路上,周瑜又从关中找到了今年还很年轻,还不是美人军师的沈落雁。
    沈落雁也是聪明人,一看周瑜和典韦,感受了二人实力之后,就直接入伙了。
    到沈落雁入伙的时候,已经是郭嘉等人降临大唐世界的第七十天了,相关消息沈落雁也得知了。
    对於造反,沈落雁並无牴触,尤其是周瑜承诺她要正式任命她当县令之后,
    更是让沈落雁很是开心。
    其实周瑜本来想说,好好干,太守也不是问题。
    但周瑜更清楚,自己若真的这么说,估计说完了,沈落雁就该觉得自己在骗她了。
    时代背景就是这样,別看原著之中沈落雁是李密的心腹,可男女有別,能给的官职就是军师,其他的县令、太守、某支军队的將领等主官,那是想也別想。
    后面的日子里,沈落雁白天听杜如晦讲述之前周瑜讲过的唐朝歷史,晚上和杜如晦一起听后面的唐朝歷史。
    等到了高句丽之后,周瑜的歷史,都已经讲到南宋,讲到岳飞了。
    等到了高句丽,杜如晦才发现,除了自己之外,房乔也来了。
    杜如晦认识房乔,房乔和杜如晦的出身类似,都是世代官宦之家。
    但是二人的经歷却完全不同,杜如晦哪怕得到了吏部侍郎的赏识,但一直以来也只是担任县尉这样的小官。
    房乔十八岁的时候参加科举,中了进土,被朝廷授予羽骑校尉之职,在秘书省担任校对。
    官职品级虽然不高,可工作地点是三省之中的秘书省,是典型的位卑而权重,明眼人都知道,前途无量。
    但房乔也没开心多长时间,没多久,受到汉王牵连,直接被贬滴到上郡。
    房乔就是房玄龄,和有些不愿意的杜如晦不同,房乔过来的时候,是很开心的。
    因为鲁肃拿出了一颗宝丹,救下了他的亲生父亲!
    歷史上,房玄龄父亲在今年病死,病死的时候,房玄龄一连五天不吃不喝,
    整个人都差点儿过去了。
    所以,当鲁肃救活他父亲,並且传授了他父亲一套养生炼体的功法,让他的气色一天比一天好之后,房玄龄就毫不犹豫的跟在鲁肃身后。
    看著父亲从鬼门关中被拉回来的时候,房玄龄就默默下定决心,哪怕是跟著恩人一起造反,也要报答救治父亲的恩情!
    房玄龄也方万没想到,自己刚在內心发下誓言,就得知了鲁肃是高句丽反贼的身份。
    可能这就是缘分吧,於是,房玄龄就入伙了。
    看著稍稍有些牴触的杜如晦,房玄龄就开始给杜如晦做工作,开导杜如晦。
    “克明,你也看了唐史,在史书之中,你可是只活了四十五岁,再看看你死之后杜氏的下场——”
    “那不是歷史,不过是编撰的故事罢了。”
    房玄龄笑了笑,他一眼就看出来杜如晦在嘴硬!
    “而且,哪里有那样的人主?”提到杜氏的下场,杜如晦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满的。
    如果唐朝歷史是真的,那么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好下场。
    一个儿子跟著太子李承乾一起造反,造反失败,被斩首。
    继承了爵位的儿子,受到牵连,流放到岭表,直接死了。
    偌大的杜氏,直接就完了!
    凭什么啊?
    自己辛辛苦苦,为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结果杜氏的下场就这?
    一想到这样的歷史,杜如晦对李世民的好感顿时就消失了。
    做完了杜如晦的工作,房玄龄又陆续开始给其他人做工作。
    谁知魏徵根本不用房玄龄做工作,魏徵一直以来都对做官很感兴趣,別管这个官是隋朝朝廷的还是反贼给的。
    总之,魏徵对於造隋朝的反,那是一点都不牴触。
    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当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人和刘备一起回到大夏的时候,嘴硬的杜如晦也闭嘴了。
    到了此刻,杜如晦哪里还不明白,刘备等人根本不是装神弄鬼,也不是偽装身份,刘备真的是刘备,关公也真的是关公。
    此刻,杜如晦坐在笔记本电脑面前,刷著短视频,內心波涛汹涌。
    不仅仅杜如晦麻了,房玄龄等人也都麻了。
    来真的啊?
    这一切都是真的啊?
    还別说,当年轻的眾人,看著歷史上自己的结果之时,心情就是挺复杂的,
    就跟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原来,我真有宰相之才!”杜如晦喃喃道。
    “当然,按照后世的评价,在歷代宰相之中,克明兄都算是第一流。”
    “自古以来,像房某这样能提供很多方案的不止一个,可是能迅速在所有方案中选出最合適的那个並做出决断的,就只有克明兄这样的英杰了。”
    杜如晦笑著对房玄龄拱了拱手:“哪里,哪里,还得是玄龄兄这种能得人,
    能发觉人才,能团结人才,能拉出团队,能把主君的命令完美的执行下去的大才,才是真正的宰相之才。”
    二人互相吹捧了一会儿,一旁的魏徵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没看到李药师?”
    李靖,字药师。
    既然邀请了眾人,没道理不邀请李靖。
    杜如晦左右看了看,这一次加上他一共有十人。
    不可能是名额不够,就算名额只有三个,也一定会有李靖的名字,更何况是十个名额?
    想了想李靖的歷史,杜如晦笑了笑:“药师这会儿可能还是大隋的忠臣,而且实力高强。”
    “我们这些人,如今几乎各个都是一代宗师。至於药师兄,如今兴许已经是大宗师了,只不过没有显露实力而已。”
    “想要活捉一位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大宗师,还是有些难度的。”
    “不过,要不了多久,这里一定会有药师兄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