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只有一个可能
第138章 只有一个可能
袁术在忙著调兵遣將,刘备也在忙著种地。
不是干別的,就是种地!
自从获得诸天图前往大夏瀏览了史书之后,刘备的心里就有一个担忧。
如今,短短半年之內,从安喜校尉变成了青州牧,这更加加剧了刘备的担忧汉武帝晚年和早年完全是两个人。
唐玄宗若是四十多岁就死了,可能就不是玄宗了,一定会换上一个更好的諡號。
就连李世民,到了晚年也开始求长生,差点儿嗑药把自己磕死。
多少年轻时相当优秀的英雄豪杰,到了晚年之时,就变得昏庸、暴戾。
“说来也不怕笑话,如今的我,虽然成了青州牧,但是却更加担心自己迷失在金钱美女权力诱惑之中。”
“所以,如今开春了,我也就早早的过来,种点儿地,顺便回忆回忆小时候吃不饱饭饿肚子的往事。”
说完,刘备就掀起裤腿,脱下鞋子、袜子,拿著铁锹就下地了。
一脚踩在泥巴上,当即重重的踩了下去,大量的泥水粘在小腿上,刘备笑了笑。
多少年了?
感觉起码也有七八年没有真正的下过地了,此刻忽然下地,刘备只觉得挺好的。
一旁的荀或看著这一幕,也撩起裤腿,脱下鞋子和袜子,从一旁拿起了铁锹,走上前去,和刘备一起翻地。
一个冬天过去,田野里的土也需要翻一翻,晒晒太阳。
二人都有修为在身,所以翻地的时候,一个人也能轻鬆顶几十个壮劳力,铁楸上下挥舞,不一会儿,二人就各自翻了好几亩地。
“文若乃王佐之才,此来有何教我?”翻了一会儿地,刘备就带著荀或找了个鱼塘开始钓鱼。
一边询问,刘备就递给了荀或一碗绿色的热汤,里面还有一根晒乾的鱼腥草闻了闻味儿,荀或便接过热汤,一饮而尽。
看著眼前的刘备,荀或只觉得此人有高祖之风!
高祖是如何对待儒生的?
懂的都懂!
所以,荀或觉得,多亏荀氏家传是法家,不然这会儿自己说不定都被轰出去了。
“不敢当!”
“或此来,是对於先秦秘传中的某些典籍存有疑问,特来求教!”
“请说。”刘备直接说道。
“玄德公,可有意诛绝天下世家?”
刘备摇了摇头:“无意。”
荀或缓缓的喘了口气。
“若是有朝一日,您执政大汉,会如何处理世家呢?”
“要么按照汉律来,要么就弱肉强食。”
“总不能一边要求朝廷守规矩,一边对豪强、良家子、黔首搞弱肉强食那一套吧?”
世家为什么能壮大?
因为他们一直在窃取朝廷的力量!
若是失去了朝廷的加持,世家本身的力量,虽然算不上不值一提,但其实真的也就那样,不少世家,中层、底层力量,还比不上豪强呢!
不过,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
光武帝二兴大汉之后,世家这个群体才算是彻底成为执政群体。
他们此刻对於枪桿子的认知,还不够强大,大多数世家此刻依然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总觉得自家多么多么强大。
得等到三国之后,世家们才会发现武力的重要性,那个时候的世家,才会进化成终极形態一一门阀!
门阀,不仅在朝廷上有著数不清的关係,在地方上,也占地数十万亩甚至更多,魔下私兵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如今的世家,大多数都是朝廷关係多,在朝廷里面的人多,真论起私兵数目,不比豪强好多少。
“备的观点很简单,要是讲规矩,那就都讲规矩。要是弱肉强食,那就和安民军比一比看看谁的拳头大。”
“就算未来有朝一日,备幸运的执掌中枢,得以改制大汉,也会这么做。”
不靠著趴在朝廷身上吸血,世家凭什么壮大?
就说袁氏,已经有不少世家暗地里给刘备传递消息了,再结合周瑜收集到的情报,再让戏忠等人推演天机之后,刘备就发现,原来袁术再加上豫州的一些世家,就能轻鬆把数方汉军给黑了!
那数万汉军,本来都是大汉的!
结果,世家们前脚上书朝廷:士兵太多,养不活了,解散吧!
后脚就拿著钱拿著粮食去大规模收买汉军。
最后,上面的政令下达,解散大军。
下面的世家,趁机吃饱。
於是,数方训练有素的汉军,在帐面上直接消失了,不存在了。
说起来,要不是刘备忽然站起来振臂一呼,冀州皇甫嵩、卢植等人留下来的汉军老底子,也会在今年朝廷那一声令下,直接解散,最后被本地世家豪强吞掉。
於是,豪强们就获得了正儿八经的汉军传承!
荀或微微点头。
如今的荀氏,又不是荀或做家主,就算荀或是家主,他也不会反对刘备的观念。
如今的荀氏算老几啊!
连颖川第一世家都不是,更別提放眼整个豫州或者天下了。
如今荀氏的土地、人口、私兵,都一般般。
在確定刘备真的不打算一口气消除世家之后,荀或也就放心了。
“玄德公,或听闻不少最近袁本初拜访了不少党人前辈。”
“哦?”刘备好奇的道。
“当年,第二次党之祸,有不少党人前辈因此死亡,但也有不少党人前辈四处逃亡,活了下来。袁本初当时从宦官手里,救下了不少党人,因此成了如今的党人领袖—“
刘备笑一声,直接用行动表示自己的不屑。
你袁绍,还真以为自己是天下楷模啊?
说的阴暗点,当时的宦官是怎么清楚的找到那么多党人所在的?
为什么你袁氏出面,宦官就视而不见,让你一次次的救走党人?
这是不是袁氏和宦官的双簧?
反正,大汉的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不能细究,一旦在放大镜下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各种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他们这是打算好好的和二弟斗上一场,甚至真的打算俘虏二弟,来找我索要先秦传承?”
荀或微微点头。
这一点头,也就站队了。
既然已经完成了站队,那就不能支支吾吾的。
“玄德公,汉军和黄幣军不同。”
“汉军的校尉,皆是宗师,皆习练兵家秘术。”
“有兵家秘法配合,可使大军悍不畏死,纵然伤亡过半,只要秘法效果还在,也能死战不退。
刘备微微点头。
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刘备也在疯狂的学习兵家秘术,並且让各路將领多加参悟,还在努力匯总大家的收穫,整理出更加適合安民军的兵家秘术。
况且,幽州、并州、凉州三地,本就不缺乏兵家传承。
只不过过去的时候,对手是黄巾军,往往一个突袭,对面就没了。
不过,一直在鱼塘炸鱼,忽然遇到了真正的高手,会不会吃亏?
想到这里,刘备决定,到时候提醒提醒关羽。
“洛阳局势如何?”刘备接著问道,
自从鲁肃主持洛阳大局以来,几乎是每日一报。
有著周瑜在,大多数情报都能获知。
但刘备还是想听听荀或的看法,荀彧对著刘备拱了拱手:“玄德公,辩公子已经成就超凡。”
“文若是怎么確定的?”
这个消息,早在半个月前周瑜就送来了,但那个时候周瑜用的是疑似二字。
因为,他也没有入宫见过刘辩。
只是,刘辩当时已经持续半个月没有露过面了,所以周瑜就提出了相关猜测隨后,周瑜推演天机,发现什么都算不出来:刘辩是大皇子,算不出来才正常。
最后,周瑜也就提交了自己的猜测,但关键还是那句话:没有证据!
而刘备当时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歷史在这里已经开始拐弯了。
原本的歷史上,灵帝刘宏是一直想要让刘协当皇帝的。
这其实有点奇怪,灵帝驾崩的那一年,刘辩已经十六岁了,而刘协才八岁。
除非灵帝脑子有问题,否则,不可能让刘协继位,除非刘辩是个智障。
但凡刘辩是个正常人,灵帝都会让他继位。
十六岁的汉家天子,再加上诸多忠臣,若是灵帝还愿意临死前册封刘辩为太子,扶上马送一程,再给刘辩配备一些忠臣良將,大汉怎么都不至於到了后面那种地步。
就算要崩溃,起码也能再拖个二三十年。
反正,刘备自己读史书的时候对於这一段是有些不理解的。
当然,也可能是刘协当时觉得自己的身体倍儿棒,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死的这么仓促,他可能还以为自己还能活二三十年,那个时候刘协早就长大了。
可能是刘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彻底妥协了。
也可能是刘备崛起之后,引发了蝴蝶效应,让刘协改变了想法。
但当刘备收到周瑜送来的消息之后,便有一种解脱感:歷史终於改变了,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某些举动会不会引起歷史改变了。
“大將军何进、车骑將军何苗,已经连续一旬没有爭吵过了。”
“皇后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处理政务。”
“天子最近每次召见群臣,皇后必在一旁。”
“宦官们开始对大將军示好!”
“单独的某一件事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全部串联起来之后,只有一个可能。”
袁术在忙著调兵遣將,刘备也在忙著种地。
不是干別的,就是种地!
自从获得诸天图前往大夏瀏览了史书之后,刘备的心里就有一个担忧。
如今,短短半年之內,从安喜校尉变成了青州牧,这更加加剧了刘备的担忧汉武帝晚年和早年完全是两个人。
唐玄宗若是四十多岁就死了,可能就不是玄宗了,一定会换上一个更好的諡號。
就连李世民,到了晚年也开始求长生,差点儿嗑药把自己磕死。
多少年轻时相当优秀的英雄豪杰,到了晚年之时,就变得昏庸、暴戾。
“说来也不怕笑话,如今的我,虽然成了青州牧,但是却更加担心自己迷失在金钱美女权力诱惑之中。”
“所以,如今开春了,我也就早早的过来,种点儿地,顺便回忆回忆小时候吃不饱饭饿肚子的往事。”
说完,刘备就掀起裤腿,脱下鞋子、袜子,拿著铁锹就下地了。
一脚踩在泥巴上,当即重重的踩了下去,大量的泥水粘在小腿上,刘备笑了笑。
多少年了?
感觉起码也有七八年没有真正的下过地了,此刻忽然下地,刘备只觉得挺好的。
一旁的荀或看著这一幕,也撩起裤腿,脱下鞋子和袜子,从一旁拿起了铁锹,走上前去,和刘备一起翻地。
一个冬天过去,田野里的土也需要翻一翻,晒晒太阳。
二人都有修为在身,所以翻地的时候,一个人也能轻鬆顶几十个壮劳力,铁楸上下挥舞,不一会儿,二人就各自翻了好几亩地。
“文若乃王佐之才,此来有何教我?”翻了一会儿地,刘备就带著荀或找了个鱼塘开始钓鱼。
一边询问,刘备就递给了荀或一碗绿色的热汤,里面还有一根晒乾的鱼腥草闻了闻味儿,荀或便接过热汤,一饮而尽。
看著眼前的刘备,荀或只觉得此人有高祖之风!
高祖是如何对待儒生的?
懂的都懂!
所以,荀或觉得,多亏荀氏家传是法家,不然这会儿自己说不定都被轰出去了。
“不敢当!”
“或此来,是对於先秦秘传中的某些典籍存有疑问,特来求教!”
“请说。”刘备直接说道。
“玄德公,可有意诛绝天下世家?”
刘备摇了摇头:“无意。”
荀或缓缓的喘了口气。
“若是有朝一日,您执政大汉,会如何处理世家呢?”
“要么按照汉律来,要么就弱肉强食。”
“总不能一边要求朝廷守规矩,一边对豪强、良家子、黔首搞弱肉强食那一套吧?”
世家为什么能壮大?
因为他们一直在窃取朝廷的力量!
若是失去了朝廷的加持,世家本身的力量,虽然算不上不值一提,但其实真的也就那样,不少世家,中层、底层力量,还比不上豪强呢!
不过,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
光武帝二兴大汉之后,世家这个群体才算是彻底成为执政群体。
他们此刻对於枪桿子的认知,还不够强大,大多数世家此刻依然沉浸在过去的荣光里,总觉得自家多么多么强大。
得等到三国之后,世家们才会发现武力的重要性,那个时候的世家,才会进化成终极形態一一门阀!
门阀,不仅在朝廷上有著数不清的关係,在地方上,也占地数十万亩甚至更多,魔下私兵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如今的世家,大多数都是朝廷关係多,在朝廷里面的人多,真论起私兵数目,不比豪强好多少。
“备的观点很简单,要是讲规矩,那就都讲规矩。要是弱肉强食,那就和安民军比一比看看谁的拳头大。”
“就算未来有朝一日,备幸运的执掌中枢,得以改制大汉,也会这么做。”
不靠著趴在朝廷身上吸血,世家凭什么壮大?
就说袁氏,已经有不少世家暗地里给刘备传递消息了,再结合周瑜收集到的情报,再让戏忠等人推演天机之后,刘备就发现,原来袁术再加上豫州的一些世家,就能轻鬆把数方汉军给黑了!
那数万汉军,本来都是大汉的!
结果,世家们前脚上书朝廷:士兵太多,养不活了,解散吧!
后脚就拿著钱拿著粮食去大规模收买汉军。
最后,上面的政令下达,解散大军。
下面的世家,趁机吃饱。
於是,数方训练有素的汉军,在帐面上直接消失了,不存在了。
说起来,要不是刘备忽然站起来振臂一呼,冀州皇甫嵩、卢植等人留下来的汉军老底子,也会在今年朝廷那一声令下,直接解散,最后被本地世家豪强吞掉。
於是,豪强们就获得了正儿八经的汉军传承!
荀或微微点头。
如今的荀氏,又不是荀或做家主,就算荀或是家主,他也不会反对刘备的观念。
如今的荀氏算老几啊!
连颖川第一世家都不是,更別提放眼整个豫州或者天下了。
如今荀氏的土地、人口、私兵,都一般般。
在確定刘备真的不打算一口气消除世家之后,荀或也就放心了。
“玄德公,或听闻不少最近袁本初拜访了不少党人前辈。”
“哦?”刘备好奇的道。
“当年,第二次党之祸,有不少党人前辈因此死亡,但也有不少党人前辈四处逃亡,活了下来。袁本初当时从宦官手里,救下了不少党人,因此成了如今的党人领袖—“
刘备笑一声,直接用行动表示自己的不屑。
你袁绍,还真以为自己是天下楷模啊?
说的阴暗点,当时的宦官是怎么清楚的找到那么多党人所在的?
为什么你袁氏出面,宦官就视而不见,让你一次次的救走党人?
这是不是袁氏和宦官的双簧?
反正,大汉的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不能细究,一旦在放大镜下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各种不合理的地方。
“所以,他们这是打算好好的和二弟斗上一场,甚至真的打算俘虏二弟,来找我索要先秦传承?”
荀或微微点头。
这一点头,也就站队了。
既然已经完成了站队,那就不能支支吾吾的。
“玄德公,汉军和黄幣军不同。”
“汉军的校尉,皆是宗师,皆习练兵家秘术。”
“有兵家秘法配合,可使大军悍不畏死,纵然伤亡过半,只要秘法效果还在,也能死战不退。
刘备微微点头。
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刘备也在疯狂的学习兵家秘术,並且让各路將领多加参悟,还在努力匯总大家的收穫,整理出更加適合安民军的兵家秘术。
况且,幽州、并州、凉州三地,本就不缺乏兵家传承。
只不过过去的时候,对手是黄巾军,往往一个突袭,对面就没了。
不过,一直在鱼塘炸鱼,忽然遇到了真正的高手,会不会吃亏?
想到这里,刘备决定,到时候提醒提醒关羽。
“洛阳局势如何?”刘备接著问道,
自从鲁肃主持洛阳大局以来,几乎是每日一报。
有著周瑜在,大多数情报都能获知。
但刘备还是想听听荀或的看法,荀彧对著刘备拱了拱手:“玄德公,辩公子已经成就超凡。”
“文若是怎么確定的?”
这个消息,早在半个月前周瑜就送来了,但那个时候周瑜用的是疑似二字。
因为,他也没有入宫见过刘辩。
只是,刘辩当时已经持续半个月没有露过面了,所以周瑜就提出了相关猜测隨后,周瑜推演天机,发现什么都算不出来:刘辩是大皇子,算不出来才正常。
最后,周瑜也就提交了自己的猜测,但关键还是那句话:没有证据!
而刘备当时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歷史在这里已经开始拐弯了。
原本的歷史上,灵帝刘宏是一直想要让刘协当皇帝的。
这其实有点奇怪,灵帝驾崩的那一年,刘辩已经十六岁了,而刘协才八岁。
除非灵帝脑子有问题,否则,不可能让刘协继位,除非刘辩是个智障。
但凡刘辩是个正常人,灵帝都会让他继位。
十六岁的汉家天子,再加上诸多忠臣,若是灵帝还愿意临死前册封刘辩为太子,扶上马送一程,再给刘辩配备一些忠臣良將,大汉怎么都不至於到了后面那种地步。
就算要崩溃,起码也能再拖个二三十年。
反正,刘备自己读史书的时候对於这一段是有些不理解的。
当然,也可能是刘协当时觉得自己的身体倍儿棒,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早,死的这么仓促,他可能还以为自己还能活二三十年,那个时候刘协早就长大了。
可能是刘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彻底妥协了。
也可能是刘备崛起之后,引发了蝴蝶效应,让刘协改变了想法。
但当刘备收到周瑜送来的消息之后,便有一种解脱感:歷史终於改变了,日后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某些举动会不会引起歷史改变了。
“大將军何进、车骑將军何苗,已经连续一旬没有爭吵过了。”
“皇后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处理政务。”
“天子最近每次召见群臣,皇后必在一旁。”
“宦官们开始对大將军示好!”
“单独的某一件事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全部串联起来之后,只有一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