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封疆大吏 出將入相
第107章 封疆大吏 出將入相
王道还是霸道,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几就能得出答案的,刘备也得多看看书,多思考思考,多想想。
甚至,还会多询问不同人的看法。
这根本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戏忠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说完之后,就和程立商量该带些什么礼物过去了。
即使是灵根的种子,也要仔细挑选,一定要让大夏看到刘备的诚意。
毕竟,戏忠能看到的,大夏也能发现。
大夏十四万万人口,全民识字率、人民文化水平程度,比起大汉那真是遥遥领先。
智谋之士数不胜数,总有人可以看到这一点。
戏忠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在这份礼物上,展示自己的诚意。
而且,按照刘备的说法,这一次前往大夏的名额又增加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前往大夏的人会更多。
其中,也有不少是刚加入的,收益越来越大,可是风险也越来越大了!
这种时候,就得隨时做好暴露的准备了。
一想到这里,戏忠只觉得痛並快乐著。
刘备的事业即將取得巨大进步,这当然是值得开心的好事。
刘备的事业即將迎来巨大的风险,这就让人开心不起来了。
稍微思索片刻,刘备就停下了继续思考,反而开始处理面前的文件。
只是这一次,用的不再是北海国相的大印,而是青州牧的大印。
废史立牧,也就是今年年初刘焉才提议的。
在今年以前,朝廷那里也没有青州牧的大印,有的只是青州刺史。
所以此刻,刘备乾脆自己刻了一枚青州牧的大印,还找人祭练成了简单的法器。
轻轻的盖在面前这份文件上,刘备微微一笑,隨即就想起了远在东莱郡的二弟关羽,也不知道二弟现在在做什么。
“恭喜云长公,玄德公以代青州牧的身份,任命您为东莱郡太守兼討贼校尉。”
前任东莱太守看到黄巾势大,直接掛印而去。
眼前这枚太守大印,就是在太守府里找到的。只是今天之前,关羽也好,鲁肃也罢,都没有动用这枚大印。
但是从此刻起,从刘备的任命文书发过来之后,鲁肃就把大印放在盒子里,
拿到了关羽的面前。
“云长公,东莱郡不可一日无太守,还请云长速速上任,治理东莱。”太史慈看著眼前这枚印璽也是眼热的很。
东莱郡太守,货真价实的两千石大员,封疆大吏!
更何况还有討贼校尉,这是校尉,也是两千石。
虽然这都只是刘备私下里委任的,朝廷还没有承认,可是青州本地承认啊,
东莱郡的人也都认啊!
在如今青州这地界,朝廷说话哪有刘备管用?
得罪了刘备,直接让你圣旨都送不进来。
来一个,半路上死一个!
问就是被盗贼杀了。
如今青州正闹黄幣呢,黄幣们听说了天子使者的消息,半路截杀,多正常呢?
至於天机推演,这玩意儿算不得证据关羽授了授鬍子,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隨即,便当仁不让的拿出了毛笔,又蘸了蘸墨水,便在面前的白纸之上开始书写政令。
眼前的这份政令,將是关羽施政以来的第一道政令,所以太史慈和鲁肃也都很好奇。
写著写著,太史慈就羡慕的看向了一旁的鲁肃,鲁肃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鲁肃其实很想对关羽说:使不得,使不得啊,我鲁子敬地方小豪强出身,哪能直接担任郡丞这样的高官呢?
可鲁肃忽然觉得,自己的嘴巴好像不听话了,一直都张不开。
“子敬,你为东莱郡丞。”
关羽拿著大印对著面前这张白纸上轻轻一盖,就把这道政令推给鲁肃了。
和政令一起的,还有东莱太守的印信:“羽不耐俗务,寻常小事就交给子敬了。”
鲁肃看了看左边的太守印璽,又看了看右边的任命文书,最后恭敬的对著关羽一拜:“必不让云长公失望!”
隨即,关羽就看向了一旁的太史慈。
“子义,虽然你我二人相处时间不过数日,但你的本事我已初步知晓。”
“你是忠义之人,又是宗师里的依依者,你可愿担任东莱郡郡尉?”
“啊?某东莱郡人,岂可直接在东莱郡任官?”
“这不符合朝廷用人流程,而且,如今玄德公收拢流民,建设庄园,本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某若是再担任东莱郡尉,岂非让玄德公难做?”嘴上这么说,可太史慈的目光却已经被关羽手上的虎符给吸引了。
这是东莱郡尉的虎符,一共有两枚,一枚在太守手里,一枚在郡尉手里,两枚合一之时,郡尉才能调动全郡的郡兵。
若是平时,两枚虎符没有合一,郡尉也最多只能调动一曲士兵离开大营。
“哈哈,子义无须担心,大哥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非议。”
“更何况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东莱郡人心惶惶,急需子义稳定人心。”
“子义,上一任太守掛印而去,东莱郡豪强世家纷纷逃离,如今留下的人对朝廷信任有限。
“而子义你乃是东莱郡出身,又是忠义之人,为何不重用你?”
“况且,以子义之能,担任区区郡尉又算的了什么?”
关羽拿起一枚虎符,就推到了太史慈的面前。
太史慈一个深呼吸之后,便双手拿起虎符,对著关羽一拜:“多谢云长公!
3
关羽轻轻一笑,便接著道:“大哥说你们都是人才,当今又是乱世,要著重培养。”
“子敬,你除了担任郡丞,处理东莱郡政务之外,还需要在安民军中兼任军侯之位。”
“莫要看军侯之位不高,可实际上诸多良將,都是从屯长、军侯之位上一步步歷练而来。”
“子敬你虽然是郡丞,但未来有朝一日,兴许也会带兵出征,督战一方,成为方面之將。”
啊?
我?!!
“这军侯之位,暂时给你留著。”
“安民军大营,就在郡城之外四十里的地方。”
“你以后,小半日在营中操练,大半日在城內处理政务。或者每五天,四天在郡丞处理政务,一天在营中操练。”
“子敬,大哥很看重你,所以,羽对你的要求也不低。”
“郡丞,你要好好做,军侯也要好好做。”
“可有信心?”
鲁肃起身,对著远方的刘备拜了一拜,又对著关羽拜了一拜:“云长公,子敬必不辱使命。”
看到这里,太史慈只觉得羡慕。
不过很快便释然,鲁肃今年还不到二十,可看其气息,距离宗师也不远了,
可能也就是一步之遥而已。
不到二十的宗师,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关羽微微点头,便看向了一旁的太史慈。
“子义!”
“大哥也看重你,所以,大哥说,你除了担任郡尉之外,还要担任县令。”
“就像我,此刻我既是东莱郡太守,又是安民军的討逆校尉。”
“我既需要处理东莱郡的事务,也需要好好练兵。”
“这一次,大哥给我三千五百安民军的名额。”说到这里,关羽既开心又有些压力。
三千五百安民军啊!
半年前,安民军一共也就才三千。
每每想到此处,关羽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练兵,把这三千五百安民军都给练出来,给磨合好。
看著眼前的关羽,鲁肃的脑海里忽然浮现了一个概念:出將入相!
很久很久以前的大汉,是关东出相、关西出將。
那个时候,关东士人出尚书令、三公。
关西土人出校尉、將军。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关西士人就被打压的不成气候。
而眼前,刘备显然是想要恢復出將入相的传统。
兴许,未来的大汉会恢復到当年文帝、景帝时的传统。
那个时候,非彻侯无法担任丞相。
非军功无法封侯。
那个时候,列侯还不叫列侯叫彻侯。
直到出了个孝武皇帝,为了避讳,彻侯就成了列侯。
而且,孝武皇帝並不喜欢这一传统,便隨隨便便找理由给自己中意的人封侯,再让他们担任丞相。
再到后来,这个规矩就没了。
所以,文帝景帝那会儿的丞相,大多是军功封侯的贵族。
他们再怎么样,也比后来的土人丞相重视军队的多。
“子义,如何?可有信心!”
太史慈也朝著刘备所在的方向抱拳一礼,然后对著关羽一拜:“诺!”
关羽开心的授了授鬍鬚:“子义,大哥说了,东莱郡的郡兵最多能有三千,
具体多少,得看东莱郡恢復成什么样子,另外,允许你有一屯亲卫。”
太史慈什么都没说,只是再次朝著远方刘备、朝著面前关羽拜了一拜。
东莱郡尉,可以是样子货。
如果不给亲卫,直接上任郡尉,那太史慈一个人面对上千郡兵,就算大家都服气,太史慈也未必可以轻易调动大军。
你没人!
可给了这一屯亲卫之后,太史慈就可以彻底掌握郡兵,而不是光杆司令。
“子敬,子义,你们说说,接下来要如何治理东莱郡?”
“云长公,如今的东莱郡其实保存的相对完好,被黄巾祸害的时间有限。”
“子敬,细说。”
鲁肃微微点头:“过去,郡守府帐面上的人口有三十万。”
“经歷此次混乱之后,大量百姓变成了流民,大量百姓被世家豪强弄成了佃户。”
“如今,东莱郡治下人口,预计只有十八九万,两万户左右。”
“此外,世家豪强手里,约有十五万人口。”
“各县之间的流民,尚有五万。”
“各地贼寇,也有十余万。”
这么一看,东莱郡总人口还能有五十万。
对於这个数据,关羽是很满意的。
“想要治理东莱郡,主要有两大要务,一是圈地,二是討贼。”
“圈地就是兼併!”
“大量的百姓在连续数年的天灾之下,活不下去,於是就变成了流民。”
“有大量的村落,因此空无一人。”
“连续数年没人耕种,土地开始选荒,河流开始堵塞,水利工程也开始荒废。”
“这种时候,只有下大力气,多投入,才能让一切恢復。”
“若是光靠郡守府,至少要五年甚至十年时光,这太慢了。”
“所以,接下来首要之事就是圈地。”
“把那些没了人的地方直接圈地来,设置庄园。”
“实不相瞒,肃之前不止一次的考察过玄德公的庄园。”
“这些庄园,可以最大程度的聚集百姓、调度百姓的力量。”
“以庄园为抓手,可以让各地乡村迅速恢復。”
“而且,玄德公的庄园交税,税收还不少。”
刘备魔下的三类庄园,鲁肃都亲自考察过。
第一类农业庄园里面的生產水平,领先大汉一千六百年,起码达到了古典封建时代的巔峰。
鲁肃第一次去的时候惊为天人!
同样的一个村子,可能之前是旱田,一年收一次庄稼,亩產一石。
可到了刘备手里,变成庄园之后,水利工程就修好了,耕种的土地也更多了,需要的农民数目也减少了,可最后亩產还能达到二石、三石,简直是质变。
同样交税,过去一个村子的税,到了太守府手里,最多只有两成,其他的八成都被一层一层吃光了。
如今,刘备魔下的一个庄园,上缴的税收比得上过去一个乡。
而这,还只是第一类农业庄园。
若是东莱郡內能多兴建几个第二类產业庄园,那才是真的发了!
“多建设庄园,就能多收税,百姓也能生活的更好。有了这些税收就可以养更多的兵,即使是三千郡兵,穿甲和不穿甲实力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治理东莱郡其实很简单。”
“先圈地建设庄园,顺便收拢流民,让本地百姓都知道,去了庄园就能有吃有喝,就能过上好日子。”
“同时,引诱、鼓励豪强世家的佃户,主动脱离他们,前往庄园。”
“对於此事,太守府明面上是不管的。”
豪强械斗,太守府除非收钱了,不然肯定是装作看不到。
“到那时,庄园有了大量的人口,也就能运转起来。”
“如此,等到今年秋收之后,多的不敢说,补齐三千郡兵,而且人手一件皮甲,什长门保底一件铁甲,问题不大!”
王道还是霸道,这个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几就能得出答案的,刘备也得多看看书,多思考思考,多想想。
甚至,还会多询问不同人的看法。
这根本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戏忠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说完之后,就和程立商量该带些什么礼物过去了。
即使是灵根的种子,也要仔细挑选,一定要让大夏看到刘备的诚意。
毕竟,戏忠能看到的,大夏也能发现。
大夏十四万万人口,全民识字率、人民文化水平程度,比起大汉那真是遥遥领先。
智谋之士数不胜数,总有人可以看到这一点。
戏忠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在这份礼物上,展示自己的诚意。
而且,按照刘备的说法,这一次前往大夏的名额又增加了。
也就是说,这一次前往大夏的人会更多。
其中,也有不少是刚加入的,收益越来越大,可是风险也越来越大了!
这种时候,就得隨时做好暴露的准备了。
一想到这里,戏忠只觉得痛並快乐著。
刘备的事业即將取得巨大进步,这当然是值得开心的好事。
刘备的事业即將迎来巨大的风险,这就让人开心不起来了。
稍微思索片刻,刘备就停下了继续思考,反而开始处理面前的文件。
只是这一次,用的不再是北海国相的大印,而是青州牧的大印。
废史立牧,也就是今年年初刘焉才提议的。
在今年以前,朝廷那里也没有青州牧的大印,有的只是青州刺史。
所以此刻,刘备乾脆自己刻了一枚青州牧的大印,还找人祭练成了简单的法器。
轻轻的盖在面前这份文件上,刘备微微一笑,隨即就想起了远在东莱郡的二弟关羽,也不知道二弟现在在做什么。
“恭喜云长公,玄德公以代青州牧的身份,任命您为东莱郡太守兼討贼校尉。”
前任东莱太守看到黄巾势大,直接掛印而去。
眼前这枚太守大印,就是在太守府里找到的。只是今天之前,关羽也好,鲁肃也罢,都没有动用这枚大印。
但是从此刻起,从刘备的任命文书发过来之后,鲁肃就把大印放在盒子里,
拿到了关羽的面前。
“云长公,东莱郡不可一日无太守,还请云长速速上任,治理东莱。”太史慈看著眼前这枚印璽也是眼热的很。
东莱郡太守,货真价实的两千石大员,封疆大吏!
更何况还有討贼校尉,这是校尉,也是两千石。
虽然这都只是刘备私下里委任的,朝廷还没有承认,可是青州本地承认啊,
东莱郡的人也都认啊!
在如今青州这地界,朝廷说话哪有刘备管用?
得罪了刘备,直接让你圣旨都送不进来。
来一个,半路上死一个!
问就是被盗贼杀了。
如今青州正闹黄幣呢,黄幣们听说了天子使者的消息,半路截杀,多正常呢?
至於天机推演,这玩意儿算不得证据关羽授了授鬍子,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隨即,便当仁不让的拿出了毛笔,又蘸了蘸墨水,便在面前的白纸之上开始书写政令。
眼前的这份政令,將是关羽施政以来的第一道政令,所以太史慈和鲁肃也都很好奇。
写著写著,太史慈就羡慕的看向了一旁的鲁肃,鲁肃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鲁肃其实很想对关羽说:使不得,使不得啊,我鲁子敬地方小豪强出身,哪能直接担任郡丞这样的高官呢?
可鲁肃忽然觉得,自己的嘴巴好像不听话了,一直都张不开。
“子敬,你为东莱郡丞。”
关羽拿著大印对著面前这张白纸上轻轻一盖,就把这道政令推给鲁肃了。
和政令一起的,还有东莱太守的印信:“羽不耐俗务,寻常小事就交给子敬了。”
鲁肃看了看左边的太守印璽,又看了看右边的任命文书,最后恭敬的对著关羽一拜:“必不让云长公失望!”
隨即,关羽就看向了一旁的太史慈。
“子义,虽然你我二人相处时间不过数日,但你的本事我已初步知晓。”
“你是忠义之人,又是宗师里的依依者,你可愿担任东莱郡郡尉?”
“啊?某东莱郡人,岂可直接在东莱郡任官?”
“这不符合朝廷用人流程,而且,如今玄德公收拢流民,建设庄园,本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某若是再担任东莱郡尉,岂非让玄德公难做?”嘴上这么说,可太史慈的目光却已经被关羽手上的虎符给吸引了。
这是东莱郡尉的虎符,一共有两枚,一枚在太守手里,一枚在郡尉手里,两枚合一之时,郡尉才能调动全郡的郡兵。
若是平时,两枚虎符没有合一,郡尉也最多只能调动一曲士兵离开大营。
“哈哈,子义无须担心,大哥根本不在乎这些人的非议。”
“更何况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东莱郡人心惶惶,急需子义稳定人心。”
“子义,上一任太守掛印而去,东莱郡豪强世家纷纷逃离,如今留下的人对朝廷信任有限。
“而子义你乃是东莱郡出身,又是忠义之人,为何不重用你?”
“况且,以子义之能,担任区区郡尉又算的了什么?”
关羽拿起一枚虎符,就推到了太史慈的面前。
太史慈一个深呼吸之后,便双手拿起虎符,对著关羽一拜:“多谢云长公!
3
关羽轻轻一笑,便接著道:“大哥说你们都是人才,当今又是乱世,要著重培养。”
“子敬,你除了担任郡丞,处理东莱郡政务之外,还需要在安民军中兼任军侯之位。”
“莫要看军侯之位不高,可实际上诸多良將,都是从屯长、军侯之位上一步步歷练而来。”
“子敬你虽然是郡丞,但未来有朝一日,兴许也会带兵出征,督战一方,成为方面之將。”
啊?
我?!!
“这军侯之位,暂时给你留著。”
“安民军大营,就在郡城之外四十里的地方。”
“你以后,小半日在营中操练,大半日在城內处理政务。或者每五天,四天在郡丞处理政务,一天在营中操练。”
“子敬,大哥很看重你,所以,羽对你的要求也不低。”
“郡丞,你要好好做,军侯也要好好做。”
“可有信心?”
鲁肃起身,对著远方的刘备拜了一拜,又对著关羽拜了一拜:“云长公,子敬必不辱使命。”
看到这里,太史慈只觉得羡慕。
不过很快便释然,鲁肃今年还不到二十,可看其气息,距离宗师也不远了,
可能也就是一步之遥而已。
不到二十的宗师,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关羽微微点头,便看向了一旁的太史慈。
“子义!”
“大哥也看重你,所以,大哥说,你除了担任郡尉之外,还要担任县令。”
“就像我,此刻我既是东莱郡太守,又是安民军的討逆校尉。”
“我既需要处理东莱郡的事务,也需要好好练兵。”
“这一次,大哥给我三千五百安民军的名额。”说到这里,关羽既开心又有些压力。
三千五百安民军啊!
半年前,安民军一共也就才三千。
每每想到此处,关羽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练兵,把这三千五百安民军都给练出来,给磨合好。
看著眼前的关羽,鲁肃的脑海里忽然浮现了一个概念:出將入相!
很久很久以前的大汉,是关东出相、关西出將。
那个时候,关东士人出尚书令、三公。
关西土人出校尉、將军。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关西士人就被打压的不成气候。
而眼前,刘备显然是想要恢復出將入相的传统。
兴许,未来的大汉会恢復到当年文帝、景帝时的传统。
那个时候,非彻侯无法担任丞相。
非军功无法封侯。
那个时候,列侯还不叫列侯叫彻侯。
直到出了个孝武皇帝,为了避讳,彻侯就成了列侯。
而且,孝武皇帝並不喜欢这一传统,便隨隨便便找理由给自己中意的人封侯,再让他们担任丞相。
再到后来,这个规矩就没了。
所以,文帝景帝那会儿的丞相,大多是军功封侯的贵族。
他们再怎么样,也比后来的土人丞相重视军队的多。
“子义,如何?可有信心!”
太史慈也朝著刘备所在的方向抱拳一礼,然后对著关羽一拜:“诺!”
关羽开心的授了授鬍鬚:“子义,大哥说了,东莱郡的郡兵最多能有三千,
具体多少,得看东莱郡恢復成什么样子,另外,允许你有一屯亲卫。”
太史慈什么都没说,只是再次朝著远方刘备、朝著面前关羽拜了一拜。
东莱郡尉,可以是样子货。
如果不给亲卫,直接上任郡尉,那太史慈一个人面对上千郡兵,就算大家都服气,太史慈也未必可以轻易调动大军。
你没人!
可给了这一屯亲卫之后,太史慈就可以彻底掌握郡兵,而不是光杆司令。
“子敬,子义,你们说说,接下来要如何治理东莱郡?”
“云长公,如今的东莱郡其实保存的相对完好,被黄巾祸害的时间有限。”
“子敬,细说。”
鲁肃微微点头:“过去,郡守府帐面上的人口有三十万。”
“经歷此次混乱之后,大量百姓变成了流民,大量百姓被世家豪强弄成了佃户。”
“如今,东莱郡治下人口,预计只有十八九万,两万户左右。”
“此外,世家豪强手里,约有十五万人口。”
“各县之间的流民,尚有五万。”
“各地贼寇,也有十余万。”
这么一看,东莱郡总人口还能有五十万。
对於这个数据,关羽是很满意的。
“想要治理东莱郡,主要有两大要务,一是圈地,二是討贼。”
“圈地就是兼併!”
“大量的百姓在连续数年的天灾之下,活不下去,於是就变成了流民。”
“有大量的村落,因此空无一人。”
“连续数年没人耕种,土地开始选荒,河流开始堵塞,水利工程也开始荒废。”
“这种时候,只有下大力气,多投入,才能让一切恢復。”
“若是光靠郡守府,至少要五年甚至十年时光,这太慢了。”
“所以,接下来首要之事就是圈地。”
“把那些没了人的地方直接圈地来,设置庄园。”
“实不相瞒,肃之前不止一次的考察过玄德公的庄园。”
“这些庄园,可以最大程度的聚集百姓、调度百姓的力量。”
“以庄园为抓手,可以让各地乡村迅速恢復。”
“而且,玄德公的庄园交税,税收还不少。”
刘备魔下的三类庄园,鲁肃都亲自考察过。
第一类农业庄园里面的生產水平,领先大汉一千六百年,起码达到了古典封建时代的巔峰。
鲁肃第一次去的时候惊为天人!
同样的一个村子,可能之前是旱田,一年收一次庄稼,亩產一石。
可到了刘备手里,变成庄园之后,水利工程就修好了,耕种的土地也更多了,需要的农民数目也减少了,可最后亩產还能达到二石、三石,简直是质变。
同样交税,过去一个村子的税,到了太守府手里,最多只有两成,其他的八成都被一层一层吃光了。
如今,刘备魔下的一个庄园,上缴的税收比得上过去一个乡。
而这,还只是第一类农业庄园。
若是东莱郡內能多兴建几个第二类產业庄园,那才是真的发了!
“多建设庄园,就能多收税,百姓也能生活的更好。有了这些税收就可以养更多的兵,即使是三千郡兵,穿甲和不穿甲实力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治理东莱郡其实很简单。”
“先圈地建设庄园,顺便收拢流民,让本地百姓都知道,去了庄园就能有吃有喝,就能过上好日子。”
“同时,引诱、鼓励豪强世家的佃户,主动脱离他们,前往庄园。”
“对於此事,太守府明面上是不管的。”
豪强械斗,太守府除非收钱了,不然肯定是装作看不到。
“到那时,庄园有了大量的人口,也就能运转起来。”
“如此,等到今年秋收之后,多的不敢说,补齐三千郡兵,而且人手一件皮甲,什长门保底一件铁甲,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