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汉药丸党

    十月下旬
    朝廷的詔书已经在到来的路上,据说都快要到魏郡了。
    轰轰烈烈的大迁徙,也彻底开始了。
    鄴城的百姓,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也都知道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慢慢的就恢復了日常生活,甚至开始在酒馆之中討论政事了。
    好歹也是冀州首善之地,鄴城百姓也有著討论天下大势的传统。
    某处酒楼,二楼靠窗的位置,就有两名士人正在討论刘备。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木桌之上,郭嘉喝了一口米酒:“安喜米酒,名不虚传,確实比其他地方的米酒好喝一些,也清澈的多,味道很纯正,就是可惜,等到玄德公前往北海之后,不知道日后还能不能喝到这么纯正的安喜米酒了。”
    郭嘉的对面,坐著一个满脸络腮鬍的大汉。
    大汉虽然穿著深色儒服,可衣服下的肌肉却高高隆起。除了一柄佩剑之外,手里还拿著一根手杖。手杖的头部,乃是纯金属打造,阳光照射之下,闪烁著光芒。
    这样的手杖,近距离之下,足以破甲!
    要是敲到脑袋上,那真是一敲一个。
    这位上了年纪的大汉,是郭嘉在路上坐船时遇到的,恰好二人都是刘备写信邀请的对象,所以就一起赶了过来。
    “想喝,肯定是可以喝到的。只是未来会换一个名字,兴许是北海米酒,兴许是青州米酒。”
    “听闻潁川学子时常討论天下大势,不知奉孝你怎么看?”大汉给郭嘉的米酒倒满之后,隨意问道。
    郭嘉看了看倒满的米酒,也不推辞,一饮而尽,大汉继续倒酒,连续两次之后,郭嘉这才说道:“天子快要驾崩了。”
    “如果是过去,应当是大將军掌权,外戚和太后执政,一起压制世家。”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世家被打压的受不了了,便主动寻找少年天子进行合作。”
    “等到少年天子成年或娶妻之后,便联合天子,一举消灭外戚。”
    “如此,天子掌权,世家获得一段时间的喘息之机。”
    大汉缓缓点头,他也是读过史书的。光武帝开创的大汉,差不多都是这个模式。有变化,但不多。
    “然而,如今的大將军,他不想走外戚的老路,他不想未来有一天,被自家大侄子杀全家。”
    外戚、宦官火併,世家暴死,英明的少年天子执政大汉,多么好的剧本啊,可何进他不想扮演外戚的角色了!
    “如今的大將军,他是一个不知道该说聪明还是愚蠢的人。”
    “他既想要大將军的权力,又不想重蹈覆辙。”
    “如今,在天子即將驾崩的当下,大將军和世家团结一致,联手和天子作对。”
    “可是,等到天子驾崩之后,大將军会不会继续和世家合作,这谁也说不好。”
    “按理说,等到天子驾崩之后,局势发展应该是宦官在世家的威胁下,彻底投奔大將军,成为大將军的狗,作为制衡世家的工具。”
    “可是,大將军和皇后又不是亲兄妹,所以他和世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走的太近了。”
    “从天子驾崩到少年天子掌权实在是太漫长了,一旦某个环节出了意外,中枢就会出大问题!”
    “如今,幽州鲜卑人寇边,凉州羌人再次作乱,青徐之地黄巾復起,并州又有黑山贼百万之眾。”
    “如果中枢再出了问题……”
    说到这里,郭嘉就摇了摇头。
    不过,这番话却让对面的大汉双眼越来越亮,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和郭嘉一样,对面的大汉也是一个坚定的大汉灭亡主义者。
    “不愧是奉孝,老夫和你的看法类似,不过,老夫很少去洛阳,也没有洛阳的朋友,听到的看到的也都以地方为主。”
    说到这里,大汉眼睛一眯,仿佛是在回想什么:“老夫的家乡是东郡东阿县。”
    “四十多年前快五十年前的时候,老夫出生,老夫年少时,东阿有民三万六千七百余口。”
    “老夫青年时,东阿有民三万三千余口。”
    “老夫壮年时,东阿有民三万余口。”
    “前几年太平道作乱前夕,连续数年大旱,东阿有民两万两千余口。”
    “太平道作乱结束后,短短数月时光,东阿有民一万四千余口。”
    “到了今年,东阿的百姓,只剩下一万余口。”
    “可是,东阿县每年缴纳的赋税,一文钱也没减少!”
    “甚至,为了抵抗太平道作乱,郡里训练郡兵,县里训练县兵,费还更大了。”
    “东阿是这样,东郡的其他县也是如此。”
    “老夫虽然没有前往过洛阳,但是游歷过兗州、冀州、徐州、青州、豫州之地,大都如此。只是有些地方底子厚,还能撑著,有的地方撑不住,百姓彻底活不下去,便打著黄巾的名义,再次作乱。”
    “青徐黄巾復起,其实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儿。”
    “朝廷徵税的人口不断减少,朝廷每年徵收的赋税还在增多,黔首就算再怎么努力都活不下去,这才是这些年来黄巾起义从来没有断绝的原因。不是杀了一个张角,就能消灭所有起义的!”
    “积重难返!”
    “可中枢不想著改制,却还在忙著权力游戏。”
    “也不想想,等到地方都烂完了,就算夺取了中枢又能如何?”
    “可惜啊,洛阳诸公高高在上太久了,已经不知道地方上的真实情况了。”
    说到这里,大汉嗤笑一声:“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觉得大汉完了,和他们无关。”
    “玄德公如何?”郭嘉忽然问道。
    大汉看向了刘备军营的方向:“安民军乃天下强军,近期的大迁徙,更是令人惊嘆,汉军也不过如此了!不,汉军都做不到!”
    “玄德公有识人之能,麾下五大军司马竟然全是宗师,亲眼所见之前,立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可近距离观察之后,也只得佩服玄德公。”
    以一个县尉之身,获得这么多宗师的效忠,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多少太守、国相,都做不到,可刘备一个县尉做到了。
    “玄德公本人也是极好的,他真的能称得上仁德二字。”
    “可是,他太过仁慈!”
    “这並不是好事!”
    “我打算先去拜访玄德公,其他的再说。”说著,郭嘉就看向了大汉。
    大汉捋著鬍子笑了笑:“奉孝,你还没有投效玄德公呢,这就开始替他操心了?”
    “好,老夫和你一同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