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於张夫人,刘备还是很尊敬的。
    至少,这一次起兵以来,张夫人始终站在刘备这边。
    至於未来,大家的合作只会加深。
    毕竟,刘备在冀州,已经呆不了多久了。
    张夫人:“玄德公,王贼终究是封疆大吏,涉及到朝廷体面,能不病死还是不病死的好。”
    左右看了看,张夫人接著道:“王贼出身不高,只是寒门,按理说,太守就是极限。但他攀上了袁氏的关係,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他的举主是前司空袁逢。袁氏四世三公,號称天下仲氏,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为好。”
    刘备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夫人的好意备心领了。”
    “至於王贼,既然没有死在战场上,那就不会杀他。”
    只是,他能不能活著回到洛阳,可不好说!
    想到这里,刘备脸上的神情就冷了许多。
    无论是后世瀏览的那些史料,还是刘备自己亲身经歷,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如今的大汉,確实挺黑暗的。
    “备乃汉室宗亲,始终忠於大汉。”
    “而袁氏也是国之柱石,天下仲氏,按理说是不应该发生衝突的。”
    刘备的话,张夫人秒懂。
    在张夫人看来,刘备的两句话分別表明两个想法。
    第一个想法:刘备忠於大汉,但並不愚忠於朝廷和天子,有著自己灵活的底线,懂的都懂,不便细说。
    第二个想法:刘备是汉室宗亲,袁氏是天下仲氏,这是天下老大和天下老二的爭端,没有妥协的余地,双方压根不是一路人,没有谈的必要。
    明悟了这两个想法,张夫人只觉得,刘备是真有高祖之风!
    “代中山国相之位,夫人可有意乎?”刘备忽然问道。
    当今之世,女子做官不足为奇。
    大儒蔡邕的女儿蔡琰,年纪轻轻,便明悟自我,觉醒天赋,成就超凡,被称为宗师种子,直接被灵帝封为博士。那么多太学生、士人,也没看有几个对此有意见的。
    女性宗师,做太守、国相,都很正常。
    张夫人虽然实力不足,比不上一代宗师,但在超凡之中也不算弱了。再加上甄氏的底蕴、宝物、人脉关係,当上代中山相,问题不大。
    这也算是千金市骨。
    张夫人心动了,但很快就摇了摇头:“多谢玄德公厚爱,光是一个甄氏,妾身就费尽了心思,哪里还有余力去照料整个中山国的百姓呢?”
    隨即,张夫人就对著刘备拜了一拜。
    获得大胜,依然没有骄傲,胜不骄,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能做到的可太少了。
    “夫人,备这里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如今,王贼已经被击败。”
    “审问的过程中才得知,他已经写信给了黑山贼和匈奴。”
    “为了防止黑山贼、匈奴侵犯冀州郡县,备决定担任代冀州刺史,討逆中郎將。”
    “王贼虽然被抓,可谁也不知道冀州上下有多少人是他的党羽。”
    “为了防止有人丧心病狂,勾结黑山贼、匈奴,接下来备打算对冀州各郡县的官员进行调整。”
    “王贼的党羽,自不必说,直接丟官去职,若是不反抗,就先软禁起来,静待朝廷处理。”
    “和王贼有联繫,一时间无法判断是不是反贼,又没有证明自己清白的,暂时罢官。”
    “可如此一来,就会空出大量的官位。”
    “备本想任命一批官员,可对冀州豪杰又不是很了解。”
    “所以,备想拜託夫人,私下里挑选一番,备急需一批身家清白、品德高尚、不贪污、不虐民、听从命令的县令、县尉、县丞甚至是郡丞、太守!”
    这是多大的人情?
    这个消息放出去之后,接下来甄氏的大门会被冀州豪强、世家给踏破。
    谁还敢说甄氏没落了?
    虽说甄氏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刘备的白手套。
    可多少人想当这个白手套,还没有这个门路呢!
    “玄德公,您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备不要他们的人情,就要粮食、奴隶、佃户!”
    “当然,事先也要和他们说清楚,备这个代冀州刺史、討逆中郎將乃是自称,可能半个月,也可能一个月,备就不是了。”
    “到那时,他们这些备任命过的官职,还能不能作数,就说不定了。”
    张夫人掩嘴一笑:“玄德公说笑了,一个月的太守也是两千石!”
    “不知多少豪强,日盼夜盼,也只是希望自家能出一个县令。”
    “又有诸多寒门,做梦都想当一任太守。”
    “莫说是寒门,就算是世家家主,一辈子都当不上太守!”
    “別说是一个月,就算是三天,他们死后祖坟上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加上一句,中平四年秋,曾任朝廷某郡太守!”
    “县令、太守的位置,一定很受欢迎。”
    “只是玄德公,您真的只要粮食,不要人情?不要功法?不要神兵利器、法器?”
    人情?
    要世家的人情干什么?
    再过一年,乱世就来了。
    到那个时候,世家会下注刘备吗?
    或许会,但大概率不会,最大的可能就是,派遣某个庶子效忠刘备。这还得建立在刘备已经混出头,起码也得占据数郡乃至一州之地后才能享受这个待遇。
    可真到了那个时候,刘备还会缺乏世家庶子投奔?
    况且,对於世家而言,汉室宗亲,这个出身就是原罪!
    指望士人发自內心的拥护你,怎么可能呢?
    至少,按照史书的描述,益州世家到最后也没有全部归心於刘焉,荆州世家和刘表之间,也更像是合作。
    至於兗州刺史刘岱,他要是真的获得了兗州世家全身心的效忠,也不至於直接战死了。
    就算是歷史上的刘备,也没有获得荆州世家、益州世家全身心的支持。
    当然,袁绍、袁术等人,也不例外。
    对於世家而言,全身心的效忠於某个诸侯,实在是太过奢侈了。
    某个世家子,或许会真的效忠於某个诸侯,可一旦扩大到整个家族,就没法说了。
    想到这里,刘备直接摇了摇头:“道不同不相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