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战在即,家中却出事

    北风呼呼,黄沙滚滚。
    远方大漠上方的天空已经变得格外阴沉,强大的压迫感即將铺天盖地袭来,让人感到非常压抑。
    北狄崛起於大漠最北端的瀚海湖畔,通过不断征服和吞併大漠上的其他部落,逐渐成为大胤北边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
    它的统治者莫邪单于將大漠草原划分为许多个王来管理,閒时放牧,战时聚集,上马成兵。
    每一个王便是一个万骑长,统领万户以上部眾。
    上次与赵暮云他们在黑驼山下交手的那个银甲韃子,便是北狄南部草原的折兰王麾下的一个千长。
    唐延海告诉赵暮云,这个银甲千长和他的部落,就盘踞在大胤和北狄缓衝区的北边一百里处大青山下,一个叫苍狼湖的美丽大湖旁。
    隨著唐延海以及其它烽燧台斥候不断深入侦察,发现在苍狼湖边,除了这个银甲韃子的部眾外,更有很多韃子部落从其他地方陆续赶来。
    苍狼湖边,帐篷和牛羊马匹也越来越多,旗帜也越来越密!
    看来,这位大青山下的北狄折兰王,將要组织他麾下全部骑兵南下了。
    北狄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一万北狄韃子骑兵,一旦涌来,那便是漫山遍野。
    朔州府仅一个折衝府的兵力,无异於螳臂挡车。
    静边军镇开始紧张起来!
    前一日,钟大虎召集各个烽燧台的什长开过一次会,传达了折衝府方面的命令。
    根据北狄韃子的集结速度,预计一个月后必有大规模军事行动。
    朝廷已经派出了中央大员掛帅晋阳,调配河东道各府的军事力量,將与北狄韃子在朔州一带鏖战,力图御敌於国门之外。
    同时,河西道、关內道、河南道等处也调遣至少三十个折衝府的兵力前来参战。
    折衝府下令各军镇严密监视北狄动向。
    但凡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便狼烟示警,並及时撤离烽燧台,进入军镇固守,静候朔州方向各路大军到来。
    至於要守多久,现在还不清楚。
    赵暮云早已猜到北狄和大胤必有一场大战要打。
    他从军镇回来后,第一时间便是抓紧对本什士卒的训练。
    至於黑驼山中杀人灭口那件事,早已忘到一边。
    “前进!”
    “后退!”
    “箭矢掩护!”
    “衝锋突进!”
    延庆墩烽燧台內,赵暮云带著他的九名手下练习阵形配合作战。
    隨著赵暮云的不断喝令,整个队伍在不断移动变化,行动也是非常的统一,绝对拖泥带水。
    手下这九人平日的训练从不鬆懈,顿顿有肉,营养跟上,一个月下来,身体素质肉眼可见的改变。
    大战在即,留给他们训练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紧张和压抑写满脸上。
    身为边关士卒,血染疆场便是宿命。
    有人害怕,也有人期盼,战爭那一天的到来。
    操练一阵之后,大家坐下来喝水歇息。
    这时,一骑背著包裹从后方一个烽燧台飞奔而来。
    “大战將至,恐怕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与家人联繫了!”
    看到这名骑兵的出现,韩忠有些黯然神伤。
    “嗯?为何?”赵暮云好奇问道。
    “赵头,你不知道吗?他是驛卒,我们家人要是写信来,或者我们要寄信回家报平安,就由他们来传递。”
    韩忠解释道,“我现在就想想,有什么话要带回家去。”
    “哦!”
    赵暮云一愣。
    魂穿这具肉身,也承接了原主的记忆。
    家中还有一母一兄,几亩薄田,一家土屋。
    但此刻,赵暮云还真不知道要跟这个从没见面的母亲和哥哥带什么口信。
    不一会,驛卒进了烽燧台,大家纷纷围了上去。
    驛卒从包裹里拿出了一些书信:“马亮、田庆你有家书!武尚志,你家里给你捎来一件衣服!石勇,你家里给你捎来一袋饼...”
    没有家书的人,难免有些失落,於是便想著要给家里写信诉思念之情。
    虽然赵暮云教了他们唱歌识字,但要写信还是有困难的。
    他们便找到韩忠,还有赵暮云,请两人帮忙代写。
    赵暮云自然乐意为之,毕竟给家里交代清楚之后,便能放心上阵杀敌了。
    “赵什长,这有你的家书!”
    驛卒將一封信递给赵暮云。
    赵暮云停下笔,让驛卒帮忙代写,自己拿著信,走到一旁。
    打开之后,却只有一行字:汝兄出事,生命垂危,母悲伤欲绝,可否回家探视!
    什么!
    在原主的记忆里,他的大哥赵朴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从不惹事,怎么就突然出事呢?
    而且还是生命垂危,这得多严重啊!
    赵暮云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
    虽然他家就在武周城,离静边军镇不到七八十里路,快马一天便能到。
    就目前烽燧台这个情况,他赶回去一趟再来,並无什么影响。
    就不知道因此会不会耽误了前程!
    呸!
    他穿越来到这个世上,也就大哥与母亲两个亲人,虽然没见过面,但也是血脉相连一家人。
    前程没了还可以再搏,可亲人没了就永远没了!
    连自己亲人出事都不回去,那杀敌立功,守边卫国,又有什么意义?
    赵暮云眼神坚毅起来,他心事沉重单独找来韩忠问了一下。
    “赵头,像你这种情况,只要將烽燧台的事情交代好,回去一趟,並无什么影响,只要钟百户那边同意便可!”韩忠低声说道。
    “那好,我现在便去军镇百户大人那里告假,回武周一趟。”
    赵暮云点点头,“烽燧台便交予你和老唐两人,不得有失。”
    “赵头放心回去!”韩忠郑重点点头。
    赵暮云当即带了一些银两,便骑马出了烽燧台,望南而去。
    ......
    得得得!
    急促的马蹄声引来村中狗叫不断,大人的咳嗽和小孩的啼哭此起彼伏。
    鸡鸣阵阵!
    赵暮云披星戴月,一宿没睡,於凌晨时分赶到了武周城外的赵家庄。
    昨日他去军镇给钟大虎告假的时候,钟大虎並没有为难他,同意了他的假,叮嘱早去早回,还给他换了一匹快马。
    赵暮云感激不已,他没想到钟大虎居然还如此有人情味。
    借著晨曦以及原主的记忆,赵暮云来到一个用泥巴垒起来的高约一米五左右围墙的小院子前。
    两扇老旧的木门紧闭。
    赵暮云急忙拴好马,上前去推门,衝著院子里一间墙皮脱落屋顶瓦片碎裂的土砖房大喊:
    “娘,哥!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