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胜算几何

    第96章 胜算几何
    祭拜完祖先,婚礼完毕之后,陈绍就带着新妻启程。
    他这个身份,长期在外不好。
    他准备从延安府走,先去银州一趟,顺便带环环归阁。
    来到种府之后,种师中已经离开,去到了永乐城。
    种师道还在,铺筵设几、准备停当。陈绍进来之后送上礼物,又是一通拜礼。
    接着种师道在阁楼厅堂设宴,招待陈绍和种灵溪。
    严格来说,种灵溪已经算是客人,是人家陈家的人了。
    折氏拉着种灵溪到一旁说话,时不时还会望过来看着陈绍。
    种师道笑道:“小妹年幼,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明远你要多担待。不管有什么事,一家人好商量。”
    陈绍笑着应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问道:“宣帅撤兵之后,对银州.可曾有过什么指示?”
    他毕竟是年轻人,没有那个耐心和种师道拉扯些家长里短。
    种师道没有回答他,而是沉默了很久,他端起茶杯没有喝,片刻之后又放下,“明远啊,你是不是有些心急了,其实你可以再与宣帅修好关系。”
    “他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
    陈绍呵呵一笑,他当然知道种师道的意思,若是自己想要和折家一样,在西北占据一块地方,割据为藩镇。
    那自己就必须得和童贯这种人挂上利益牵扯,因为他们可以影响皇帝的决定。
    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就是天大的政治权柄,有时候是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但是陈绍对这一切不怎么看重。
    因为他知道,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所谓的规矩,即将变得一文不值。
    他就是要急功冒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攫取最大的利益。
    再过几年,北方就要重新洗牌了,种师道等人无比看重的所谓圣心、朝廷、宰相.很快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这件事说来好像是匪夷所思,自己就算告诉种师道,他也不会信。
    就在几年之后,他会率领最后的西军,走上那条不归的末路。
    历史上金兵南下,包围汴梁,种师道率兵勤王,第一次解汴梁之围后,他坚决主张趁金兵渡黄河时发动攻击,当时时机极好,但被朝廷严令禁止。
    金兵第二次南侵,首攻目标太原。种师中率兵支援,这次朝廷开始催促他出兵。但是此时时机很差,粮饷不济、姚古失期,种师中被逼着孤军冒进,在杀熊岭战败身亡,西军的主力也都葬送在这一战。
    小种的死,对他是个极大的打击,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开封第二次被围时,种师道又提出避开正面敌军,从侧后滑州方向逼近迫使金兵分兵的解围方案,并强调不能轻率与金兵主力决战。
    当时朝廷内部主和势力占了上风,他们非但不采纳,还夺了他的兵权。
    等开封外城被攻破后,种师道建议皇帝转移到地势险要的京兆府,避开金兵锋芒以图再战。
    但宋钦宗选择了去金营求和,种师道于无尽的悲凉中含恨而终。
    陈绍如今的行为,在种师道等人眼里,就是有点短视了。
    他好像只图眼下的利益,根本不顾及今后的长远打算。诚然如今朝廷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备战幽燕,联金伐辽上,暂时顾不上西北。
    可以后呢?
    难道他不怕朝廷伐辽成功后,再来找他算账?
    童贯在西北抚边近二十年,种师道对他太了解了。
    以童贯的性格,伐辽成功之后,是肯定会清算陈绍的。
    届时他已经有了无尽的声望,来对付只有四州之地的陈绍,简直是易如反掌。
    种师道看着油盐不进的陈绍,也觉得有些无奈,他的动作越来越出格,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种师道不禁有些忧心,他怕陈绍的志向,不是做个府谷折家那样的藩镇,而是要做西夏的李元昊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说不定还会刀兵相见。
    突然,陈绍冷不丁问了一句,“舅兄,以为童贯伐辽如何?”
    种师道叹了口气,童贯已经派人来,说是会保奏他为保静军节度使,让老种率兵掩护伐辽诸将。
    他自己不止一次上书,直言伐辽之事不可取。
    “辽人如今衰弱,或许能成吧.”
    听着种师道的违心之言,陈绍呵呵一笑,说道:“伐辽一旦失败.”
    种师道深深地叹了口气。
    童贯这次北伐,已经铁了心要用刘延庆和他的鄜延军了,这些兵马本来就不强。
    劳师远征,人人皆怀怨愤。
    你童贯和刘延庆,真能重赏也行,偏偏还都趁机大肆敛财。
    吃空饷、喝兵血
    两个人越说越沉默,都是满满的心事,相对无语。
    到了正午,吃过饭之后,种师道又留他们再住一天。
    陈绍本来打算马上就走,前往银州,无奈盛情难却,只好留下。
    夜幕降临,等夫妻两个回到种灵溪原本的小院时候,那些丫鬟侍女全都围了上来,她们拉着手哭哭啼啼的,看上去还真有点伤感。
    陈绍则好奇地在她闺房里乱看,小丫头很喜欢读书,就连闺房里都有很多的书。
    陈绍翻了翻,觉得没有意思,这种没标点符号的书,他一页都看不下去。
    突然瞧见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打开之后,里面藏着一些书稿。
    陈绍好奇地瞧了一眼,是些诗词,他虽然不善此道,但是也能鉴别出来水平一般。
    种灵溪进来之后,脸蛋以肉眼可见地速度,变得通红。
    “你干什么!”
    她就像被踩了尾巴的小猫,嗖的一下冲了过来,差点把陈绍撞倒。
    陈绍哈哈一笑,举在手里晃了晃,“原来这是你写的啊。”
    种灵溪站在他旁边,一跳一跳地够不着,急的她面红耳赤,张牙舞爪。
    最后陈绍看她真要恼了,这才还给了她,种灵溪赶紧收了起来,指着陈绍道:“坏东西!你出去之后不要乱说!”
    陈绍贱兮兮地,摇头晃脑读了一句刚才看到的诗,本就红温的少女,又气又急,抱着盒子一屁股蹲在床上,竟然呜呜地哭了起来。
    这下陈绍不敢再逗她了,赶紧上前,拍着她的肩膀说道:“写的真挺好的,我喜欢才读的,你怎么还哭了。”
    “你骗人!我知道,你就是个坏东西,偷看我的诗稿,还拿可恶的大棍子戳我!”
    陈绍:“.”
    陈绍哄了一会,种灵溪哭累了,就脱了衣服缩在他怀里睡了起来。
    女孩子对拿走她初夜的男人,多多少少产生一种归宿感。
    陈绍从床上起身,踱了几步,来到幔纬旁边,窗外一阵清风灌了进来。
    风过之后,忽然外面响起了“沙沙沙”的声音,秋雨不期而至。
    陈绍又回想了一遍白天与老种的对话。
    他们这些西军宿将,看来也不赞成伐辽,但是却觉得只要国家损耗一些经济,还是能打败辽国军队的。
    就是得不偿失,而且西军属于是吃力不讨好。
    堂堂大辽,也实在是拉胯的不成样子。
    人人都觉得可以上去踢他一脚了。
    一个很不争的现实就是,大宋从开国时候起,就没真的打赢过辽国。
    很快他们就没有机会了。
    谁能想到,辽国都特么要灭了,还能揍大宋一顿。
    想到种师道竟然有魄力,和自己结亲联姻,他就忍不住感叹。
    这看似是给自己找不自在,让朝廷更加忌惮自己,但是实际想来,事情根本就不会变得更糟了。
    大家都觉得这次朝廷能打胜仗,能收复燕云十六州,然后调转马头,轻松横扫西夏。
    整个大宋弥漫着一股迷之自信。
    成功之后,第一个倒霉的,必然是西军。
    满朝的士大夫,早就看这群武人不顺眼了,大宋的国策就是重文抑武。
    以前是因为有西夏的威胁,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任由这些将门存在。
    削西军,打散西军,铲除将门,是大宋皇帝肯定会做的。
    种师道与自己结亲这件事,其实就是在西军必死的局面中,硬生生加了一道变数。
    自己如果成为了折家那样的藩镇,相当于给种家的子弟谋了一条出路。
    自己若是成了西夏一样的存在,那么朝廷就要继续重用西军,来对抗自己。
    陈绍比他们看得都远,因为他开了上帝视角,他知道接下来的大势。
    等到时候,自己会告诉老种,这次的联姻,还有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好处。
    留给童贯准备伐辽的时间不多了,留给自己灭掉西夏、在西北发育的时间同样不多了
    只要他童贯开始伐辽,局势就会如山洪暴发般一泻千里,不可控制!
    白沟河之战,他是初战惨败,宋军先锋轻敌,在河北白沟河遭辽将耶律大石、萧干部队伏击溃败。
    种师道建议稳扎稳打被拒。
    再战范村之战,直接溃退,辽军以残兵反击,宋军士气崩溃全线溃退,辎重尽失。
    短短一年,就一年!
    这厮就耗尽了大宋财力和原本就不多的精锐西军。
    秋雨如丝,在风中摇曳着,陈绍深深地吐出一口浊气。
    一个个的强敌,都在前方等着自己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