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表哥
第41章 表哥
小雪初晴,月上屋檐。
楼上烛光红艳艳,映照出两个贴在一起的人影。
一张醉红的雪颊,笑靥如,要是陈绍会写诗填词,高低来一首。
无奈他不会,此时只能抱住亲一口,表达自己的喜爱。
李师师听见外面打更的声音,几乎是瞬间,城中爆竹声响连成一片。
汴梁城中,几乎是家家户户院中都燃着火堆,最为壮观的一座位于十字大街的皇城外宫,两条龙尾道左右环抱,中间一座巨大的庭燎高及数丈,火焰冲天。
大宋的皇室,一般都会在这时候,出来与民同乐。
或者是站在皇城的宫墙上,接受汴梁百姓的欢呼。
李师师左手拈起酒杯,右手托着杯底,轻轻一拧身子,低头道:“愿郎君喜乐安康,吉祥如意。”
“唱一个。”陈绍喝完之后,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笑嘻嘻地说道。
李师师轻轻转身,身姿轻盈,右手小指微微翘起、两个指头轻轻扶住右边的素袖,唱起一段吴腔:“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当你拥有李师师这样的女人,那么肉体上的欢愉,只是她给你的众多欢乐中很不起眼的一个。
陈绍第一次觉得,声色犬马,把声排在第一,是很有道理的。
陈绍饶有兴致地专心听着,她平日说得是官话,唱词用吴语却照样有滋有味。
也不知是越戏本身好听,还是因为从她口中唱出来才十分抒情动听,那喉音温柔娇媚,婉转动听。
陈绍觉得这岁守的,一点都不枯燥。
最后两人抱在一处,一句句暖人心脾的轻呢细语说到动情处,外人一听就像是甜言蜜语骗人的假话;
但是沉溺其中的人,却觉得字字都是真心。
除夕过后,新年伊始。
暮霭沉沉,汴梁城外的官道上,陈绍在亭子里等着,呵欠连天。
大虎站在他身边,威风凛凛,陈绍几乎是走到哪都带着他,形影不离。
不管什么时候这胖子都精神奕奕,陈绍有时候挺羡慕他的。
董大虎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生活规律,每日熬炼武艺,耍枪弄棒,不生龙活虎才怪。
而且他心宽体胖,什么事都不往心上搁,刚来时候一口气弄死两个人,夜里他倒头就睡,鼾声震天。
陈绍则是烛光不熄,绣帐翻腾,一夜颠龙倒凤。
到后来,是李师师爱惜他的身子,生怕他亏损太多,连哄带求,暧昧缠绵,这才让这位爷睡下。
今天一早,刘光烈派人提前来城里,告诉陈绍他马上就到。
果然,远处响起一阵马蹄声,隔着老远陈绍就看见了刘光烈熟悉的身影。
他心里有些高兴。
当他在这个世上,有了不止一个的牵挂和亲人之后,才算是真的融入了这个世界。
无牵无挂,看似是可以更加自在,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草。
人,到了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都得有根。
一辆马吱吱呀呀地向前行进着,车上刘光烈打着盹。
“三哥,汴梁到了!”
刘光烈睁开眼,打了个哈欠,“他娘的总算是到了,绍哥儿这次不知道弄什么大事,叫我年也过不成,这次不宰他一顿,难消我心头恶气。”
其实他是说给一群兄弟听的。
刘光烈是刘府的小儿子不假,能使唤的亲信就这么十来个,平日里也都是以兄弟相称。
他打定主意,来了汴梁之后,自己出钱请大家去樊楼吃一顿酒,免得绍哥儿挨埋怨。
周围的人哈哈一笑,没当回事。
来汴梁过年也不错。
西北那地方,没什么好的,就是冬日里赶路,趟风冒雪着实有些辛苦。
“那不是绍哥儿?”
刘光烈裹紧身上的呢绒大氅,跳下马车,果然瞧见陈绍正往这边赶来。
等见了面之后,刘光烈先是给了一拳,随后又笑道:“怎么无精打采的,双眼黢黑,这汴梁的米不养人啊。”
陈绍暗暗惭愧。
自己为酒色所伤,竟然如此憔悴。
戒酒,必须戒酒!
两人一起上了马车,来到一处宅子。
这是刘府在汴梁的一个大宅院,位置一般,比较偏僻,但是胜在地方够大。
来到房中,刘光烈拽着陈绍,来到桌前,小声问道:“到底怎么个事?”
陈绍没有隐瞒,他直接说了全部实话。
毕竟这种事,人家也是冒着风险的,而且路上要尽量低调一点,刘光烈知道真相以后,也能更加小心。
本以为刘光烈会犹豫,但是他兴高采烈地捶了陈绍一拳。
“行啊你!不错!不枉我自小教你一些风流手段,把皇帝的女人都骗到手了。”
这他还真不是胡说,刘光烈从小就带着陈绍的原身玩,前几个月,还嘱咐自己养的妓女李桂娘给陈绍物色一个清倌人开苞。
可惜表弟年纪小,对这些不感兴趣。
刘光烈本来还觉得有些可惜,没想到表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开窍之后,来了个大的。
陈绍小声道:“这会不会给表兄和姑父惹麻烦?”
刘光烈一拍大腿,“这怕什么!又不是册录在案的嫔妃,跟你走了,说明你本事大,皇帝也不好声张。”
“可惜不能大肆宣扬,叫人知道我刘三的兄弟,是何等的风流!”
陈绍听得一愣一愣的。
刘光烈笑道:“别怕,就是真的被发现了,咱们就闹将起来,我们有理!”
看得出来,刘光烈是真的一点都不怕。甚至他能参与这么一件出挑的事,反而觉得有些兴奋。
其实陈绍是被明清的历史给吓住了,觉得皇帝都是那种稍微一得罪就要杀人全家的狠角色。
事实上,李师师确实是个自由身,想跟着谁完全是人家的自由。
历史上,周邦彦就钻在床底,听了一夜床脚。
第二天还写了一首词,广为流传,也没有被打击报复。
大宋的皇帝,你说他们菜也好,怂也罢,甚至是能力弱,都没问题.
但有一点,他们都不可怕,不是那种你让我不顺心,我就弄死你的怪物。
“话虽如此,咱们还是小心点为好。”陈绍谨慎地说道。
再过几年,赵佶就自身难保了,没必要赌他的人品。
要看番外的多多留言,想看的人多了再写。
(本章完)
小雪初晴,月上屋檐。
楼上烛光红艳艳,映照出两个贴在一起的人影。
一张醉红的雪颊,笑靥如,要是陈绍会写诗填词,高低来一首。
无奈他不会,此时只能抱住亲一口,表达自己的喜爱。
李师师听见外面打更的声音,几乎是瞬间,城中爆竹声响连成一片。
汴梁城中,几乎是家家户户院中都燃着火堆,最为壮观的一座位于十字大街的皇城外宫,两条龙尾道左右环抱,中间一座巨大的庭燎高及数丈,火焰冲天。
大宋的皇室,一般都会在这时候,出来与民同乐。
或者是站在皇城的宫墙上,接受汴梁百姓的欢呼。
李师师左手拈起酒杯,右手托着杯底,轻轻一拧身子,低头道:“愿郎君喜乐安康,吉祥如意。”
“唱一个。”陈绍喝完之后,在她脸上摸了一把,笑嘻嘻地说道。
李师师轻轻转身,身姿轻盈,右手小指微微翘起、两个指头轻轻扶住右边的素袖,唱起一段吴腔:“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当你拥有李师师这样的女人,那么肉体上的欢愉,只是她给你的众多欢乐中很不起眼的一个。
陈绍第一次觉得,声色犬马,把声排在第一,是很有道理的。
陈绍饶有兴致地专心听着,她平日说得是官话,唱词用吴语却照样有滋有味。
也不知是越戏本身好听,还是因为从她口中唱出来才十分抒情动听,那喉音温柔娇媚,婉转动听。
陈绍觉得这岁守的,一点都不枯燥。
最后两人抱在一处,一句句暖人心脾的轻呢细语说到动情处,外人一听就像是甜言蜜语骗人的假话;
但是沉溺其中的人,却觉得字字都是真心。
除夕过后,新年伊始。
暮霭沉沉,汴梁城外的官道上,陈绍在亭子里等着,呵欠连天。
大虎站在他身边,威风凛凛,陈绍几乎是走到哪都带着他,形影不离。
不管什么时候这胖子都精神奕奕,陈绍有时候挺羡慕他的。
董大虎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生活规律,每日熬炼武艺,耍枪弄棒,不生龙活虎才怪。
而且他心宽体胖,什么事都不往心上搁,刚来时候一口气弄死两个人,夜里他倒头就睡,鼾声震天。
陈绍则是烛光不熄,绣帐翻腾,一夜颠龙倒凤。
到后来,是李师师爱惜他的身子,生怕他亏损太多,连哄带求,暧昧缠绵,这才让这位爷睡下。
今天一早,刘光烈派人提前来城里,告诉陈绍他马上就到。
果然,远处响起一阵马蹄声,隔着老远陈绍就看见了刘光烈熟悉的身影。
他心里有些高兴。
当他在这个世上,有了不止一个的牵挂和亲人之后,才算是真的融入了这个世界。
无牵无挂,看似是可以更加自在,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草。
人,到了什么时候,到了什么地方,都得有根。
一辆马吱吱呀呀地向前行进着,车上刘光烈打着盹。
“三哥,汴梁到了!”
刘光烈睁开眼,打了个哈欠,“他娘的总算是到了,绍哥儿这次不知道弄什么大事,叫我年也过不成,这次不宰他一顿,难消我心头恶气。”
其实他是说给一群兄弟听的。
刘光烈是刘府的小儿子不假,能使唤的亲信就这么十来个,平日里也都是以兄弟相称。
他打定主意,来了汴梁之后,自己出钱请大家去樊楼吃一顿酒,免得绍哥儿挨埋怨。
周围的人哈哈一笑,没当回事。
来汴梁过年也不错。
西北那地方,没什么好的,就是冬日里赶路,趟风冒雪着实有些辛苦。
“那不是绍哥儿?”
刘光烈裹紧身上的呢绒大氅,跳下马车,果然瞧见陈绍正往这边赶来。
等见了面之后,刘光烈先是给了一拳,随后又笑道:“怎么无精打采的,双眼黢黑,这汴梁的米不养人啊。”
陈绍暗暗惭愧。
自己为酒色所伤,竟然如此憔悴。
戒酒,必须戒酒!
两人一起上了马车,来到一处宅子。
这是刘府在汴梁的一个大宅院,位置一般,比较偏僻,但是胜在地方够大。
来到房中,刘光烈拽着陈绍,来到桌前,小声问道:“到底怎么个事?”
陈绍没有隐瞒,他直接说了全部实话。
毕竟这种事,人家也是冒着风险的,而且路上要尽量低调一点,刘光烈知道真相以后,也能更加小心。
本以为刘光烈会犹豫,但是他兴高采烈地捶了陈绍一拳。
“行啊你!不错!不枉我自小教你一些风流手段,把皇帝的女人都骗到手了。”
这他还真不是胡说,刘光烈从小就带着陈绍的原身玩,前几个月,还嘱咐自己养的妓女李桂娘给陈绍物色一个清倌人开苞。
可惜表弟年纪小,对这些不感兴趣。
刘光烈本来还觉得有些可惜,没想到表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开窍之后,来了个大的。
陈绍小声道:“这会不会给表兄和姑父惹麻烦?”
刘光烈一拍大腿,“这怕什么!又不是册录在案的嫔妃,跟你走了,说明你本事大,皇帝也不好声张。”
“可惜不能大肆宣扬,叫人知道我刘三的兄弟,是何等的风流!”
陈绍听得一愣一愣的。
刘光烈笑道:“别怕,就是真的被发现了,咱们就闹将起来,我们有理!”
看得出来,刘光烈是真的一点都不怕。甚至他能参与这么一件出挑的事,反而觉得有些兴奋。
其实陈绍是被明清的历史给吓住了,觉得皇帝都是那种稍微一得罪就要杀人全家的狠角色。
事实上,李师师确实是个自由身,想跟着谁完全是人家的自由。
历史上,周邦彦就钻在床底,听了一夜床脚。
第二天还写了一首词,广为流传,也没有被打击报复。
大宋的皇帝,你说他们菜也好,怂也罢,甚至是能力弱,都没问题.
但有一点,他们都不可怕,不是那种你让我不顺心,我就弄死你的怪物。
“话虽如此,咱们还是小心点为好。”陈绍谨慎地说道。
再过几年,赵佶就自身难保了,没必要赌他的人品。
要看番外的多多留言,想看的人多了再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