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傥来都似梦

    第16章 傥来都似梦
    汴京。
    都亭驿。
    作为专门接待重臣的馆驿,修建的十分豪华。
    二楼分置成数个雅轩,每个雅轩装饰皆是富贵堂皇,门窗桌椅、案几屏风皆仿唐制。
    壁上挂有几轴金碧山水,轩外临堂处都有一方小小露台,露台两面绿荫覆盖,盆景簇簇,看不清两边情景,便于轩内客人独处私谈。
    本来以陈绍的身份,是肯定住不进来的。
    但是因为他们要面圣,是皇帝亲自召见的,再加上这地方归童贯手下管,所以才沾光住了进来。
    房中热气蒸腾,陈绍舒舒服服坐在圆形的桧木大浴桶里,褪下的衣物都挂上屏风,桶边还有一架狭长的架子床、几张精巧玲珑的小几凳,均是上等的酸枝红木所制。
    他将温热的巾帕覆在额上,双臂跨在浴桶边缘,全身放松,热水满满浸过了胸口,连日来的酸疲一扫而空。
    迷迷糊糊中,陈绍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竟然见到了李清照,还和她对赌了起来。
    然后画面一转,自己竟然是在课堂上,手里捧着语文课本,不小心睡着了。
    砰的一声,房门被人推开,陈绍猛地惊醒。
    他有些茫然,脑子里一时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在梦里还是现实。
    直到他瞧见周围的环境,古色古香。
    不对,都是真的.
    陈绍暗暗叹了口气,刚才庄周梦蝶般的经历,让他再次记起了前世的时光。
    “东家,还添水么?”
    董大虎手里举着个木盆,里面全是热水。
    陈绍摇了摇头,说道:“我睡了多久?”
    “东家你睡着了么?”董大虎一头雾水。
    那应该是不小心眯了片刻。
    毕竟是长时间骑马赶路,累一点是正常的。
    有时候,人在累到一定地步之后,会有片刻的深度睡眠,甚至是休克。
    来这么一下,精神会快速恢复。
    陈绍怀疑自己就是进入了这种状态。
    他擦干了身体,穿好衣服,迈步来到隔壁房间。
    抬手敲了敲门,里面传来李良嗣的声音,“请进。”
    陈绍进来之后,发现李良嗣正捧着一本书在读。
    都亭驿内藏书很丰富,李良嗣对此大感兴趣,刚来就借了很多书。
    陈绍伸着脑袋看了一眼,他读的竟然是《梦溪笔谈》。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陈绍也发现了,李良嗣虽然是辽人,自小在辽国长大。
    但是他骨子里,比自己更像是个汉人,他仰慕中原文化,有着很深的民族情节。
    也难怪身居高位,能这么果断地放弃一切,弃辽投宋。
    而且他绝对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在辽国灭亡,童贯从金人手里买回燕云十六州之后,赵佶要封赏他。
    李良嗣三次上书辞官不做,说自己年轻时候就同燕中豪杰刘范、李奭及族兄马柔吉三人同心结义,想占据幽州、蓟州后归朝,在北极祠下洒酒,祭天发誓,等以后功成时,就做一个平民百姓,来表达本心。最初就不是为取功名,求富贵的。
    说自己是仰仗陛下威灵,现今此事幸而成功,念及从前的誓言,怎能违背呢?
    希望朝廷准许他辞官,让他买田归农,使有见识的人说他是:‘此平燕首谋之人,得请闲退,天下美事也!’
    可见此人确实是熟读历史,而且颇为迷恋诸葛丞相给自己规划的那种功成身退的感觉。
    可惜,他选错了人。
    赵佶不是个可以与他谋大事的皇帝。
    童贯更是一个废物点心。
    最后他们竟然把罪过,全都推在李良嗣身上,派人去把他脑袋砍了,全家妻小也被流放。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识人不明。
    陈绍因为开了天眼,站在上帝视角,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赵佶是个乐色。
    李良嗣却不能知道。
    而且他也没法选择。
    只能说时也命也。
    陈绍对赵佶,不抱一点点的希望,他太清楚这人的底色了。
    所以他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去西北当个军头,在接下来的乱世里,保全自己,若是还有能力的话,继而保全华夏天下。
    北宋灭亡之后,赵构等人仓皇逃亡江南,偏安一隅。
    但是北方大地,其实反抗之火从来就没有断过。
    无数豪杰前赴后继,但是无奈宋廷软弱,赵构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想北伐。
    这实在是太令人扼腕叹息了。
    “陈兄,此番面圣,可想好说辞了?”
    陈绍笑了笑,拽过一张椅子坐下,“我是个粗人,能做到不在君前失仪已经很难为我了。面圣这种事,还是得倚仗兄长你啊。”
    李良嗣没觉得他谦虚,甚至觉得陈绍说的很对。
    他十分害怕陈绍在皇帝面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来。
    主要是这一路上,陈绍给他留下的阴影太大了,他甚至害怕陈绍脑子抽了,跟皇帝身边的人索贿。
    好在他进了京畿之后,就变得沉稳了些,要知道在西北的时候,他打着童宣帅的名号,那可真是飞扬跋扈。
    陈绍又和他聊了几句,觉得有些闷,便提出带着人在东京逛一逛。
    李良嗣再三嘱咐他不能惹事。
    陈绍一口答应,带着亲兵们出去,在汴梁的街头乱逛。
    不得不说,汴梁绝对是当今世上,当之无愧的第一繁华城邑。
    断崖式地领先第二名。
    李良嗣则一天天的足不出户,始终闷在房里,坐在桌前苦思冥想。
    陈绍回来之后,进去给他送饭,只见他铺了一桌子的纸,写几个字,端详一番便团掉再写,弄得房中狼藉不堪。
    都是些预想中和皇帝的对答,他是每个字都反复斟酌。
    陈绍笑着摇头,这位老兄根本不了解赵佶,那人就是个纨绔皇帝,没那么多讲究。
    只要你对了他脾气,让他觉得有趣、好玩或者捧着他,这位皇帝百无禁忌。
    皇帝身边最得宠那几个,从来就没有什么规矩,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
    蔡攸有一次出征前,去和赵佶辞别,赵佶身边搂着两个小美人。
    蔡攸直接说,“功成之后,陛下把这两个赏赐给微臣吧!”
    赵佶也只是笑着答应,根本就不生气。
    “端王轻佻”四个字的含金量,在他登基为帝之后的每一天都在增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