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陈耀东发飆
第154章 陈耀东发飆
“咔,重拍。”
今天是《投奔怒海》开机的第三天,因为前两天陈耀东的导演风格走的是温柔派,结果拍摄效果不是太理想。
两天时间只完成了三场戏。
当然,慢只是其次,毕竟剧组刚开机,也需要磨合。
但是一些人的態度出了问题,就比如刚才拍的这场戏,其实昨天下午就已经ng了两次,他也和演员说了问题所在,结果今天问题还在,
再比如今早上原定於八点准时开机的,但因为造型师起晚了,结果拖到了八点半才开机。
陈耀东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香港人员觉得他太好说话了,人又年轻,所以不把他当回事?
若如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既然快快乐乐的拍戏氛围行不通,那就上强度吧按照前两日的惯例,喊咔之后,导演会把演员喊过去,说一下刚才这一遍的问题所在,有时候甚至还会亲自示范一遍。
但是今天这场戏ng后,演员见导演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导演椅上,也没有要讲戏的意思,莫名都有些心虚。
甚至,就连幕后工作人员也明显感觉今天剧组的气氛压抑了不少,没有前两天那么欢乐了。
本来还有人在窃窃私语的,可能也是嗅到了空气里传来的紧张,很快变得鸦雀无声。
陈耀东却没有管这些,只是平淡的问道:“演员调整好状態后说一声,我们接著拍第四遍。”
“导演,我们刚才那遍有什么问题吗?”这场戏是林子翔和几个配角的戏,林子翔都没敢说话,其中一个配角演员却壮著胆子问道。
“还是老问题!”陈耀东回答。
这名配角演员显然不是太满意陈耀东的回答,加上这两天陈耀东这个导演带给剧组的印象一直都是和和气气,很好说话的年轻人形象,胆气也足了三分,於是回了一句:
“哪些老问题?导演你不告诉我们,我们怎么知道怎么改?”
此话一出,剧组里一些比较敏感的人都知道要遭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他们就见年轻的导演冷笑一声,从导演椅上站了起来。
然后整个剧组里第一次见这位英俊瀟洒,平易近人的年轻导演发火。
“我说了是老问题,老问题,老问题,你他妈的是聋了还是跟老子在这装疯卖傻,
啊?”
“还大言不惭的说老子没告诉你,老子昨天没告诉你吗?可是你今天改了吗?”
“真不知道你他丫的怎么好意思说出这番话的——”
那名配角演员被骂憎了,感觉有些羞辱,但看著陈耀东这个样子,又有些色厉內茬只敢梗著脖子反击了一句:“你,你怎么还骂人呢。”
“骂你怎么了?因为你,浪费了老子上百块钱的胶捲,还耽误了整个剧组的时间,我不只是骂你,还要说的是,能拍就给老子好好拍,不能拍立马给我滚蛋。”
配角演员望著陈耀东,嘴唇了两下,到底还是没有说出『走就走”的话来。
有了今早上的这个小插曲之后,剧组的欢乐气氛已经消失殆尽,仿佛笼上了一层阴霾。
也因为大家都怕触怒这位年轻导演的眉头,这一天皆都分外的认真,导致拍戏效率相较於前两日大幅度提高,一天完成了前面两天的戏份。
原本大家以为等导演的火气过了,剧组的氛围就会回到轻鬆愉快的状態。
结果仅仅才是第二天,一位新的造型师进组,便取代了之前起晚了的那位造型师。
如果说昨天早上陈耀东在剧组发火,是立威的开始,那么今天他毫不留情的替换掉造型师的手段,让他的威信在剧组达到了一个巔峰。
好消息是,经此一役,剧组的拍片效率终於达到了陈耀东的预期。
不过剧组的氛围已经回不到头两天时的轻鬆愉快了。
因为陈耀东保持了比较严厉的导演风格,该骂就骂,该凶就凶,真就一点儿都不委屈自己。
当然,私底下他还是和眾人打成一片。
这也让剧组眾人对他又敬又畏。
转眼一个月过去。
电影的进度条在陈耀东高效率的拍片节奏之下,已经来到了四分之三。
这天早上,他们刚拍完第三场戏,其实还有半个小时才到放饭时间,但因为早上的拍片计划已经提前完成了,像这种情况,陈耀东都会提前下工。
算是给大家高效完成任务的一份福利。
当然如果某一天的拍片计划不是太顺利,他也会要求加班。
中午,眾人吃著大锅饭的时候,当地一名邮递员骑著他的二八大槓来到了剧组。
虽然他们《投奔怒海》剧组也有上百號人,但其实这一个月来,邮递员还是第一次来送信。
因为剧组大多数人都是香港人。
“谁是刘筱莉同志?有你的信。”
刘筱莉迎著眾人好奇的目光,从邮递员手里將信给接过来,发现是个大信封,说明这不是私人给她写的信,而是公家单位,她自己也心生好奇。
“小莉,哪里寄来的?”製片人夏梦替大家问道。
“燕京。”既然不是什么私人信件,刘筱莉並不避讳大家,直接就在原地將信给拆了开来。
这时,陈耀东和邮递员打完招呼,也走了过来。
就见刘筱莉看著手里的信惊喜道:“我入围了这一届的百奖。”
说完,她又抬头望看陈耀东再次分享道:
“小陈,我入围了百奖。”
“嗯,实至名归,恭喜小莉姐。”
陈耀东早在两个月前的百奖还在通过《大眾电影》杂誌报名的时候,就已经有所预料,所以此时听他小莉姐分享这个喜悦,虽然也替她高兴,但並不是太意外。
不对,还是有些意外的。
只不过他感到意外的点是,他这个编剧居然没有入围。
刘筱莉笑著笑著,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然后忽然就有些意兴阑珊,快乐减半。
“小陈,你別难过,在我心里,你就是最佳编剧。”
虽然刘筱莉是在安慰人,但是在周围一堆人看来,更像是小两口之间的甜言蜜语。
而陈耀东看著他家小莉姐说完这番话脸就开始红了,笑著將这群吃瓜群眾给赶走,接著反过来安慰起了他这未婚妻。
“没事,我是电影幕后,拿不拿奖其实意义都不是太大,而且,如果小莉姐你获奖了,我这个“师父”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小陈,谢谢你!”
或许是跟香港这群人待久了,刘筱莉的行为也潜移默化的变得大胆了一些。
居然在大庭广眾之下,上前给了陈耀东一个大大的拥抱。
“哇,亲一个。”“亲一个。”
香港这群人自然不会觉得一个简单的拥抱有什么,反而有人兴奋的开始起鬨。
不过这个要求对於刘筱莉来说就有些过了。
她闹了一个大红脸,也赶紧挣脱了陈耀东的怀抱。
“咔,重拍。”
今天是《投奔怒海》开机的第三天,因为前两天陈耀东的导演风格走的是温柔派,结果拍摄效果不是太理想。
两天时间只完成了三场戏。
当然,慢只是其次,毕竟剧组刚开机,也需要磨合。
但是一些人的態度出了问题,就比如刚才拍的这场戏,其实昨天下午就已经ng了两次,他也和演员说了问题所在,结果今天问题还在,
再比如今早上原定於八点准时开机的,但因为造型师起晚了,结果拖到了八点半才开机。
陈耀东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香港人员觉得他太好说话了,人又年轻,所以不把他当回事?
若如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既然快快乐乐的拍戏氛围行不通,那就上强度吧按照前两日的惯例,喊咔之后,导演会把演员喊过去,说一下刚才这一遍的问题所在,有时候甚至还会亲自示范一遍。
但是今天这场戏ng后,演员见导演只是面无表情的坐在导演椅上,也没有要讲戏的意思,莫名都有些心虚。
甚至,就连幕后工作人员也明显感觉今天剧组的气氛压抑了不少,没有前两天那么欢乐了。
本来还有人在窃窃私语的,可能也是嗅到了空气里传来的紧张,很快变得鸦雀无声。
陈耀东却没有管这些,只是平淡的问道:“演员调整好状態后说一声,我们接著拍第四遍。”
“导演,我们刚才那遍有什么问题吗?”这场戏是林子翔和几个配角的戏,林子翔都没敢说话,其中一个配角演员却壮著胆子问道。
“还是老问题!”陈耀东回答。
这名配角演员显然不是太满意陈耀东的回答,加上这两天陈耀东这个导演带给剧组的印象一直都是和和气气,很好说话的年轻人形象,胆气也足了三分,於是回了一句:
“哪些老问题?导演你不告诉我们,我们怎么知道怎么改?”
此话一出,剧组里一些比较敏感的人都知道要遭了。
果不其然,下一秒他们就见年轻的导演冷笑一声,从导演椅上站了起来。
然后整个剧组里第一次见这位英俊瀟洒,平易近人的年轻导演发火。
“我说了是老问题,老问题,老问题,你他妈的是聋了还是跟老子在这装疯卖傻,
啊?”
“还大言不惭的说老子没告诉你,老子昨天没告诉你吗?可是你今天改了吗?”
“真不知道你他丫的怎么好意思说出这番话的——”
那名配角演员被骂憎了,感觉有些羞辱,但看著陈耀东这个样子,又有些色厉內茬只敢梗著脖子反击了一句:“你,你怎么还骂人呢。”
“骂你怎么了?因为你,浪费了老子上百块钱的胶捲,还耽误了整个剧组的时间,我不只是骂你,还要说的是,能拍就给老子好好拍,不能拍立马给我滚蛋。”
配角演员望著陈耀东,嘴唇了两下,到底还是没有说出『走就走”的话来。
有了今早上的这个小插曲之后,剧组的欢乐气氛已经消失殆尽,仿佛笼上了一层阴霾。
也因为大家都怕触怒这位年轻导演的眉头,这一天皆都分外的认真,导致拍戏效率相较於前两日大幅度提高,一天完成了前面两天的戏份。
原本大家以为等导演的火气过了,剧组的氛围就会回到轻鬆愉快的状態。
结果仅仅才是第二天,一位新的造型师进组,便取代了之前起晚了的那位造型师。
如果说昨天早上陈耀东在剧组发火,是立威的开始,那么今天他毫不留情的替换掉造型师的手段,让他的威信在剧组达到了一个巔峰。
好消息是,经此一役,剧组的拍片效率终於达到了陈耀东的预期。
不过剧组的氛围已经回不到头两天时的轻鬆愉快了。
因为陈耀东保持了比较严厉的导演风格,该骂就骂,该凶就凶,真就一点儿都不委屈自己。
当然,私底下他还是和眾人打成一片。
这也让剧组眾人对他又敬又畏。
转眼一个月过去。
电影的进度条在陈耀东高效率的拍片节奏之下,已经来到了四分之三。
这天早上,他们刚拍完第三场戏,其实还有半个小时才到放饭时间,但因为早上的拍片计划已经提前完成了,像这种情况,陈耀东都会提前下工。
算是给大家高效完成任务的一份福利。
当然如果某一天的拍片计划不是太顺利,他也会要求加班。
中午,眾人吃著大锅饭的时候,当地一名邮递员骑著他的二八大槓来到了剧组。
虽然他们《投奔怒海》剧组也有上百號人,但其实这一个月来,邮递员还是第一次来送信。
因为剧组大多数人都是香港人。
“谁是刘筱莉同志?有你的信。”
刘筱莉迎著眾人好奇的目光,从邮递员手里將信给接过来,发现是个大信封,说明这不是私人给她写的信,而是公家单位,她自己也心生好奇。
“小莉,哪里寄来的?”製片人夏梦替大家问道。
“燕京。”既然不是什么私人信件,刘筱莉並不避讳大家,直接就在原地將信给拆了开来。
这时,陈耀东和邮递员打完招呼,也走了过来。
就见刘筱莉看著手里的信惊喜道:“我入围了这一届的百奖。”
说完,她又抬头望看陈耀东再次分享道:
“小陈,我入围了百奖。”
“嗯,实至名归,恭喜小莉姐。”
陈耀东早在两个月前的百奖还在通过《大眾电影》杂誌报名的时候,就已经有所预料,所以此时听他小莉姐分享这个喜悦,虽然也替她高兴,但並不是太意外。
不对,还是有些意外的。
只不过他感到意外的点是,他这个编剧居然没有入围。
刘筱莉笑著笑著,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然后忽然就有些意兴阑珊,快乐减半。
“小陈,你別难过,在我心里,你就是最佳编剧。”
虽然刘筱莉是在安慰人,但是在周围一堆人看来,更像是小两口之间的甜言蜜语。
而陈耀东看著他家小莉姐说完这番话脸就开始红了,笑著將这群吃瓜群眾给赶走,接著反过来安慰起了他这未婚妻。
“没事,我是电影幕后,拿不拿奖其实意义都不是太大,而且,如果小莉姐你获奖了,我这个“师父”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小陈,谢谢你!”
或许是跟香港这群人待久了,刘筱莉的行为也潜移默化的变得大胆了一些。
居然在大庭广眾之下,上前给了陈耀东一个大大的拥抱。
“哇,亲一个。”“亲一个。”
香港这群人自然不会觉得一个简单的拥抱有什么,反而有人兴奋的开始起鬨。
不过这个要求对於刘筱莉来说就有些过了。
她闹了一个大红脸,也赶紧挣脱了陈耀东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