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眾电影,用脚投票
第149章 大眾电影,用脚投票
“司徒老师,师娘,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稍后的聊天中,司徒昭墩得知自己这学生又要前往香港,略有疑惑道:
“怎么又要去香港?打算去多久?”
“是这样的老师,原本给《投奔怒海》找的导演因为顶不住自由总会的压力选挑子了,目前项目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夏梦阿姨想让学生顶上。”
“得了吧你,以为老师是並底之蛙是吧,虽然左派在香港的地位现在有些尷尬,但也总不至於连个导演都拿不出来,就算你说的情况是真的,这导演位置也不至於落在你小子头上。”
“嘿嘿,就知道瞒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其实是学生主动爭取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这也算是提前为毕设作品积攒一次经验了。”
“油嘴滑舌,虽然老师不知道香港那位夏梦同志为什么这么相信你,但这的確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实战机会,还是那句话,学校不会拖学生的后腿,但是拍一部电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项目,不是什么儿戏,你自己也要三思而行,切不可骄傲自大。”
“学生谨记,老师放心。”
十来分钟后,师娘买菜回来,没有看见丈夫时常掛在嘴边的得意门生,皱眉问道:“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你学生呢?”
“已经走了。”
“你没留他吃饭啊?”
“留了,不过那小子忙得很。”
从司徒老师家里出来的陈耀东,骑车正好路过一家书店,他的余光注意到摆放在书摊最上那时隔17年刚復刊的《大眾电影》杂誌,於是前面掉了个头,又骑了回来。
“同志,给我来一份,不,两份《大眾电影》杂誌。”
“好嘞,6分钱。”
陈耀东掏了掏口袋,发现自己最低的面值都是一角钱,於是又看了眼旁边今天的《人民日报》,问道:“这报纸多少钱?”
“一分钱。”
“我要三份《大眾电影》,一份这报纸。”
说著,將一枚一角钱的硬幣递了老板,同时自己在书摊上拿走了他说出来的四件產品。
中关村33號院。
“怎么样小陈,请到假了吗?”
“请好了阿姨。”
今天是正月初六,本来刘家人是打算今天回去的。
但因为大女儿和女婿要去香港,他们才决定多留几天,说是送送他们。
“这是什么?”这时,刘筱莉注意到了陈耀东买回来的杂誌和报纸。
“《大眾电影》。”
刘筱莉將杂质拿了出来,搓开一看,发现有三份,皱眉道:
“你怎么还买三份呢。”
“这就不懂了吧?”
“懂什么?”
见未婚妻露出疑惑的眼神,陈耀东打趣道:“亏你还是个演员,竟然不知道《大眾电影》可以报名百奖。”
“啥?”
刘筱莉一愣,然后低头看向手里的《大眾电影》杂誌,发现果真如小陈所言。
最关键的是,这上面竟然还有他们的《牧马人》。
“姐,姐姐姐,给我一份。”
“哇,真的耶,这岂不是说,姐你有机会拿到百奖影后。”
“什么是影后?”旁边的刘母露出了疑惑。
周文琼指著杂誌上的一个名词道:“就是这个最佳女演员,在行业內,我们管它叫做影后。”
刘筱莉见妹妹比自己还激动,忍不住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我自己都没有拿奖的把握,文琼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姐,我觉得你获奖的希望很大,毕竟你主演的《牧马人》上映的时候那么火,而且你看上面这些竞选的电影,没有一部在热度上可以超过《牧马人》的。”
“《小》也很火啊,还有上影厂拍的《甜蜜的事业》—”
“好了,先不去討论这些没意义的事,给我一份《大眾电影》,我先把我这一票给投了。”
“姐夫,你准备投给谁?”
“这还用说嘛,我就是用脚投票,也肯定投给《牧马人》啊。”
“不应该大公无私吗?”陈艷红闻讯赶来,听见他们的对话后插了一句。
“好吧,我为我的肤浅道歉,確实应该公正客观的投票。”
说著,陈耀东便从公文包里將钢笔取出来,在《大眾电影》杂誌附赠的百奖选票表上开始落笔起来。
最佳故事片:《牧马人》
最佳导演:成英《牧马人》
最佳编剧:陈耀东《牧马人》
最佳男演员:朱时卯《牧马人》
最佳女演员:刘筱莉《牧马人》
一堆人围著看陈耀东填完他手里的这张《大眾电影》杂誌附赠的百奖选票表,均都有些被他这种连演都不演的態度看傻了。
“不是啊,老弟,这就是你说的公正客观,大公无私吗?”
“没错啊,所谓举贤不避亲,在我心里,《牧马人》就是最好的。”
陈艷红憋了半天,最后出三个字:“有道理!”
说完她看向了周文琼手里的那张百奖选票表,不过周文琼並不打算给她。
“姐夫,借你笔一用。”
“给。”
拿到笔的小姨子,也学著陈耀东刚才的瀟洒,直接將他答案誉抄了一遍。
最后一张表在刘筱莉手里,周文琼写完,就直接將笔递给了她姐。
刘筱莉也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女人,同样照著陈耀东的模版抄了一遍。
陈艷红见状,直接骑上陈耀东的自行车就出了门。
她也要去买《大眾电影》杂誌次日。
首都机场外面。
“儿子,保护好小莉,不准她受欺负。”
“放心吧妈,我肯定会的,你们都回去了,在外面站著也挺冷的。”
说完,陈耀东接著又和老丈人,丈母娘告別道:
“叔叔阿姨,你们也別著急回去,在燕京多玩几天唄。”
“不玩了,得回去上班了,下次放假的时候又来。”
刘母继续道:“小陈你吃得开,多照顾一下小莉—-什么时候有空了,隨时欢迎你再来哈尔宾玩。”
“好的阿姨。”
又是五分钟过去,两人终於和亲人完成了告別仪式。
“不好意思啊两位同志,让你们久等了。”
他们此行的队伍里还有两位新华社的工作人员,让他们等了半天,所以陈耀东和刘筱莉走过来的时候道了个歉。
“司徒老师,师娘,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稍后的聊天中,司徒昭墩得知自己这学生又要前往香港,略有疑惑道:
“怎么又要去香港?打算去多久?”
“是这样的老师,原本给《投奔怒海》找的导演因为顶不住自由总会的压力选挑子了,目前项目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夏梦阿姨想让学生顶上。”
“得了吧你,以为老师是並底之蛙是吧,虽然左派在香港的地位现在有些尷尬,但也总不至於连个导演都拿不出来,就算你说的情况是真的,这导演位置也不至於落在你小子头上。”
“嘿嘿,就知道瞒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其实是学生主动爭取的,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这也算是提前为毕设作品积攒一次经验了。”
“油嘴滑舌,虽然老师不知道香港那位夏梦同志为什么这么相信你,但这的確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实战机会,还是那句话,学校不会拖学生的后腿,但是拍一部电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项目,不是什么儿戏,你自己也要三思而行,切不可骄傲自大。”
“学生谨记,老师放心。”
十来分钟后,师娘买菜回来,没有看见丈夫时常掛在嘴边的得意门生,皱眉问道:“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你学生呢?”
“已经走了。”
“你没留他吃饭啊?”
“留了,不过那小子忙得很。”
从司徒老师家里出来的陈耀东,骑车正好路过一家书店,他的余光注意到摆放在书摊最上那时隔17年刚復刊的《大眾电影》杂誌,於是前面掉了个头,又骑了回来。
“同志,给我来一份,不,两份《大眾电影》杂誌。”
“好嘞,6分钱。”
陈耀东掏了掏口袋,发现自己最低的面值都是一角钱,於是又看了眼旁边今天的《人民日报》,问道:“这报纸多少钱?”
“一分钱。”
“我要三份《大眾电影》,一份这报纸。”
说著,將一枚一角钱的硬幣递了老板,同时自己在书摊上拿走了他说出来的四件產品。
中关村33號院。
“怎么样小陈,请到假了吗?”
“请好了阿姨。”
今天是正月初六,本来刘家人是打算今天回去的。
但因为大女儿和女婿要去香港,他们才决定多留几天,说是送送他们。
“这是什么?”这时,刘筱莉注意到了陈耀东买回来的杂誌和报纸。
“《大眾电影》。”
刘筱莉將杂质拿了出来,搓开一看,发现有三份,皱眉道:
“你怎么还买三份呢。”
“这就不懂了吧?”
“懂什么?”
见未婚妻露出疑惑的眼神,陈耀东打趣道:“亏你还是个演员,竟然不知道《大眾电影》可以报名百奖。”
“啥?”
刘筱莉一愣,然后低头看向手里的《大眾电影》杂誌,发现果真如小陈所言。
最关键的是,这上面竟然还有他们的《牧马人》。
“姐,姐姐姐,给我一份。”
“哇,真的耶,这岂不是说,姐你有机会拿到百奖影后。”
“什么是影后?”旁边的刘母露出了疑惑。
周文琼指著杂誌上的一个名词道:“就是这个最佳女演员,在行业內,我们管它叫做影后。”
刘筱莉见妹妹比自己还激动,忍不住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我自己都没有拿奖的把握,文琼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姐,我觉得你获奖的希望很大,毕竟你主演的《牧马人》上映的时候那么火,而且你看上面这些竞选的电影,没有一部在热度上可以超过《牧马人》的。”
“《小》也很火啊,还有上影厂拍的《甜蜜的事业》—”
“好了,先不去討论这些没意义的事,给我一份《大眾电影》,我先把我这一票给投了。”
“姐夫,你准备投给谁?”
“这还用说嘛,我就是用脚投票,也肯定投给《牧马人》啊。”
“不应该大公无私吗?”陈艷红闻讯赶来,听见他们的对话后插了一句。
“好吧,我为我的肤浅道歉,確实应该公正客观的投票。”
说著,陈耀东便从公文包里將钢笔取出来,在《大眾电影》杂誌附赠的百奖选票表上开始落笔起来。
最佳故事片:《牧马人》
最佳导演:成英《牧马人》
最佳编剧:陈耀东《牧马人》
最佳男演员:朱时卯《牧马人》
最佳女演员:刘筱莉《牧马人》
一堆人围著看陈耀东填完他手里的这张《大眾电影》杂誌附赠的百奖选票表,均都有些被他这种连演都不演的態度看傻了。
“不是啊,老弟,这就是你说的公正客观,大公无私吗?”
“没错啊,所谓举贤不避亲,在我心里,《牧马人》就是最好的。”
陈艷红憋了半天,最后出三个字:“有道理!”
说完她看向了周文琼手里的那张百奖选票表,不过周文琼並不打算给她。
“姐夫,借你笔一用。”
“给。”
拿到笔的小姨子,也学著陈耀东刚才的瀟洒,直接將他答案誉抄了一遍。
最后一张表在刘筱莉手里,周文琼写完,就直接將笔递给了她姐。
刘筱莉也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女人,同样照著陈耀东的模版抄了一遍。
陈艷红见状,直接骑上陈耀东的自行车就出了门。
她也要去买《大眾电影》杂誌次日。
首都机场外面。
“儿子,保护好小莉,不准她受欺负。”
“放心吧妈,我肯定会的,你们都回去了,在外面站著也挺冷的。”
说完,陈耀东接著又和老丈人,丈母娘告別道:
“叔叔阿姨,你们也別著急回去,在燕京多玩几天唄。”
“不玩了,得回去上班了,下次放假的时候又来。”
刘母继续道:“小陈你吃得开,多照顾一下小莉—-什么时候有空了,隨时欢迎你再来哈尔宾玩。”
“好的阿姨。”
又是五分钟过去,两人终於和亲人完成了告別仪式。
“不好意思啊两位同志,让你们久等了。”
他们此行的队伍里还有两位新华社的工作人员,让他们等了半天,所以陈耀东和刘筱莉走过来的时候道了个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