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兄弟分家?
第130章 兄弟分家?
《庐山恋》的拍片速度很慢,效率很低,不过这次陈耀东不可能再像当初他在《牧马人》剧组时那般去改变什么了,
他更加不会一直待在剧组。
约莫一周后,陈耀东尽到了一个编剧义务的同时,也將庐山及周边的美景一起打包』,便向剧组告辞,一个人返回了燕京。
巧的是,他来的时候,《人民文学》发布了《高山下的环》的前半部分,
而他回去的时候,又赶上了《人民文学》发布了小说的后半部分。
於是这一路车上,他再次听到了不少乘客在討论他和他的这部小说。
刚开始还会在心里窃喜,但是听得多了,好像也麻木了。
但从始至终,陈耀东都没有暴露他的身份,只把自己当个路人。
两日后。
北师大家属小区。
王春梅看著这么快就回来的儿子,还有些挺意外的。
“我以为你要开学的时候才会回来哩。”
“哪里需要这么久,其实要不是贪图庐山的秀美风景和歷史底蕴,说不得您儿子早两天前就已经回来了。”陈耀东一边说著,一边將在庐山市买的当地特產以及一些新鲜玩意取下来,当做礼物分发给家人。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你刚了一大笔钱买了一栋房子,就不知道节约一点吗?净会乱钱。”王春梅嘴上虽然教训著,礼物却是照收不误,甚至嘴角还著一抹骄傲的笑。
『是是是,老妈教训的是,但我买的这些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小莉有礼物吧?”王春梅又问。
“那自然也有啊。”
陈耀东说著,揉了揉侄子的脑袋,又抱了抱已经两岁的侄女。
“小悦,叫声小叔,小叔给你吃好不好?”
“小—黍。”
“真乖~”
在他逗著侄女玩的时候,老陈这位歷史系教授借题发挥,谈兴正浓,於是给家人科普了一下庐山的歷史底蕴和意义。
“庐山,北濒长江,东接潘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有瀑布22
处,溪涧18条,湖潭14,最著名的是它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到155米,如果是汛期,去看瀑布时最美。”
“庐山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具有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特色,甚至在世界上都有清凉世界的美誉。”
“歷史上,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軾,王安石等等一千多位有名可考的文坛巨匠都曾登临庐山,在这个地方留下了4000多首诗词歌赋.“”
陈耀东见老爹说的头头是道,差点以为刚从庐山回来的人是他,而不是自己。
但是说的这般详细,又不像是一个没去过庐山的人,问题是,陈耀东还真不知道他爹去过没有,遂直接问道:
“爸,你也去过庐山?”
“我哪里去过。不过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想去看一看,听说那里还有伟人生活过的痕跡。”
“没去过您还能对庐山这么了解,不愧是歷史系教授啊。”
陈耀东送上了一记马屁,然后又道:“我这次在庐山拍了不少照片,回头可以多洗一份,送给老爸你过过眼癮—”
这话说到一半,陈耀东似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现在暑假,您可以带上老妈自个儿去庐山看看啊,就当旅游了。”
老陈还没表態,王春梅先道:“我才不去,要去你爹自己去。”
“我也没说要去啊。”老陈冲媳妇嘟了一声,然后又对儿子道:“回头你把照片衝出来,借我看看就行了,不用多洗一份,洗照片的钱也不便宜。你妈说的没错,你刚了一大笔钱买了房子,往后还要添置家具,该节约还是得节约。”
添置家具確实需要不少钱,而且陈耀东还会对他现在买的那套四合院进行重新装修,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以他现在的『身家”,也还不至於连冲洗几张照片都捨不得。
只是不想再听父母叻嶗,他也只能敷衍的点点头。
接著转移话题道:“也不知道那张家搬完了没有?我打算待会儿过去看看。
“已经搬了。”
王春梅道:“上前天那张兰托李娟来找你交钥匙,你不在,我就替你去了,
顺带看了一下那房子,基本上已经被搬空了。”
“搬空了?”陈耀东微微一愣,心想不会是自己听错了吧?
“那张兰把能卖的东西都卖了。”王春梅解释了一下。
原来如此!
陈耀东恍然大悟。
不过也更加好奇了,於是把侄女交给他大嫂,从老妈处拿了钥匙,就准备出门。
这时老陈忽然道:“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好。”
陈耀东原本打算路过北影厂的时候,顺道进去將他小莉姐给接上,但是现在老爹想和他去看看他的房子,他也没有理由拒绝。
他都以为自己的计划要变一变了,没想到父子下楼的时候,竟然碰到了下班回来的大哥。
“大哥。”
“咦,东子你就回来了?”
“嗯,回来了。”
一身白色警服的陈耀华停下自行车,对著老陈喊了一声爸,然后看向这两人问道:“东子,你和爸这是打算去哪?”
“我和小东去看看他那套房子。”老陈解释了下。
陈耀东点头,看上了大哥座下的自行车。
然而不等他开口,就听陈耀华眼前一亮道:“小东你那房子我也还没看过,
正好,这次和你们一起去看看。”
“嗯.好,不过大哥你要不要上楼放东西啊?”
陈耀东所谓的放东西,其实是问大哥要不要上楼换身衣服。
“没事,就这样,时间也不早了,咱快去快回。”
“也好。”
於是父子三人骑著两辆自行车驶出了小区,朝著西北方向的中关村而去。
路过北影厂的时候,陈耀东也没有停。
“臥槽,搬得还真他娘的乾净啊。”
不多时,陈耀东用钥匙打开四合院的门,进来一瞧,发现连把椅子都没有给他留,也是有些无语。
而老陈將这套两进的四合院里里外外都逛了三四遍之后,当著大儿子的面对陈耀东道:“东子,你年纪轻轻就靠自己赚钱买了一栋这么大的房子,老实说,
我和你妈既替你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震惊!你买这套房子,我们没帮上什么忙.....”
下面的话老陈似乎有些不知该怎么开口,但显然是早晚要说的,於是纠结了一会儿后,还是一咬牙道:“东子,你赚钱的本事大,我们全家人加起来甚至都比不过你一个人,所以--所以你妈和我商量了下,准备拿出1500块来给你添置家具,至於家里那套房子,將来就是老大的,不知道这样的安排,你有没有意见?”
老陈和王春梅的这番想法,不仅陈耀东第一次听,就是他大哥也是第一次听。
很显然,一边是一套北师大家属小区的筒子楼,一边是1500块,肯定前者的价值更高。
父母的这个分家方案明显是偏向大哥的,
不过,谁说兄弟分家就一定要平均分配了?
陈耀东和他大哥对视了一眼,看得出他大哥此时內心应该很复杂,上前拍了拍他肩膀,然后淡淡一笑,表態道:
“老爸,你们那房子我本来也没打算和大哥爭,至於这1500块,我也不能要,一来是我自己的钱足够添置家具了,二来,你和老妈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
总也是要给自己留点养老钱吧。”
“可是————”老陈还想劝,却被陈耀东打断道:“好了爸,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要分家了吗?”
这句话把老陈找的各种理由都给堵在了喉咙里。
当然也是现在陈耀东太有本事了,不然他的话,也起不到这种效果。
陈耀华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犹豫了许多,最后对著陈耀东这个弟弟说了两个字:“谢谢~”
“大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既然我乾的这一行赚钱更加容易一些,將来不管是你,还是三姐,但凡谁需要钱帮忙的,我肯定不会吝嗇。”
“嗯,我相信,不过谁的钱都不是大风颳来的,所以如果不是真有难处,大哥也不会隨便开口向你借钱。”
陈耀东也相信他大哥这番话说的是真心话,因为上辈子他大哥就一次也没有找他借过钱。
这一世,他不敢说带家人大富大贵,但是凭著先知优势,引导他们发点小財,提前过上小康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父子三人把话聊开之后,也没有在这空荡荡的四合院里久留,待陈耀东重新把门上锁,又是三人再次骑著两辆自行车,有说有笑的朝著来时的方向而去。
但是这次路过北影广门口时陈耀东却停下了车子:“爸你和大哥先回去,我去接下小莉。”
“好,不过快到饭点了,你们记得早点回来了,別让大家一直等你们。”
“放心,接上她就回。”
《庐山恋》的拍片速度很慢,效率很低,不过这次陈耀东不可能再像当初他在《牧马人》剧组时那般去改变什么了,
他更加不会一直待在剧组。
约莫一周后,陈耀东尽到了一个编剧义务的同时,也將庐山及周边的美景一起打包』,便向剧组告辞,一个人返回了燕京。
巧的是,他来的时候,《人民文学》发布了《高山下的环》的前半部分,
而他回去的时候,又赶上了《人民文学》发布了小说的后半部分。
於是这一路车上,他再次听到了不少乘客在討论他和他的这部小说。
刚开始还会在心里窃喜,但是听得多了,好像也麻木了。
但从始至终,陈耀东都没有暴露他的身份,只把自己当个路人。
两日后。
北师大家属小区。
王春梅看著这么快就回来的儿子,还有些挺意外的。
“我以为你要开学的时候才会回来哩。”
“哪里需要这么久,其实要不是贪图庐山的秀美风景和歷史底蕴,说不得您儿子早两天前就已经回来了。”陈耀东一边说著,一边將在庐山市买的当地特產以及一些新鲜玩意取下来,当做礼物分发给家人。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你刚了一大笔钱买了一栋房子,就不知道节约一点吗?净会乱钱。”王春梅嘴上虽然教训著,礼物却是照收不误,甚至嘴角还著一抹骄傲的笑。
『是是是,老妈教训的是,但我买的这些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小莉有礼物吧?”王春梅又问。
“那自然也有啊。”
陈耀东说著,揉了揉侄子的脑袋,又抱了抱已经两岁的侄女。
“小悦,叫声小叔,小叔给你吃好不好?”
“小—黍。”
“真乖~”
在他逗著侄女玩的时候,老陈这位歷史系教授借题发挥,谈兴正浓,於是给家人科普了一下庐山的歷史底蕴和意义。
“庐山,北濒长江,东接潘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有瀑布22
处,溪涧18条,湖潭14,最著名的是它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到155米,如果是汛期,去看瀑布时最美。”
“庐山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具有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特色,甚至在世界上都有清凉世界的美誉。”
“歷史上,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軾,王安石等等一千多位有名可考的文坛巨匠都曾登临庐山,在这个地方留下了4000多首诗词歌赋.“”
陈耀东见老爹说的头头是道,差点以为刚从庐山回来的人是他,而不是自己。
但是说的这般详细,又不像是一个没去过庐山的人,问题是,陈耀东还真不知道他爹去过没有,遂直接问道:
“爸,你也去过庐山?”
“我哪里去过。不过有机会的话,我倒是想去看一看,听说那里还有伟人生活过的痕跡。”
“没去过您还能对庐山这么了解,不愧是歷史系教授啊。”
陈耀东送上了一记马屁,然后又道:“我这次在庐山拍了不少照片,回头可以多洗一份,送给老爸你过过眼癮—”
这话说到一半,陈耀东似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现在暑假,您可以带上老妈自个儿去庐山看看啊,就当旅游了。”
老陈还没表態,王春梅先道:“我才不去,要去你爹自己去。”
“我也没说要去啊。”老陈冲媳妇嘟了一声,然后又对儿子道:“回头你把照片衝出来,借我看看就行了,不用多洗一份,洗照片的钱也不便宜。你妈说的没错,你刚了一大笔钱买了房子,往后还要添置家具,该节约还是得节约。”
添置家具確实需要不少钱,而且陈耀东还会对他现在买的那套四合院进行重新装修,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但是以他现在的『身家”,也还不至於连冲洗几张照片都捨不得。
只是不想再听父母叻嶗,他也只能敷衍的点点头。
接著转移话题道:“也不知道那张家搬完了没有?我打算待会儿过去看看。
“已经搬了。”
王春梅道:“上前天那张兰托李娟来找你交钥匙,你不在,我就替你去了,
顺带看了一下那房子,基本上已经被搬空了。”
“搬空了?”陈耀东微微一愣,心想不会是自己听错了吧?
“那张兰把能卖的东西都卖了。”王春梅解释了一下。
原来如此!
陈耀东恍然大悟。
不过也更加好奇了,於是把侄女交给他大嫂,从老妈处拿了钥匙,就准备出门。
这时老陈忽然道:“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好。”
陈耀东原本打算路过北影厂的时候,顺道进去將他小莉姐给接上,但是现在老爹想和他去看看他的房子,他也没有理由拒绝。
他都以为自己的计划要变一变了,没想到父子下楼的时候,竟然碰到了下班回来的大哥。
“大哥。”
“咦,东子你就回来了?”
“嗯,回来了。”
一身白色警服的陈耀华停下自行车,对著老陈喊了一声爸,然后看向这两人问道:“东子,你和爸这是打算去哪?”
“我和小东去看看他那套房子。”老陈解释了下。
陈耀东点头,看上了大哥座下的自行车。
然而不等他开口,就听陈耀华眼前一亮道:“小东你那房子我也还没看过,
正好,这次和你们一起去看看。”
“嗯.好,不过大哥你要不要上楼放东西啊?”
陈耀东所谓的放东西,其实是问大哥要不要上楼换身衣服。
“没事,就这样,时间也不早了,咱快去快回。”
“也好。”
於是父子三人骑著两辆自行车驶出了小区,朝著西北方向的中关村而去。
路过北影厂的时候,陈耀东也没有停。
“臥槽,搬得还真他娘的乾净啊。”
不多时,陈耀东用钥匙打开四合院的门,进来一瞧,发现连把椅子都没有给他留,也是有些无语。
而老陈將这套两进的四合院里里外外都逛了三四遍之后,当著大儿子的面对陈耀东道:“东子,你年纪轻轻就靠自己赚钱买了一栋这么大的房子,老实说,
我和你妈既替你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震惊!你买这套房子,我们没帮上什么忙.....”
下面的话老陈似乎有些不知该怎么开口,但显然是早晚要说的,於是纠结了一会儿后,还是一咬牙道:“东子,你赚钱的本事大,我们全家人加起来甚至都比不过你一个人,所以--所以你妈和我商量了下,准备拿出1500块来给你添置家具,至於家里那套房子,將来就是老大的,不知道这样的安排,你有没有意见?”
老陈和王春梅的这番想法,不仅陈耀东第一次听,就是他大哥也是第一次听。
很显然,一边是一套北师大家属小区的筒子楼,一边是1500块,肯定前者的价值更高。
父母的这个分家方案明显是偏向大哥的,
不过,谁说兄弟分家就一定要平均分配了?
陈耀东和他大哥对视了一眼,看得出他大哥此时內心应该很复杂,上前拍了拍他肩膀,然后淡淡一笑,表態道:
“老爸,你们那房子我本来也没打算和大哥爭,至於这1500块,我也不能要,一来是我自己的钱足够添置家具了,二来,你和老妈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
总也是要给自己留点养老钱吧。”
“可是————”老陈还想劝,却被陈耀东打断道:“好了爸,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要分家了吗?”
这句话把老陈找的各种理由都给堵在了喉咙里。
当然也是现在陈耀东太有本事了,不然他的话,也起不到这种效果。
陈耀华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犹豫了许多,最后对著陈耀东这个弟弟说了两个字:“谢谢~”
“大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既然我乾的这一行赚钱更加容易一些,將来不管是你,还是三姐,但凡谁需要钱帮忙的,我肯定不会吝嗇。”
“嗯,我相信,不过谁的钱都不是大风颳来的,所以如果不是真有难处,大哥也不会隨便开口向你借钱。”
陈耀东也相信他大哥这番话说的是真心话,因为上辈子他大哥就一次也没有找他借过钱。
这一世,他不敢说带家人大富大贵,但是凭著先知优势,引导他们发点小財,提前过上小康生活还是没问题的。
父子三人把话聊开之后,也没有在这空荡荡的四合院里久留,待陈耀东重新把门上锁,又是三人再次骑著两辆自行车,有说有笑的朝著来时的方向而去。
但是这次路过北影广门口时陈耀东却停下了车子:“爸你和大哥先回去,我去接下小莉。”
“好,不过快到饭点了,你们记得早点回来了,別让大家一直等你们。”
“放心,接上她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