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高山》发布,

    第128章 《高山》发布,
    “小莉,你在写什么呢?”
    听到声音,刘筱莉停下笔,抬头望去,见是刘幗泉,解释了一下:
    “在用小陈教给我的方法,给“静秋”写人物传记呢。”
    刘幗泉之前也是演员,而且是科班出身的演员,知道给角色写人物传记对於演员吃透这个角色帮助很大,点点头,见屋子里只有刘筱莉一个人,遂又问道:“小莉,你家小陈呢?他今天怎么没过来给你上表演课啊?”
    “刘姐,你找小陈有事吗?”刘筱莉见刘幗泉还带了一个男演员过来,不答反问。
    不过这个男演员她认识,叫唐国。
    “小莉,我先和你介绍一下。”
    刘幗泉指著男演员道:“唐国同志,將在咱们电影里饰演老三。”
    她同样也向唐国介绍了一下刘筱莉。
    等两人客气的打了声招呼,刘幗泉又才道:“是这么滴,这不是前几天小陈一直在给小莉你上课吗,我想著给一个人上课是上,给两个人上课也是上,刚好今天唐国同志进组,所以就带他过来也让小陈培训一下。”
    刘筱莉恍然,却是遗憾道:
    “刘姐,恐怕让你失望了,小陈他去庐山了。”
    “去庐山做什么—”
    还不等刘筱莉开口,刘幗泉自己就猜到了真相。
    “小陈他去《庐山恋》剧组了?”
    “对。”刘筱莉点头,继而替自家男人解释了一句:“刘姐你这两天太忙了,估计小陈也是没找到机会对你说。”
    “这倒没什么关係。”刘幗泉摆摆手,又感慨道:“难怪之前我想让小陈在剧组担任副导演,他会拒绝——敢情是个大忙人啊。”
    “不过小陈他有说什么时候回来吗?”
    刘筱莉摇头:“他没说,但这个应该要看《庐山恋》剧组那边的事情復不复杂吧。”
    “也是。”
    一列南下的火车上。
    陈耀东正在专注的听著大家热情似火的討论著这一期的《人民文学》杂誌。
    “知名青年作家辰东同志又写新作了,这次发表在了《人民文学》上,写的一如既往的精彩,推荐大家都看一看啦。”
    “辰东?这个作者是不是喜欢写爱情小说啊?可惜人老了,看不了你们年轻人喜欢的这些情情爱爱的东西。”
    “大爷,这次辰东同志写了一篇军事文,而且背景还是咱们南边正在发生的战事。”
    “真的?名字叫什么?“
    “《高山下的环》。”
    “小伙子,能不能借你手里的杂誌给我老头子看看?”
    “当然没问题,大爷,给您。”
    “哎哎哎,同志,也借我们传阅一下唄。”
    “我这里还有一份《人民文学》杂誌,谁想看?”
    “我我我。”
    “哎呦,这个赵蒙生偷奸耍滑,吃不了一点苦,还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少爷兵,要是当年这样的兵分配到老子的手下,肯定狠狠让他涨涨教训。
    d
    “幸好这样的兵只是少数,咱们国家大多还是像梁三喜和靳开来这样的好兵。”
    “对对对,老哥说的没错,听您这话,您是退伍老兵吧?”
    “退伍七八年了,想当年唉,算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这位坐在陈耀东对面的老兵大哥扬了扬手里的杂誌,带了几分疑惑道:“我知道辰东这个作者,他之前写的爱情小说我全都看过。说实话,这次他写了一篇军事文,既让我感到意外,又是惊喜。但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要塑造赵蒙生这样一个不討喜的主角呢?”
    陈耀东接话道:“我猜后面应该会有一些反转吧,这个故事不是还没完嘛。”
    “这倒也是。”
    老兵继续道:“唉,其实每个新兵都是需要成长的,像赵蒙生这样吃不了苦的新兵,我还是新兵连那会儿也遇到过不少,但是后来他们照样也都成为了尖兵,好兵。”
    “那刚才老哥为什么看小说的时候,火气那么大呢?”陈耀东好奇问道。
    “小同志,这就是这位作者的厉害之处了,辰东同志这次虽然塑造了一个不討喜的主角,但他讲故事的能力还是那么厉害,关键还很擅长调动读者的情绪.”
    “他这么厉害吗?”陈耀东眨了眨眼,一副我怎么不知道的表情?
    不过当看自己的面,听別人这么夸自己,这种感觉还是挺奇妙的。
    在陈耀东乘火车南下前往《庐山恋》剧组的时候,他的第四篇小说《高山下的环》因为《人民文学》走向了普通市民,走进了机关单位,同时也走进了军营。
    军营是很少给士兵统一订阅杂誌的。
    但是这一期的《人民文学》他们就这样做了。
    而且还不只是个例,是全国的军营都是如此。
    更关键的是,部队订阅的这一期《人民文学》杂誌上,关於《高山下的环》没有分为上下两部分。换而言之,將近13万字的小说,全都刊登在这了这一期杂誌上面。
    21岁的王如今是北海舰队的一名卫生员,但他不甘心这辈子只做一个卫生员。
    他曾想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可是没考上。
    於是决定另闢蹊径,他从小作文就写得好,便在高考落榜之后尝试写小说。
    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叫《等待》,因为自身还是一个军人,所以他投稿给了《解放军文艺》,最终他这篇处女作成功发表了。
    当初发表的时候王欣喜若狂,幻想著自己一举成名,从此靠著文学梦逆天改命。
    然而现实是,他的小说虽然得以发表,但是根本没有给这个文坛溅起半点水。
    反倒是同期的一部叫《牧马人》的爱情小说火了。
    王不服,觉得《牧马人》水平也就一般,凭什么这部小说都能火,而自己的《等待》却折戟沉沙?
    后面王也写了一篇爱情小说,他这次往大杂誌投稿。
    结果都没过。
    反倒是那个辰东相继又发表了《庐山恋》和《山楂树之恋》,且一部比一部火。
    王觉得《庐山恋》只是勉强还行:
    但是看完《山楂树之恋》后,他再看自己写的爱情小说,什么也没说,默默丟进了垃圾桶。
    往后半年来,王痛定思痛,觉得自己在爱情小说领域,是不可能战胜那个辰东了。
    於是他打算换个赛道。
    王是军人,因为这层身份,他准备写一篇军事文。
    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信心十足。
    他甚至已经看到了自己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他刚要动笔。
    室友就给他带回来了一份《人民文学》杂誌。
    他不明所以,但还是拿起来看了一眼。
    然后他发现这期《人民文学》杂誌上刊登了一篇叫做《高山下的环》的军事文。
    他同时也注意到了,作者的名字叫做一一辰东!
    他愣住了。
    他希望只是重名。
    但他接下来还是把这篇《高山下的环》看完了。
    就在看完的一瞬间,他手里的笔,重重落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