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小说完稿,暑假到来
第125章 小说完稿,暑假到来
房子允许私营买卖今年才刚刚放开,但四九城里真正拥有私宅,而且想要出手的人一来极少极少,二来大家的观念就是等公家分房,这使得虽然政策放开了,但是和以前没什么区別。
陈耀东在这个时候提出自己的买房计划,外人不会给他贴上什么响应国家號召的好同志,只会觉得他傻。
虽然陈耀东也不在乎外人的看法,他只需要说服家人,尤其是老妈王春梅就足够了。
因为王大妈是街道办的妇联干事,不仅对於辖区內的用户信息门清儿,也更加方便和其他街道办的妇联干事打听消息。
所以,陈耀东的买房重任,从一开始他就准备交给王大妈-嗯,谁叫这是自己亲妈呢。
可是就算有亲妈帮忙,想要在这1979年的四九城里买一套满意的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距离上次陈耀东带小莉姐回家已经过去了一周,这一周陈耀东也隨老妈去看过三套有出售意愿的房子,结果都是在大杂院里,別说他期待的独栋四合院了,
就连次一点的筒子楼都没有,他自然不满意。
这个周末王春梅又带著儿子去看了两套,见他没看两眼就失望的离开,就知道这小子又是没看上。
“妈,以后大杂院您就別带我看了—”原本陈耀东其实对大杂院也抱有一丝幻想的,但是看了几套下来,幻想破灭,还是专注筒子楼和独栋四合院吧。
“你小子的眼光还挺高,大杂院里的房子看不上,但是其他像筒子楼这样的好房子哪一栋不是被许多目光盯著,哪有可能轻易让你给碰上。而且我辖区有出售意愿的房子就这些了,既然你都不满意,那也只能向其他街道再帮你打听打听,不过速度肯定就没有那么快了。”
“谢谢老妈,您受累,至於慢点就慢点吧。”
“唉,也就你是我儿子,不然我才懒的管你这档子麻烦事。”
“那可不,您要不是我妈,我也找不著您不是。”
把老妈哄高兴了,陈耀东这才离开。
“章编辑,您怎么又来了。”
回到学校,见《人民文学》的章德凝又来找自己,不用怀疑,她肯定又是来催稿的。
也不知道这位小章编辑从哪知道他正在写《高山下的环》,这消息可是连《燕京文艺》那边都还不知道的。
“陈耀东同志,我代表《人民文学》过来给你送点水果。”
看著小章编剧手里的大西瓜和哈密瓜,陈耀东心知这是想“收买”自己。
问题是,他是那么容易被收买的人吗?
他是。
见陈耀东把水果接过去,章德凝旋即自来熟的问道:“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写的怎么样了?”
“还早著呢,才写了五分之一。”
“那你这次计划写多少字啊?”章德凝打听道。
“差不多十方字左右吧。”
陈耀东並不想一直吊著小章编剧的胃口,何况她背后还站著《人民文学》。
故才直接表態道:“章编辑,感谢你的水果,你也不用隔三岔五过来催稿了,等我把小说写完,这次会投给你们《人民文学》的。”
章德凝等的不就是这句话吗。
闻言自是一喜。
再三感谢陈耀东后方才离去。
接下来,出乎陈耀东意料的是,《高山下的环》不仅还没写完,小说就被《人民文学》给盯上了。
就连影视版权,也遭到了八一厂的惦记。
六月底,陈耀东赶在暑假到来之前,终於是把小说给完稿。
最后的字数与他预设的有些偏差,这篇《高山下的环》,在他笔下一共写了13万字。
他按照约定,投给了《人民文学》,小章编辑是他的责任编辑。
“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过稿了,经过修改,《高山下的环》最终字数是十二万八千六百三十三个字,但我们杂誌社按照你投递的原稿13万字给你结算稿费,合计是910块,已经打到了你的银行帐户,回头你就可以去银行查一下到帐了没有。”
这天,陈耀东刚考完最后一科出来,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自然不免一喜。
章德凝隨即又从她身上的挎包里掏出了一期还散发著油墨味的杂誌,介绍道:“这是我们的下期杂誌,將在下周一发售,第一篇就是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
见陈耀东伸手把杂誌接过去,章德凝继续道:“不过由於《高山下的环》
篇幅较长,我们《人民文学》也分为了上下两册。”
“下册的话,和这上册间隔一周发售。”
“这么短?”陈耀东有些意外,因为据他所知,这个时期的《人民文学》杂誌也是月刊。
没想到因为他这篇小说,特意改成了周刊。
“对,但这次只是特例,我也不瞒你,小陈你这篇《高山下的环》意义比较特殊,是部队高层那边都打过招呼的,所以主编才改成了周刊,以后的话,还是月刊。”
陈耀东瞭然。
章德凝一走,她给陈耀东送来的杂誌立马就被周围的同学『抢”了过去。
甚至就连老师也好奇拿去瞧了瞧。
当然,关於他的议论声也少不了。
“我敢打赌,陈同学的这篇《高山下的环》上映之后,一定会在全国范围內都引起热议。”
“我还以为辰东同志只会写爱情小说,没想到写的军事小说也这么精彩,这么感人。”
“听说这是东子上个月去往前线慰问完將士回来之后创作的作品,那这里面的故事是不是真人真事啊?”
陈耀东解答了一些同学的疑惑,隨后就跟平常几个要好的同学出去聚了一餐“小陈哥你这个暑假打算忙什么?”
忙什么?
陈耀东想了想这个问题,感觉事情也不少。
首先还是房子问题,前些天他回家时终於听老妈说给他打听到了一套房主有意出售的独栋四合院,但因为这些天他要参加大一的期末考试,没有时间去看,
眼下既然考完了,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其次嘛,上周《山楂树之恋》过审立项,刘幗泉在老厂长和成院长的支持下,这次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导演,陈耀东觉得自己去捞个正儿八经的副导演应该不难。
但是前几天他收到一封来自《庐山恋》剧组的信,这封信还是黄祖摩导演亲自写给他的。
大意就是《庐山恋》在庐山拍摄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他这个编剧可以过去协商一下。
之前陈耀东既然赚了人家剧本的钱,他觉得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去看看。
他和桌上这些同学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简单讲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一堆事情,同时感慨道:“我这个暑假应该会很忙,你们呢?”
房子允许私营买卖今年才刚刚放开,但四九城里真正拥有私宅,而且想要出手的人一来极少极少,二来大家的观念就是等公家分房,这使得虽然政策放开了,但是和以前没什么区別。
陈耀东在这个时候提出自己的买房计划,外人不会给他贴上什么响应国家號召的好同志,只会觉得他傻。
虽然陈耀东也不在乎外人的看法,他只需要说服家人,尤其是老妈王春梅就足够了。
因为王大妈是街道办的妇联干事,不仅对於辖区內的用户信息门清儿,也更加方便和其他街道办的妇联干事打听消息。
所以,陈耀东的买房重任,从一开始他就准备交给王大妈-嗯,谁叫这是自己亲妈呢。
可是就算有亲妈帮忙,想要在这1979年的四九城里买一套满意的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距离上次陈耀东带小莉姐回家已经过去了一周,这一周陈耀东也隨老妈去看过三套有出售意愿的房子,结果都是在大杂院里,別说他期待的独栋四合院了,
就连次一点的筒子楼都没有,他自然不满意。
这个周末王春梅又带著儿子去看了两套,见他没看两眼就失望的离开,就知道这小子又是没看上。
“妈,以后大杂院您就別带我看了—”原本陈耀东其实对大杂院也抱有一丝幻想的,但是看了几套下来,幻想破灭,还是专注筒子楼和独栋四合院吧。
“你小子的眼光还挺高,大杂院里的房子看不上,但是其他像筒子楼这样的好房子哪一栋不是被许多目光盯著,哪有可能轻易让你给碰上。而且我辖区有出售意愿的房子就这些了,既然你都不满意,那也只能向其他街道再帮你打听打听,不过速度肯定就没有那么快了。”
“谢谢老妈,您受累,至於慢点就慢点吧。”
“唉,也就你是我儿子,不然我才懒的管你这档子麻烦事。”
“那可不,您要不是我妈,我也找不著您不是。”
把老妈哄高兴了,陈耀东这才离开。
“章编辑,您怎么又来了。”
回到学校,见《人民文学》的章德凝又来找自己,不用怀疑,她肯定又是来催稿的。
也不知道这位小章编辑从哪知道他正在写《高山下的环》,这消息可是连《燕京文艺》那边都还不知道的。
“陈耀东同志,我代表《人民文学》过来给你送点水果。”
看著小章编剧手里的大西瓜和哈密瓜,陈耀东心知这是想“收买”自己。
问题是,他是那么容易被收买的人吗?
他是。
见陈耀东把水果接过去,章德凝旋即自来熟的问道:“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写的怎么样了?”
“还早著呢,才写了五分之一。”
“那你这次计划写多少字啊?”章德凝打听道。
“差不多十方字左右吧。”
陈耀东並不想一直吊著小章编剧的胃口,何况她背后还站著《人民文学》。
故才直接表態道:“章编辑,感谢你的水果,你也不用隔三岔五过来催稿了,等我把小说写完,这次会投给你们《人民文学》的。”
章德凝等的不就是这句话吗。
闻言自是一喜。
再三感谢陈耀东后方才离去。
接下来,出乎陈耀东意料的是,《高山下的环》不仅还没写完,小说就被《人民文学》给盯上了。
就连影视版权,也遭到了八一厂的惦记。
六月底,陈耀东赶在暑假到来之前,终於是把小说给完稿。
最后的字数与他预设的有些偏差,这篇《高山下的环》,在他笔下一共写了13万字。
他按照约定,投给了《人民文学》,小章编辑是他的责任编辑。
“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过稿了,经过修改,《高山下的环》最终字数是十二万八千六百三十三个字,但我们杂誌社按照你投递的原稿13万字给你结算稿费,合计是910块,已经打到了你的银行帐户,回头你就可以去银行查一下到帐了没有。”
这天,陈耀东刚考完最后一科出来,就听到了这个好消息,自然不免一喜。
章德凝隨即又从她身上的挎包里掏出了一期还散发著油墨味的杂誌,介绍道:“这是我们的下期杂誌,將在下周一发售,第一篇就是陈耀东同志你的小说。”
见陈耀东伸手把杂誌接过去,章德凝继续道:“不过由於《高山下的环》
篇幅较长,我们《人民文学》也分为了上下两册。”
“下册的话,和这上册间隔一周发售。”
“这么短?”陈耀东有些意外,因为据他所知,这个时期的《人民文学》杂誌也是月刊。
没想到因为他这篇小说,特意改成了周刊。
“对,但这次只是特例,我也不瞒你,小陈你这篇《高山下的环》意义比较特殊,是部队高层那边都打过招呼的,所以主编才改成了周刊,以后的话,还是月刊。”
陈耀东瞭然。
章德凝一走,她给陈耀东送来的杂誌立马就被周围的同学『抢”了过去。
甚至就连老师也好奇拿去瞧了瞧。
当然,关於他的议论声也少不了。
“我敢打赌,陈同学的这篇《高山下的环》上映之后,一定会在全国范围內都引起热议。”
“我还以为辰东同志只会写爱情小说,没想到写的军事小说也这么精彩,这么感人。”
“听说这是东子上个月去往前线慰问完將士回来之后创作的作品,那这里面的故事是不是真人真事啊?”
陈耀东解答了一些同学的疑惑,隨后就跟平常几个要好的同学出去聚了一餐“小陈哥你这个暑假打算忙什么?”
忙什么?
陈耀东想了想这个问题,感觉事情也不少。
首先还是房子问题,前些天他回家时终於听老妈说给他打听到了一套房主有意出售的独栋四合院,但因为这些天他要参加大一的期末考试,没有时间去看,
眼下既然考完了,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其次嘛,上周《山楂树之恋》过审立项,刘幗泉在老厂长和成院长的支持下,这次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导演,陈耀东觉得自己去捞个正儿八经的副导演应该不难。
但是前几天他收到一封来自《庐山恋》剧组的信,这封信还是黄祖摩导演亲自写给他的。
大意就是《庐山恋》在庐山拍摄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他这个编剧可以过去协商一下。
之前陈耀东既然赚了人家剧本的钱,他觉得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去看看。
他和桌上这些同学也没什么不能说的,简单讲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一堆事情,同时感慨道:“我这个暑假应该会很忙,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