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烛龙来访 量劫饵料

    灵宝融合事了,地元界的演化也有麒麟族、火凤等在,在地元界中待了千余载的镇元子与红云左右无事,再度返回五庄观。
    便在红云与镇元子商议万寿山修士迁入地元界的具体细节之时,却听五庄观外一道熟悉的爽朗声音传来:
    “两位兄弟可是又背著我偷偷喝酒了?”
    红云与镇元子一听,便知是烛龙前来,赶紧出去將其迎了进来。
    坐定之后,眼见烛龙还带了龟丞相一同前来,红云和镇元子相视一笑,道:
    “却是又要同烛龙再借龟丞相为五庄观之事辛劳一番了,此番我与镇元子准备將万寿山修士逐渐迁入地元界中,正苦於无人操持,不想却等来了烛龙兄弟和龟丞相,真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地元界?”
    烛龙疑惑道。
    ——地元界的存在本是五庄观的重要密辛,到现在为止,除了金鳞、孔宣等人外,便是连五庄观十二宫宫主都尚且不知。
    只是,五庄观与龙族如今关係匪浅,况且地元界也已到了可以公之於眾的时机,红云也未藏掖,简单向烛龙、龟丞相二人说明了地元界的情况。
    本是隨口一问的烛龙听闻地元界来歷,不由震撼不已。
    ——而今洪荒之中,得了混元金仙道果的可能已是有数十之数,能以自身大道开闢一方世界的,恐怕除了镇元子,再无他人了。
    当然,红云这个异类,並不计算在內。
    烛龙压下心中惊诧,由衷讚嘆道:
    “以自身大道开闢一方世界,镇元子兄弟往后大道成就,实在令人不敢细想,烛龙有你这样的兄弟,真可谓与有荣焉了。”
    镇元子听闻,有些汗顏道:
    “本来早应告知烛龙兄弟,只是地元界演化一直进展缓慢,也是在此番机缘之下,才真正有了一番气象,至於距离最终演化成功,却是当不得兄长夸讚。”
    知晓了前因后果的烛龙对於让龟丞相操持万寿山修士迁入地元界之事,自未推辞,却是道:
    “既然適逢其会,我却是也有一个不情之请,若是方便,可否让部分龙族青年也进地元界修行?”
    听得烛龙提议,红云微微诧异,问道:
    “倒无不可,只是,龙族如今承担著镇压四海水运之责,族人可脱得开身?”
    烛龙也知红云顾忌,简单说明了自己思量。
    自红云为龙族解决了繁衍之地的隱患之后,最近十数万年里孕育出的龙族实力已是有了长足的提升,而龙族也是有意將镇压四海水运所得的天道功德用以消解新生龙族业力,可以说最近十数万年来出生的龙族,乃是真正意义上的龙族復兴希望。
    烛龙也是顾虑让他们留在四海,恐再被有心人算计,节外生枝,早有將其送往万寿山的打算,只是终究顾及万寿山並不適宜龙族修行,是以还在权衡之中。
    此番乍听元灵界中地貌与洪荒无二,红云与镇元子又有要將修士迁入地元界的打算,这才出口询问。
    听烛龙所言,红云闻弦知意,自知烛龙应是还存了让龙族新生一代彻底摆脱四海限制,免於被天道压制的心思,只是也未点破。
    龙族镇压水运毕竟得天独厚,烛龙的提议,可以说是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了。
    至於其中所涉及的天道业力。
    红云与镇元子沾染的何曾少了?
    再加上一些,也无妨的。
    况且如此一来,地元界演化之初,便有了龙、凤、麒麟三族各自镇守,倒是可以让演化的速度提升不少。
    简单定下迁移地元界的大概之后,诸般细节,便交由龟丞相去处理了,而他与万寿山十二宫三十六殿的主事又都相熟,倒也方便联络商议。
    说来,红云等三个结拜兄弟,也已是有十数万年没见了,免不得把酒言欢一番。
    却见酒过三巡之后,烛龙欲言又止,红云询问之下,知晓他此番前来,乃是为了商討在已然降临的量劫之中如何自处的问题。
    红云这才想起,自己刚刚自元灵界返回五庄观时,金鳞等人便是表现出了对於在洪荒爭一爭霸主的浓厚兴趣。
    红云自知隨著五庄观实力稳步提升,数千万修士爭胜之心渐起,简单打压,並非长久之计,又自龟丞相那里得知龙族四海龙王也早有了在洪荒量劫之中火中取栗之心,是以教龟丞相请烛龙来五庄观商议此事。
    不想这数千年来忙忙碌碌之下,倒是忘了此事。
    烛龙想来也是见仙庭与天庭飞升台之爭后,量劫已是隨时会全面爆发,议定量劫之中是独善其身,还是激流勇进,已是迫在眉睫,便是主动找来五庄观了。
    见烛龙提及,红云也开门见山道:
    “烛龙兄弟对此有何打算?”
    烛龙本就是为此为此而来,也是直言不讳:
    “龙族如今虽暂且得以休养生息,只是若单独参与洪荒霸主之爭,比之帝俊与东王公,自然还是远远不够。”
    “以如今五庄观的底蕴,再加上镇元子兄弟地书已然补全,成了先天至宝,还有红云兄弟持鸿蒙量天尺坐镇,无论是整体实力还是顶尖战力,都已是不输任何一方,无非就是整体修士数量不足以支撑动輒数个元会的量劫消耗罢了。”
    “如今龙族虽是势弱,族群数量却也是数以亿计的,还有数十元会以来积累的无尽修行资源,却刚好可以弥补五庄观的不足。”
    “双方联手之下,比之天庭与仙庭,便是要强上不少,为何不能爭一爭那洪荒霸主?”
    烛龙娓娓道来,显然已对此推演过无数次,早早成竹在胸。
    见红云还在沉吟,烛龙又道:
    “红云兄弟应知,龙族之所以要参与这场纷爭,无非是为求最终气运加持之下,能解族人业力加身之苦,而若是事成,红云兄弟却是可以凭著气运加身,打破天地枷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见连烛龙都是对於气运成成圣之事深信不疑,红云无奈道:
    “烛龙兄弟就没有想过,所谓气运加身,得无上道果,自始至终只是有心人为了推动量劫而设的虚无縹緲的骗局?”
    “若此事真能成,天地初开至今,哪怕强如三族族长,又为何都没能走通这条路?”
    言已至此,红云也不再遮掩,坦言道:
    “洪荒天地,圣位早有定数,却决然不会为帝俊或东王公所得,如今所爭,不过一场镜水月而已。”
    “此事万年之內,自见分晓。届时,烛龙兄弟便知红云所言非虚了。”
    烛龙闻言心中震动,惊道:
    “红云兄弟是说,强势如帝俊、东王公,都难以在这场纷爭之中胜出?”
    红云心道:
    “强势?能有当初的祖龙、元凤等强势?”
    “按理来说,东王公与帝俊之间的爭斗,帝俊应该是稳贏的局面的,谁知东王公如此疯魔,竟是生了以一己之力对抗帝俊、太一等一眾天庭强者的心思,为此甚至不惜自断大道,想来也是看出来所谓洪荒天地至尊,不过是鸿钧推动量劫的诱饵罢了。”
    “只是他既如此果决,又何必孤注一掷去同帝俊爭胜?”
    不过,这些事情不到水落石出之日,终究是难以尽知因果的,红云也未继续深思,而是道:
    “量劫之下,哪有胜出的一方?不过是生灵涂炭,两败俱伤罢了,否则,这场关於天地至尊,大道可期的把戏,岂非便要演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