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天保
第338章 天保
见识过最精彩壮阔的表演后,一切都为之失色,称颂声不绝於耳,许久后才停歇,
高殷有些惭愧,高洋整的活可比他生猛多了,和老爹相比,他玩弄的只不过是小把戏。
军队缓缓入城,听说长广王不仅在这,而且已经论罪伏诛,人人皆震惊不已,唯独太子妃阿史那郁蓝吹了声口哨,笑著说:“大患已除!”
人们纷纷避让,侧自露出厌恶的神色,心想就算是真话,你也不能当著这么多人的面说。
突人还是不太懂本地规矩啊。
杀死高湛所带来的影响,被高洋压制到了最低,除非娄太后也来这么一段。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与风雷嬉戏,在最后的日子,高洋的神性被抬高到无以復加的地步,高殷也同样得到了部分好处。
常山王高演则被留在了鄴都里,事实上,当日高湛出奔,就已经被鄴都发现了,潘子晃等將领在太子的命令下,率领万人包围常山王的府邸,直到高殷传回命令或亲自回来为止。
高演的府邸中不是没有武將,然而他们不掌兵权,凑起来也不到一百,加上高演自己又心虚,见军队没有动作,也不敢贸然发动,只是在心中暗恨。
“步落稽这个混帐!”高演勃然大怒,这对温文尔雅的他来说非常少见:“他居然跑去了晋阳!”
眾將不敢接话和谈论,只能劝常山王息怒:“这未尝不是好事,说不定,太子会对您更加倚仗呢。”
这样也只能安慰安慰自己了,高湛手中可是握有他们劝进的名单的,虽然有太后力保,高演应该不会出事,但他们这些普通臣子就难说了。
现在普阳的事情犹如一团迷雾,云环雾罩,將高演和娄昭君彻底隔绝在外,高演长嘆一口气,所有的筹谋,也都只能等至尊死去,才能再发动了。
之后的日子里,高洋全力为高殷的接班做著准备,大小事宜都交给高殷处理,一方面是要他树立起威信,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身体不支持。
这些日子,高洋已经很迟钝了,常年饮酒带来的损害已经开始显现,每日几乎吃不下任何食物,只以酒和流食填充胃袋,偶尔也会玩些游戏,但坚持不了多久就沉沉睡去,分不清白天黑夜,甚至连杀人都少了许多。
这是国家的大幸,却是至尊的不幸,高洋的威力因此略微下降,但飞行皇帝的余威犹存,暂时还没有人敢生出异心。
所有的百保鲜卑、禁卫武官,一如娥永乐、云吐延、叱门驼、贺葛伐力等人,每一个都过来向高殷跪拜,磕头,宣誓效忠,完成权力与责任的转移。
然而今日,高殷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孩儿想和禁卫的武官们,进行不一样的仪式。”
高洋迷糊的睁开眼,想了想:“汝要如何做?”
高殷附耳过去,高洋听著,怒张双目,炯炯有神:“倒是有趣。”
“宣武官们进来!”
不多时,武官们赶到宫殿,他们恭谨下拜,却发现今日的晋阳宫与以往不同:赤面神君佇立左侧,高逾两丈的关公塑像威风凛凛,枣红色的面庞上,丹凤眼半闔轻眯,扫视著进来的所有人。
关公垂持青龙偃月刀,刀身上的暗纹鳞片森然可寒,每一片都著微言大义,左臂前伸作抚须状,似乎在脾著天下,香案前青烟绕,让他看上去像是復甦的神灵。
武官们不敢惊讶,至尊臥於床榻,太子站在前方,一旁的侍卫神色严肃,多名犯人从地牢中被带到宫殿里,在一旁的石柱上绑缚著,恰与他们人数相当,旁边摆满了刀具刑具,像是有大事要发生,他们只能將震撼藏在心中。
今日又是效忠的仪式?
娥永乐等人不明就里,只以为至尊心血来潮,想杀些人恢復兴致。
“咳咳咳—”
高洋的咳嗽將这些臣子震得心中悲戚,他们誓死追隨的君主到了这个地步,依然强撑著身体为他的孩子做打算。
等高洋咳完,娥永乐请命:“不知至尊今日唤我等齐来,主何事?”
他们从不担心高洋对他们下毒手,但悲伤和恐惧仍旧流了出来,让高洋心生暖意。
这是他最大的財富和功绩,如今传给高殷,希望他善加利用。
“听太子的吩咐。”
娥永乐等人看向太子,高殷额头绑著青色绸缎,身穿他特別设计的武服,既有汉元素,也有鲜卑的风格,同时披著八旗军队特有的清华披风。
“倒酒。”
高殷一声令下,侍者们搬来一张桌案,上面摆满三十多个空玉碗,在武官们惊讶的目光下,酒从中缓缓倒出。
酒是用黑泰米和鬱金香草酿製的香酒,从商朝开始,就是君王祭祀神灵的专用之酒,及至周汉晋、到如今的齐,它的规格都非常高,依然是皇家祭祀宗庙的用酒。
九锡是臣子和诸侯被君主赐予的最高礼遇,其中第九项“柜”就是酒,当初高洋刚刚接过高澄的班,进封相国、总百、加九锡的时候,就是受的酒。
酒偶尔也会被用来赏赐朝臣,于谨就被西魏皇帝赐予过,往往还会多赐一副玉制酒玉器,“掛瓚副焉”,这也是公孙瓚字伯的名字来源。
以往禁卫武官们也会见到酒,只是多是赐予宗王或贵臣,但现在,三十多碗酒摆在眼前,明显是为他们而准备的,人人都能得到于谨的待遇,相当於一锡,不得不令他们动容。
“说来也是有趣,商人在迁都至殷地,故又叫做殷人,而我名殷,如今用商朝之礼也可算是殷商了。”
冷不丁的笑话让高洋翘起嘴角,酒已倒完,武官们都面露期盼之色,看向高洋。
“看朕做什么?今日是太子主事,朕也是看官。”
高洋笑起来,武官们文看向太子。
“先不急著喝。”只听高殷缓缓说:“酒是祭祀神的礼,如今紫微星下凡、现世神在此处,我等应举尽隆盛之礼共祭之!”
说著,高殷俯身,向著高洋一拜,隨后又转向关羽的神像,再一拜:“请关武圣人作保於天,为吾等明鑑!”
高洋眼神示意,武官们纷纷点头,同样行礼:“请作保於天,为吾等明鑑!”
高洋哈哈大笑:“朕准了。”
丝竹之乐轻启,为晋阳宫殿涂抹庄重色彩,高殷一个个念起名字:“娥永乐!”
“臣在!”
勇士们被迷乱的气氛所包围,不知不觉间,已激动满怀。
高殷手持一把匕首:“过来。”
娥永乐毫不畏惧,即便是要切掉自己一只手来效忠,他也乐意之至。
“伸出手,和我握在一起。”
高殷走到一名犯人的身前,他被纱布缠住耳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恐不安的扭动著。
娥永乐和高殷一同握住匕首,他知道小主子要做什么了,心中亢奋,涌起无限的喜悦他真是至尊的儿子!
见识过最精彩壮阔的表演后,一切都为之失色,称颂声不绝於耳,许久后才停歇,
高殷有些惭愧,高洋整的活可比他生猛多了,和老爹相比,他玩弄的只不过是小把戏。
军队缓缓入城,听说长广王不仅在这,而且已经论罪伏诛,人人皆震惊不已,唯独太子妃阿史那郁蓝吹了声口哨,笑著说:“大患已除!”
人们纷纷避让,侧自露出厌恶的神色,心想就算是真话,你也不能当著这么多人的面说。
突人还是不太懂本地规矩啊。
杀死高湛所带来的影响,被高洋压制到了最低,除非娄太后也来这么一段。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与风雷嬉戏,在最后的日子,高洋的神性被抬高到无以復加的地步,高殷也同样得到了部分好处。
常山王高演则被留在了鄴都里,事实上,当日高湛出奔,就已经被鄴都发现了,潘子晃等將领在太子的命令下,率领万人包围常山王的府邸,直到高殷传回命令或亲自回来为止。
高演的府邸中不是没有武將,然而他们不掌兵权,凑起来也不到一百,加上高演自己又心虚,见军队没有动作,也不敢贸然发动,只是在心中暗恨。
“步落稽这个混帐!”高演勃然大怒,这对温文尔雅的他来说非常少见:“他居然跑去了晋阳!”
眾將不敢接话和谈论,只能劝常山王息怒:“这未尝不是好事,说不定,太子会对您更加倚仗呢。”
这样也只能安慰安慰自己了,高湛手中可是握有他们劝进的名单的,虽然有太后力保,高演应该不会出事,但他们这些普通臣子就难说了。
现在普阳的事情犹如一团迷雾,云环雾罩,將高演和娄昭君彻底隔绝在外,高演长嘆一口气,所有的筹谋,也都只能等至尊死去,才能再发动了。
之后的日子里,高洋全力为高殷的接班做著准备,大小事宜都交给高殷处理,一方面是要他树立起威信,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身体不支持。
这些日子,高洋已经很迟钝了,常年饮酒带来的损害已经开始显现,每日几乎吃不下任何食物,只以酒和流食填充胃袋,偶尔也会玩些游戏,但坚持不了多久就沉沉睡去,分不清白天黑夜,甚至连杀人都少了许多。
这是国家的大幸,却是至尊的不幸,高洋的威力因此略微下降,但飞行皇帝的余威犹存,暂时还没有人敢生出异心。
所有的百保鲜卑、禁卫武官,一如娥永乐、云吐延、叱门驼、贺葛伐力等人,每一个都过来向高殷跪拜,磕头,宣誓效忠,完成权力与责任的转移。
然而今日,高殷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孩儿想和禁卫的武官们,进行不一样的仪式。”
高洋迷糊的睁开眼,想了想:“汝要如何做?”
高殷附耳过去,高洋听著,怒张双目,炯炯有神:“倒是有趣。”
“宣武官们进来!”
不多时,武官们赶到宫殿,他们恭谨下拜,却发现今日的晋阳宫与以往不同:赤面神君佇立左侧,高逾两丈的关公塑像威风凛凛,枣红色的面庞上,丹凤眼半闔轻眯,扫视著进来的所有人。
关公垂持青龙偃月刀,刀身上的暗纹鳞片森然可寒,每一片都著微言大义,左臂前伸作抚须状,似乎在脾著天下,香案前青烟绕,让他看上去像是復甦的神灵。
武官们不敢惊讶,至尊臥於床榻,太子站在前方,一旁的侍卫神色严肃,多名犯人从地牢中被带到宫殿里,在一旁的石柱上绑缚著,恰与他们人数相当,旁边摆满了刀具刑具,像是有大事要发生,他们只能將震撼藏在心中。
今日又是效忠的仪式?
娥永乐等人不明就里,只以为至尊心血来潮,想杀些人恢復兴致。
“咳咳咳—”
高洋的咳嗽將这些臣子震得心中悲戚,他们誓死追隨的君主到了这个地步,依然强撑著身体为他的孩子做打算。
等高洋咳完,娥永乐请命:“不知至尊今日唤我等齐来,主何事?”
他们从不担心高洋对他们下毒手,但悲伤和恐惧仍旧流了出来,让高洋心生暖意。
这是他最大的財富和功绩,如今传给高殷,希望他善加利用。
“听太子的吩咐。”
娥永乐等人看向太子,高殷额头绑著青色绸缎,身穿他特別设计的武服,既有汉元素,也有鲜卑的风格,同时披著八旗军队特有的清华披风。
“倒酒。”
高殷一声令下,侍者们搬来一张桌案,上面摆满三十多个空玉碗,在武官们惊讶的目光下,酒从中缓缓倒出。
酒是用黑泰米和鬱金香草酿製的香酒,从商朝开始,就是君王祭祀神灵的专用之酒,及至周汉晋、到如今的齐,它的规格都非常高,依然是皇家祭祀宗庙的用酒。
九锡是臣子和诸侯被君主赐予的最高礼遇,其中第九项“柜”就是酒,当初高洋刚刚接过高澄的班,进封相国、总百、加九锡的时候,就是受的酒。
酒偶尔也会被用来赏赐朝臣,于谨就被西魏皇帝赐予过,往往还会多赐一副玉制酒玉器,“掛瓚副焉”,这也是公孙瓚字伯的名字来源。
以往禁卫武官们也会见到酒,只是多是赐予宗王或贵臣,但现在,三十多碗酒摆在眼前,明显是为他们而准备的,人人都能得到于谨的待遇,相当於一锡,不得不令他们动容。
“说来也是有趣,商人在迁都至殷地,故又叫做殷人,而我名殷,如今用商朝之礼也可算是殷商了。”
冷不丁的笑话让高洋翘起嘴角,酒已倒完,武官们都面露期盼之色,看向高洋。
“看朕做什么?今日是太子主事,朕也是看官。”
高洋笑起来,武官们文看向太子。
“先不急著喝。”只听高殷缓缓说:“酒是祭祀神的礼,如今紫微星下凡、现世神在此处,我等应举尽隆盛之礼共祭之!”
说著,高殷俯身,向著高洋一拜,隨后又转向关羽的神像,再一拜:“请关武圣人作保於天,为吾等明鑑!”
高洋眼神示意,武官们纷纷点头,同样行礼:“请作保於天,为吾等明鑑!”
高洋哈哈大笑:“朕准了。”
丝竹之乐轻启,为晋阳宫殿涂抹庄重色彩,高殷一个个念起名字:“娥永乐!”
“臣在!”
勇士们被迷乱的气氛所包围,不知不觉间,已激动满怀。
高殷手持一把匕首:“过来。”
娥永乐毫不畏惧,即便是要切掉自己一只手来效忠,他也乐意之至。
“伸出手,和我握在一起。”
高殷走到一名犯人的身前,他被纱布缠住耳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恐不安的扭动著。
娥永乐和高殷一同握住匕首,他知道小主子要做什么了,心中亢奋,涌起无限的喜悦他真是至尊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