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鲜仇
第288章 鲜仇
“以后还是找些託词,经常跟她出去游玩吧。”
带领军队狩猎倒是一个很不错的理由,只不过最近不能用。
高洋虽然在歷史上十月十日去世,但不能保证这个世界会不会因为他的影响而改变。
在史书的记载里,高演是“崩”,高洋是“暴崩”。
而且高演那种摔下马的纯外伤,不仅治不好,还说成了“暴疾”,那高洋这个“暴崩”就比高演更有意思了,他的死亡,或许比高演还要意外。
高洋后五年纵酒狂欢,肆意享乐,死亡是正常的,而且不能確定他何时会死,所以歷史上他能自己准確锁定是十年十月十日,反而像是史家借著他的口,传递某些真相。
若是讲究起阴谋论来,那便是:正因为高洋醉酒疯魔,什么时候死都有可能,因此娄昭君下了手段,让高洋骤然猝死,但高洋毕竟是一代雄主,死前留下了遗詔,布好了局,
破坏了娄昭君想让高演篡位的计划,成功让高殷继位。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证据,掩盖在迷雾中,成为歷史的意趣之一,而且此世也不会如此发展了,高殷的势力可比歷史上强劲很多。
只是高殷仍旧对娄昭君无限提防看,把她视作一个为了权力,敢於对当朝天子、自己的亲儿子下手的猛女。
有一种说法是娄昭君的基因不太行,导致高欢的其他儿子都很正常,就是她亲生的这几个都有性格缺陷。
高澄高湛不需要说了,高洋那更是需要被研究的齐国精神病人,就连公评最好的高演,也有著登基之后殴打臣子,被臣子指责和先帝一样的事例。
所以被娄昭君这种病毒母体所盯上,高殷不敢松解,若是他这时候出城狩猎,娄昭君抓住机会杀死高洋,然后闭锁城门、裹挟群臣,再让高演前往普阳强行登基,那他高殷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在自己登基前,高殷都要和高洋待在一起了,至少不能离太远,隨时能见到面。
齐国对眼前局势有数的上层,都知道现在是太后和太子两派著力的关键期,决定著齐国,乃至中原未来上百年的命运,所有人都静待看时机。
侍者进来通报:“清凉宫又差人来了,说是送宵夜。”
高殷等的就是这个,將书放到一边,心下不由得一松:“让她们进来吧。”
侍者应声,走出廊中,直至殿外,对在此等候的段妃侍女说:“尔等便隨我入宫吧。”
侍女们躬身应是,今晚值夜的恰好是左卫坊率竇孝敬,由他的部下带著宫女们入殿。
石梅地位不高,拎的也是最重最难拿的汤品,她的体力又不能一直支撑,只得尽力抬起,走得极慢。
“走快点,切记不要让汤洒出来,不然太子没了食慾,昭仪发怒,我也被你牵连了!”
前方的女官呵斥,却並未出手帮忙,石梅小鸡啄米般点头,远远地吊在后方。
女官冷哼,转过头去。
经过拐角,石梅忽然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停住。”
前方的同伴已经不见踪影,周围只有这个男人,石梅不知道这个人就是竇孝敬,但见到他打了三个手势,正是约定好的暗號。
石梅的手僵住,將食盒极力举向竇孝敬,脱力的双臂在空中不断晃动,隱约渗出血色底下有一股巨力將食盒顶起,竇孝敬接过,轻轻打开食盒,上一层是莲子冰糕,下一层是安神补脑汤。
竇孝敬扯动指间的细线,从他的袖口中洒出来一些粉末,分別流入到糕点和汤品中,
隨后竖起手腕,停止下药,又迅速將盖子盖回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超过三个呼吸,
香气没能逃离就重新被他封印。
“走吧。”
竇孝敬將食盒放在地上,退后数步,消失在长廊的黑暗中。
石梅如梦初醒,疼痛向她確认刚刚的一切都不是梦,今夜就是她復仇的时机,无论成败,她都活不过今晚,也没有了回头路。
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但石梅仍旧感觉神晕目眩,她深呼吸数次,脑中不断压榨著当日姐姐死亡的场景,回忆那新鲜的仇恨,胸腔也渐渐进发出更多的力量。
“你在磨蹭什么?小心我回去告诉昭仪,让她打死你!”
女官探回头来,对著石梅轻喝,石梅低著头,唯唯诺诺:“就来了。”
女官骂骂咧咧地过来帮手,对这个粗使宫仆的变化浑然不觉。
太子高殷作为国之储君,他的饮食管理机构也非常完善,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进行负责,分別是典膳局、食官署、太子內官与典仓署,其实就是负责皇帝饮食的尚食局微缩版。
其中食官署主要负责饮膳的製作,典仓署是仓库管理,为太子进奉膳食,並先行尝之的工作,主要由典膳局的典膳郎和太子內官的司负责。
理论上,所有到高殷眼前的饭菜,都要经过检测,防的是饮食在流转过程中有人下毒;不过规定虽然如此,但实际运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之前的高殷虽然对下毒这件事无所防备,但他是遵守礼节的,一定会走流程,让典膳郎和司先用,因此数年来安然无恙。
不过有些是无法提前试吃的,比如宴席上准备好的菜餚,以及李皇后、段昭仪时常送来的宵夜;因为她们都清楚之前的高殷有通宵看书的习惯。
这样的读书法不仅是一种政治姿態,也是因为原主真喜欢读书,但这样对身体发育不好、容易飢饿也是事实,因此头几年的原主还会照旧走流程,而后几年高洋发癲后,原主也开始上起孝经的课,认为这样对父母长辈赐予的食物多加怀疑是不对的,除了按照父皇的指示,对仁寿宫送来的东西严加防范外,对宣光殿、显阳殿没什么戒心。
李祖娥送来的倒还好说,她十指不沾阳春水,送的东西都是让底下御膳房的女官们做的,可以隨意试吃,而且实在不需要提防;但段华秀那边就比较尷尬了,她送的往往还会加上她自己亲自下厨做的几样小菜,又要精致和多样,因此分量就不大,吃完也就顶个饿。
不过是越到后来,她做的菜就越多,这几样东西明显就是给高殷本人用的,高殷也不好把她精心製作的菜看分享给其他人,若是让女官们报告回去,说不定会让她难受。
但现在的高殷是个疑心病很重的傢伙,行百里者半九十,若是仗著有歷史光环,不慎栽在这些新出现的阴沟里,那就得不偿失。
因此高殷启动了典膳郎和司的工具人职责,即便是段华秀做的宵夜,也要陪著尝口,反正自己上位,有一万个办法哄好段华秀,小心驶得万年船。
以往的流程不用这么复杂,光是验菜是否有毒,就已经耗去了一香的时间,再加上司们试吃並等待发作的时间,菜容易凉了,还耽误她们回去报告的功夫。
段昭仪的宫女顿时奇怪起来,她们和东宫关係良好,太子没架子,也让她们將东宫当成半个家,直说以往都不需要这么麻烦,七八张嘴同时问起,东宫官员无奈,只得重申这是太子的命令,才勉强弹压住宫女。
石梅的双腿开始发抖,她没想到今日会是这样,忽然加大了审查力度,自己会被查出来吗?
“你怎么了?”
一只手覆盖在肩上,嚇了石梅一跳,她回过头,是一同做事情的杂役吴春。
她放下食盒,伸出双手,肌肉微微发颤:“太重了,手臂酸。”
“唉,昭仪喜欢送东西来就算了,太子今个还严格起来,让我们更难做一一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睡觉”
营女们窃窃私语,打发看时间,过了会儿,太子让她们进去:试吃已经全部完毕,没有太多问题,该让她们进去看太子的反应,回去报告段昭仪了。
石梅的心凉了半截。
“以后还是找些託词,经常跟她出去游玩吧。”
带领军队狩猎倒是一个很不错的理由,只不过最近不能用。
高洋虽然在歷史上十月十日去世,但不能保证这个世界会不会因为他的影响而改变。
在史书的记载里,高演是“崩”,高洋是“暴崩”。
而且高演那种摔下马的纯外伤,不仅治不好,还说成了“暴疾”,那高洋这个“暴崩”就比高演更有意思了,他的死亡,或许比高演还要意外。
高洋后五年纵酒狂欢,肆意享乐,死亡是正常的,而且不能確定他何时会死,所以歷史上他能自己准確锁定是十年十月十日,反而像是史家借著他的口,传递某些真相。
若是讲究起阴谋论来,那便是:正因为高洋醉酒疯魔,什么时候死都有可能,因此娄昭君下了手段,让高洋骤然猝死,但高洋毕竟是一代雄主,死前留下了遗詔,布好了局,
破坏了娄昭君想让高演篡位的计划,成功让高殷继位。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证据,掩盖在迷雾中,成为歷史的意趣之一,而且此世也不会如此发展了,高殷的势力可比歷史上强劲很多。
只是高殷仍旧对娄昭君无限提防看,把她视作一个为了权力,敢於对当朝天子、自己的亲儿子下手的猛女。
有一种说法是娄昭君的基因不太行,导致高欢的其他儿子都很正常,就是她亲生的这几个都有性格缺陷。
高澄高湛不需要说了,高洋那更是需要被研究的齐国精神病人,就连公评最好的高演,也有著登基之后殴打臣子,被臣子指责和先帝一样的事例。
所以被娄昭君这种病毒母体所盯上,高殷不敢松解,若是他这时候出城狩猎,娄昭君抓住机会杀死高洋,然后闭锁城门、裹挟群臣,再让高演前往普阳强行登基,那他高殷此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在自己登基前,高殷都要和高洋待在一起了,至少不能离太远,隨时能见到面。
齐国对眼前局势有数的上层,都知道现在是太后和太子两派著力的关键期,决定著齐国,乃至中原未来上百年的命运,所有人都静待看时机。
侍者进来通报:“清凉宫又差人来了,说是送宵夜。”
高殷等的就是这个,將书放到一边,心下不由得一松:“让她们进来吧。”
侍者应声,走出廊中,直至殿外,对在此等候的段妃侍女说:“尔等便隨我入宫吧。”
侍女们躬身应是,今晚值夜的恰好是左卫坊率竇孝敬,由他的部下带著宫女们入殿。
石梅地位不高,拎的也是最重最难拿的汤品,她的体力又不能一直支撑,只得尽力抬起,走得极慢。
“走快点,切记不要让汤洒出来,不然太子没了食慾,昭仪发怒,我也被你牵连了!”
前方的女官呵斥,却並未出手帮忙,石梅小鸡啄米般点头,远远地吊在后方。
女官冷哼,转过头去。
经过拐角,石梅忽然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停住。”
前方的同伴已经不见踪影,周围只有这个男人,石梅不知道这个人就是竇孝敬,但见到他打了三个手势,正是约定好的暗號。
石梅的手僵住,將食盒极力举向竇孝敬,脱力的双臂在空中不断晃动,隱约渗出血色底下有一股巨力將食盒顶起,竇孝敬接过,轻轻打开食盒,上一层是莲子冰糕,下一层是安神补脑汤。
竇孝敬扯动指间的细线,从他的袖口中洒出来一些粉末,分別流入到糕点和汤品中,
隨后竖起手腕,停止下药,又迅速將盖子盖回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超过三个呼吸,
香气没能逃离就重新被他封印。
“走吧。”
竇孝敬將食盒放在地上,退后数步,消失在长廊的黑暗中。
石梅如梦初醒,疼痛向她確认刚刚的一切都不是梦,今夜就是她復仇的时机,无论成败,她都活不过今晚,也没有了回头路。
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但石梅仍旧感觉神晕目眩,她深呼吸数次,脑中不断压榨著当日姐姐死亡的场景,回忆那新鲜的仇恨,胸腔也渐渐进发出更多的力量。
“你在磨蹭什么?小心我回去告诉昭仪,让她打死你!”
女官探回头来,对著石梅轻喝,石梅低著头,唯唯诺诺:“就来了。”
女官骂骂咧咧地过来帮手,对这个粗使宫仆的变化浑然不觉。
太子高殷作为国之储君,他的饮食管理机构也非常完善,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进行负责,分別是典膳局、食官署、太子內官与典仓署,其实就是负责皇帝饮食的尚食局微缩版。
其中食官署主要负责饮膳的製作,典仓署是仓库管理,为太子进奉膳食,並先行尝之的工作,主要由典膳局的典膳郎和太子內官的司负责。
理论上,所有到高殷眼前的饭菜,都要经过检测,防的是饮食在流转过程中有人下毒;不过规定虽然如此,但实际运行却不是这么一回事。
之前的高殷虽然对下毒这件事无所防备,但他是遵守礼节的,一定会走流程,让典膳郎和司先用,因此数年来安然无恙。
不过有些是无法提前试吃的,比如宴席上准备好的菜餚,以及李皇后、段昭仪时常送来的宵夜;因为她们都清楚之前的高殷有通宵看书的习惯。
这样的读书法不仅是一种政治姿態,也是因为原主真喜欢读书,但这样对身体发育不好、容易飢饿也是事实,因此头几年的原主还会照旧走流程,而后几年高洋发癲后,原主也开始上起孝经的课,认为这样对父母长辈赐予的食物多加怀疑是不对的,除了按照父皇的指示,对仁寿宫送来的东西严加防范外,对宣光殿、显阳殿没什么戒心。
李祖娥送来的倒还好说,她十指不沾阳春水,送的东西都是让底下御膳房的女官们做的,可以隨意试吃,而且实在不需要提防;但段华秀那边就比较尷尬了,她送的往往还会加上她自己亲自下厨做的几样小菜,又要精致和多样,因此分量就不大,吃完也就顶个饿。
不过是越到后来,她做的菜就越多,这几样东西明显就是给高殷本人用的,高殷也不好把她精心製作的菜看分享给其他人,若是让女官们报告回去,说不定会让她难受。
但现在的高殷是个疑心病很重的傢伙,行百里者半九十,若是仗著有歷史光环,不慎栽在这些新出现的阴沟里,那就得不偿失。
因此高殷启动了典膳郎和司的工具人职责,即便是段华秀做的宵夜,也要陪著尝口,反正自己上位,有一万个办法哄好段华秀,小心驶得万年船。
以往的流程不用这么复杂,光是验菜是否有毒,就已经耗去了一香的时间,再加上司们试吃並等待发作的时间,菜容易凉了,还耽误她们回去报告的功夫。
段昭仪的宫女顿时奇怪起来,她们和东宫关係良好,太子没架子,也让她们將东宫当成半个家,直说以往都不需要这么麻烦,七八张嘴同时问起,东宫官员无奈,只得重申这是太子的命令,才勉强弹压住宫女。
石梅的双腿开始发抖,她没想到今日会是这样,忽然加大了审查力度,自己会被查出来吗?
“你怎么了?”
一只手覆盖在肩上,嚇了石梅一跳,她回过头,是一同做事情的杂役吴春。
她放下食盒,伸出双手,肌肉微微发颤:“太重了,手臂酸。”
“唉,昭仪喜欢送东西来就算了,太子今个还严格起来,让我们更难做一一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睡觉”
营女们窃窃私语,打发看时间,过了会儿,太子让她们进去:试吃已经全部完毕,没有太多问题,该让她们进去看太子的反应,回去报告段昭仪了。
石梅的心凉了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