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担责

    第252章 担责
    “孝瓘说事情办成了。”
    高殷看著书信,不住摇头感慨:“他还真让人放心啊。”
    部下围绕著高殷,闻听此言,精神都为之一振,待他看完,高睿伸手接过书信,朗读出来。
    孝罐在信中说,他杀了周国使者,使得木桿可汗不得不支持自己,而后他力劝可汗,
    甚至隱约以开战为要挟,再加上可汗的女儿也同意,最终让可汗答应跳过流程,先让女儿隨高孝罐回齐国,而后再择吉日完婚。
    不过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给了別人一棒,就得用红枣补偿。为了弥补可汗断绝周国,以及他在牙庭杀使,让可汗顏面大损,高孝灌被迫將聘礼提高了一倍,需要输送额外的黄金丝绸珠宝,盐铁也被要求更多。
    念到这里,高睿等人惊讶得咂舌,这个数字要接近国库的用度了,虽然知道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但这颗枣子也太昂贵了,令他们略微不喜。
    “无妨。只要事情能成,將来我们统治国家,何愁无赋税?”
    高殷可不希望高长恭因为这种国事被排挤,连忙给他定性,高睿等人顺从太子的態度,连连夸讚。
    只要不像至尊一样滥用,总是能付得起的,只是短时间內要勒紧裤腰带了,这笔钱现在更是杀了他们都没有。
    国库不充盈,但高洋的內库可是还有许多钱在的,之前的唯一用途就是养百保鲜卑。
    如今这笔聘礼也是高洋从內库里取出,给高殷娶妻的私房钱,帝主家也没余粮了,只能和突那边通报说分批支付。
    这些钱只能从国库赋税里汲取,相对的又要搜刮民脂民膏了,某种意义上,齐国诸民都为高殷的婚礼贡献了一些份子钱。
    即便是高殷心里有所准备,也对这个数字感到心痛,这些钱能让他再扩军至少三万,
    而今全为一个女人买单。
    高殷忍不住想,这个太子妃最好是长得好看些,否则对不起这个镶钻的价钱。
    “至尊居然调了一千百保鲜卑过去——”
    高延宗既为四哥没事、以及他立功而高兴,又为他能驱使百保鲜卑这种小事,產生了小小的嫉妒。
    旋即想到至尊为太子费了如此多的国帑,以及又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才给了四哥这么好的机会和权力,心里不由得泛起酸楚。
    若至尊是自己的生父就好了!
    这种事情瞒不住的,高长恭的信使也是百保鲜卑,所以必然是先去至尊那里復命,而后高殷等人才收到风。
    所以至尊现在也得到了礼金加倍的消息,指不定气成什么样呢,高殷一开始並不想去触霉头。
    但他转头想想,这种事情自己躲不过的,毕竟都是为自己才额外付出了这些代价,自已做缩头乌龟,只怕会让洋子怀疑和不喜。
    101看书1?1???.???全手打无错站
    上次的父子交流让他大概確定,洋子喜欢有个性的人,皇帝又本能的喜欢无条件背锅的臣子,《雍正王朝》里的诸葛亮也是因为做孤臣,才被康熙高看一眼,若是总想学老八做个贤王,容易被骂。
    虽然只是电视剧,但理是这么个理。
    不知道为什么,高殷总感觉高洋对自己有点敌意,这和所谓鲜卑汉无关,如果不是齐国国势复杂,即便自己是嫡长子,恐怕也会是李承乾的下场。
    所以还是去把这顿骂给领了吧,早晚都逃不掉的,早些挨骂还能轻点,也给其他人抗点压。
    伴君如伴虎,高殷把心一横,迈入了晋阳宫中。
    侍者领著他到御书房前等候,却迟迟没有召见的消息,只听得笔画写字之声,让高殷不得不多想。
    高洋已经知道他要来,高殷也见过他好几次杀人,现在平静得可怕,反倒令他颇为不安。
    自己是不是来错了?难道今天自投罗网,成了主菜?
    太子的身份在此刻也不保险,高殷在疑心暗鬼中站了半个小时,终於听见:“进来吧。”
    高殷掀帘而入,只见高洋兴致勃勃地看著书,侍者在旁研墨,宇文邕则跪在地上,头朝门口,深垂及地。
    “弥勒作何?”
    上次高洋突击检查,估计是没听到自己说他坏话,没怎么发脾气,而且在宇文邕这个外人面前还有了点君父的样子。
    而后他对周国被俘虏的主帅也有了兴趣,和宇文邕閒谈起来,最后颇为欣赏,从高殷身边要了过去,高殷也不敢不给。
    这就是位面之子的天命影响力吗?
    虽然在其他人看起来很平常,但落在穿越者高音的眼中,怎么看怎么觉得出戏,两个在歷史上完全错轨的帝王,而今以奇妙的方式產生了交集。
    高洋放下手中书册,看向恭顺的宇文邕:“他说太子要来,不可在吾面前站著迎接汝,所以跪在这儿迎接。”
    “明礼有智,真是颇通臣节之义呀。”
    高殷对这种夸奖没什么嫉妒心,毕竟阿邕是他请回来的客人,利用价值也大,高洋说话给够面子很正常。
    只是接下来的氛围就凝住了,好像高洋並不打算把宇文邕叫出去,高殷无奈,只能主动开口:“听说孝灌要从突回来了?”
    一旁的宇文邕纹丝不动,高洋等候数息,才轻咳一声:“下去吧。”
    虽然没有明指,宇文邕支起身子,先后向高殷、高洋行礼,才躬身退下。
    高洋看都不看,声音变得冷漠:“此人或可一用。”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高的评价了,毕竟宇文邕身份特殊。
    高殷也知道高洋是在指什么,自己先提了出使突的事情,若是觉得自己听见了会有问题,需要避嫌,一般臣子会起身请求告退。
    然而这恰恰是错误选择,这代表著自己忘了尊卑,皇帝和太子还没发话,就主动起身要求迴避,不但失礼,避嫌也变成了真有嫌。
    宇文邕的选择就是標准的正確模板,把自己当做空气,皇帝要他听什么就听什么,不发话他就不动,要他死他就—死做一个没有思想的傀儡,只依照君主的指示,分清楚尊卑的原则,在底线之上迎合,
    宇文邕做得非常之好,也就是这一点,让他在宇文护手下撑了十二年,比秦始皇还多一年。
    似乎高洋愈发不想在高殷面前偽装了,起身在高殷身边来回步,目光冷硬地审视著他,隨后再回到座位上:“再有半个月,孝就会抵达晋阳。”
    他似笑非笑:“还有你的太子妃,也会一起到了。”
    高殷心中一凝,如今已是六月,那就是月中到月末。
    洋子哥十月就要升仙了,留给他们的时间都不多。
    高洋欣赏著长子的表情,如果他知道高殷在想什么,只怕立刻大怒,再揍他一顿:“虽说婚事重要,但也要把心思放在正事上,而今天下有所变乱,汝也需要知道。”
    他丟过来一份奏章,高殷谢恩后上前接过,阅读起来。
    第一件事是吐谷浑战败,当初高殷出征时,吕夸收到消息,主动出兵为齐军声援,在凉州打得很热闹。
    齐军这边是胜了,但吐谷浑那边就更惨了,周国大司马贺兰祥击破其广定王、钟留王,攻克洮阳、洪和二城,吐谷浑军惨败而归,撤退回千里之外的伏俟城。
    此前他们就被西魏与突夹击,实力大损,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出兵,一方面是跟齐国关係铁,或者说远交近攻,和西魏关係不好,所以必须和齐国交好;另一方面也是想入关中抢点东西。
    然而齐国现在却和突人联姻起来,颇有一种用完就甩的渣男感。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国与国的关係就像痴男怨女,分分合合是常事,吐谷浑也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强盛,等他们到了齐国的体量,也会做出成熟的判断。
    “故此,是否需要安抚吕夸?突已与我联姻,若西贼以为不可復盟,转而结交吐谷浑也属常理。孩儿认为,应该还是要安抚一下,免得吐谷浑倒向西贼——”
    高洋深以为然,吐谷浑的战力不强,然而却不能不重视吐谷浑的道路,若无他们牵扯,周国就无后顾之忧了。
    不过另一个观点,高洋就有些不屑:“即便突想绝盟,难道西贼就敢应承?他们为突杀了邓叔子,还大破吐谷浑,如今突与我联合,二国势大,他还会一起得罪?必然不敢,只得继续卑顏求和。”
    高殷默默点头。
    最后高洋下了论断:“总之我国虽与突厥联姻,却也不会失却吐谷浑之心,还是要派遣一队使者绕路去往伏矣,赠其金帛粮米,以资国谊。”
    高殷小声说:“其实不必绕路,突厥收受我钱米颇多,贪心稍满,想来也不会太过苛责...”
    高洋顿时大怒:“还不是为汝下之事,徒耗国家资粮!”
    说著,高洋抓起玉镇纸朝高殷裤襠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