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誓师
第219章 誓师
次日,高延宗率领精锐尽出,寨中仅有数十人,攻打周军的前线坞壁。
乔薛堡是周军阵列中最北,也是与齐土最近的坞壁,攻打它,意味著齐军正式发起进攻,拉开大战的序幕。
此时周军已经弄清楚了,齐主可能是在,但二十万大军已经不可能的,以齐军目前展现的兵力,同样不该超过八万,甚至会比他们低一些;
但连日的损兵折將,让周军焦躁不安,希望赶快能打出战绩,才好安抚军心前日宇文深灰头土脸地战败而归,在周营內扬起更多的硝烟,对帝党而言,
这倒是个小胜仗,普公的儿子不堪大任,能够压制普公的气焰;
但相对的,帝党也要拿出成绩来,否则会被恼羞成怒的普公治罪。
而普公派系也希望儘快夺取胜利,挽回声誉,因此这已经不是打不打的问题了,而是周军必须打,否则没法向国內的天王与晋公交代。
团结起来的周兵士气高昂,战力旺盛,藉助乔薛堡的地形优势,与齐军展开对峙,令高延宗久攻不下。
“混帐!白痴!”
高延宗骂骂咧咧,口中不知说的是周军还是自家军队,只是恶狠狠地盯著战阵,牙齿都要咬碎了。
早知道,就跟太子討要光武,把眼前的破石壁给敲下来。
可那东西又大又重,自己率领的多是骑兵,又要快速进军攻取坞壁,哪能带那玩意儿!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高延宗愤愤不平,只得令下属赶紧製造攻城器械,原本是要速克,而今打成了僵持態,对齐军其实不利。
忽然间,飞马驰报,令高延宗回军接应。
“太子已至。”
闻言,齐军焦灼的气氛一扫而空,不知不觉间,太子已经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只要高殷亲至,就一定会有办法,
约莫一个时辰后,无数大旗自北方涌现,五色牙旗隨风招摇,金丝华彩遮天蔽日,茂密得就像移动丛林,周人为之变色。
在旗下作为主体的,是数不清的齐国军土,不是此前虚张声势的假兵、草人,而是货真价实的军队,战马喷著轻快的鼻息,数万士兵大声唱著军歌,声音传播出数十里,连周围的山谷都在迴荡著。
“快、快去通报鲁国公!”
乔薛堡守將打了个哆嗦:“就说——齐主亲至!”
这是此堡所能传递的最后一道消息,齐军展现了极强的压迫力,他们简单立了阵列便发起攻击,营业不扎,已然是要在今日入驻乔薛堡。
“准备——放!”“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数的羽箭有如黑色的乌鸦,向看坞內的周人侵袭而下。
乔薛堡是附近的乔氏族人所修的坞壁,高不过城墙,被狭长的木板架上云梯、抵在壁前,齐军气氛热烈得像是春游,各自奋勇向上衝锋,凡有周人冒头,
立时就吃到一阵箭雨。
光武运输繁琐,组建也需要时间,高殷便乾脆不组建了,而是拆卸驴车,
组装起三角铁皮盾牌车,衝击著坞壁的大门。
高殷轻声说著:“我想在堡里用晚膳。”
这是他的诉求,而齐军有义务为他做到。
“城陷矣—!”
一声悠长的哭腔传来,想是周人的悼哀,不到两个时辰,齐军就已经夺取乔薛堡的门防,此时正在城中洗地,用血色迎接传说中的齐主。
为了彰显至尊的威武和残暴,高殷下令血洗乔薛堡,不留一个活口。
两千周兵的户首,像是腊肉一样被掛在堡上,隨风飘舞,像是一个巨大的屠宰场。
无数的乌鸦落於其上,一边享用著齐军的馈赠,一边目送他们入城。
“延宗此番颇为辛苦?”
高殷亲自斟酒,递给高延宗:“你打了许久,倒是令我摘了桃子这样,
乔薛堡记汝为首功。”
高延宗耸耸肩,只觉聊胜於无。
现在齐军的势力,就好像一只头在左侧的煮熟拱背红虾,高欢城在虾头,高延宗在虾背,而高孝在虾尾。
原本高殷一队是要前往高欢城,对周国壁垒形成合围態势的,但听说高孝打开了局面,进一步削弱周军的兵力,於是高殷急忙回归稷王城,与高延宗合兵。
他怕敌军从中路拿高延宗开刀。
况且合兵之后,就能与周军主力决战,即便是在周国势力內的坞壁群,齐军也不太担忧,一来已经有了充足的攻城经验与利器,二来也有斛律光所部的普阳老兵,三来,此前的大清扫让周国坞壁减少了许多,齐军可以一路高歌挺进。
这时合兵就有著必要了,兵力太少,挺进时战线拉长,容易被从侧翼打薄,
乃至断绝首尾。
“我已经致信告诉孝罐,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灵活一些。”
高殷朝眾將眨了眨眼睛:“至於咱们,一路往前衝锋,与周国主力决战就是”
他是不知道周国打算继续坚守,还是也一样要决战,只要齐军想要,周国就得奉陪。
十七日,三万五千的齐军汹涌而出,自乔薛堡往西南压制,分成两股分別攻打周流壁和樊壁,午时攻克,而后又合流起来,一同攻击胡家堡。
战斗往往由齐將先发,薛狐延、高延宗等將领一人一马飞驰当先,手持长,腰佩襄国宿铁刀,在甲胃和亲卫的掩护下一路拼杀。
在高殷的指导下,这些前锋都在面上覆了罩子,亲卫怀中还放著些许石灰木炭等製造的小包,靠近敌军就撕开丟入人群,蒲一丟入,就会放出大量的尘沙迷雾,就让准备不及的周兵失去视线,继而失去生命,加之齐军精锐猛悍,一旦大开局面,就是大股的齐军涌入,周兵再无力回天。
有时道路狭隘,周军的远程打击又不足,齐军就会以善投者投掷出烟雾包袱,隨后具装甲骑展开墙式衝锋,在周军低头弯腰、咳嗽擦目时,將他们碾成粉。
三千、两千、两千五这些坞壁內坚守的周军逐一被克拔,虽然没有乔薛堡那么无情了,但齐军仍是冷酷,只要伤势重到影响行走,那就直接斩杀,活下来的就作为下次攻城先登的俘虏。
设置得高耸的坞壁总会有著防御高度,有时云梯无法发挥出力量,那就轮到了敢死营登场。
他们的任务,就是驾驶著三角盾牌车靠近坞壁,然后丟土叠起高度,给骑兵搭建衝锋的舞台;若是还不够,那他们堆完最后一层土,就要像蚂蚁一样攀附上去,用身体帮助齐军攻打之前的同袍。
从长安出征的路上,很多周兵已经成为了朋友,只是隨著不同的主帅,进入到不同的坞壁镇守。此刻便有人惊讶的发现,双方周齐相隔,已经成了互相置於死地的凶手。
不需要齐军教导,他们自已就会討饶,甚至劝降周兵,虽然许多时候没什么用,但也能动摇一些军心。
如果不是打不过,谁又是心甘情愿地主动投降齐军的呢?但菜是原罪,打不过就要死。
“不想死的,早些投降!”
利刃的逼迫下,生死威胁往往足够有说服力,周军开始成批的倒戈。
还有些人打算据守,但齐军这几天也没閒著,当光武砸到头上,长安援军第一次吃到这么犀利的攻势时,就失去了坚守的心志,或者是肉体。
“又是大胜。”
解律羡、独孤永业等將领凑在一起,抚须感慨,隨从太子攻打坞壁,未曾想这么轻鬆,各种利器和手段层出不穷,这短短三日,就已经將敌军在汾河南部的坞壁基本克拔。
周军也知道自己守不住,全面收缩战线,带著剩余的四万军队,顺著汾河支流退往了南阳堡。
而齐军在攻打坞壁时,损失了两千左右的人马,如今高孝罐有著自主权,也没来归队。
同时打下的坞壁也需要人镇守,齐军在五个重要的军镇分別五百到一千,算下来,兵力也降低到了三万。
“然而优势在我。”
甲光曜日,魔旌蔽空,高殷站在车驾上,接受眾將的俯礼,许多周国俘虏错聘,此时他们才知道,亲征的不是齐主,而是齐国太子。
“夫天道昭昭,惟助有德。今我大齐屡战屡捷,攻必取、战必克,关西宵丑,望风披靡,岂非天意所向,佑我皇图?”
土兵们沉默地倾听著,战绩做不得假,就连周兵都被这庄肃的氛围所感染认为自己加入齐军是上天神佛的指引。
“吾皇圣明,转轮飞行,佛光普照,齐道昌明,而西寇凶顽,悖逆天命,虽负隅顽抗,终將灰飞烟灭!”
他举起镶珠玉具剑,剑端凝聚著阳光,显出灿烂的华芒:“孤虽储贰,受命於上,当率尔等奋武扬威,廓清四海。宇文氏何足道哉?今决战在即,诸君皆百战精锐,锋鏑所指,必摧枯拉朽,扬君威名!”
“哉將士,共立殊勛!”
“愿隨太子,荡平西贼!”
直到此时,齐军上下才爆发出漫天的呼喊声,三军举起兵刃大呼,声震云霄,士气如虹。
次日,高延宗率领精锐尽出,寨中仅有数十人,攻打周军的前线坞壁。
乔薛堡是周军阵列中最北,也是与齐土最近的坞壁,攻打它,意味著齐军正式发起进攻,拉开大战的序幕。
此时周军已经弄清楚了,齐主可能是在,但二十万大军已经不可能的,以齐军目前展现的兵力,同样不该超过八万,甚至会比他们低一些;
但连日的损兵折將,让周军焦躁不安,希望赶快能打出战绩,才好安抚军心前日宇文深灰头土脸地战败而归,在周营內扬起更多的硝烟,对帝党而言,
这倒是个小胜仗,普公的儿子不堪大任,能够压制普公的气焰;
但相对的,帝党也要拿出成绩来,否则会被恼羞成怒的普公治罪。
而普公派系也希望儘快夺取胜利,挽回声誉,因此这已经不是打不打的问题了,而是周军必须打,否则没法向国內的天王与晋公交代。
团结起来的周兵士气高昂,战力旺盛,藉助乔薛堡的地形优势,与齐军展开对峙,令高延宗久攻不下。
“混帐!白痴!”
高延宗骂骂咧咧,口中不知说的是周军还是自家军队,只是恶狠狠地盯著战阵,牙齿都要咬碎了。
早知道,就跟太子討要光武,把眼前的破石壁给敲下来。
可那东西又大又重,自己率领的多是骑兵,又要快速进军攻取坞壁,哪能带那玩意儿!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高延宗愤愤不平,只得令下属赶紧製造攻城器械,原本是要速克,而今打成了僵持態,对齐军其实不利。
忽然间,飞马驰报,令高延宗回军接应。
“太子已至。”
闻言,齐军焦灼的气氛一扫而空,不知不觉间,太子已经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只要高殷亲至,就一定会有办法,
约莫一个时辰后,无数大旗自北方涌现,五色牙旗隨风招摇,金丝华彩遮天蔽日,茂密得就像移动丛林,周人为之变色。
在旗下作为主体的,是数不清的齐国军土,不是此前虚张声势的假兵、草人,而是货真价实的军队,战马喷著轻快的鼻息,数万士兵大声唱著军歌,声音传播出数十里,连周围的山谷都在迴荡著。
“快、快去通报鲁国公!”
乔薛堡守將打了个哆嗦:“就说——齐主亲至!”
这是此堡所能传递的最后一道消息,齐军展现了极强的压迫力,他们简单立了阵列便发起攻击,营业不扎,已然是要在今日入驻乔薛堡。
“准备——放!”“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无数的羽箭有如黑色的乌鸦,向看坞內的周人侵袭而下。
乔薛堡是附近的乔氏族人所修的坞壁,高不过城墙,被狭长的木板架上云梯、抵在壁前,齐军气氛热烈得像是春游,各自奋勇向上衝锋,凡有周人冒头,
立时就吃到一阵箭雨。
光武运输繁琐,组建也需要时间,高殷便乾脆不组建了,而是拆卸驴车,
组装起三角铁皮盾牌车,衝击著坞壁的大门。
高殷轻声说著:“我想在堡里用晚膳。”
这是他的诉求,而齐军有义务为他做到。
“城陷矣—!”
一声悠长的哭腔传来,想是周人的悼哀,不到两个时辰,齐军就已经夺取乔薛堡的门防,此时正在城中洗地,用血色迎接传说中的齐主。
为了彰显至尊的威武和残暴,高殷下令血洗乔薛堡,不留一个活口。
两千周兵的户首,像是腊肉一样被掛在堡上,隨风飘舞,像是一个巨大的屠宰场。
无数的乌鸦落於其上,一边享用著齐军的馈赠,一边目送他们入城。
“延宗此番颇为辛苦?”
高殷亲自斟酒,递给高延宗:“你打了许久,倒是令我摘了桃子这样,
乔薛堡记汝为首功。”
高延宗耸耸肩,只觉聊胜於无。
现在齐军的势力,就好像一只头在左侧的煮熟拱背红虾,高欢城在虾头,高延宗在虾背,而高孝在虾尾。
原本高殷一队是要前往高欢城,对周国壁垒形成合围態势的,但听说高孝打开了局面,进一步削弱周军的兵力,於是高殷急忙回归稷王城,与高延宗合兵。
他怕敌军从中路拿高延宗开刀。
况且合兵之后,就能与周军主力决战,即便是在周国势力內的坞壁群,齐军也不太担忧,一来已经有了充足的攻城经验与利器,二来也有斛律光所部的普阳老兵,三来,此前的大清扫让周国坞壁减少了许多,齐军可以一路高歌挺进。
这时合兵就有著必要了,兵力太少,挺进时战线拉长,容易被从侧翼打薄,
乃至断绝首尾。
“我已经致信告诉孝罐,他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灵活一些。”
高殷朝眾將眨了眨眼睛:“至於咱们,一路往前衝锋,与周国主力决战就是”
他是不知道周国打算继续坚守,还是也一样要决战,只要齐军想要,周国就得奉陪。
十七日,三万五千的齐军汹涌而出,自乔薛堡往西南压制,分成两股分別攻打周流壁和樊壁,午时攻克,而后又合流起来,一同攻击胡家堡。
战斗往往由齐將先发,薛狐延、高延宗等將领一人一马飞驰当先,手持长,腰佩襄国宿铁刀,在甲胃和亲卫的掩护下一路拼杀。
在高殷的指导下,这些前锋都在面上覆了罩子,亲卫怀中还放著些许石灰木炭等製造的小包,靠近敌军就撕开丟入人群,蒲一丟入,就会放出大量的尘沙迷雾,就让准备不及的周兵失去视线,继而失去生命,加之齐军精锐猛悍,一旦大开局面,就是大股的齐军涌入,周兵再无力回天。
有时道路狭隘,周军的远程打击又不足,齐军就会以善投者投掷出烟雾包袱,隨后具装甲骑展开墙式衝锋,在周军低头弯腰、咳嗽擦目时,將他们碾成粉。
三千、两千、两千五这些坞壁內坚守的周军逐一被克拔,虽然没有乔薛堡那么无情了,但齐军仍是冷酷,只要伤势重到影响行走,那就直接斩杀,活下来的就作为下次攻城先登的俘虏。
设置得高耸的坞壁总会有著防御高度,有时云梯无法发挥出力量,那就轮到了敢死营登场。
他们的任务,就是驾驶著三角盾牌车靠近坞壁,然后丟土叠起高度,给骑兵搭建衝锋的舞台;若是还不够,那他们堆完最后一层土,就要像蚂蚁一样攀附上去,用身体帮助齐军攻打之前的同袍。
从长安出征的路上,很多周兵已经成为了朋友,只是隨著不同的主帅,进入到不同的坞壁镇守。此刻便有人惊讶的发现,双方周齐相隔,已经成了互相置於死地的凶手。
不需要齐军教导,他们自已就会討饶,甚至劝降周兵,虽然许多时候没什么用,但也能动摇一些军心。
如果不是打不过,谁又是心甘情愿地主动投降齐军的呢?但菜是原罪,打不过就要死。
“不想死的,早些投降!”
利刃的逼迫下,生死威胁往往足够有说服力,周军开始成批的倒戈。
还有些人打算据守,但齐军这几天也没閒著,当光武砸到头上,长安援军第一次吃到这么犀利的攻势时,就失去了坚守的心志,或者是肉体。
“又是大胜。”
解律羡、独孤永业等將领凑在一起,抚须感慨,隨从太子攻打坞壁,未曾想这么轻鬆,各种利器和手段层出不穷,这短短三日,就已经將敌军在汾河南部的坞壁基本克拔。
周军也知道自己守不住,全面收缩战线,带著剩余的四万军队,顺著汾河支流退往了南阳堡。
而齐军在攻打坞壁时,损失了两千左右的人马,如今高孝罐有著自主权,也没来归队。
同时打下的坞壁也需要人镇守,齐军在五个重要的军镇分別五百到一千,算下来,兵力也降低到了三万。
“然而优势在我。”
甲光曜日,魔旌蔽空,高殷站在车驾上,接受眾將的俯礼,许多周国俘虏错聘,此时他们才知道,亲征的不是齐主,而是齐国太子。
“夫天道昭昭,惟助有德。今我大齐屡战屡捷,攻必取、战必克,关西宵丑,望风披靡,岂非天意所向,佑我皇图?”
土兵们沉默地倾听著,战绩做不得假,就连周兵都被这庄肃的氛围所感染认为自己加入齐军是上天神佛的指引。
“吾皇圣明,转轮飞行,佛光普照,齐道昌明,而西寇凶顽,悖逆天命,虽负隅顽抗,终將灰飞烟灭!”
他举起镶珠玉具剑,剑端凝聚著阳光,显出灿烂的华芒:“孤虽储贰,受命於上,当率尔等奋武扬威,廓清四海。宇文氏何足道哉?今决战在即,诸君皆百战精锐,锋鏑所指,必摧枯拉朽,扬君威名!”
“哉將士,共立殊勛!”
“愿隨太子,荡平西贼!”
直到此时,齐军上下才爆发出漫天的呼喊声,三军举起兵刃大呼,声震云霄,士气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