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雾烟

    第214章 雾烟
    一列列齐军挺进新终县,境內民眾纷纷逃遁,不敢出现在齐军眼前,只敢远远观察著。
    此地长年交战,百姓被杀得多了,也能勉强看出一些门道,从齐军打的旗號数量来看,这一路有接近五万人。
    “又是一场大战!看来两国终要一统了!”
    “未必,齐军虽然势大,当年高王不也如此么?可仍旧拿玉壁无法。”
    “听说齐军出兵二十万,这一路是齐主亲至”
    “什么?!这不得了!”
    这样的流言不断散播,影响了周边士气,让一些倾向於周国的百姓不敢轻举妄动。
    “唉,无论哪边胜,最终倒霉的都是咱们。旗子准备好了吗?”
    聪明的百姓像风一般自由灵活,当周军来时,他们就会举起周旗,齐军入境,就又是齐人了。
    “那咱们就坐观胜负吧。”
    流言同样传入周军耳中,宇文邕看著战报,大为光火:“搞什么!干弘战死,五千甲骑尽没於贼?!”
    另一个同时传来的消息也是重磅炸弹,龙头不仅已经陷落,而且是一日就被齐军所克,正因如此,齐军才有时间入城偽装和布局设伏,让干弘掉入陷阱。
    丝干弘被杀虽然可惜,但宇文会下场未知,更让周人惶恐。
    普公將儿子放出来镀金,结果消失在齐军手里,这个责任一定会要有人承担,否则·—
    消息在周军营內引起大乱,连宇文邕都急得跳脚,宇文护一系的人马目瞪口呆,最终还是宇文秀拍打双手,唤醒眾人:“事已至此,先想想办法。”
    周將们压制住恐惧,但心里对齐军强大至不可匹敌的印象已经竖立。
    原先周將就很清楚自家周军与齐军在野战的战力差距,特別是部山被杀了大部,新招募的府兵素质良券不齐。
    高层將领圈的衰弱,也是一定级別的將官都有目共曙的,昔年八柱国中的六位都已经去世,只有于谨和侯莫陈崇硕果仅存。
    而人有著灯下黑的思维死角,他们不知道齐国內部的政治泥潭,只知道齐帝前五年东征西討打出一片天,现在这支军队又打出不同寻常的战绩,此刻正朝著这里进发。
    齐军比东魏时期更强大了,而他们周国却比西魏还要弱小,將士都被战报嚇去了野战求胜的心情,只希望能稳妥抵抗齐军,不让他们打进河东腹地就是胜利。
    “怕什么!我们有著玉壁!”
    有周將出列,说著振奋的话,宇文邕抬眼,是三將之一的庞晃。
    这种话看上去还有战心,实际上已经打了退堂鼓,做好了不与敌交战的准备,见其他將领大多支持,宇文邕忍不住哀嘆。
    折损了那么多兵马,即便胜了齐军,他回去也难辞其咎。
    “哼!国家兵马,远来至此,结果就只能困守城中,等著敌人来攻!”
    一將出列,对著帐中诸將大喝:“敌军虽然强大,但也不是不能战胜,我愿意率兵列阵,与敌交锋!”
    小將大汗明是大將军大汗果的儿子,大汗果战功卓著,因此周国別封大汗明为县公。小伙子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只觉得战阵上勇者为先,只要敢打,总能破敌。
    宇文邕比他年纪还小些,心里不断苦笑,若真如他所想,世界上的战爭就简单了。
    齐军传说有二十万,即便有所夸张,十万左右也该有的,周军派出去的探子回报,柏谷城和稷山南部都有齐军动向,似是要大举入寇。
    而他们周国之兵不过六方,还折损了五千重要的申骑,战力已经下降到了七成,若他不是周国宗室、天王之弟,光凭这个就足够掉脑袋了。
    这种情况,就不能贸然出击,在不擅长的野战继续被齐军消磨兵力,守城还能利用城防,將五万人的能力发挥数倍,勉强抵御齐军进攻;若出了城野战,只怕五千申骑战败,变成了六方周军大溃。
    那他们將钉在周国的耻辱柱上。
    宇文邕打定主意,以坚守为主,不与敌野战。
    齐主高洋的传说,他也是知道的,若是落到了他的手中——·
    宇文邕想都不敢想,他当初就是不想来掺和这档子事,结果被哥哥推上了风口浪尖,现在如坐针毡!
    年轻周將愤愤不平,出营便大骂自家懦弱,特別是普公一系,完全没把宇文邕这个主帅放在眼里。
    但绝大多数人都安起了心,觉得宇文邕做得对,鲁国公不愧是天王亲点的7
    沉毅有智”,知道不要贸然送死。
    高殷亲自率军,三日內已经攻破了乐昌、胡营二防,如今正在猛攻新城防。
    这三防是周国大將达奚武亲自建立的,留下的人马也多是精锐,和新安戌不能比。
    然而世上没有难攻不落的城池,至少在高殷面前没有,只要给时间筹划,他就有办法攻克。
    齐军在行进路上,仍旧带著些许棺,一来方便运输,二来有著大用。
    曲沃、龙头这类城池,城墙高达八米,只能使用攻城云梯才能触摸到城墙。
    但坞壁这些地方是在野外重新设立的,不会比城墙高,因此可以用堆土的办法,不到一个时辰就能造出骑兵衝锋之路,强行攻拔。
    棺此时就发挥奠基之效,叠列好后架起木板,帮助齐骑衝锋。宪兵们在后监督,敢死营士兵拼死掩护,城內周军紧握武器,与衝进来或者说飞进来的齐骑作战,他们尽力了,但主要表现在喊杀和惨呼上,先涌入的飞鸦军们穿著简单轻便的皮甲,从土路上衝锋而下,践踏那些围著此处的周兵。
    高殷的妙妙小发明还在继续,这些飞鸦军最大的含铁量,就在马匹的脚掌上,他命令工匠按他的要求製造马蹄铁。
    有了明確的概念,工匠就能大概摸索出一套泛用初成品,这使得战马的脚掌被蹄铁所保护,更好地防御地面陷阱,同时踩在周人身上时,不仅利用人体作为缓衝,更能藉助衝击力將周兵踩死。
    具装就不能这么跳了,容易摔成一个烂番茄罐头。
    只要周人不是傻子,就不会用脑子去接战马的蹄子。
    这是对於坞壁在山壁上的攻击,还有另外一路主攻他们的正门,双管齐下,
    分散两边的兵力。
    坞壁內的士兵並不多,仅有一千人,能守住五千人以下军队的攻势,但守不住高殷的万人。
    而且高殷还做了第二件小工具,微缩版的光武,之前的版本是攻击城防的利器,但又大又重,不方便携带,高殷拆分结构,也只带了两架光武。
    而这个新的投射炮不以攻击力为主,而是专注提高投射范围和精確度,在上面置放些许容易燃烧、挥发大量烟雾的艾草艾叶,混合进狼火、磯霜、雄黄、木炭等物,怎么有害怎么来,点燃之后去到坞壁內一一其实不仅是投射炮,组装云梯然后齐军站在高处拋投,也能丟入坞壁內。
    在后世,这多少要论个投放危险物质罪,然而在此时,是干扰城中守军的神操,坞壁內部烟雾迷朧,看都看不清楚,为齐骑的衝锋做了更好的掩护。
    而齐骑早就有所应对,戴著沾了水的面甲和护目眼罩,在坞壁內肆意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