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先遣

    第206章 先遣
    宇文邕感觉浑身不自在。
    这种感觉,就好像被野兽暗中盯著一样,他抚著自己不多的鬍子,安抚这种不详的预感。
    在出征之前,由於军事调令全出自普公,走那边的流程已经拖延了许久,直到二月八日,才得以准备完毕,大军开拨,这恰好是高殷率军前往曲沃,斛律光抵达普阳之日。
    周兵的进军路线是从长安东行,沿著渭水行至同州抵达临普,进而北渡黄河、到达蒲津关,这个过程耗去不少时间,乃至折损少量兵员。
    之后再沿汾河谷地向北,到达玉壁附近,从而抵达河东絳州战场。
    按照北朝的里制,长安到絳州大概要行军600里,魔下士卒多为新军步兵,日行50里已经是极限,还需要多位老將辅佐,才能勉强维持住这个速度。
    饶是如此,到达玉壁城的时间也比预计的晚了数天,二月二十一日才到达絳州附近。
    这也和补给有关係,由於经济的落后,周国的屯田发展得更早,屯田范围比齐国更广阔,又得到了河东,並且关中腹地更接近两国交战的前线。
    而齐国的运输干线多经过太行山、黄河等险峻自然地,这些因素都让周国的后勤通道较之齐国有著便宜之力。
    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周国的物资储备並不如齐国丰厚,齐国可以吃一碗倒一碗,那周国就只能分成上下顿,不仅田租徵收多出齐国一倍,且还经常“因粮於敌”,说白了就是去抢齐人的粮草。
    对此齐国也是一样的,双方互相截断粮道是日常。
    而六方人的资粮不是小数目,部山之战西魏伤亡的兵员就是这个数字,可以这么下论断:高欢在玉壁的战败,代表著周齐两国进入了相持对峙的阶段,儘管齐国仍占据国力优势,但差距已经不如此前那么绝望;
    但若是这六万人再度报销,不仅对周国是第二次巨大打击,且局势將再次滑落到东西前期的態势,齐国將恢復到对周国充满压制力、隨时可以灭其国的危险状態。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周齐各自建国后的第一场大战,严格来说也是宇文氏的立国之战,打贏了保十年安稳,打输了数著指头过日子。
    若不是齐主疑似亲至,宇文护也不会派遣如此多的军队,若证实非齐主,没准还要遣返一些,保留下足够抵御齐国进攻的兵数就行。
    周国朝廷也有人提出异议,表示荆州方面的王琳军有所异动,齐军的进势疑似为其攻打江陵的萧警而造势声援,不应过於重视,但没人敢確信。
    说到底还是周国家底太薄,输不起。
    因此作为名义上的主帅,宇文邕充满了压力,皇国兴废,在此一战!
    没有上过真正战场的新人,本能地就会想要稳妥,底下普公一系的將领也都同意一一因此周军就在新絳、稷山、河津的沿河防线中,与玉壁並列的郝壁、吴壁、薛家堡、柏壁、横桥堡等坞壁驻扎。
    休整数日,一边恢復军力士气,一边打探前线情报。
    “曲沃已经丟了?也罢,即便不是齐主领兵,齐军也容易克拔此城。”
    宇文邕面上忧虑增添一分,心里却轻鬆一阵。这是前线要地,不丟才奇怪,
    齐军先拔这个地方,就说明目的不是速攻玉壁,而是在絳州和他们爭夺坞壁阵地,徐徐推进,这种打法更加稳妥,野心却不广。
    对於宇文邕来说,更希望齐军直接来攻打玉壁,若能再次打死一个齐主,他们国势就稳了,对兄长的地位也大有神益。
    而且守城战总是比野战轻鬆的。
    “之后齐军往闻喜东南走了?”
    是郑伟守御的那座城池,想必是没问题了,宇文邕忍不住笑著:“齐军何日至的?攻城多久了?”
    这是最新的情报,还未確认,斥候们也不敢轻信,但上官有问,传令官只得回票:“齐军二十三日至龙头城下。”
    “噢?”宇文邕兴奋起来,打断话头:“既然如此,我等即刻率兵相援,还可以与城內守军共击齐军?”
    如今是二十五日,他们加快行军,应当能在五日內抵达闻喜境內,彼时齐军锐气已散,正好夹击。
    传令官下去,宇文邕与眾將商议起来,周国朝堂党派的复杂也渗入到这支军队高层中。
    “兵贵神速,应当即刻进发!”
    “前线消息不明,龙头不会一时陷落,还需要再探看。”
    “既如此,还有什么比大军行进探得更清的!若嗅得战机,却因兵力不足而放弃,岂不是浪费良机!”
    有以宗室身份居高位的小辈、也有血战数年方得升迁的宿將,互相希望自己建勛、而又不希望他人立功,互相抒发意见,顺便夹杂了党派之间的攻击,宇文邕极力劝阻,但也没能制止。
    如今的周国,宇文护之子比宇文泰之子要吃香,阿邕威望不足,自然弹压不了眾將,因此频频看向庞晃阳雄田弘三將。
    这三人以由弘为首,由弘曾迎接孝武帝入关有功,不仅封爵,且宇文泰赠送自己所穿铁甲,常隨宇文泰左右,颇受信赖;庞晃也同样是宇文泰的亲隨,常率领亲兵护卫,而阳雄则是于谨部下,到宇文泰死,宇文护继承周公事业,並获得于谨支持,三將也就顺势服从了宇文护。
    纷吵片刻后,三將终於有人出来拿主意。
    “元师不可轻动,不如我率五千骑兵去支援龙头,若有可乘之机,便向元师通报,若其防备森严,也可探听虚实。”
    元帅是周国专有的官职,一般由统兵大將所担任,归国便撤销,因此宇文邕在军中被叫做元帅。
    田弘出列,宇文邕看向眾將,商议声渐低,便点头同意:“也好,汝就作我部前锋。”
    宇文邕不是勇將,也没有轻敌冒进的心思,还是看看那支齐军的底色再做打算。
    於是二十五日下午,周將纶干弘、別將宇文会,率五千周骑向龙头城行进。
    “咱们还要提防东边这个邵郡。”
    高殷抓了一枚黑色棋子,放在一旁的阳胡城上。
    阳胡城守將是猛將杨,数下他的战绩就知道多猛了:年轻的时候支援尔朱荣打退元顥,沙苑之战打满全场,玉壁之战击退侯景部。
    又曾派遣间谍诱说东魏城堡,数月之间令周围郡城都有內应,西魏认为他可以镇守边境,於是让他行建州事。
    当时建州在三百里外的东魏境內,杨仍敢上任,因为他的威名,许多人携带粮食来依附他,到建州时已经有一万部眾。
    就凭著这一万部眾,杨先后打败东魏刺史车折於洛,以及率兵两万的斛律俱,缴获大量东魏物资,声名与军功同时大振。
    之后杨榭就成为了西魏在建州之地的守护神,屡立战功,西魏专门在邵郡设立了邵州,任杨榭为邵州刺史,镇守阳胡城。
    这个经歷和韦孝宽很像,因为杨也是和孝武帝入关的將领。
    所以宇文家既幸运又不幸,遇上了一批好用、耐用的牛马,拼了命替他奠定基业,却也导致了齐国一灭,宇文氏就要接受这批歷练出来的半兽人挑战,最终失败被篡。
    此时这个杨所在的阳胡城,就在闻喜东部偏南的七十里处,虽然並不算近,有著足够长的战略纵深,但难保这个傢伙突然率兵出来攻打刚刚得手的龙头城。
    他有著安插內应的前科,又曾用骑兵嚇走过侯景,很难说不会来这么一手,
    倒是高殷率大部离开龙头,被他乘胜而攻,战果难保不说,若是再和周国援军合力夹击,他和斛律光还真有倾覆的可能。
    “因此这数日我军休整,巩固城防,而朔州就先攻拔附近的坞壁如何?”
    这个安排没有问题,得先清理好后路,免得被敌人捅了屁股。
    於是斛律光领命准备离去,但又忽然被高殷叫住。
    “朔州可想知道,我是如何一日破龙头的?”
    高殷面带浅笑,充满了诱惑,让斛律光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