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攻心
第199章 攻心
齐军已经在三百步开外,周兵才有所发现,
这怪不得他们,首先城墙外围已经被齐兵控制住了,本身视野就受限,其次火把的意义主要是用来探路,而齐军行进的道路乃至目標都很明晰,甚至今夜月光璀璨,不需要打太多火把,因此齐骑抵达如此之近的距离,才被敌军所察。
周兵是分析不出这些內容的,他们只知道齐军鬼魅般出现,披沥残忍的杀气,怀著恶毒之心来带给他们死亡。
这成为了齐军被月光所祝福的又一力证,见齐军將至,周人越发窘急,每一个都想遁回內城。
然而越急越是无法顺利,有人为了抢先回城,自相打了起来,阻碍了其他土兵的归路,上前阻止的人越多,场面就越混乱,悲观主义者拍打双手,充满绝望的大笑大叫,乐观主义者已经开始想著,该如何用幽默的河东方言攻略齐军,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投降。
白日从周国俘虏里,已经得知了现在城內的主事者是统军向江及薛、柳一干人,互相扯皮,现在没有个绝对能管事的人一一郑伟还掛在城墙上看著他们呢正是人心动盪,一举破城的好时机。
高殷將自己的师旗借给了韩凤,他比独孤永业跑得更快,手持师旗,一马当先,率先突入城中高喝:“首恶既诛,降者免死!凡擒向江,升官赐赏!”
眼前的景色嚇了韩凤一跳。
燃烧的火人,四散的棺,地上铺满血红色的地毯,让跃动的火焰染上一抹血色,烧灼之声与惨嚎交叠,是世间最残忍的鼓吹,周兵甚至没有听到他说话的內容,犹在爭吵、斗殴,热闹都是他们的,让自以为是今夜主角的韩凤有些落寞。
好在还是有几个周兵向他投降,这让韩凤找到了感觉,策马大声呼喝,双手全力挥舞著高殷的帅旗,重复刚刚的台词。
更多的齐骑涌了进来,带著快意的残忍,对著周军大声呵斥:“我主亲至,
还不投降?!”
这话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眾多周兵的心防,许多人嚇得魂飞魄散,危急关头,大家拋却了忠义与麵皮,各自选择內心最深处的想法,有人头也不回地往內城奔去,也有人双膝一抖,丝滑地跪伏在地,內城的大门开始合拢,两方人的命运就此分离。
尚有许多士兵还未来得及,拼命拥挤、甚至阻挠內城门的关闭,还是將领当机立断,用武器將他们戳走,才能將大门紧闭。
仍有不信邪的士兵,用身躯挡在城门口,最后硬生生被夹成两段一一不只有里面的人在用力,外面的周兵也想进去,人性的卑鄙拉扯著这个士兵的身体,在他身上发泄怨气。
还有眾多的周兵被关在门外,他们仍在敲门、怒喝,抱头跪地大哭。
他们不知道哪里做错了,明明都是听命行事,为什么总是会一败涂地?
齐兵、齐兵!都是因为他们!
些许周兵抹了一把眼泪,拿著武器,坦然地朝齐军走去,这些大多是和齐军有仇之人,寧死也不愿投降。
装甲精良的齐骑满足了他们,大部齐军再次进入城中,重新控制外城,墙上也燃起安全的火把。
於是在火光与月光照耀之下,软弱的周兵亲眼看著自己身边最坚硬的骨血飞洒,龙头周军仅存不多的脊樑被狠狠打断,落在血泊之中,成为装饰之一。
原本饱含愤怒的眼神,此刻已然空洞无物,灵魂离开了这些肉屑,向著月亮飞去。
“听好。此次我等再度入城,不是为了杀戮,而是要攻破內门,尽夺龙头城,將闻喜纳入我齐国土地。”
临出营前,高殷对著底下的將士们叮瞩:“从此刻开始,闻喜军民就已经是我们的东西,也是各位的財產了,没有人会隨意丟弃財货吧?”
將士们摇了摇头,轻笑出声,高殷继续跟他们约法三章:“既然如此,就不得隨意嘲笑投降的周兵,要把他们当成自家的奴僕,多少给点眼色一一进去敢死营的,为你们冒死求生,成为食乾的,也为你们织布种地,多少要待他们好些。”
“谁要是敢笑出声来,我扣他的钱!”
这话比杀头的威力还要大,將士们立时声正色,目不斜视。
因此在被俘虏的周军看来,今夜的齐军简直就是王者之师,除了杀死那些反抗者,剩下的步骤都很明確,清扫战场、腾出地方,接收俘虏、救治伤员,束手就擒之人双手抱头、趴在地上,由部分齐兵与敢死营分別看管。
敢死营没被特意叮瞩,又在刚刚被这帮周兵攻打过,险些死在他们手中,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脸色,肆意欺辱;而投降的周兵俘虏或有意,或无意的知道了敢死营的身份后,顿时愤怒起来。
这时齐军就会介入,让敢死营的人离开,安抚那些周兵,说交战非本意,但愿海波平之类的话,顺便分发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告诉他们信月光王得永生。
“来都来了,还能逃是咋的,信了也不亏,还能给自己赞功德。”
齐军和得令人发毛,周兵惶惶不安,从他手中接过,把这些玩意紧紧在手里。
“赤炎焚罪,月光抚灵,魂归净土,永享清寧。”
为了不让周兵閒著,齐军会出来一些隨军文土,让他们跟著念诵,阻碍他们的思考。
还有一些从云门寺出来,由智舜、僧邕、智是、曇询等稠禪师弟子所率领的僧兵团队,也在为他们、为战死的亡魂祈祷念诵。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都被俘虏了,周兵也只能有样学样,跟著他们做。奇怪的是,这样居然真的得到了些许內心的寧静。
挣开眼,看看身边的同伴们或虔诚、或与自己一样四处张望,也没有被响斥,这份诡异的平和感与刚刚的死亡恐惧相加,形成巨大的落差,印在了周军俘虏的脑海里。
无论信还是不信,齐主是月光王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设定,为周人所共识。
敢死营的士兵则像禿鷲一般,羡慕嫉妒恨地窝在一旁,他们刚来的时候,可没这么好的待遇。
“爭取今夜克城。”
今夜月色很美,最適合扩散高殷的威严,夜晚陷城,不仅能宣传月光王的传说,还能追赶一日破城的进度。
能够夜晚攻城的土兵,在这个时代也是很稀少的,许多大头兵发育期吃不好,营养不良就容易有夜盲症,也就是“雀蒙眼”,周兵能在夜晚出来抢夺外城,一大部分原因是他们熟悉环境,除此之外也点起眾多火把,这也提高了点燃惊喜的概率。
八旗里也有不少士兵存在这样的问题,在选择兵员时,这个就是標准之一,
能够夜间正常视物的士兵被单独组建,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存在。
这些人马交到了独孤永业的手中,他知道这支军队的分量,更清楚夹在高洋和高殷之间要如何处事,如果此战不胜,在哪一边都会大失所望。
好在周军心智已乱,城內人心不安,这也不难攻打,大不了一路打到明天早上。
做好了力战的准备,能用计谋降低伤亡的话,也还是需要用的,孤独永业把心一横,告诉亲卫:“请罗仁过来。”
不多时,一个二十五岁的俊秀青年骑马而来,他穿著佐领级別的衣服,这是独孤永业给他的特殊待遇,不领兵,但享受佐领食干。
许多佐领都是被衣服衬托得更威武与英俊,但他不同,他和高殷、高孝一样,都属於是穿个麻袋都能把麻袋变成爆款的俊秀男子。
独孤永业忍不住抚须感慨,若能有其三成顏俊,何愁不得至尊赏识!
“叔父,您叫我?”
独孤罗彬彬有礼,他性格也谦和,这或许是承接了他父亲独孤信的风范。
独孤罗是信的长子,有七个妹妹,大妹是宇文毓的王妃,四妹是唐国公李瞒的妻子,七妹叫做独孤伽罗,在前年嫁给了普六茹坚。
这些都是独孤永业告诉他的,某种意义上,他算是给自己老爹坑了。
要不怎么说一个人的命运,不仅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歷史的进程呢,
在二十五年前,孝武帝元修西逃,独孤如愿一人一骑追隨,为此拋弃妻儿,將他们遗留在东魏,强裸中的独孤罗还没学会走路,就喜提一份铁饭碗。
独孤如愿改名为信,在西魏一路高升,做到了大司马,赵贵来找独孤信搞事,说什么宇文氏篡权,当替天罚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赵贵变成了牢贵,信子哥没有参与,但宇文护早看他不顺眼,趁机让宇文盛告发他连坐,赵贵被杀,独孤信在家中被逼自尽。
独孤信死去是两年前的事情,齐国知道后,就將独孤罗释放,小罗终於重获自由,不知道有没有在下雨天跑出去淋雨大喊大叫之类的。
总之以高洋的德行,能释放他就已经是奇蹟了,更不要想看给他钱粮度日,
因此小罗寄居在中山,养不活自己,过得孤苦伶仃,与父亲在西魏生的那群锦衣玉食的异母弟妹们完全无法相比,从《天保帝的救赎》一下快进到《武状元独孤罗》。
要不怎么说独孤永业是个好人呢,他和小罗祖上都是独孤部落的同宗,论起来还是亲戚,看到小罗混成这个熊样,非常怜悯,所以给他买了房宅和田地,给了些钱。
小罗当时就握著叔叔的手,说从今天开始,永业叔就是我此生不变的信仰。
因为他的身份非常特殊,是西魏合伙人独狐信的嫡长子,加上独孤信那个“哪有造反,还不都是你们內斗”的遭遇,给独孤家增添了许多悲剧色彩。
此时独孤家、普六茹忠等原贺拔岳派系,在周国內被宇文护打压,因此抬出独孤罗的身份,不仅具有一定的號召力,掀开周国的政斗內幕,还能让宇文护在恼火之余多抽普六茹忠几巴掌,狠狠搅乱他们。
然后对宇文护所代表的周国失望之人,就会被独孤罗这个金字招牌所吸引|,
形成正向循环。
战爭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上的事情会严重影响战爭走向,能造势的地方,高般一个都不会放过,別的不说,把他绑在旗上,让普六茹忠来射老上司的长子,
怕不是杨忠看见就要破防。
当然,齐军也不会把独孤罗使用得如此粗糙,眼下就是最好拿他身份做文章的情况,让小罗以独孤信嫡长子的身份动摇守军意志。
所以高殷才不打算收买河东豪族,独孤信的旗杆可比这些小鱼小虾硬得多了,都有了衝锋鎗,谁看得上王八盒子?
这也是高殷点名让独孤永业攻打內城的原因,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哪怕是一条內裤、一张卫生纸都有著大用。
“敢不承命?”
独孤罗策马上前,对著內城的守军宣告:“我乃已故太保、大宗伯、独孤卫国公之长子独孤罗,谁敢杀我?”
“尽可放箭!”
齐军已经在三百步开外,周兵才有所发现,
这怪不得他们,首先城墙外围已经被齐兵控制住了,本身视野就受限,其次火把的意义主要是用来探路,而齐军行进的道路乃至目標都很明晰,甚至今夜月光璀璨,不需要打太多火把,因此齐骑抵达如此之近的距离,才被敌军所察。
周兵是分析不出这些內容的,他们只知道齐军鬼魅般出现,披沥残忍的杀气,怀著恶毒之心来带给他们死亡。
这成为了齐军被月光所祝福的又一力证,见齐军將至,周人越发窘急,每一个都想遁回內城。
然而越急越是无法顺利,有人为了抢先回城,自相打了起来,阻碍了其他土兵的归路,上前阻止的人越多,场面就越混乱,悲观主义者拍打双手,充满绝望的大笑大叫,乐观主义者已经开始想著,该如何用幽默的河东方言攻略齐军,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投降。
白日从周国俘虏里,已经得知了现在城內的主事者是统军向江及薛、柳一干人,互相扯皮,现在没有个绝对能管事的人一一郑伟还掛在城墙上看著他们呢正是人心动盪,一举破城的好时机。
高殷將自己的师旗借给了韩凤,他比独孤永业跑得更快,手持师旗,一马当先,率先突入城中高喝:“首恶既诛,降者免死!凡擒向江,升官赐赏!”
眼前的景色嚇了韩凤一跳。
燃烧的火人,四散的棺,地上铺满血红色的地毯,让跃动的火焰染上一抹血色,烧灼之声与惨嚎交叠,是世间最残忍的鼓吹,周兵甚至没有听到他说话的內容,犹在爭吵、斗殴,热闹都是他们的,让自以为是今夜主角的韩凤有些落寞。
好在还是有几个周兵向他投降,这让韩凤找到了感觉,策马大声呼喝,双手全力挥舞著高殷的帅旗,重复刚刚的台词。
更多的齐骑涌了进来,带著快意的残忍,对著周军大声呵斥:“我主亲至,
还不投降?!”
这话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眾多周兵的心防,许多人嚇得魂飞魄散,危急关头,大家拋却了忠义与麵皮,各自选择內心最深处的想法,有人头也不回地往內城奔去,也有人双膝一抖,丝滑地跪伏在地,內城的大门开始合拢,两方人的命运就此分离。
尚有许多士兵还未来得及,拼命拥挤、甚至阻挠內城门的关闭,还是將领当机立断,用武器將他们戳走,才能將大门紧闭。
仍有不信邪的士兵,用身躯挡在城门口,最后硬生生被夹成两段一一不只有里面的人在用力,外面的周兵也想进去,人性的卑鄙拉扯著这个士兵的身体,在他身上发泄怨气。
还有眾多的周兵被关在门外,他们仍在敲门、怒喝,抱头跪地大哭。
他们不知道哪里做错了,明明都是听命行事,为什么总是会一败涂地?
齐兵、齐兵!都是因为他们!
些许周兵抹了一把眼泪,拿著武器,坦然地朝齐军走去,这些大多是和齐军有仇之人,寧死也不愿投降。
装甲精良的齐骑满足了他们,大部齐军再次进入城中,重新控制外城,墙上也燃起安全的火把。
於是在火光与月光照耀之下,软弱的周兵亲眼看著自己身边最坚硬的骨血飞洒,龙头周军仅存不多的脊樑被狠狠打断,落在血泊之中,成为装饰之一。
原本饱含愤怒的眼神,此刻已然空洞无物,灵魂离开了这些肉屑,向著月亮飞去。
“听好。此次我等再度入城,不是为了杀戮,而是要攻破內门,尽夺龙头城,將闻喜纳入我齐国土地。”
临出营前,高殷对著底下的將士们叮瞩:“从此刻开始,闻喜军民就已经是我们的东西,也是各位的財產了,没有人会隨意丟弃財货吧?”
將士们摇了摇头,轻笑出声,高殷继续跟他们约法三章:“既然如此,就不得隨意嘲笑投降的周兵,要把他们当成自家的奴僕,多少给点眼色一一进去敢死营的,为你们冒死求生,成为食乾的,也为你们织布种地,多少要待他们好些。”
“谁要是敢笑出声来,我扣他的钱!”
这话比杀头的威力还要大,將士们立时声正色,目不斜视。
因此在被俘虏的周军看来,今夜的齐军简直就是王者之师,除了杀死那些反抗者,剩下的步骤都很明確,清扫战场、腾出地方,接收俘虏、救治伤员,束手就擒之人双手抱头、趴在地上,由部分齐兵与敢死营分別看管。
敢死营没被特意叮瞩,又在刚刚被这帮周兵攻打过,险些死在他们手中,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脸色,肆意欺辱;而投降的周兵俘虏或有意,或无意的知道了敢死营的身份后,顿时愤怒起来。
这时齐军就会介入,让敢死营的人离开,安抚那些周兵,说交战非本意,但愿海波平之类的话,顺便分发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告诉他们信月光王得永生。
“来都来了,还能逃是咋的,信了也不亏,还能给自己赞功德。”
齐军和得令人发毛,周兵惶惶不安,从他手中接过,把这些玩意紧紧在手里。
“赤炎焚罪,月光抚灵,魂归净土,永享清寧。”
为了不让周兵閒著,齐军会出来一些隨军文土,让他们跟著念诵,阻碍他们的思考。
还有一些从云门寺出来,由智舜、僧邕、智是、曇询等稠禪师弟子所率领的僧兵团队,也在为他们、为战死的亡魂祈祷念诵。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都被俘虏了,周兵也只能有样学样,跟著他们做。奇怪的是,这样居然真的得到了些许內心的寧静。
挣开眼,看看身边的同伴们或虔诚、或与自己一样四处张望,也没有被响斥,这份诡异的平和感与刚刚的死亡恐惧相加,形成巨大的落差,印在了周军俘虏的脑海里。
无论信还是不信,齐主是月光王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设定,为周人所共识。
敢死营的士兵则像禿鷲一般,羡慕嫉妒恨地窝在一旁,他们刚来的时候,可没这么好的待遇。
“爭取今夜克城。”
今夜月色很美,最適合扩散高殷的威严,夜晚陷城,不仅能宣传月光王的传说,还能追赶一日破城的进度。
能够夜晚攻城的土兵,在这个时代也是很稀少的,许多大头兵发育期吃不好,营养不良就容易有夜盲症,也就是“雀蒙眼”,周兵能在夜晚出来抢夺外城,一大部分原因是他们熟悉环境,除此之外也点起眾多火把,这也提高了点燃惊喜的概率。
八旗里也有不少士兵存在这样的问题,在选择兵员时,这个就是標准之一,
能够夜间正常视物的士兵被单独组建,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存在。
这些人马交到了独孤永业的手中,他知道这支军队的分量,更清楚夹在高洋和高殷之间要如何处事,如果此战不胜,在哪一边都会大失所望。
好在周军心智已乱,城內人心不安,这也不难攻打,大不了一路打到明天早上。
做好了力战的准备,能用计谋降低伤亡的话,也还是需要用的,孤独永业把心一横,告诉亲卫:“请罗仁过来。”
不多时,一个二十五岁的俊秀青年骑马而来,他穿著佐领级別的衣服,这是独孤永业给他的特殊待遇,不领兵,但享受佐领食干。
许多佐领都是被衣服衬托得更威武与英俊,但他不同,他和高殷、高孝一样,都属於是穿个麻袋都能把麻袋变成爆款的俊秀男子。
独孤永业忍不住抚须感慨,若能有其三成顏俊,何愁不得至尊赏识!
“叔父,您叫我?”
独孤罗彬彬有礼,他性格也谦和,这或许是承接了他父亲独孤信的风范。
独孤罗是信的长子,有七个妹妹,大妹是宇文毓的王妃,四妹是唐国公李瞒的妻子,七妹叫做独孤伽罗,在前年嫁给了普六茹坚。
这些都是独孤永业告诉他的,某种意义上,他算是给自己老爹坑了。
要不怎么说一个人的命运,不仅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歷史的进程呢,
在二十五年前,孝武帝元修西逃,独孤如愿一人一骑追隨,为此拋弃妻儿,將他们遗留在东魏,强裸中的独孤罗还没学会走路,就喜提一份铁饭碗。
独孤如愿改名为信,在西魏一路高升,做到了大司马,赵贵来找独孤信搞事,说什么宇文氏篡权,当替天罚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赵贵变成了牢贵,信子哥没有参与,但宇文护早看他不顺眼,趁机让宇文盛告发他连坐,赵贵被杀,独孤信在家中被逼自尽。
独孤信死去是两年前的事情,齐国知道后,就將独孤罗释放,小罗终於重获自由,不知道有没有在下雨天跑出去淋雨大喊大叫之类的。
总之以高洋的德行,能释放他就已经是奇蹟了,更不要想看给他钱粮度日,
因此小罗寄居在中山,养不活自己,过得孤苦伶仃,与父亲在西魏生的那群锦衣玉食的异母弟妹们完全无法相比,从《天保帝的救赎》一下快进到《武状元独孤罗》。
要不怎么说独孤永业是个好人呢,他和小罗祖上都是独孤部落的同宗,论起来还是亲戚,看到小罗混成这个熊样,非常怜悯,所以给他买了房宅和田地,给了些钱。
小罗当时就握著叔叔的手,说从今天开始,永业叔就是我此生不变的信仰。
因为他的身份非常特殊,是西魏合伙人独狐信的嫡长子,加上独孤信那个“哪有造反,还不都是你们內斗”的遭遇,给独孤家增添了许多悲剧色彩。
此时独孤家、普六茹忠等原贺拔岳派系,在周国內被宇文护打压,因此抬出独孤罗的身份,不仅具有一定的號召力,掀开周国的政斗內幕,还能让宇文护在恼火之余多抽普六茹忠几巴掌,狠狠搅乱他们。
然后对宇文护所代表的周国失望之人,就会被独孤罗这个金字招牌所吸引|,
形成正向循环。
战爭是政治的延续,政治上的事情会严重影响战爭走向,能造势的地方,高般一个都不会放过,別的不说,把他绑在旗上,让普六茹忠来射老上司的长子,
怕不是杨忠看见就要破防。
当然,齐军也不会把独孤罗使用得如此粗糙,眼下就是最好拿他身份做文章的情况,让小罗以独孤信嫡长子的身份动摇守军意志。
所以高殷才不打算收买河东豪族,独孤信的旗杆可比这些小鱼小虾硬得多了,都有了衝锋鎗,谁看得上王八盒子?
这也是高殷点名让独孤永业攻打內城的原因,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哪怕是一条內裤、一张卫生纸都有著大用。
“敢不承命?”
独孤罗策马上前,对著內城的守军宣告:“我乃已故太保、大宗伯、独孤卫国公之长子独孤罗,谁敢杀我?”
“尽可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