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开恩
第100章 开恩
“父皇请宽恕孝瑾!”
高殷双膝跪地,连连磕头:“孝不过是听我的命令,千错万错都是儿的错,若有责罚,儿愿为孝罐担待!”
“有你何事!”
高洋一脚端开高殷,因为手抖,在高孝脖颈上划出一道红晕,所有人的脸都和高孝一起变得白皙。
高洋指著高孝:“说!说不清楚,去见汝父!”
抬箭射湛之后,高孝一直有些紧张,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没准会牵连太子,儘管一直在太子面前装作无事,但滑泞的手几乎握不住任何东西。
一路上,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可高孝灌却感觉不到冷。他的思绪如同一团乱麻,越是想要理清,越是纠缠不清,心跳声在耳边轰鸣,每一下都在提醒自己闯祸了,可能会牵连太子,很可能会死。
有传言说父亲高澄是被至尊所杀,高孝不敢相信,但越靠近至尊,他就越容易冒出这些念头,甚至出现许多奇怪的想法,“为什么要做傻事”、“值不值得为太子送命”,
浑浑噩噩的入了帐中,直到刚才,他都还被这些混乱的思绪搅扰得不安寧。
刀架在脖颈上,比寒风更冰冷,划出的血液又感到温热,高孝在这冰火两重天的刺激下惊醒,內心忽然觉得轻鬆与清明,忍不住泛起微笑。
原来答案居然就这样简单,问心无愧便好。
“至尊,臣不敢。”
高洋眯起眼睛,微微沉刀,继续施加压力:“那你为何射向长广王?”
血液流淌於粉藕,高孝的声音仍旧沉著,没有丝毫颤抖:“长广王扰乱武会秩序,
有悖太子之令。太子国之储君,又为开府大都督,『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臣为齐国子民,又为府中参军,正当为太子效死。”
即便是天保一朝,也很少有人当眾將太子置於嫡王之上,这无异於得罪娄后,何况是高氏宗族。
高孝此话传播出去,谁都知道太子得了文襄第四子的死力,因此高湛此刻的表情难看得可怕。
“至於射冕之言,实为妄谈!”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决:“齐乃中原上国,至尊为齐国之主,国家所向,太子敦厚仁孝,必不会生冒顿之心。”
冒顿就是在白登山围殴刘邦的匈奴单于,他製造了一种响箭,响箭所射之处,部下必须跟著射击,冒顿先后射自己的马、妻子以及父亲头曼单于的马,把不从的人都杀了,最后杀父自立。
“何况太子是陛下钦定的储君,臣对太子忠心,便是对至尊忠心。若有人因此妄加揣测,甚至污衊太子有不臣之心,那便是奸侯之言,臣请杀之!若至尊觉得臣巧言令色,尽可杀臣,臣愿以死明志!”
高孝意有所指,殿內眾臣望向高湛,目光不是惊讶便是充满奚落。
“哈哈哈哈!”
高洋的目光在高孝灌脸上停留许久,忽然大笑起来,手中的刀也隨之放下。
“好,好!我高家儿郎正当如此!”
他亲自將孝扶起,拍打他的肩膀,语气中带著几分讚许:“虽然话语衝动了一些,
但这份胆识与忠心,朕很欣赏。”
“臣不敢当至尊如此夸奖,只是尽本分而已。”
高洋笑了笑:“尽本分?好一个尽本分。朕倒是希望高氏子弟都能像你一样,懂得何为君臣大义。”
他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高湛。高湛脸色阴沉,却不敢多言,只能低头避开高洋的视线。
高洋却不饶过他,隨手取过马鞭,冲他喊著:“滚过来!”
高湛双膝一抖,真的就蜷缩在地上滚了过去,高洋端了一脚,骂骂咧咧。
“雅兴全让你搅了!”
高洋手持马鞭,在高湛背上抽打,力道不重,但充满羞辱意味:“不是有贼人闹事?
逆贼刘向在何处?”
“不是帮太子维持治安?怎么变成了被太子欺辱?还牵扯上苏寺正!”
泡澡也是很耗费体力的,高洋没打两下,就要休息喘息,高湛趁机抬头叫屈:“臣弟是怕太子年轻犯错,也是为他著想!”
“还敢嘴倔?”高洋怒不可遏,亲自动手將高湛丟入浴池中,然后摁著高湛的头髮,
抬起、放下,欣赏亲弟弟狼狐呼吸的窘样。
无人敢为此求饶,一直到高湛不会动弹,眾人都觉得他被整死了,高洋才鬆开高湛,
任他在池面上漂浮。高洋一鬆手,近侍们无缝衔接地靠近,嫻熟將高湛翻过身来,挤压、
催吐,让高湛缓过气。
“谢、谢至尊——开恩!”
这是醒来后的高湛说的第一句话。
高洋哼了一声,抖擞身上的服饰,因为和弟弟打闹玩乐,已然全湿。
近侍们带著火盆与新衣而来,当著眾臣的面解开衣服,重新为高洋换上新的緋袍女服,又为他点唇补妆,在灯火的映衬下,高洋竟有些许女帝之感。
“听说延宗也来了?”
得到肯定的回覆,高洋更加高兴,对中书郎段信发话:“去唤他进来。”
中书郎是中书省的中级官员,主要负责起草詔令、参与机要事务,是皇帝的重要秘书和参谋,通常为五品至六品,品级较低,但因为是皇帝近臣,实际权力很大。
段信字孝言,是段荣次子、段韶的弟弟,虽然段家家风不错,但段信是例外,恣情酒色奢华放荡,和高洋玩到了一块去,再考虑家族的因素,被高洋引为近臣。
段信没动身,高洋忽然想起了什么,笑著说:“提醒我了。”
他命人拿过纸笔,写下一封詔书,段信才起身接过,朝外走去。
高洋看向高殷:“等延宗一来,你们就可下去了。”
高殷亲自为高孝止血,听到这话,回身感谢,高洋看著这幅场面,隱约有些不悦。
不过听说高孝灌作为擂主未尝一败后,高洋顿时侧目,没想到孝如此能打,让他说些解乏,结果越说越觉得有趣。
高洋顿时惋惜自己没去武会了,告诉高殷如果下次再有这种活动,要给自己留一个席位。听说高殷招揽了一位女將,还让高孝灌收作弟子,又笑起来,心里对长子的取向感到安心。
不多时,高延宗进入大帐,看见高洋的瞬间就像回到了自己家,大咧咧的拱手:“至尊!”
“快,来朕身边,让朕抱抱你!”
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真的有相性存在,高洋確实对延宗非常偏爱,高延宗挤过那些宫婢,坐在高洋怀里,高洋觉得吃重,又为此开怀大笑。
为了减轻至尊的压力,宫婢们还要在身后抬著高延宗,那副场面让人不忍细看。
与高延宗一同进来的还有段信,他手上还拿著那封詔书,高洋见状皱眉:“怎么回事?”
“顏之推在营外饮酒,已然醉酣,连话都听不见,所以臣將詔书拿回来了。”
“父皇请宽恕孝瑾!”
高殷双膝跪地,连连磕头:“孝不过是听我的命令,千错万错都是儿的错,若有责罚,儿愿为孝罐担待!”
“有你何事!”
高洋一脚端开高殷,因为手抖,在高孝脖颈上划出一道红晕,所有人的脸都和高孝一起变得白皙。
高洋指著高孝:“说!说不清楚,去见汝父!”
抬箭射湛之后,高孝一直有些紧张,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没准会牵连太子,儘管一直在太子面前装作无事,但滑泞的手几乎握不住任何东西。
一路上,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可高孝灌却感觉不到冷。他的思绪如同一团乱麻,越是想要理清,越是纠缠不清,心跳声在耳边轰鸣,每一下都在提醒自己闯祸了,可能会牵连太子,很可能会死。
有传言说父亲高澄是被至尊所杀,高孝不敢相信,但越靠近至尊,他就越容易冒出这些念头,甚至出现许多奇怪的想法,“为什么要做傻事”、“值不值得为太子送命”,
浑浑噩噩的入了帐中,直到刚才,他都还被这些混乱的思绪搅扰得不安寧。
刀架在脖颈上,比寒风更冰冷,划出的血液又感到温热,高孝在这冰火两重天的刺激下惊醒,內心忽然觉得轻鬆与清明,忍不住泛起微笑。
原来答案居然就这样简单,问心无愧便好。
“至尊,臣不敢。”
高洋眯起眼睛,微微沉刀,继续施加压力:“那你为何射向长广王?”
血液流淌於粉藕,高孝的声音仍旧沉著,没有丝毫颤抖:“长广王扰乱武会秩序,
有悖太子之令。太子国之储君,又为开府大都督,『君忧臣劳,君辱臣死』,臣为齐国子民,又为府中参军,正当为太子效死。”
即便是天保一朝,也很少有人当眾將太子置於嫡王之上,这无异於得罪娄后,何况是高氏宗族。
高孝此话传播出去,谁都知道太子得了文襄第四子的死力,因此高湛此刻的表情难看得可怕。
“至於射冕之言,实为妄谈!”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决:“齐乃中原上国,至尊为齐国之主,国家所向,太子敦厚仁孝,必不会生冒顿之心。”
冒顿就是在白登山围殴刘邦的匈奴单于,他製造了一种响箭,响箭所射之处,部下必须跟著射击,冒顿先后射自己的马、妻子以及父亲头曼单于的马,把不从的人都杀了,最后杀父自立。
“何况太子是陛下钦定的储君,臣对太子忠心,便是对至尊忠心。若有人因此妄加揣测,甚至污衊太子有不臣之心,那便是奸侯之言,臣请杀之!若至尊觉得臣巧言令色,尽可杀臣,臣愿以死明志!”
高孝意有所指,殿內眾臣望向高湛,目光不是惊讶便是充满奚落。
“哈哈哈哈!”
高洋的目光在高孝灌脸上停留许久,忽然大笑起来,手中的刀也隨之放下。
“好,好!我高家儿郎正当如此!”
他亲自將孝扶起,拍打他的肩膀,语气中带著几分讚许:“虽然话语衝动了一些,
但这份胆识与忠心,朕很欣赏。”
“臣不敢当至尊如此夸奖,只是尽本分而已。”
高洋笑了笑:“尽本分?好一个尽本分。朕倒是希望高氏子弟都能像你一样,懂得何为君臣大义。”
他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高湛。高湛脸色阴沉,却不敢多言,只能低头避开高洋的视线。
高洋却不饶过他,隨手取过马鞭,冲他喊著:“滚过来!”
高湛双膝一抖,真的就蜷缩在地上滚了过去,高洋端了一脚,骂骂咧咧。
“雅兴全让你搅了!”
高洋手持马鞭,在高湛背上抽打,力道不重,但充满羞辱意味:“不是有贼人闹事?
逆贼刘向在何处?”
“不是帮太子维持治安?怎么变成了被太子欺辱?还牵扯上苏寺正!”
泡澡也是很耗费体力的,高洋没打两下,就要休息喘息,高湛趁机抬头叫屈:“臣弟是怕太子年轻犯错,也是为他著想!”
“还敢嘴倔?”高洋怒不可遏,亲自动手將高湛丟入浴池中,然后摁著高湛的头髮,
抬起、放下,欣赏亲弟弟狼狐呼吸的窘样。
无人敢为此求饶,一直到高湛不会动弹,眾人都觉得他被整死了,高洋才鬆开高湛,
任他在池面上漂浮。高洋一鬆手,近侍们无缝衔接地靠近,嫻熟將高湛翻过身来,挤压、
催吐,让高湛缓过气。
“谢、谢至尊——开恩!”
这是醒来后的高湛说的第一句话。
高洋哼了一声,抖擞身上的服饰,因为和弟弟打闹玩乐,已然全湿。
近侍们带著火盆与新衣而来,当著眾臣的面解开衣服,重新为高洋换上新的緋袍女服,又为他点唇补妆,在灯火的映衬下,高洋竟有些许女帝之感。
“听说延宗也来了?”
得到肯定的回覆,高洋更加高兴,对中书郎段信发话:“去唤他进来。”
中书郎是中书省的中级官员,主要负责起草詔令、参与机要事务,是皇帝的重要秘书和参谋,通常为五品至六品,品级较低,但因为是皇帝近臣,实际权力很大。
段信字孝言,是段荣次子、段韶的弟弟,虽然段家家风不错,但段信是例外,恣情酒色奢华放荡,和高洋玩到了一块去,再考虑家族的因素,被高洋引为近臣。
段信没动身,高洋忽然想起了什么,笑著说:“提醒我了。”
他命人拿过纸笔,写下一封詔书,段信才起身接过,朝外走去。
高洋看向高殷:“等延宗一来,你们就可下去了。”
高殷亲自为高孝止血,听到这话,回身感谢,高洋看著这幅场面,隱约有些不悦。
不过听说高孝灌作为擂主未尝一败后,高洋顿时侧目,没想到孝如此能打,让他说些解乏,结果越说越觉得有趣。
高洋顿时惋惜自己没去武会了,告诉高殷如果下次再有这种活动,要给自己留一个席位。听说高殷招揽了一位女將,还让高孝灌收作弟子,又笑起来,心里对长子的取向感到安心。
不多时,高延宗进入大帐,看见高洋的瞬间就像回到了自己家,大咧咧的拱手:“至尊!”
“快,来朕身边,让朕抱抱你!”
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真的有相性存在,高洋確实对延宗非常偏爱,高延宗挤过那些宫婢,坐在高洋怀里,高洋觉得吃重,又为此开怀大笑。
为了减轻至尊的压力,宫婢们还要在身后抬著高延宗,那副场面让人不忍细看。
与高延宗一同进来的还有段信,他手上还拿著那封詔书,高洋见状皱眉:“怎么回事?”
“顏之推在营外饮酒,已然醉酣,连话都听不见,所以臣將詔书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