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女將
第85章 女將
“发生什么事了?”
看台之下,以性別分成两拨群体,最中心的却是一家兄妹在吵。
“似乎是李家的输了,在闹事?”
往喧闹的地方瞅了一眼,顿时有知情的人喝道。
“哎一一李家的,你们不是输了吗?那就愿赌服输啊,这可是太子的地盘,要是耍赖,可是要掉脑袋的!”
被嘲笑的李家男子骂了回去,又和兄弟们一起阻拦小妹:“妹子,別在这儿惹事,阿兄输了就输了,咱回家去,別在这丟人了。”
“哼,兄长这话不晓理!你输了跟我有什么关係?我还没上去打呢!”
南朝汉妇喜著绣衫配罗裙,北朝女子则爱穿胡服,胡服不仅方便,而且更能衬托婀娜多姿的身段。
说话的女子便是胡服打扮,緋色的窄袖深衣由綾罗製成,头上是紫纶巾,下身是蜀锦宽袖大口褶,深衣下摆被裁成三角形似旌旗,又在腰部加绣了围裳,里边伸出飘带,隨著她的动作飘摇,煞是时髦。
光是这身打扮,就说明她家世殷富,连忙有侍者凑到高殷耳边,说这是邮都豪族李醒诸子,李波一干人等。
这女子便是李波的小妹李秀,富贵荣养的好处在她身上尽显,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眉分八彩,唇若一一唇上是真涂了胭脂,其发高高束起,仅留几缕隨风轻扬,气宇轩昂,
英姿讽爽,比男子更盛几分。
虽然李秀是汉女,但身边围绕著一群鲜卑女性,笑著声援。
“就是,只许你们男子升官,就不许我们娘子发財了?”
“南国有个洗夫人都可以上战场,怎么咱们北国女子就不行?”
“那是南人柔弱!”
从人群中不知哪里就爆出一句大喝,引起满场大笑,北人就爱嘲笑这个。
眼见场面愈发失控,不仅爭吵激烈,还有大打出手的危险,府兵连忙派人降温,同时请示台上眾王。
“不行不行!”高睿连连摇头,像是有眾多蚂蚁在他脑袋上爬:“今日选拔的都是为国尽忠的將土,沙场血战的勇汉,怎么可以让女子来污秽了武会?”
高睿这种想法有跡可循,他篤信佛教,按照此刻流行的佛教戒律《四分律》的观点,
女身是情慾与污秽的象徵,女眾出家会令佛法不久,即便有女子出家,最后得道成佛的標誌也是“转女为男”,成为荣誉男人。
这次大会,太子请了不少僧尼,且购置了很多佛教的饰品和玩物。按太子的说法,这些都是周边,不仅能赚钱,还能传播功德。
因此对高睿来说,这里是一个庄重的场所,女人能入场来看是太子开恩,也就罢了,
怎么还可以上台比武,扰了佛风清净呢?
“这不挺有趣的吗!”高延宗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我支持,女人打架可不多见!”
四叔高淹的想法和高睿差不多,高孝珩又觉得这是件趣事,高浚、高涣则没什么想法,唯太子马首是瞻,因此最后的决定权又落到了高殷手里。
高殷思付少时,就笑起来:“古来男子皆由女子所生,既然男子可,女子又缘何不可呢?妇好为商王武丁王后,为其南征北战,商人因而称其为母辛;先汉末年,吕母为子报仇,自称將军,燃起抗新烽烟。”
“一为国母,一为家尊,且都是古人,於今久远,岂可相提並论?”
四叔发话,高殷不得不重视:“普末有女灌娘,其父荀崧为贼所围,力弱食尽,灌娘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十人,逾城突围夜出,且战且前,贼不能制。又有才女谢道,遭孙恩之难,夫及诸子遇害,仍命婢肩舆抽刃出门,手杀数人,以身护孙。”
“即便是如今之世,南有台下眾女所说之洗夫人,北嘛莫非我们从小没听过《木兰辞》?”
高淹哭笑不得,木兰辞不过是诗歌,岂能如此相论?他还想再说,一旁的高浚连忙拉住他,劝他稍解。
“可是”
见高睿还要可是,高殷又换了个说辞:“况且我大都督开府,文林有教无类,武会优者为胜,贤仇不避,何况男女?女子参与其中,更说明我府唯才是举,自以为强皆可上台,无论男女都不会手下留情。”
说著,他又向高睿眨眨眼晴:“歷朝皆有烈女,我大齐难道就少得?叔父高抬贵手,
就允了这一次吧。”
高延宗打算看热闹,也劝说起高睿来,高睿看见台下汹涌的呼声,长嘆一气,算是默认。
於是高殷命令侍者下去向高孝传令,允许李秀入场,高孝灌对著高台行礼:“遵命。”
隨后转身向场间诸人宣布:“尔等所请,太子已允,若有女子敢为战者,皆可上台!
9
李秀等人只是打算胡闹一番,没想到太子居然真的会同意。
鲜卑母权遗风深重,太子以往的名声便是深耕儒学,被隱约塑造成了一个呆板的汉儒太子。
但今日开举武会盛事,又许可女子入场参观乃至上场,顿时搏得在场眾多女性的好感,认为太子通情达理。
然而太子的侍者接下来的话,让诸人忍俊不禁:“若要与乐城公交手,须得过了四擂,否则不允!”
“哈哈哈哈!!!”
场中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让高孝面红耳赤,只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他心里敲响警钟,自己可是最后的守门员,若是输了,就代表整个大都督府压不住一个女子,那脸可就丟大了,太子也会顏面扫地。
甚至他还长了一张如此碍事的脸,输了不仅身败名裂,让人嶗叨一辈子,以后太子也不会用他,更不用说发挥自身才干,出人头地!
高殷坐了回去,和小姑、叔父们谈笑,就和他起身之前一样。
然而落在斛律灵的眼中,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太子的话她大半听不懂,还是问了嫂子,才知道太子话中的意思,语气既不高亢,也不贬低,只是认真的说著自己的观点,其他人就要细细倾听,不会像兄长那样,被父亲的威势给压下去。
而父亲,又要对常山叔叔、长广叔叔低声下气。
斛律灵忽然生出不服气的想法,明明才比她大几岁,却取得了父亲都比不上的高位,
难道他真是天生贵人?真是佛子?
可低头向下俯瞰,確实有眾多僧尼在台柱上为太子、为这次武会祈福。
太子的面容就在眼前,可对他的印象却模糊起来了,他似乎永远冷静、永远有条理,
和父亲说过的那个柔软懦弱、不堪大任的评价完全对不上。
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呢?
斛律灵產生好奇,好奇就是兴趣,而兴趣就是心动的开始。
“发生什么事了?”
看台之下,以性別分成两拨群体,最中心的却是一家兄妹在吵。
“似乎是李家的输了,在闹事?”
往喧闹的地方瞅了一眼,顿时有知情的人喝道。
“哎一一李家的,你们不是输了吗?那就愿赌服输啊,这可是太子的地盘,要是耍赖,可是要掉脑袋的!”
被嘲笑的李家男子骂了回去,又和兄弟们一起阻拦小妹:“妹子,別在这儿惹事,阿兄输了就输了,咱回家去,別在这丟人了。”
“哼,兄长这话不晓理!你输了跟我有什么关係?我还没上去打呢!”
南朝汉妇喜著绣衫配罗裙,北朝女子则爱穿胡服,胡服不仅方便,而且更能衬托婀娜多姿的身段。
说话的女子便是胡服打扮,緋色的窄袖深衣由綾罗製成,头上是紫纶巾,下身是蜀锦宽袖大口褶,深衣下摆被裁成三角形似旌旗,又在腰部加绣了围裳,里边伸出飘带,隨著她的动作飘摇,煞是时髦。
光是这身打扮,就说明她家世殷富,连忙有侍者凑到高殷耳边,说这是邮都豪族李醒诸子,李波一干人等。
这女子便是李波的小妹李秀,富贵荣养的好处在她身上尽显,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眉分八彩,唇若一一唇上是真涂了胭脂,其发高高束起,仅留几缕隨风轻扬,气宇轩昂,
英姿讽爽,比男子更盛几分。
虽然李秀是汉女,但身边围绕著一群鲜卑女性,笑著声援。
“就是,只许你们男子升官,就不许我们娘子发財了?”
“南国有个洗夫人都可以上战场,怎么咱们北国女子就不行?”
“那是南人柔弱!”
从人群中不知哪里就爆出一句大喝,引起满场大笑,北人就爱嘲笑这个。
眼见场面愈发失控,不仅爭吵激烈,还有大打出手的危险,府兵连忙派人降温,同时请示台上眾王。
“不行不行!”高睿连连摇头,像是有眾多蚂蚁在他脑袋上爬:“今日选拔的都是为国尽忠的將土,沙场血战的勇汉,怎么可以让女子来污秽了武会?”
高睿这种想法有跡可循,他篤信佛教,按照此刻流行的佛教戒律《四分律》的观点,
女身是情慾与污秽的象徵,女眾出家会令佛法不久,即便有女子出家,最后得道成佛的標誌也是“转女为男”,成为荣誉男人。
这次大会,太子请了不少僧尼,且购置了很多佛教的饰品和玩物。按太子的说法,这些都是周边,不仅能赚钱,还能传播功德。
因此对高睿来说,这里是一个庄重的场所,女人能入场来看是太子开恩,也就罢了,
怎么还可以上台比武,扰了佛风清净呢?
“这不挺有趣的吗!”高延宗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大:“我支持,女人打架可不多见!”
四叔高淹的想法和高睿差不多,高孝珩又觉得这是件趣事,高浚、高涣则没什么想法,唯太子马首是瞻,因此最后的决定权又落到了高殷手里。
高殷思付少时,就笑起来:“古来男子皆由女子所生,既然男子可,女子又缘何不可呢?妇好为商王武丁王后,为其南征北战,商人因而称其为母辛;先汉末年,吕母为子报仇,自称將军,燃起抗新烽烟。”
“一为国母,一为家尊,且都是古人,於今久远,岂可相提並论?”
四叔发话,高殷不得不重视:“普末有女灌娘,其父荀崧为贼所围,力弱食尽,灌娘时年十三,乃率勇士数十人,逾城突围夜出,且战且前,贼不能制。又有才女谢道,遭孙恩之难,夫及诸子遇害,仍命婢肩舆抽刃出门,手杀数人,以身护孙。”
“即便是如今之世,南有台下眾女所说之洗夫人,北嘛莫非我们从小没听过《木兰辞》?”
高淹哭笑不得,木兰辞不过是诗歌,岂能如此相论?他还想再说,一旁的高浚连忙拉住他,劝他稍解。
“可是”
见高睿还要可是,高殷又换了个说辞:“况且我大都督开府,文林有教无类,武会优者为胜,贤仇不避,何况男女?女子参与其中,更说明我府唯才是举,自以为强皆可上台,无论男女都不会手下留情。”
说著,他又向高睿眨眨眼晴:“歷朝皆有烈女,我大齐难道就少得?叔父高抬贵手,
就允了这一次吧。”
高延宗打算看热闹,也劝说起高睿来,高睿看见台下汹涌的呼声,长嘆一气,算是默认。
於是高殷命令侍者下去向高孝传令,允许李秀入场,高孝灌对著高台行礼:“遵命。”
隨后转身向场间诸人宣布:“尔等所请,太子已允,若有女子敢为战者,皆可上台!
9
李秀等人只是打算胡闹一番,没想到太子居然真的会同意。
鲜卑母权遗风深重,太子以往的名声便是深耕儒学,被隱约塑造成了一个呆板的汉儒太子。
但今日开举武会盛事,又许可女子入场参观乃至上场,顿时搏得在场眾多女性的好感,认为太子通情达理。
然而太子的侍者接下来的话,让诸人忍俊不禁:“若要与乐城公交手,须得过了四擂,否则不允!”
“哈哈哈哈!!!”
场中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让高孝面红耳赤,只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他心里敲响警钟,自己可是最后的守门员,若是输了,就代表整个大都督府压不住一个女子,那脸可就丟大了,太子也会顏面扫地。
甚至他还长了一张如此碍事的脸,输了不仅身败名裂,让人嶗叨一辈子,以后太子也不会用他,更不用说发挥自身才干,出人头地!
高殷坐了回去,和小姑、叔父们谈笑,就和他起身之前一样。
然而落在斛律灵的眼中,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太子的话她大半听不懂,还是问了嫂子,才知道太子话中的意思,语气既不高亢,也不贬低,只是认真的说著自己的观点,其他人就要细细倾听,不会像兄长那样,被父亲的威势给压下去。
而父亲,又要对常山叔叔、长广叔叔低声下气。
斛律灵忽然生出不服气的想法,明明才比她大几岁,却取得了父亲都比不上的高位,
难道他真是天生贵人?真是佛子?
可低头向下俯瞰,確实有眾多僧尼在台柱上为太子、为这次武会祈福。
太子的面容就在眼前,可对他的印象却模糊起来了,他似乎永远冷静、永远有条理,
和父亲说过的那个柔软懦弱、不堪大任的评价完全对不上。
真实的他到底是怎样的呢?
斛律灵產生好奇,好奇就是兴趣,而兴趣就是心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