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申请专利

    第543章 申请专利
    许青舟还是不能不感叹,这审稿速度真快。
    想想他以前,研究生阶段为了投一篇顶刊,那叫一个煞费苦心,甚至都快处于疯魔的状态。
    审稿过程中编辑回邮件,一旦让改,很多时候需要重新设计,重新收一遍数据。
    投一篇top5,被拒稿没事,最可怕的是改稿,审稿申到2-3轮的时候,编辑每次都会强调不能保证发表,但给出的要求大概又需要再做3-4个月,在不确定能发表的情况下,还得全力以赴。
    这个过程很煎熬。
    就相当于你现在正在投资一个项目,不能保证有回报,但对方却老是跟说再给我投1000万吧,虽然不能保证有收益,但如果你不投的话,前期投的钱可全都没了哦。
    零点科技的第一个员工,约克恩·罗斯启程飞往新加坡,负责和集团对接新加坡分公司的建立事宜。这间公司将由零点科技全资持股,主要负责投资业务。
    宋瑶就负责审核关键节点,终于不像之前那么忙。
    许青舟这边,则是埋头实验室。
    这两个月,宋瑶那边的数学模型,超导薄膜实验,锂枝晶研究落下不少,或者说陷入停滞。
    对于这东西,他倒是不着急,当初也是想找点事情做,现在的重中之重还是超导薄膜迭代。
    4月10日,晴了几天,大早上又开始下起淅沥沥的小雨,波士顿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现象,空气中带着湿冷的气息。
    许青舟穿过瓦萨街和主街的交界处,在building 13的办公室停下,抖了抖伞。
    他走进办公室,却愣了一下。
    卡森,孙思敏,马尔斯,三个人都是眼巴巴地望着他,大眼瞪小眼,表情有些忧郁。
    样品出问题了?
    许青舟心里咯噔一下,但立刻否掉这个可能性,无论怎么看样品都不会出现差错才对。
    孙思敏率先忍不住,噗哧一声笑出来,另外两个似乎也忍不下去了,喜上眉梢,尤其是卡森,直接给激动得给许青舟来了个大拥抱。
    “教授,我们成功了!”
    “嗨,卡森先生,我自己能看到数据。”许青舟被卡森晃得有些头晕,把这货推开,拿起一侧的测试报告。
    最好的一片超导薄膜的jc稳定达3.5x10 a/cm,临界温度(t_c)稳定在18.3 k±0.1 k,机械强度无裂纹,弯曲半径≤1 mm,磁场稳定性也没问题。
    “其中6片样品的临界温度(t_c)波动范围为17.5 k±0.8 k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了原因的话“
    许青舟翻开一侧电镜结构图纸,很快就找到原因,“量子点团聚导致局域载流子浓度不均,部分区域电荷有序相竞争。”
    “可惜,我们设备不行,如果能在扫描透射电镜(stem)内集成原子层沉积(ald)模块,实现原子级原位预测和掺杂工艺相关优化,让量子点按六方密排有序分布,激活强钉扎,肯定能实现30t下的磁场稳定。”
    许青舟无比惋惜。
    “不愧是老板,这个时候还能静下心找问题。”
    卡森在一侧感叹。新一批样品的jc性能都提升到(j_c)提升至3.0x10 a/cm量级,这意味着他们在这个赛道遥遥领先。
    短短八个月时间,他们就创下了这样的壮举!
    “ok,现在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许青舟放下手中的图纸,视线从三个组员身上扫过:“刚才吓我是谁的主意?”
    孙思敏低下头,马尔斯干咳一声。
    卡森顿时讪笑起来:“老板,我们这不是想给您一个惊喜吗况且,您上次也吓我们一跳。”
    “比起给我惊喜,你现在更应该把论文写好。三位,这个月结束前,我希望邮箱里有你们论文的初稿,明白我的意思吧?”
    “噢,老板,我的论文才写了一半。”
    马尔斯悲催地喊着。
    许青舟耸耸肩:“这不是我需要关心的问题。”
    马尔斯生无可恋:“但离下个月不到20天了。”
    “那你还不赶快?”
    “.”
    三个人顿时清醒了,顿时感到压力山大,就连卡森都没有臭屁,赶紧坐到自己位置上开始奋斗。
    许青舟摇摇头,小小的“报复”了一把,就很快乐。
    当然,现在确实该给这些家伙压压担子了,实验都快做完了,一篇论文都还没出来,丢人。
    他把数据看了一遍,调整实验参数,吩咐好卡森明天继续重做样品,他则直接去了图书馆。
    实验稳中有进,是到最关键步骤的时候了——专利申请。
    整个实验的关键技术框架已经固定,不会有大改动,剩下无非就是实验数据的变动,这点影响不大,并且可以在确定优先权日过后逐渐完善。
    申请材料里边,首先需要撰写说明书,明确技术领域,技术背景,最佳实施例,发明内容和实施方案。
    最重要的就是后面两条。
    需要详细说明技术细节,也就是许青舟加入的那些黑科技,前驱体上,传统的sn(ch)改用sn(net)、h等离子体增强反应、量子级界面工程nbsn薄膜表面外延生长拓扑绝缘体bise.最后到yo纳米掺杂和量子点精准掺杂。
    至于用途,核聚变反应堆磁体系统,高能粒子加速器,量子计算与低温电子器件,医疗成像设备.怎么说呢,他的这个产品,直接是五边形战士。
    另外还需要附上工艺流程图、薄膜截面tem图、jc-磁场曲线图这些东西。
    许青舟了四天把专利材料申请好,而后直接找了间专利注册的事务所,打算先锁定优先权日。
    宋瑶其实也能做,但这东西比较麻烦,权利要求书,uspto检查文件格式、附图清晰度等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4月14日,许青舟见到了专利代理人莉丝·安德森,莫顿教授推荐的人选。
    一位非常热心的老太太,和莫顿教授的性格完全相反。
    这类专利的申请,审查时常在6个月,1年,甚至于2年都很正常,但超导薄膜领域稍好,不似传统行业,拥有大量注水专利,需要耗费大量审查时间。
    可超导材料属于复杂技术,仍然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为了缩短时间,许青舟忍痛支付了4000美元的加急费。
    事务所的效率很高,4月16日在确立优先权日。
    接下来,审查员评估新颖性、创造性,发出审查意见(office action),通常需1-3轮答复。
    许青舟也准备给通用电气的扎卡里亚打个电话,同步一下进度,就当给这位豪赌者一点惊喜。
    当然,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兄弟,该准备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