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糟糕,又得露脸了
第529章 糟糕,又得露脸了
晚上8点。
许青舟擦着头发从浴室出来,吹完头发,就凑到宋校的背后,瞧着文档中的资料,“嚯,已经写了这么多了。”
“嗯。”
宋瑶目光望着电脑屏幕,头也不回地说道:“发明专利申请的流程很复杂,我是第一次操作,需要仔细一点。”
宋瑶正在研究未来申请专利的流程。
超导薄膜方面,稳中有进,最核心的jc值虽然没有大幅度提升,但基本已经能够稳定在2.0x10 a/cm。
晶粒尺寸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缺陷密度都在逐步完善。
月底就能到商业级水平。
一旦超导薄膜其它方面的性能提升上来,就意味着实现“质”的突破,百分之百地可以进行商业化,售卖专利。
毕竟,专业级的超导薄膜一旦完成量产测试,也能满足基础科研或小规模原型机需求。
他的邮箱里可都还躺着十几封请求合作的邮件呢。
商业级超导薄膜,足够让市场看到前景。
流程极其复杂,一般而言,发明人都会寻找相关的专利代理机构,但家里就有一位学经济的,倒是刚好可以省下这笔钱。
首先是准备申请材料。
比如说明书,包括技术领域,技术背景,发明内容,具体实施方式,最佳实施例等等,这些需要许青舟自己搞定。
另外就是权利要求书,包括独立权利要求,比如一种包含yo纳米颗粒和ws/nbc梯度界面层的拓扑改良nbsn薄膜
还有什么抢占优先权日.uspto形式审查,实质审查,专利授权与维护.
总之非常麻烦。
因此宋瑶这段时间已经在看相关材料,提前做好准备。
许青舟望着文档中写得极其详细的条款,夸赞:“有个能干的老婆就是好。”
“知道就好.”
宋瑶露出特有的矜傲,顿了顿,见许青舟越靠越近,爪子已经搭在自己肩膀上,“你在我这里杵着做撒子,起开。”
许青舟耸耸肩,在宋瑶对面坐下,洗完澡,疲倦消失大半,闻到宋校身上的馨香,总让人想做点什么。
算起来,都戒色四天了。
宋瑶正打字,就感觉对面男生的脚在自己的小腿上刮了刮,明显,这家伙又开始发情了,“你咋子了?”
许青舟说:“宋老师,你帮我这么大的忙,是不是该收点报酬”
“你准备给我多少钱?”宋瑶打着字,头也不抬地问。
“没钱。”
许青舟又用脚刮了刮对面女孩细腻的腿,意有所指地说:“但你可以让我做些其他的”
“什么都可以?”
宋瑶停下打字动作,抬眼看着许青舟。
“什么都可以。”
许青舟肯定地说。
“绝不反抗?”宋瑶很配合,咬咬嘴唇。
“不反抗!”
许青舟心猿意马。
宋瑶点点下巴,在许青舟期待的眼神里,恢复淡然的表情,说:“很好,那这个月的家务你包了。”
“.”
太冷漠了。
许青舟幽怨地叹息:“宋老师,你就不能有点情趣?”
宋瑶不为所动,咔咔地打字,反驳:“情趣可以,但变态不行。”
正事都还没做完呢,这家伙就想做奇怪的事儿。
收取报酬,当宋老师的什么。
跟角色扮演似的.
呵,真以为她是变态啊。
“女人啊,就是绝情.我先声明,是你自己不要报酬的,下次轮到我的时候.嘿嘿”
许青舟已经开始幻想,可被宋瑶瞪一眼过后,老老实实地坐正。
宋瑶抿抿嘴,很满意自己的震慑力,这货属于就是欠揍,整天想些涩涩的东西,就不能太配合他,免得总是被他带偏了。
都已经在一起四年多了,还是承受不住这妮子的眼神杀。
许青舟感叹着,慢悠悠地打开电脑,想看看卡森下午发来的表征测试数据。
见一切正常,他也开始写下一组锂离子电池的实验计划。
因为各种事情,锂枝晶的实验停摆了一段时间,现在终于有空做新的一组样品。
参数的调整都基于他做出来的扩散限制生长模型,界面反应模型和力学-电化学耦合模型。
这组实验主要针对电流密度,上一组实验的局部电流密度标准差σ=0.5 ma/cm,按照模型的数据来看,至少需要σ<0.2。
而他想到的方法,是集流体改造,最初就采用孔隙率60%的三维多孔铜箔,同时对电解液进行调整,fec增至5 wt%,提升lif占比。
波士顿的公寓里。
两个年轻人抱在一起,平板电脑里传出理查德的声音。
“尊敬的各位同事、媒体朋友和全世界的科学爱好者们:
今天,我们站在人类认知宇宙的新起点上。经过数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实验攻坚,lhc的atlas和cms合作组,首次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伴粒子.”
许青舟课题组还在集中力量提升样品性能,实验比他预想的还要麻烦,至少要3月初才能把最后表面粗糙度与缺陷密度搞定。
但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却先一步从欧洲核子中心传出来。
当地时间2月28日,星期四。
cern总部(瑞士日内瓦)主报告厅,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理查德宣布找到了那颗神秘而让人心驰神往的希格斯玻色子伴粒子。
“找伴粒子的难度远超想象,它们的质量可能高达tev量级,寿命短至( 10^{-22})秒,信号隐藏在每秒数十亿次的对撞噪声中——这无异于在撒哈拉沙漠寻找一粒特殊的沙子。”
“在此,我们必须向一位关键人物致以最深的敬意,来自夏国的许青舟教授。一年前,在他的帮助下,我们预测了伴粒子的轨迹,而就在20天前,他又提出了革命性的数学模型”
早在22号,理查德就打过电话过来,向许青舟同步了实验情况,并邀请他前往日内瓦参加发布会。
许青舟婉言谢绝。
超导薄膜到了关键时候,三月份时还得调整实验,向顶尖的超导薄膜进发。
“许教授,又上新闻了。”
宋瑶的手钻进许青舟的毛衣里边。
“习惯了。”
许青舟露出了看淡世俗沧桑的表情,“就是,又得出去露脸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喜欢低调。”
“德性。”宋瑶撇撇嘴,总是贱兮兮的,吐槽完,她下意识地往许青舟身上蹭了蹭。
“没想到他们十几天就找到了,原本以为还得再上些时间小姑娘,你再往我身上蹭,我就不客气了。”
“我才没有!”
(本章完)
晚上8点。
许青舟擦着头发从浴室出来,吹完头发,就凑到宋校的背后,瞧着文档中的资料,“嚯,已经写了这么多了。”
“嗯。”
宋瑶目光望着电脑屏幕,头也不回地说道:“发明专利申请的流程很复杂,我是第一次操作,需要仔细一点。”
宋瑶正在研究未来申请专利的流程。
超导薄膜方面,稳中有进,最核心的jc值虽然没有大幅度提升,但基本已经能够稳定在2.0x10 a/cm。
晶粒尺寸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缺陷密度都在逐步完善。
月底就能到商业级水平。
一旦超导薄膜其它方面的性能提升上来,就意味着实现“质”的突破,百分之百地可以进行商业化,售卖专利。
毕竟,专业级的超导薄膜一旦完成量产测试,也能满足基础科研或小规模原型机需求。
他的邮箱里可都还躺着十几封请求合作的邮件呢。
商业级超导薄膜,足够让市场看到前景。
流程极其复杂,一般而言,发明人都会寻找相关的专利代理机构,但家里就有一位学经济的,倒是刚好可以省下这笔钱。
首先是准备申请材料。
比如说明书,包括技术领域,技术背景,发明内容,具体实施方式,最佳实施例等等,这些需要许青舟自己搞定。
另外就是权利要求书,包括独立权利要求,比如一种包含yo纳米颗粒和ws/nbc梯度界面层的拓扑改良nbsn薄膜
还有什么抢占优先权日.uspto形式审查,实质审查,专利授权与维护.
总之非常麻烦。
因此宋瑶这段时间已经在看相关材料,提前做好准备。
许青舟望着文档中写得极其详细的条款,夸赞:“有个能干的老婆就是好。”
“知道就好.”
宋瑶露出特有的矜傲,顿了顿,见许青舟越靠越近,爪子已经搭在自己肩膀上,“你在我这里杵着做撒子,起开。”
许青舟耸耸肩,在宋瑶对面坐下,洗完澡,疲倦消失大半,闻到宋校身上的馨香,总让人想做点什么。
算起来,都戒色四天了。
宋瑶正打字,就感觉对面男生的脚在自己的小腿上刮了刮,明显,这家伙又开始发情了,“你咋子了?”
许青舟说:“宋老师,你帮我这么大的忙,是不是该收点报酬”
“你准备给我多少钱?”宋瑶打着字,头也不抬地问。
“没钱。”
许青舟又用脚刮了刮对面女孩细腻的腿,意有所指地说:“但你可以让我做些其他的”
“什么都可以?”
宋瑶停下打字动作,抬眼看着许青舟。
“什么都可以。”
许青舟肯定地说。
“绝不反抗?”宋瑶很配合,咬咬嘴唇。
“不反抗!”
许青舟心猿意马。
宋瑶点点下巴,在许青舟期待的眼神里,恢复淡然的表情,说:“很好,那这个月的家务你包了。”
“.”
太冷漠了。
许青舟幽怨地叹息:“宋老师,你就不能有点情趣?”
宋瑶不为所动,咔咔地打字,反驳:“情趣可以,但变态不行。”
正事都还没做完呢,这家伙就想做奇怪的事儿。
收取报酬,当宋老师的什么。
跟角色扮演似的.
呵,真以为她是变态啊。
“女人啊,就是绝情.我先声明,是你自己不要报酬的,下次轮到我的时候.嘿嘿”
许青舟已经开始幻想,可被宋瑶瞪一眼过后,老老实实地坐正。
宋瑶抿抿嘴,很满意自己的震慑力,这货属于就是欠揍,整天想些涩涩的东西,就不能太配合他,免得总是被他带偏了。
都已经在一起四年多了,还是承受不住这妮子的眼神杀。
许青舟感叹着,慢悠悠地打开电脑,想看看卡森下午发来的表征测试数据。
见一切正常,他也开始写下一组锂离子电池的实验计划。
因为各种事情,锂枝晶的实验停摆了一段时间,现在终于有空做新的一组样品。
参数的调整都基于他做出来的扩散限制生长模型,界面反应模型和力学-电化学耦合模型。
这组实验主要针对电流密度,上一组实验的局部电流密度标准差σ=0.5 ma/cm,按照模型的数据来看,至少需要σ<0.2。
而他想到的方法,是集流体改造,最初就采用孔隙率60%的三维多孔铜箔,同时对电解液进行调整,fec增至5 wt%,提升lif占比。
波士顿的公寓里。
两个年轻人抱在一起,平板电脑里传出理查德的声音。
“尊敬的各位同事、媒体朋友和全世界的科学爱好者们:
今天,我们站在人类认知宇宙的新起点上。经过数十年的理论探索与实验攻坚,lhc的atlas和cms合作组,首次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伴粒子.”
许青舟课题组还在集中力量提升样品性能,实验比他预想的还要麻烦,至少要3月初才能把最后表面粗糙度与缺陷密度搞定。
但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却先一步从欧洲核子中心传出来。
当地时间2月28日,星期四。
cern总部(瑞士日内瓦)主报告厅,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理查德宣布找到了那颗神秘而让人心驰神往的希格斯玻色子伴粒子。
“找伴粒子的难度远超想象,它们的质量可能高达tev量级,寿命短至( 10^{-22})秒,信号隐藏在每秒数十亿次的对撞噪声中——这无异于在撒哈拉沙漠寻找一粒特殊的沙子。”
“在此,我们必须向一位关键人物致以最深的敬意,来自夏国的许青舟教授。一年前,在他的帮助下,我们预测了伴粒子的轨迹,而就在20天前,他又提出了革命性的数学模型”
早在22号,理查德就打过电话过来,向许青舟同步了实验情况,并邀请他前往日内瓦参加发布会。
许青舟婉言谢绝。
超导薄膜到了关键时候,三月份时还得调整实验,向顶尖的超导薄膜进发。
“许教授,又上新闻了。”
宋瑶的手钻进许青舟的毛衣里边。
“习惯了。”
许青舟露出了看淡世俗沧桑的表情,“就是,又得出去露脸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喜欢低调。”
“德性。”宋瑶撇撇嘴,总是贱兮兮的,吐槽完,她下意识地往许青舟身上蹭了蹭。
“没想到他们十几天就找到了,原本以为还得再上些时间小姑娘,你再往我身上蹭,我就不客气了。”
“我才没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