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先加入一点点黑科技

    第500章 先加入一点点黑科技
    许青舟的忙碌一直持续到周三。
    中午1点,他揉揉酸胀的太阳穴,收拾好电脑,把验算手稿一股脑地装进包里,接着又去卫生间洗把脸,驱散困意,这才开车去实验室。
    “教授。”
    实验室只有卡森,孙思敏和马尔斯都在上课。
    “这是最新的实验数据。”卡森没比他好,顶着两个黑眼圈,疲惫都写在脸上,这段时间许青舟在家闭关做模型,实验室都是卡森在看着。
    许青舟放下背包,走到办公室的电脑前,说:“辛苦,等实验成功了,多给你发点奖金。”
    “老板,我觉得有更好的奖励,比如让我早点下班,买束和女朋友约会。”
    卡森苦着脸。
    相信奇迹的同时要认清现实,实验成功.还有些遥远,但眼前却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好啊,等把样品送到退火炉,你就可以先下班了。”许青舟点头答应。总不能又让马儿跑,又不让吃草吧。
    “噢,老板万岁!”
    许青舟看着数据,“嗯,效果也不错。”
    “是的,您看看这里,加载h等离子体,将sno实时还原为金属sn,薄膜生长时,相当于用氢原子机枪扫射氧化物.”
    说到实验,卡森眼前亮了亮,给许青舟说了说样品的情况。
    许青舟点头,沉声说道:“我们的目标,一个月时间内,把jc提升至8x10 a/cm,也就是当前的1.6倍。”
    “一个月,1.6倍.有可能吗?”
    卡森觉得这个目标有点悬,他们此前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积累,因此需要不断尝试,这都需要时间,而且现在都还在沉积阶段,谁也不知道退火处理后样品如何。
    比如万一这组样品退火中被证明行不通,还得重新调整,甚至选择前驱体。
    “当然,这仅仅是最保守的数据。”许青舟很有信心,望着屏幕上的数据,同时说:“我给你发了份邮件,里边是我们新的实验计划。”
    “哦,好。”
    卡森坐下,查看许青舟给自己的邮件。
    半响过去,许青舟已经把样品情况了解清楚,在成分结构上,成分偏差降低到0.9%,但最大的问题仍然是sno杂质和晶粒均匀性。
    “量子力学计算方式?”
    卡森看完邮件,咽了咽口水,在佩服许青舟可怕的数学实力的同时,又有些怀疑,做实验前,他当然也已经把资料烂熟于心,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
    看起来有点玄乎,因为许青舟在资料里边标记了,如果成功,tc可以从18 k→到25 k(液氢温区),jc(12 t)能从1x10到 3x10 a/cm。
    这个什么概念呢,其他团队还在做老年机,他们就已经拿出智能机的图纸了。
    许青舟言简意赅:“这涉及拓扑态设计与超快动力学控制,简单来说,石墨烯的狄拉克锥和nbsn的库珀对形成协同效应,增强电子-声子耦合强度,从而提升超导临界温度。”
    狄拉克锥,指石墨烯的线性色散关系使其表面电子具有超高迁移率和独特的量子隧穿特性。
    库珀对则是通过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他曾经在设计量子点与光子晶体腔的界面时意外发现,这两个东西通过合适的方式凑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好了,别浪费时间,实践才是检验一个模型有没有用的途径,卡森,你先把样品拿去做退火处理。”
    退火炉可以同时放10片样品,操作起来比ald沉积方便,3小时左右就能搞定。
    “好。”
    卡森点头。
    许青舟先去材料处找过渡金属硫族化合,准确来说,金属硫族化合物ws,打算在石墨烯表面预沉积单层ws进行过渡。
    利用purcell效应增强单光子发射效率,界面缺陷的减少可抑制非辐射复合,提升光源纯度。
    拿到ws,许青舟换好衣服进实验室。
    使用铜箔,放入前驱体sn(net),引入脉冲式前驱体加热,80°cd到120°c之间的循环。
    在样品中加入其它物质,毫无疑问会增加实验难度,毕竟要确保各技术模块无缝兼容并最大化协同效应
    除了在制作石墨烯衬底时每一步都需要精细,针对ws。后续还增加了一个手性等离子体脉冲预处理。
    有条不紊地推进。
    “呼~”
    许青舟望着设备中的样品,长吐了口气,心说还好没手生。
    cvd石墨烯制备大约需要8小时,他也没傻等着,出去准备继续搞经济模型中离散小波变换的算法。
    而卡森这边也正按照许青舟的要求,进行梯度退火。
    下午三点,退火完成,卡森却没走。
    “你嗯?”
    许青舟疑惑地望着卡森,这家伙中午不是说要早点溜吗。
    “约会?不如研究怎么给石墨烯衬底喷个sncl原子雾,您知道的,超导转变温度可比女孩子的情绪变化规律。”
    卡森耸耸肩说。
    许青舟无奈地笑了笑,在一定程度上认同这句话,毕竟,宋校前一秒能捶她,下一秒就能温柔的贴过来。
    他收起乱七八糟的想法,对一旁做着笔记的孙思敏和马尔斯说道:“这四组样品的检测报告就交给你们两个了。”
    退火后的nbsn薄膜可直接在石墨烯衬底上进行拉曼光谱检测,不用先剥离。毕竟万一样品坏了,可以直接丢,免得还得拿到退火炉里浪费电。
    这俩人跟了一个多月的实验,该是上手的时候了。
    也不用去预约共享设备,办公室装备有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能搞定简单的表征测试。
    孙思敏先是一愣,接着转为惊喜。
    “啊,万一弄坏了怎么办?”
    马尔斯搓着手,这还是他们进入课题组之后第一次经手,虽然仅仅是把样品放到机器上,按下几个检测键而已。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照价赔偿。”许青舟笑着说道。
    马尔斯摇摇头。
    许青舟也不浪费时间。
    这头,孙思敏和马尔斯俩人也“合力”把第一组样品放到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里边。
    俩人的表情小心翼翼,每个步骤都会互相商量,确定有没有问题。
    许青舟抬头看了眼,不由笑了笑,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实验室时也是这样,生怕出什么问题。
    两个小时的实验,这俩人拖到下午六点。
    “教授,扫描完了。”孙思敏过来,怯生生地说道。
    许青舟点头,让孙思敏俩人把样品放好,直接打开电脑看数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