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质检员余航

    “怎么又是你小子……”杜工咬牙切齿道。
    “这次又要麻烦杜工了!”余航笑嘻嘻地说道,杜工的专业水平还是没问题的,余航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一半,至於另一半嘛……
    “哈哈,既然二位认识,那最好不过了,杜辰,你和这位……”安厂长看向余航。
    “余航。”
    “哦哦,你和这位小余看看图纸,没什么问题就可以让他先回去了。”安厂长说完,便转身去看墙上的建造进度横道图。
    “不用著急,我今天不回去,就住在这旁边。”余航若无其事地说道。
    他当然明白,这种十几万的小船对临江船厂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自然不会受到重视,但对张村长他们来说,確是头等大事。
    且不说安厂长会不会將此项目提上日程,就算开工了,也很难保证他们会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保质保量地完成。
    如果这个月不能顺利完工的话,到了下个月大项目扎堆上线,就更不会有人把这条小船放在眼里了。
    “首先要在今天就开始备料切割,才能將这条船的进度切实地排进船厂的建造日程里。”
    这就是余航的想法。
    本来这种盯进度的事情应该不由设计方操心,甲方会派人常驻船厂,负责监造。
    可根本就不能指望张村长派人来,来了也看不懂。而李工虽然是村子里的人,但毕竟是拿船厂的工资,也不方便提意见。
    为了保证船舶儘早完工,也为了三个月內结款,余航只好亲自充当监造的角色。
    “放心,我自己去租间房,安厂长不用管我。”
    如果是甲方代表,船厂是会全程包吃住,但余航毕竟不是张村长指派的。而且项目也太小,所以余航打算自己解决。
    “这样啊。”安厂长眼珠一转,已经猜到余航的意思。
    他毕竟是老江湖,也听杜辰提过“沪上3號”的事,知道傅星文有个很厉害的学生,目前来看就是眼前这位没错了。
    考虑到傅星文的面子,还有交大未来的合作关係,他当即叫来了秘书,一脸严肃地安排道:
    “给这两位客人在厂里招待所安排间房,要朝南的那种,记得打扫乾净。”
    隨即又满脸笑容地对余航说:“余工啊,租房就不必了,不嫌弃的话就住在我这里。你放心,这条船我让杜工全权负责。这种小船要不了多少板子,厂里都有现成的,明天——不——今天,今天我们就开工,放心!包你们满意!”
    “既然这样,那就有劳安厂长和杜工了!”余航也毫不客气,让江浩川一个人回学校,开始了久违的驻厂生活。
    ……
    安厂长果然没有失言,当天就开了工。
    余航找安厂长借了一套检验员穿的蓝色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每天都跟著杜辰去现场。
    船厂的质量系统主要靠人来保障,首先是厂內自己的质检员,然后还会有船检部门和船东代表的检验。
    由於这条船实在太小,没有后两者的参与。一直到十几年之后,隨著船级社的诞生和地方船检局的壮大,才把第三方检验覆盖到所有船舶,极大地提高了船舶建造的安全性。
    而对於厂內的检查方式,採取的是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
    其中施工员自检,班组內互检有时候效果有限,但质检员的“专检”却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质检员的工作职责就是找出施工缺陷,许多厂都会根据质检员的检查结果进行赏罚,被质检员抓到问题,可是要扣施工员的工资的。
    所以当余航和杜辰走在厂区內时,瞟到他们的工人都会立刻严阵以待,仔仔细细地干活——那可是跟著领导巡查的监工啊!谁会和钱过不去?
    余航重生后再次步入船厂,刻在骨子里的回忆涌上心头,回忆起自己在现场日夜奋斗的艰辛,以及第一次看到自己设计的船舶下水时的感动。
    看著钢板被一块块合拢成庞然巨物,余航真心觉得无比满足。
    杜辰见余航动作嫻熟地在厂区里窜来窜去,全然不似高校学生般青涩,心里暗自纳闷:
    “这人怎么散发著一股四十岁的成熟气息……”
    ……
    接下来的三天,余航整天在车间里盯著零部件製造。
    船体所有的构件都是从矩形钢板上一块块切割下来的,然后再按照图纸进行焊接组装。
    经过余航日夜监督,工人们加班赶工,渡船的骨架已初具规模。
    这天,余航和车间主任爭执起来——
    “你这做的这和图纸上画得不一样啊!”余航指著船底剖视图,大声说道。
    车间里到处都是噪音,自己说话自己都听不到,想要交流只能扯著喉咙喊。
    “我十几年都是这样做过来的,五六十米的船都没出事,你这个十几米的小破船激动个啥?”车间主任不屑地回答道。
    “现在不出事不代表永远不出事!”
    余航坚持道,他强调的地方是交接处的加强肘板,由於是过渡区,设计的尺寸比其他区域更大一些,厚度也更厚。
    前世出现过类似位置变形导致船舶事故的案例,所以余航设计时特意进行了加固。
    而厂子里工人只觉得大差不差,为了一块小肘板又去专门切割太麻烦,乾脆就拿个差不多的装上去,等甲板一盖上,啥都看不到,也就能顺利交差了。
    这就是大项目都会需要船东和船检专门派工程师驻厂检验的原因。
    这种现象在当年船厂很常见,尤其是老师傅,往往喜欢经验主义,不把图纸放在眼里,我行我素。
    两人爭吵终於把杜辰引了过来。
    杜辰了解情况后,也站在车间主任一边,说道:
    “小余啊,造船又不是造卫星,这点小事情放在整条船上,就不叫问题!你年轻没见过世面,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从来如此,便是对吗?”余航丝毫不让,
    “要是这是船检发现的,你们敢不改吗?要是这是大船东的项目,你们会这样糊弄吗?说到底还是想草草了事!”
    杜辰被余航一顿输出,脸涨得通红,虽然心里也觉得为这种赚不到钱的小船太多精力没必要,但是碍於自己工程师的身份,这种话可说不出口。
    “这船每天都载著十几条人命,万一出了事儿,那可是大事!”余航得理不饶人,继续说道,
    “到时候查起来,我的图纸没问题,你们没按图施工,那可是负全责,要坐牢的啊!”
    杜辰当然知道不按图施工的后果,眼见余航越说越激动,只想赶紧送走这位活阎王,无奈地摇摇头,对著车间主任吼道:“还站著干什么!拆了返工!”
    余航见杜辰服了软,心中石头终於完全落了地,工期,质量问题应该都落实了。
    其实关键倒不是一两处构件的尺寸不一致,而是自己如果不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对方觉得甲方好忽悠,便会越来越放肆,造成质量隱患。
    眼见事情已解决,余航马上转变了態度,好声好气地笑著说道:“有杜工的品质保障,我就放心了。我公司还有事,今天就回去了,明天换个人来接我的班。”
    杜辰听到瘟神终於要走了,大喜道:“哦?那人不会像你这么较真吧?”
    “当然,他很好说话的。”余航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回答道——
    “他叫万黎鸿,你可以叫他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