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学霸就是学霸

    “第一那必须是你万黎鸿啊!你可是我们系公认的学霸!”余航笑道,他才不会去爭这种孩子气的名头。
    “不行,光说不算,下一次我们比力学,谁贏了谁第一!必须用实力说话!”万黎鸿推了推鼻樑上的金丝眼镜,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可是……我已经考完了啊。”余航在心里憋笑道,“不过流体力学你还是很有机会的。”
    “先说正事吧,你要多少工资?”余航收起笑容,正色道。
    “无所谓,钱什么的都好说,这学期的基础课都太简单了,我都快閒出屁来了,就想找个地方感受下干项目的感觉。”万黎鸿边说边四处张望。
    “话说老余你可以啊,这公司还办得有模有样的。现在我过来能做什么大项目啊?”
    余航心里咯噔一下,这厂二代啥船没见过,眼界高的很,可不能让他知道现在唯一的项目就只一条小渡船,不然他就要跑路了,於是便抬头说道:
    “我们公司主要做境外业务,你刚来,还不知道你的水平,这样吧,先拿条小船练练手,熟悉一下流程,做得好了,再让你参与大项目,怎么样?”
    “行!没问题!就这么定了!我让你看看哥的实力!”万黎鸿拍著胸脯说道,自信满满。
    收下万黎鸿后,余航继续面试了其他人,却没有发现特別合適的,倒是眼高手低者不少,更是不能指望立刻派上用场,只能暂时放弃了招聘计划。
    还好,小渡船工作量小,加上万黎鸿之后应该勉强够用。
    “静力学计算会吗?”余航问道。
    “简单!我都帮我爸检查过计算书,不就是算浮性稳性,稳性高,倾覆力臂什么的吗?”万黎鸿骄傲地昂著头。
    “恩,確实,这种基础知识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了,来,这是总布置图和型线图,你做一下静水力计算,看看船的浮性稳性是否符合要求。”余航说著,便將图纸扔给了万黎鸿。
    这些真是基础知识吗?当然不是,这门课其实是大二的专业课程,他们大一併没有学过。而要能够动手计算实船,则要到大三课程设计去做了,难度可不小。
    所以,这位万黎鸿同学已经非常优秀了,但余航可不能让他太得意。
    “这总布置图和型线图是你画的?”万黎鸿抱著图纸边看边问道。
    “当然,就在刚刚,了一个中午完成的。”余航轻描淡写地说道。
    “一个中午两张大图?”万黎鸿有些不相信。
    要知道总布置图是船舶设计的起点,上面要详细绘製船舶的分舱位置,各种船体设备的数量和定位,是所有图纸的绘製依据。
    而型线图是反应船舶外壳的三视图,计算水下体积和浮力中心的必备图纸,绘製难度很高。
    这两张图,加上反映船体构造的基本结构图,並称为船舶设计的三大图,是船舶设计的核心图纸。
    “型船设计不懂啊?”余航反问道。
    从无到有设计一条船难於登天,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条类似的母型船,再按照船东的要求进行调整,便可以较快地形成合理可行的方案。
    当然,设计图是企业的无形资產,不是谁都能搞到手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拿到。
    好在余航有系统。
    他从村里回来时,就已经按照张村长的要求,从系统商城里购买了一条20客位小渡船的全套图纸,费了50个商城幣,余额240。
    由於这是一条常规的小船,价格很便宜,如果是那种高附加值的大船,就不是现在的余航能买得起的了。
    万黎鸿看了半天图纸,又看了看余航,觉得以余航的实力確实应该做得到,便没再说话,到一旁去计算了。
    ……
    在万黎鸿用纸笔加计算器的配置奋笔疾书时,余航默默点开了之前编写的静水力计算软体,十分钟后就得到了结果,他便又开始拼命地找公司邮箱,继续海投。
    “算完了!”万黎鸿说完,站起身子,放下笔,甩了甩手,又扭了扭脖子。
    余航看了看表,大约两小时,这位万同学连厕所都没去上,就这样坐著一动不动,埋头算了两个小时!
    他拿著万黎鸿算了几页信纸的结果,和自己用软体算的进行了比照,竟然连小数点后两位都一模一样!
    “好小子,不愧是你啊!算的不错!”余航由衷地赞道。
    “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万黎鸿说著,便往余航电脑这里凑,看了几眼后,刚刚得意的表情逐渐消失。
    “这是什么?”
    “静水力计算程序。”余航平静地说道。
    “哪来的?”万黎鸿可没见他爹用过这玩意儿。
    “喏,我们公司的小技术员自己编的。”余航说著,便指了指江浩川。
    万黎鸿瞪大了眼睛,又再一次比照了半天,好像觉得电脑程式竟然能跟他自己算的这个“標准答案”一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年头,许多知识分子最相信的不是计算机,而是自己的笔头。
    “这些邦金曲线,静水力曲线都是它画的?”万黎鸿指著屏幕上自动生成的excel图表问道。
    “当然!不到一秒就画好了。”余航拍了拍万黎鸿肩膀,笑道,“怎么样?想学吗?”
    万黎鸿没等余航同意,直接一屁股坐在位置上,开始捣鼓计算程序起来。
    程序界面比较清楚,各参数都用中文做好了解释,所以万黎鸿理解起来不难,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操作。
    偶尔遇到不清楚的参数,他便一口一个“老余!过来教我”,余航也不生气,耐心地给他讲解。
    不一会儿,万黎鸿便新建了一个项目,从头到尾算了一遍,终於得到了一样的结果,他兴奋地拍了下手,说道:
    “这玩意儿挺好用的,你们的技术员有水平。”
    说完,万黎鸿便把整个操作流程写在一个word文档里,还按步骤截了图,不出半小时,便做好了一份详细的“帮助文档”。
    “难怪这小子学习好,这学习能力和习惯简直了!”余航心中讚赏道。
    余航记起万黎鸿是他们班保研的第一名,研究生毕业后便获得了公费出国的名额,去北欧科技大学读博,回国后便留在母校任教。
    “怎么样?我现在合格了吧!接著来做你们的大项目吧!”万黎鸿迫不及待地说道,看不出丝毫地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