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爭论

    第二个站起来的是个又高又瘦,笑容憨厚的男生,名叫彭良才。
    “老师,我选择船舶专业,是因为它是交大的一號专业啊!”
    彭良才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毕竟我是我们那的高考状元,都考了这么高的分数,不选这个专业,岂不是太可惜了?
    而且,听说造船专业的就业特別好,毕业后肯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赚大钱!”
    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彭良才果然是实在人。
    当年,船舶专业確实是交大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录取分数线非常高。
    能被造船专业录取的学生,几乎可以隨便挑选其他任何专业。
    余航也跟著笑了笑,忽然想到自己重生了,带著前世的记忆,重生在填高考志愿之前,却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船舶与海洋工程。
    他即没有像江浩川一样选择计算机,在网际网路浪潮中去赚大钱,也没有选择金融,用前世的经验去割韭菜。
    “自己原来也是个有情怀的人啊。”余航心想。
    关於发言的彭良才,余航记得他一毕业就转行金融,凭藉著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识,很快就发了財。
    在毕业十周年聚会上,大家印象中瘦瘦的彭良才已经胖到两百斤。
    他包下了整层酒店作为会场,吃饭也是抢著买单,出手阔绰,好不风光。
    ……
    轮到余航发言时,他不想太出风头,便简单说了几句。
    “我选择船舶专业,是因为华夏將来会成为世界第一的造船强国。”
    余航语气平静地说,“我相信,不出二十年,华夏船舶行业会统治世界造船市场。
    那时,所有的高端船舶都由华夏自主设计製造,所有的造船人都会享受到造船所带来的红利。”
    有著前世的既定事实做依託,余航说得底气十足。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余航缓缓坐下,等待下一位发言。
    这时,余航同寢室的万黎鸿站了起来。
    “我不同意余航的说法。”
    他推了推鼻樑上的金丝边眼镜,脸上带著一丝不屑的表情。
    “虽然交大船舶在国內很强,但是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巨大。
    我们只是数量多而已,在技术上,还差得很远很远。二十年就想做到世界第一?根本不可能!”
    “而且,我认为在国內根本学不到先进的技术,只会造別人不愿意造的低价船,永远得不到进步!
    所以,我一定会出国深造,去国外学习最先进的造船理念。”
    万黎鸿顿了顿,又带著一丝嘲讽的语气说,
    “老余啊,你对华夏造船的水平,没有正確的认知,只是坐井观天罢了。”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被万黎鸿的言论所震惊。
    他们没想到,万黎鸿竟然对造船行业了解得如此深入,而且还当著全系师生的面,言辞激烈地反驳余航的观点。
    只有余航知道,万黎鸿的父亲就是沪上某大型船厂的副厂长,本地土著的从容,再加上业內的家庭背景,让他充满优越感。
    而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想法,正是当年老一辈造船人对华夏船舶业的刻板印象。
    不过,余航也不得不承认,在那个时代,华夏造船业確实还处於相对落后的阶段。
    万黎鸿从小耳濡目染,会这样想也是情有可原。
    可一码归一码,余航虽然不爱出头,但对方是自己室友,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竟然还这样当眾训斥自己。
    再加上公然发表这种崇洋媚外的论调,他实在无法忍受。
    余航再次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万黎鸿,我承认,我们现在的技术確实不如国外,但並不代表我们永远都赶不上他们!”
    “华夏造船的发展,会从常规经济型船舶开始,从最简单的散货船、油船入手,把劳动力昂贵的国家订单抢走,成为常规船型的老大。”
    余航继续说道,“然后,我们会开始突破技术难关,开发高附加值船舶,比如lng船、豪华邮轮,海洋工程船等等。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有自己的航母,自己的豪华邮轮,而且性能会比国外的更好!”
    万黎鸿听了余航的说法,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但下一刻,便再次反驳道:
    “我承认,我很意外。你竟然知道一点点船舶知识,还挺能吹的。”
    万黎鸿扶了扶眼镜,接著说道,“但是,你说华夏自己造航母,造豪华邮轮,甚至还要超越国外,简直是天方夜谭!
    你知道建造航母和豪华邮轮需要多少技术吗?
    你知道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吗?
    这些都不是靠嘴说说就能实现的。”
    万黎鸿顿了顿,又带著一丝优越感说:
    “不瞒你说,我们家是造船世家。我从小就看船舶图纸,对造船的流程和技术,比你们这些外行人了解得多得多。
    现在,我们大部分船厂连一条万吨散货船,就得造一两年,比不上霓虹国一个月的进度。
    我劝你还是自己去了解一下国外的情况,不要在这里信口开河,貽笑大方。”
    两人的爭论愈演愈烈,教室里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仿佛空气中都瀰漫著火药味。
    余航知道,未来二十多年,国內造船业会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第一,这是不爭的事实。
    所以,他自然底气十足,根本不把万黎鸿的嘲讽放在眼里。
    而万黎鸿因为父亲的关係,从小就接触造船行业,对国內造船业存在的问题非常了解,坚信国外造船业才是最强大的。
    “万黎鸿,我不想和你爭执,事实会证明一切。”
    余航忽然察觉到,自己已经是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实在没必要跟十几岁的少年爭个脸红耳赤。
    没想到万黎鸿依然不依不饶,语气不屑地说,“你天天逃课,只知道幻想,估计连工程图纸都没见过,知道投影吗?会画三视图吗?
    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工程製图的成绩,谁输了,谁就要在全系同学面前,当眾向对方鞠躬道歉,还要无条件答应一个对方的要求!怎么样?”
    万黎鸿其实也没正经画过图,但他打算让父亲手把手教他,自然有信心稳操胜券。
    余航见对方气焰太盛,也有些火大。
    他是想低调,可是对方不允许啊!
    既然都骑到头上来了,那也只有应战了!
    “行,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