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吕洞宾
甚至有言,混元者,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元气之始也!始气、元气、玄气,本就是三者相互有所关联。
此前,林楠修了元气和玄气,分得太清和上清之气道果,修为进境,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因二气交生,林楠倒是隱约摸到了一丝始气的边缘。
但距离真正大成,仍然有著一段差距。林楠深知,若想突破瓶颈,必须寻求更高层次的指引。
故而,林楠萌生了要去拜访元始天尊的心思。作为三清道祖之一,元始天尊便是应始气而生,掌始气变化。他对始气的领悟,无人能及。
这几年,林楠常常於三清像前颂念咒文,虔诚敬香,以求元始天尊显灵。他每日焚香祷告,心怀敬畏,希望能得到元始天尊的指引。
几年下来,元始天尊终究还是显灵,召林楠上清微天玉清境弥罗宫相见。林楠得知此消息后,心中大喜,立刻安排了旁的事务,准备上天相见。
而在车迟国內,方翰和陈茂生也在暗中谋划著名什么。
在那一夜详谈之后,他们的目標立刻变得明確无比,不再有半点的迟疑。二者一下子忙碌了起来,所忙碌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总体上,方翰仍然是如以前那般,继续发展传播自己的石像。他深知,石像所代表的理念,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希望。
只不过,现在的方翰,变得谨慎了许多。发展其他的“同道”时,变得更加的隱秘。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大张旗鼓,而是小心翼翼地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另一边,陈茂生家的商会,也在秘密之中开始资助大同社。陈茂生深知,大同社的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他希望通过资助大同社,推动社会的变革。
他们两相增益,有了陈茂生的资助,方翰的大同社,即便是发展低调了许多,但是其传播速度也快了许多。
这就和滚雪球是一个道理,一开始最为缓慢,但一旦壮大,就如同大火燃起,如同雪球滚动一样,越滚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林楠传人吕洞宾,从车迟乘龙而来,一路毫不低调,直入长安城!少年骑龙入长安,这一壮观的景象,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一如二十年前,那道人乘龙出长安一般。长安城,里里外外,不知有多少人目睹了这一幕,不禁回想起来了当年的那一幕。
皇宫的金鑾殿中,便有侍卫急匆匆的跨入其中,朝著唐皇李世民匯报。
“报~~~~~陛下!有少年乘龙,越入大唐,直入长安城而来!”侍卫的声音急切而响亮,打破了金鑾殿的寧静。
“那所乘之龙,乃是当年长安城上方曾出现的百丈庞然大物!”侍卫接著说道,眼中满是惊恐与敬畏。
唐皇李世民原本正在进行一次“朝会”,金鑾殿上,文武大臣百官都在两旁齐聚。他们听到侍卫的话语,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听闻了侍卫的话语,许多年长的大臣,都不禁面色微微一变。他们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是他?难道是车迟大国师再来长安了?白龙……一定是他。再不济,也肯定和他有关。”
些许年轻的臣子,还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其他大臣口中的“他”指的是谁。他们满脸疑惑,看著周围大臣们的表情,心中充满了困惑。
但抬头一看,那稳坐龙椅之上的唐皇李世民,这时也並没有那么淡定。反而,其有些慌张,就有些如同做错事被抓的一般。
这种神色,在如今日渐老迈且威严的唐皇身上,极为罕见。大臣们见状,心中更加疑惑,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陛下……”有臣子忍不住想要询问什么。
但唐皇李世民却先一步开口。
“必然是他!他从车迟出来了!”唐皇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满是惊恐与不安。
说著,唐皇还有些心虚的看向了一些熟悉的老臣。“诸位爱卿,我们应当如何是好?”唐皇的语气之中,也有些慌乱和明显的心虚之意。
台下,老臣魏徵咳嗽了两声,稳住了唐皇:“陛下大可不必如此慌张。兵来將挡,水来土掩罢了。即便真是那车迟大国师,也还未知他来意如何呢。”
魏徵这么一说,立刻给了唐皇李世民一些提醒,他冷静了许多。但心中仍存疑虑,不知林楠此次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但下一刻,忽有一道清亮的龙吟响起!那龙吟声震彻云霄,仿佛在宣告著什么。一道悠长而嘹亮的龙吟骤然响彻云霄,其声清越,带著不容忽视的威严,瞬间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刻,长安城內的百姓纷纷抬头仰望,只见皇宫上空,阳光之下,一条鳞片闪烁著玉质光泽的白色龙影若隱若现,宛如天神降临。
目光锐利之人,更是能隱约辨认出,在那龙影之上,竟站立著一位少年道人,身姿飘逸,宛如仙人下凡。
陈茂生与方翰分头行事,此时陈茂生正坐镇於商会之中,处理著日常事务。突然间,他也听到了那声震耳欲聋的龙吟,紧接著,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惊呼声。他心中一动,走出屋子,顺著眾人的目光望去,只见皇宫上方,那条白龙在阳光下折射出如玉般的光芒,姿態优雅而神秘。
“这是……”陈茂生心中暗自思量,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龙。
他想起之前从师父李淳风那里得知的消息,车迟大国师的坐骑正是一头白龙,而且还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
“难道这就是那小白龙?它本应化作白龙马,成为唐三藏的坐骑,如今却成了大国师的坐骑?”陈茂生心中疑惑重重,“若是同一龙的话,那岂不是说明……车迟大国师又来到了大唐?”
想到这里,陈茂生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波澜。他望著皇宫上方的那条白龙,脑海中思绪万千。
与此同时,大唐皇宫之中,金鑾殿上已恢復了往日的寧静。袁天罡这位钦天监也被紧急召入宫中。
眾人纷纷走出皇宫,抬头望向天空中的那条白龙。袁天罡望著那盘旋的白龙,心中暗自揣测,嘴上却安慰著唐皇:“陛下无需担忧,九五之尊自有气运庇护,寻常妖魔仙佛,都无法伤害陛下分毫。就连这皇宫,也非一般魑魅魍魎可隨意闯入。”
说著,他目光深邃地望著天空中的白龙,继续说道:“即便是那西海龙王三太子,也不会轻易落入皇宫之中。”
闻言,唐皇李世民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了许多。
就在这时,从皇宫上方的白龙处,传来了一道少年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车迟吕洞宾,代家师林楠,前来大唐討要一物!”
眾人闻言,纷纷抬头望去,只见白龙周遭的云雾微微散开,露出了龙首之上的一道身影。那是一位少年道人,並非林楠,而是吕洞宾!
“车迟吕洞宾?”
“家师林楠?”
“林楠,便是车迟大国师的道號。”
“他是车迟大国师的弟子?吕洞宾?”
这一刻,皇宫之中,许多大臣交头接耳,纷纷猜测著吕洞宾的身份。
唐皇李世民的想法却有所不同。他听到来者只是吕洞宾,並非昔日的大国师林楠,心中顿时鬆了一口气。但听闻吕洞宾是代替师父討要一样东西,他的眉头又微微皱起。
天上,吕洞宾站在敖玉的头上,俯瞰著下方的长安城。他刚刚所施展的,乃是道门神通狮子吼。一声之下,法力鼓盪,声传长安。不仅皇宫之中能听到他的声音,整个长安城的人也都听到了这道清晰而坚定的声音。
皇宫之外,百姓们议论纷纷。
“吕洞宾?何等神仙人物!”
“代替师父討要一物?什么物?”
“向大唐討要什么东西?”
即便是普通的百姓,这时候也都在门外一边看著那白龙身影,一边討论著吕洞宾的来意。
而走出门外的陈茂生,更是感到震惊无比。他心中暗自思量:“吕洞宾?我没听错吧?吕洞宾?道教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丹鼎派祖师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首、纯阳仙人吕洞宾?他竟然成为了车迟大国师的弟子?”
陈茂生这名穿越者,心中充满了震惊与疑惑。
另一边,吕洞宾在天上见皇宫之中没有什么回应,便再次使用狮子吼神通,朗声说道:“昔日,大唐有队伍前去车迟求道,乃是求一应车迟之內神物……”
吕洞宾说出了他来討要的是什么。
皇宫中,唐皇李世民听到这里,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他抬头望著天上的白色龙影以及那龙身上的少年道人,心中隱隱感觉有所不妙。同时,也有一些恼羞之感涌上心头,仿佛自己做下的坏事要被揭穿一般。
果不其然,吕洞宾在天上以狮子吼神通,一字字真言道语將自己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他娓娓道来,將当初大唐派遣人前往车迟求道的事情说出。而后话头一转,却说起了当初被求来的种种“神物”,都被篡改名称,尽皆去除了一应关於车迟以及“道”的名號,转而冠上了大唐之名。
这些言语尽皆被长安城的百姓听入耳中。皇宫中,李世民被吕洞宾这一番话说得如同当眾被戳破谎言一般,脸上不禁泛起了一抹羞红。
“大唐欺世盗名,以我车迟神物推广开来、天下布种,却抹去车迟之名,抹去道名。”吕洞宾的声音彻传长安城內內外外。
“如此行径,欺世盗名也,盗我车迟之名,盗我道门之名!”
这样的话语传入了整个长安城所有人的耳中。原本林楠从现代带来的一应农作物尽皆都改换了名称。其中多数都是冠以“道”名来提升道门在车迟的地位让其深入人心。也有些农作物直接以林楠为名。但到了大唐这些农作物名字尽皆都被改变了被冠以大唐之名也就罢了还有些被冠以了“李”名被冠以了“世民”之名。
如今隨著吕洞宾的话却在整个长安城中揭示开来了大唐以及李世民欺世盗名的所作所为!
“什么?”
“近些年来活人无数可亩產千斤的神物竟然都是来自车迟?”
“为何来自於道门的这些神物会被更改名称呢?”
“原来我们现在每日吃的都是来自於车迟。”
一时间,长安城內犹如炸开了锅,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他们望著天空中那乘龙而来的吕洞宾,眼中满是敬畏与惊嘆。那少年道人立於白龙之首,衣袂飘飘,仙风道骨,这一副景象,儼然是仙家降临,超凡脱俗。
“瞧瞧,这定是仙家无疑了,这般气派,哪是凡人能有的!”一位老者捋著鬍鬚,感慨地说道。
“是啊是啊,既是仙家,又怎会撒谎欺骗咱们呢?他说的话定是真的。”旁边一位年轻人连忙附和道。
眾人纷纷点头,对吕洞宾的话深信不疑。
而在人群之中,陈茂生听到吕洞宾口中的言语,不禁愣在了原地。他眉头紧锁,心中疑惑重重。“吕洞宾为何要这样做呢?难道只是单纯地要回名声?还是说,他此来另有目的,是要问罪唐皇?亦或是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深意?”陈茂生的脑海中不断冒出各种想法和猜测,可每一种都让他觉得难以確定,心中愈发忐忑不安。
另一边,皇宫之中,唐皇李世民面色阴沉得可怕,从一开始的懊恼羞红,此刻已变得发黑铁青。他紧握著拳头,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袁爱卿!”唐皇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大声喊道。
袁天罡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陛下,臣在。”
“你看看这局面,那吕洞宾如此囂张,在朕的皇宫上空如此言语,將朕置於何地?將我大唐的顏面置於何地?可有办法制止他?”唐皇李世民怒目圆睁,质问道。
袁天罡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这吕洞宾乘龙而来,並未直接侵扰皇宫,且他所说之事,也並非全无道理。若贸然出手,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风波啊。”
此前,林楠修了元气和玄气,分得太清和上清之气道果,修为进境,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因二气交生,林楠倒是隱约摸到了一丝始气的边缘。
但距离真正大成,仍然有著一段差距。林楠深知,若想突破瓶颈,必须寻求更高层次的指引。
故而,林楠萌生了要去拜访元始天尊的心思。作为三清道祖之一,元始天尊便是应始气而生,掌始气变化。他对始气的领悟,无人能及。
这几年,林楠常常於三清像前颂念咒文,虔诚敬香,以求元始天尊显灵。他每日焚香祷告,心怀敬畏,希望能得到元始天尊的指引。
几年下来,元始天尊终究还是显灵,召林楠上清微天玉清境弥罗宫相见。林楠得知此消息后,心中大喜,立刻安排了旁的事务,准备上天相见。
而在车迟国內,方翰和陈茂生也在暗中谋划著名什么。
在那一夜详谈之后,他们的目標立刻变得明確无比,不再有半点的迟疑。二者一下子忙碌了起来,所忙碌的方向也各不相同。
总体上,方翰仍然是如以前那般,继续发展传播自己的石像。他深知,石像所代表的理念,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希望。
只不过,现在的方翰,变得谨慎了许多。发展其他的“同道”时,变得更加的隱秘。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大张旗鼓,而是小心翼翼地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另一边,陈茂生家的商会,也在秘密之中开始资助大同社。陈茂生深知,大同社的理念与自己不谋而合,他希望通过资助大同社,推动社会的变革。
他们两相增益,有了陈茂生的资助,方翰的大同社,即便是发展低调了许多,但是其传播速度也快了许多。
这就和滚雪球是一个道理,一开始最为缓慢,但一旦壮大,就如同大火燃起,如同雪球滚动一样,越滚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有林楠传人吕洞宾,从车迟乘龙而来,一路毫不低调,直入长安城!少年骑龙入长安,这一壮观的景象,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一如二十年前,那道人乘龙出长安一般。长安城,里里外外,不知有多少人目睹了这一幕,不禁回想起来了当年的那一幕。
皇宫的金鑾殿中,便有侍卫急匆匆的跨入其中,朝著唐皇李世民匯报。
“报~~~~~陛下!有少年乘龙,越入大唐,直入长安城而来!”侍卫的声音急切而响亮,打破了金鑾殿的寧静。
“那所乘之龙,乃是当年长安城上方曾出现的百丈庞然大物!”侍卫接著说道,眼中满是惊恐与敬畏。
唐皇李世民原本正在进行一次“朝会”,金鑾殿上,文武大臣百官都在两旁齐聚。他们听到侍卫的话语,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时,听闻了侍卫的话语,许多年长的大臣,都不禁面色微微一变。他们心中暗自思忖:“难道是他?难道是车迟大国师再来长安了?白龙……一定是他。再不济,也肯定和他有关。”
些许年轻的臣子,还有些不明所以,不明白其他大臣口中的“他”指的是谁。他们满脸疑惑,看著周围大臣们的表情,心中充满了困惑。
但抬头一看,那稳坐龙椅之上的唐皇李世民,这时也並没有那么淡定。反而,其有些慌张,就有些如同做错事被抓的一般。
这种神色,在如今日渐老迈且威严的唐皇身上,极为罕见。大臣们见状,心中更加疑惑,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陛下……”有臣子忍不住想要询问什么。
但唐皇李世民却先一步开口。
“必然是他!他从车迟出来了!”唐皇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满是惊恐与不安。
说著,唐皇还有些心虚的看向了一些熟悉的老臣。“诸位爱卿,我们应当如何是好?”唐皇的语气之中,也有些慌乱和明显的心虚之意。
台下,老臣魏徵咳嗽了两声,稳住了唐皇:“陛下大可不必如此慌张。兵来將挡,水来土掩罢了。即便真是那车迟大国师,也还未知他来意如何呢。”
魏徵这么一说,立刻给了唐皇李世民一些提醒,他冷静了许多。但心中仍存疑虑,不知林楠此次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但下一刻,忽有一道清亮的龙吟响起!那龙吟声震彻云霄,仿佛在宣告著什么。一道悠长而嘹亮的龙吟骤然响彻云霄,其声清越,带著不容忽视的威严,瞬间传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刻,长安城內的百姓纷纷抬头仰望,只见皇宫上空,阳光之下,一条鳞片闪烁著玉质光泽的白色龙影若隱若现,宛如天神降临。
目光锐利之人,更是能隱约辨认出,在那龙影之上,竟站立著一位少年道人,身姿飘逸,宛如仙人下凡。
陈茂生与方翰分头行事,此时陈茂生正坐镇於商会之中,处理著日常事务。突然间,他也听到了那声震耳欲聋的龙吟,紧接著,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惊呼声。他心中一动,走出屋子,顺著眾人的目光望去,只见皇宫上方,那条白龙在阳光下折射出如玉般的光芒,姿態优雅而神秘。
“这是……”陈茂生心中暗自思量,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龙。
他想起之前从师父李淳风那里得知的消息,车迟大国师的坐骑正是一头白龙,而且还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
“难道这就是那小白龙?它本应化作白龙马,成为唐三藏的坐骑,如今却成了大国师的坐骑?”陈茂生心中疑惑重重,“若是同一龙的话,那岂不是说明……车迟大国师又来到了大唐?”
想到这里,陈茂生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波澜。他望著皇宫上方的那条白龙,脑海中思绪万千。
与此同时,大唐皇宫之中,金鑾殿上已恢復了往日的寧静。袁天罡这位钦天监也被紧急召入宫中。
眾人纷纷走出皇宫,抬头望向天空中的那条白龙。袁天罡望著那盘旋的白龙,心中暗自揣测,嘴上却安慰著唐皇:“陛下无需担忧,九五之尊自有气运庇护,寻常妖魔仙佛,都无法伤害陛下分毫。就连这皇宫,也非一般魑魅魍魎可隨意闯入。”
说著,他目光深邃地望著天空中的白龙,继续说道:“即便是那西海龙王三太子,也不会轻易落入皇宫之中。”
闻言,唐皇李世民心中的担忧顿时消散了许多。
就在这时,从皇宫上方的白龙处,传来了一道少年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车迟吕洞宾,代家师林楠,前来大唐討要一物!”
眾人闻言,纷纷抬头望去,只见白龙周遭的云雾微微散开,露出了龙首之上的一道身影。那是一位少年道人,並非林楠,而是吕洞宾!
“车迟吕洞宾?”
“家师林楠?”
“林楠,便是车迟大国师的道號。”
“他是车迟大国师的弟子?吕洞宾?”
这一刻,皇宫之中,许多大臣交头接耳,纷纷猜测著吕洞宾的身份。
唐皇李世民的想法却有所不同。他听到来者只是吕洞宾,並非昔日的大国师林楠,心中顿时鬆了一口气。但听闻吕洞宾是代替师父討要一样东西,他的眉头又微微皱起。
天上,吕洞宾站在敖玉的头上,俯瞰著下方的长安城。他刚刚所施展的,乃是道门神通狮子吼。一声之下,法力鼓盪,声传长安。不仅皇宫之中能听到他的声音,整个长安城的人也都听到了这道清晰而坚定的声音。
皇宫之外,百姓们议论纷纷。
“吕洞宾?何等神仙人物!”
“代替师父討要一物?什么物?”
“向大唐討要什么东西?”
即便是普通的百姓,这时候也都在门外一边看著那白龙身影,一边討论著吕洞宾的来意。
而走出门外的陈茂生,更是感到震惊无比。他心中暗自思量:“吕洞宾?我没听错吧?吕洞宾?道教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丹鼎派祖师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首、纯阳仙人吕洞宾?他竟然成为了车迟大国师的弟子?”
陈茂生这名穿越者,心中充满了震惊与疑惑。
另一边,吕洞宾在天上见皇宫之中没有什么回应,便再次使用狮子吼神通,朗声说道:“昔日,大唐有队伍前去车迟求道,乃是求一应车迟之內神物……”
吕洞宾说出了他来討要的是什么。
皇宫中,唐皇李世民听到这里,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他抬头望著天上的白色龙影以及那龙身上的少年道人,心中隱隱感觉有所不妙。同时,也有一些恼羞之感涌上心头,仿佛自己做下的坏事要被揭穿一般。
果不其然,吕洞宾在天上以狮子吼神通,一字字真言道语將自己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他娓娓道来,將当初大唐派遣人前往车迟求道的事情说出。而后话头一转,却说起了当初被求来的种种“神物”,都被篡改名称,尽皆去除了一应关於车迟以及“道”的名號,转而冠上了大唐之名。
这些言语尽皆被长安城的百姓听入耳中。皇宫中,李世民被吕洞宾这一番话说得如同当眾被戳破谎言一般,脸上不禁泛起了一抹羞红。
“大唐欺世盗名,以我车迟神物推广开来、天下布种,却抹去车迟之名,抹去道名。”吕洞宾的声音彻传长安城內內外外。
“如此行径,欺世盗名也,盗我车迟之名,盗我道门之名!”
这样的话语传入了整个长安城所有人的耳中。原本林楠从现代带来的一应农作物尽皆都改换了名称。其中多数都是冠以“道”名来提升道门在车迟的地位让其深入人心。也有些农作物直接以林楠为名。但到了大唐这些农作物名字尽皆都被改变了被冠以大唐之名也就罢了还有些被冠以了“李”名被冠以了“世民”之名。
如今隨著吕洞宾的话却在整个长安城中揭示开来了大唐以及李世民欺世盗名的所作所为!
“什么?”
“近些年来活人无数可亩產千斤的神物竟然都是来自车迟?”
“为何来自於道门的这些神物会被更改名称呢?”
“原来我们现在每日吃的都是来自於车迟。”
一时间,长安城內犹如炸开了锅,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他们望著天空中那乘龙而来的吕洞宾,眼中满是敬畏与惊嘆。那少年道人立於白龙之首,衣袂飘飘,仙风道骨,这一副景象,儼然是仙家降临,超凡脱俗。
“瞧瞧,这定是仙家无疑了,这般气派,哪是凡人能有的!”一位老者捋著鬍鬚,感慨地说道。
“是啊是啊,既是仙家,又怎会撒谎欺骗咱们呢?他说的话定是真的。”旁边一位年轻人连忙附和道。
眾人纷纷点头,对吕洞宾的话深信不疑。
而在人群之中,陈茂生听到吕洞宾口中的言语,不禁愣在了原地。他眉头紧锁,心中疑惑重重。“吕洞宾为何要这样做呢?难道只是单纯地要回名声?还是说,他此来另有目的,是要问罪唐皇?亦或是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深意?”陈茂生的脑海中不断冒出各种想法和猜测,可每一种都让他觉得难以確定,心中愈发忐忑不安。
另一边,皇宫之中,唐皇李世民面色阴沉得可怕,从一开始的懊恼羞红,此刻已变得发黑铁青。他紧握著拳头,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袁爱卿!”唐皇李世民猛地一拍龙椅,大声喊道。
袁天罡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陛下,臣在。”
“你看看这局面,那吕洞宾如此囂张,在朕的皇宫上空如此言语,將朕置於何地?將我大唐的顏面置於何地?可有办法制止他?”唐皇李世民怒目圆睁,质问道。
袁天罡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这吕洞宾乘龙而来,並未直接侵扰皇宫,且他所说之事,也並非全无道理。若贸然出手,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风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