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四象无间
第238章 四象无间
在白雾山深居长达十年之久,李自归对於江湖中各个门派的了解也因此滯后。
江湖中公认的四大名门正派,分別是三清山、两仪派、神秀派以及青华派。
以前尚且年轻的李自归也曾问过师父子然祖师,为什么他们的三清山不叫三清派或者三清教,子然祖师只是笑著告诉他,他们只是依三清山而居,是三清山的一份子,江湖中人口中的三清山指的应该是他们这些生活在三清山上的人们。
后来隨著年龄增长,李自归也就逐渐明白了,师父他老人家从来都没將三清山当成过一个江湖门派,在子然祖师的眼里,他只是挑选了三清山这么一块好地方开始了新生活,
建起了三清宫这样的道观让来往香客烧香拜神,他仙风道骨超凡脱俗,以老叟之身照顾著整座三清山的顽劣弟子们。
其中甚至不乏李自归这种到处跟別人掌门打架,对方打不过只能跑来找子然祖师告状让其评理的麻烦弟子。
李自归会被百闻书院院主在武林风云榜上评为天下第一是有原因的,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和江湖里全部的顶尖高手交过手,而且无一不能胜,这位年少成名的天下剑主是武林风云榜上最没有爭议的存在。
方才李自归提到的枯叶师太,是神秀派的上一任掌门,也是当时江湖中的顶尖高手之一以枯叶师太的身份地位,和他师父子然祖师都是平起平坐的,况且枯叶师太与黄清之流不同,平日里修身养性清心寡欲不喜不悲,简直可以用世外高人来形容。
从前四大名门正派每三年都会派遣年轻弟子聚集在一起比试武功,说是为了热闹一番交流心得,其实就是为了显现各门各派的后辈所修炼的武功进展如何,毕竟江湖门派如同长流水,后继有人才是各位掌门毕生的追求,这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比武还有个颇为雅致的名字,叫做四象无间,寓意为四大门派虽然彼此交手爭魁,但是遭逢大小事件仍旧並肩作战亲密无间。
四象无间这个名字是子然祖师取的。
在李自归拜师三清山之前,四大门派弟子之间的比武各有胜负,子然祖师並不在意弟子是否能在比武中取胜为三清山爭光,只当是凑个热闹。
直到李自归这位千兵山庄的小少爷拜师三清山,隨后在四象无间之中以一己之力连胜二十四人,车轮战在绝对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毫无半分优势。
那一日,李自归年少轻狂,持剑傲然立於青华峰的白玉石台之上,四位掌门並排坐在远处,闻讯赶来围观的江湖人士凑在看台之上,一睹四大门派之中后起之秀的少年风采。
连胜其余三个门派二十四人之后,再无一人能入场迎战。
清风拂动少年鬢边髮丝,长剑映华光,轻笑意徜祥。
“师父,这四象无间,也不过如此!”
他转头高声衝著坐在红木座椅上的子然祖师喊道,只用了这么一句话,就让其余三大门派顏面尽失。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三大门派弟子无不咬牙切齿,却又拿他无可奈何。
“子然祖师,您不管管您门下弟子?”
青华派掌门黄清怒声对著子然祖师说道,后者只如老顽童一般耸肩摊手,纵然鬚髮皆白,却还是衝著旁人做起了鬼脸。
“打贏了还不让高兴,讲不讲道理?”
徒弟如此,师父亦是如此,这难免让身在四象无间主场作战却被当成了捧绿叶的青华派弟子更加心生恼火。
“子然祖师,此少年如此张狂,总该挫挫锐气,利於磨链心性。”
青华派掌门黄清开口之时其中意味已然不言自明,子然祖师却並未多说什么,只是朝著身旁的黄清做了个请的手势。
於是黄清飞身而动,踏空至李自归面前,手掌一张,將方才落败弟子被打落在地的长剑吸附於掌心之中。
黄清是青华派掌门,四象无间举办的初衷是年轻一辈交流武学,於情於理他都不该对李自归这样一个三清山年轻弟子出手。
围观之人中顿时传来了议论纷纷,话里话外都在指责黄清以大欺小,他却不为所动,
执意要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点顏色瞧瞧。
“子然祖师,您不怕那黄清心胸狭隘,折了您这三清山的天才独苗?”
两仪派掌门叶怡君警向身旁的子然祖师,后者看上去却並不担心。
“无妨。为何不见在上一次四象无间中夺魁的贵派大弟子苏音离?”
“那小子说四象无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来了也没意思,老夫临出门时他还躺在两仪门边的石狮子上睡大觉呢。他要是知道三清山出了这么个厉害弟子,肯定得过来凑凑热闹。”
“听闻叶掌门已將阴阳游龙体传给他了,看来叶掌门对於两仪派的下一任掌门人选心中已有定夺。”
“那小子很像我,是我最喜欢的弟子。子然祖师您呢,想必您百年以后,三清山就得交给这个叫李自归的小子了吧?”
子然祖师微笑摇头,笑而不语。
忽有清风扑面而来,绵柔缝缕洞悉方千。
转瞬之间,百玉石台上传来一声沉闷声响。
青华派掌门黄清后背著地重重摔在地面之上,他正欲起身,李自归手中的长剑已经搭在了他的颈间。
“黄掌门,您输了。”
全场鸦雀无声,仿佛时间的流动在这一刻都已经停止了。
无论是来青华峰旁观四象无间的各路江湖人士还是四大门派前来参赛的各位弟子,所有人都面露惊讶神色,一时间竟说不出任何话来。
徐徐吹过的清风遮不住人心波澜,晴空万里之下,李自归持剑立於清风里,居高临下望著双目失神倒在地上的黄清,唇角的轻笑是无数少年对这座江湖心生嚮往的缩影。
彼时的琴殤老人身在人群之中,將那俊朗少年的意气风发看在眼中,这张清秀面庞给他带来的震惊让他至死难忘。
感受著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就连一向不喜不悲古井无波的枯叶师太眼神中都闪过了一丝明显的惊异。
她与两仪派掌门叶怡君四目相对,旋即同时看向身旁的子然祖师,口中说出的话语竟完全一致。
“竟然是十里清风—”
子然祖师靠在座椅上,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动,对於身旁两人的惊讶表现非常满意,
苍老面庞上也跟著浮现出了一丝颇显幼稚的得意。
“习武之道艰难深邃,似他这般年纪,纵然习得十里清风,怎能施展到如此程度,竟能胜过黄清?”
叶怡君皱眉问道,子然祖师对此却不以为意。
“天赋过人者,万事易百倍。而且黄清这个人的武功虽然没什么缺点,但是也没什么优点——”
在白雾山深居长达十年之久,李自归对於江湖中各个门派的了解也因此滯后。
江湖中公认的四大名门正派,分別是三清山、两仪派、神秀派以及青华派。
以前尚且年轻的李自归也曾问过师父子然祖师,为什么他们的三清山不叫三清派或者三清教,子然祖师只是笑著告诉他,他们只是依三清山而居,是三清山的一份子,江湖中人口中的三清山指的应该是他们这些生活在三清山上的人们。
后来隨著年龄增长,李自归也就逐渐明白了,师父他老人家从来都没將三清山当成过一个江湖门派,在子然祖师的眼里,他只是挑选了三清山这么一块好地方开始了新生活,
建起了三清宫这样的道观让来往香客烧香拜神,他仙风道骨超凡脱俗,以老叟之身照顾著整座三清山的顽劣弟子们。
其中甚至不乏李自归这种到处跟別人掌门打架,对方打不过只能跑来找子然祖师告状让其评理的麻烦弟子。
李自归会被百闻书院院主在武林风云榜上评为天下第一是有原因的,他曾经以一己之力和江湖里全部的顶尖高手交过手,而且无一不能胜,这位年少成名的天下剑主是武林风云榜上最没有爭议的存在。
方才李自归提到的枯叶师太,是神秀派的上一任掌门,也是当时江湖中的顶尖高手之一以枯叶师太的身份地位,和他师父子然祖师都是平起平坐的,况且枯叶师太与黄清之流不同,平日里修身养性清心寡欲不喜不悲,简直可以用世外高人来形容。
从前四大名门正派每三年都会派遣年轻弟子聚集在一起比试武功,说是为了热闹一番交流心得,其实就是为了显现各门各派的后辈所修炼的武功进展如何,毕竟江湖门派如同长流水,后继有人才是各位掌门毕生的追求,这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比武还有个颇为雅致的名字,叫做四象无间,寓意为四大门派虽然彼此交手爭魁,但是遭逢大小事件仍旧並肩作战亲密无间。
四象无间这个名字是子然祖师取的。
在李自归拜师三清山之前,四大门派弟子之间的比武各有胜负,子然祖师並不在意弟子是否能在比武中取胜为三清山爭光,只当是凑个热闹。
直到李自归这位千兵山庄的小少爷拜师三清山,隨后在四象无间之中以一己之力连胜二十四人,车轮战在绝对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毫无半分优势。
那一日,李自归年少轻狂,持剑傲然立於青华峰的白玉石台之上,四位掌门並排坐在远处,闻讯赶来围观的江湖人士凑在看台之上,一睹四大门派之中后起之秀的少年风采。
连胜其余三个门派二十四人之后,再无一人能入场迎战。
清风拂动少年鬢边髮丝,长剑映华光,轻笑意徜祥。
“师父,这四象无间,也不过如此!”
他转头高声衝著坐在红木座椅上的子然祖师喊道,只用了这么一句话,就让其余三大门派顏面尽失。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三大门派弟子无不咬牙切齿,却又拿他无可奈何。
“子然祖师,您不管管您门下弟子?”
青华派掌门黄清怒声对著子然祖师说道,后者只如老顽童一般耸肩摊手,纵然鬚髮皆白,却还是衝著旁人做起了鬼脸。
“打贏了还不让高兴,讲不讲道理?”
徒弟如此,师父亦是如此,这难免让身在四象无间主场作战却被当成了捧绿叶的青华派弟子更加心生恼火。
“子然祖师,此少年如此张狂,总该挫挫锐气,利於磨链心性。”
青华派掌门黄清开口之时其中意味已然不言自明,子然祖师却並未多说什么,只是朝著身旁的黄清做了个请的手势。
於是黄清飞身而动,踏空至李自归面前,手掌一张,將方才落败弟子被打落在地的长剑吸附於掌心之中。
黄清是青华派掌门,四象无间举办的初衷是年轻一辈交流武学,於情於理他都不该对李自归这样一个三清山年轻弟子出手。
围观之人中顿时传来了议论纷纷,话里话外都在指责黄清以大欺小,他却不为所动,
执意要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点顏色瞧瞧。
“子然祖师,您不怕那黄清心胸狭隘,折了您这三清山的天才独苗?”
两仪派掌门叶怡君警向身旁的子然祖师,后者看上去却並不担心。
“无妨。为何不见在上一次四象无间中夺魁的贵派大弟子苏音离?”
“那小子说四象无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来了也没意思,老夫临出门时他还躺在两仪门边的石狮子上睡大觉呢。他要是知道三清山出了这么个厉害弟子,肯定得过来凑凑热闹。”
“听闻叶掌门已將阴阳游龙体传给他了,看来叶掌门对於两仪派的下一任掌门人选心中已有定夺。”
“那小子很像我,是我最喜欢的弟子。子然祖师您呢,想必您百年以后,三清山就得交给这个叫李自归的小子了吧?”
子然祖师微笑摇头,笑而不语。
忽有清风扑面而来,绵柔缝缕洞悉方千。
转瞬之间,百玉石台上传来一声沉闷声响。
青华派掌门黄清后背著地重重摔在地面之上,他正欲起身,李自归手中的长剑已经搭在了他的颈间。
“黄掌门,您输了。”
全场鸦雀无声,仿佛时间的流动在这一刻都已经停止了。
无论是来青华峰旁观四象无间的各路江湖人士还是四大门派前来参赛的各位弟子,所有人都面露惊讶神色,一时间竟说不出任何话来。
徐徐吹过的清风遮不住人心波澜,晴空万里之下,李自归持剑立於清风里,居高临下望著双目失神倒在地上的黄清,唇角的轻笑是无数少年对这座江湖心生嚮往的缩影。
彼时的琴殤老人身在人群之中,將那俊朗少年的意气风发看在眼中,这张清秀面庞给他带来的震惊让他至死难忘。
感受著扑面而来的阵阵清风,就连一向不喜不悲古井无波的枯叶师太眼神中都闪过了一丝明显的惊异。
她与两仪派掌门叶怡君四目相对,旋即同时看向身旁的子然祖师,口中说出的话语竟完全一致。
“竟然是十里清风—”
子然祖师靠在座椅上,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动,对於身旁两人的惊讶表现非常满意,
苍老面庞上也跟著浮现出了一丝颇显幼稚的得意。
“习武之道艰难深邃,似他这般年纪,纵然习得十里清风,怎能施展到如此程度,竟能胜过黄清?”
叶怡君皱眉问道,子然祖师对此却不以为意。
“天赋过人者,万事易百倍。而且黄清这个人的武功虽然没什么缺点,但是也没什么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