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453【稚嫩的生化女主,世纪悍匪绑架

    “我记得,你的第一部成名之作,《山中的邮递员》,当时在威尼斯我去看过你的影片,只不过当时你不在。”
    吕克·贝松惊讶于李艺书居然还记得自己当初那部记录片。
    真要说起来,当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时候,别看他的电影成为了开幕影片,但真要论一炮而红还得是李艺书。
    以21岁的年纪摘得金狮奖,成为了有史以来威尼斯金狮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当时可以说是非常轰动的。
    “那可太遗憾了,我很喜欢你拍的那部纪录片。”
    李艺书倒不是刚见面刻意寒暄客套,他的确很喜欢这部纪录片。
    以动物演员的视角,搭配上充满磁性声音的旁白,还有美妙的空灵音乐,让观众能够沉浸式的体验美丽的海底世界,不仅拍摄了大量的海底动物,还有动物们的求爱,群斗,追逐等场面。
    有点类似后来的《动物世界》,但不同的是,陆地上的动物,大家就算平时没见过,多多少少也不奇怪。
    可海底那些奇妙生物,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因为阳光照射在水底,映衬出的宛如镭射灯光的色彩渲染,直接将海底世界拍摄的美轮美奂。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海洋馆要比动物园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蔚蓝色的海水、各种海生动物在水池中滑动的如同翩翩起舞的画面,的确是非常吸引人。
    如果说因为都看过对方各自执导的电影,两人算是神交已久的话,那么《第五元素》的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对于李艺书来说就显得“陌生”了。
    陌生不是不认识,大名鼎鼎的“生化女”嘛,就算没看过《生化危机》电影,但多多少少也都知道这位。
    不算是很知名的好莱坞女星,可还是大众脸熟的女明星。
    身为制片人之一的托马斯,见李艺书看向了米拉·乔沃维奇,便主动介绍道:“李,这位是我们《第五元素》的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
    米拉·乔沃维奇礼貌的伸出手:“你好李导,我很喜欢你拍摄的《再见,我的妾》,一段有别于世俗的爱情。”
    听到霸王别姬的英文翻译,李艺书嘴角抽了抽,当初他也想过改改的,但徐砜是出品人,卖版权的是她,李艺书也不好过分参与。
    虽然对这个翻译不感冒,反而感觉还有点贬低这部电影的意思,但李艺书还是很礼貌的跟这位“生化女”握了握手。
    如果是其他同时段的好莱坞女星,李艺书或许还能说出点对方早期作品,但生化女的经典之作,还没有影子呢,就连早期的成名作《第五元素》也才刚成立剧组准备开机拍摄,自然是找不出能夸的点。
    相貌方面,米拉·乔沃维奇不算丑,在《生化危机》系列中的扮相也很惊艳,可或许是现在还没找到自己的化妆风格,也可能是对方当模特的关系,需要严格的控制体重,如今看起来骨瘦如柴,脸部线条过于硬朗,反倒是有点平平无奇。
    知道对方电影还好,长的让人满意也行,可这两样都没有,让李艺书还真不知道怎么夸,所以只能客气道谢对方喜欢自己的作品,然后便急忙转移话题,招呼大家坐下来聊。
    或许是刚见面大家还不熟悉的关系,吕克·贝松怕自己提议遭到拒绝,便聊起了大家共同的职业电影。
    吕克·贝松执导的出名影片有不少,《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超体》等等,而且他的电影风格算得上是多变的,从早期在法国拍摄的文艺片,到后来执导的枪战片、乃至科幻片,可谓是风格多样,且基准线摆在那,不算差也不算特好。
    但如今吕克·贝松可还没有后来那么擅于多变的电影风格,所以在跟李艺书交谈的时候,还有意的请教一些动作片的拍摄。
    这个年代的好莱坞动作片,基本都是一板一眼的,动作戏也很老套,就是两个演员在那你一拳我一拳的打,有点类似香江早期的邵氏武打片,套路化较为严重。
    反观香江功夫片,这些年的招越来越多,《红番区》因为李艺书的关系,在北美取得了很不错的票房成绩。
    吕克·贝松也看过这部电影,对里面的动作很感兴趣,他如今擅长的还是以剧情为主,枪战戏一般般,这次执导的《第五元素》说是科幻片,实际上也是剧情为主。
    李艺书对此也不吝啬,稍微指点了一下对方。
    一个因为有事相求刻意交好,一个心知肚明装模作样,双方聊得倒是很不错。
    从动作片一路聊到了科幻片,又聊到了两人共同的发家题材——文艺片。
    既然聊到了文艺片,那就不得不提今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了,今年戛纳电影节李艺书没有去,但公司派人去了,主要还是以买片为主。
    这一届的戛纳,英国导演迈克·李可谓是大获全胜,其执导的电影《秘密与谎言》不仅拿下了金棕榈大奖,女演员更是凭借精湛的演技拿到了影后,同时导演还又摘下了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这对于习惯性分蛋糕的戛纳来说,一个电影连拿三个奖,除了一个附赠的人道精神奖外,金棕榈跟最佳女演员那可都是大奖。
    李艺书对这位同姓的英国导演不熟悉,可吕克·贝松很熟悉,滔滔不绝的讲了不少,李艺书虽然插不上话,可也保持微笑。
    过了大约十几分钟的时间,眼看双方交流的很不错,在托马斯的示意下,吕克·贝松说出了此行的目的,那就是替塔克调整一下档期。
    李艺书故作迟疑了一会儿,还是点头答应给吕克·贝松一个面子,不过具体档期如何调整,就得双方派人来进行协商了,他肯定是要以自己的影片为主。
    吕克·贝松也明白这个道理,自然是爽快答应,毕竟克里斯·塔克在他的电影中,也只是一个有点戏份的配角,只要李艺书这边安排调整好档期,不管什么时候开拍都来得及。
    眼看李艺书答应,吕克·贝松也没有多停留,聊了一会儿后便起身告辞了。
    至于后续档期调整,自有工作人员来协调谈判,临走之前,吕克·贝松感谢的伸出手:“李,很感谢你的帮助,《第五元素》的投资成本太大了,容不得我有半点的失误。”
    “大家都是导演,我能理解。”
    李艺书微笑着与对方握了握手。
    托马斯先让吕克·贝松带着女主角先离开,他则留下来又感谢了一番李艺书,这才赶回剧组。
    这次《第五元素》调整拍摄档期,最忙的不是导演,而是他这位第二制片人,不仅要调整演员的档期还要把剧组给筹备起来,可谓是忙的不可开交。
    送走了托马斯,李艺书眼看时候不早了,赶去剧组准备继续拍摄的档口,喊来了助理凯特·布兰切特,说道:“凯特,你去跟罗杰说一声,让他去跟《第五元素》剧组洽谈塔克档期的事。”
    “好的导演。”
    凯特·布兰切特点头答应,转身就去找第二制片人罗杰。
    等她走后,李艺书招呼剧组继续开机。
    拍摄过程中,罗杰匆匆赶了过来,待看见剧组已经开机了,便老实的待在外面,一直到程龙一段戏拍完,他这才跟李艺书聊起了档期的事情。
    “怎么谈档期?自然是优先我们的电影拍摄了。”
    李艺书瞥了他一眼,淡淡的说道:“塔克个人戏基本上拍完了,跟程龙的对手戏大概两个礼拜不到就能搞定,你去《第五元素》剧组,就按照我们的档期来谈。”
    “半个月?”罗杰迟疑道:“我怕他们不同意。”
    塔克在《第五元素》别看只是个配角,但戏份并不算少,要让剧组等他半个月的时间,恐怕对方不会答应。
    “不同意就算了。”李艺书撇了撇嘴角说道:“我能答应调整档期,就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
    说实话,要不是托马斯来找他,李艺书是不可能调整塔克档期的,他宁愿一直磨磨唧唧的拍摄,也得治一治对方。
    “好吧,我会去跟他们说的。”
    罗杰看李艺书都这么讲了,自然不会多说什么,他是《尖峰时刻》的制片人,又不是《第五元素》的制片人,哪儿管得了对方乐不乐意。
    第二天,罗杰跑去跟托马斯交谈档期的事,得知最少半个月的时间,托马斯肯定是不乐意的。
    只是面对强势的罗杰,托马斯也无济于事,想要打电话给李艺书说一说,可电话一直打不通,他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没办法只好答应下来。
    托马斯也不是没有想过更换塔克的这个角色,只不过现在剧组都已经开拍上了,临时更换角色麻烦不说,本身就是他们剧组不占理。
    剧组拍摄的时间过的很快。
    转眼的功夫到了五月底。
    青霞带着好大儿来了洛杉矶,李艺书实在是没时间去接机,便打电话给艾米,让她亲自过去接一趟。
    青霞来了以后,李艺书也不在哥伦比亚片场附近住了,晚上下了工后,就坐车返回比弗利山庄陪她们母子俩。
    餐厅内,李艺书看着一大桌子的菜,朝着端菜来的黄妈,笑道:“黄妈,你来的可太及时了,在这边吃点好的都难。”
    听到这话,黄妈高兴的合不拢嘴:“先生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在比弗利山庄住了也有大半年的时间,黄妈对周围的超级市场也熟悉了,哪怕不懂英文,但超级市场都是明码标价的,多去几次也就熟悉操作流程,不至于因为不懂英文胆怯了。
    “那想吃的可就多了。”李艺书笑着说了几道自己想吃的菜,其中就有辣味十足的川菜。
    来美国这大半个月的时间,他就没吃过中餐,哥伦比亚片场的餐厅味道虽然不错,但对于一个川蜀人而言,没有辣椒的菜,吃起来总归是不过瘾的。
    “好的先生,家里面没有辣椒了,我明天就去菜市场买。”
    黄妈以前经常做的是粤菜,不过在李艺书这待久了,也知道了他的口味,自己买了菜谱,琢磨了点川菜,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川菜重油重辣,只要注意这两点,基本就不会太难吃。
    “嗯,麻烦你了黄妈。”
    待黄妈进了厨房,李艺书就看见青霞从楼梯上下来,笑问道:“怎么样,咱儿子睡了?”
    “嗯,睡了。”青霞微微一笑:“在飞机上没怎么睡好,刚刚又跟你疯玩了一会儿,现在也累的睡着了。”
    “男孩子嘛,疯玩一点很正常。”
    李艺书笑着招呼青霞过来坐。
    李邦国现在正是会走会跑人嫌狗憎的年纪,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最原始的好奇,或许是好久没回这套房子住的关系,一回来就到处乱跑,一刻都不带歇着的。
    李艺书陪着玩了大半个小时,累的不行,最后没办法,只好让他妈带上楼哄睡觉了。
    许久未见,二人也是一边吃一边聊。
    主要还是青霞在说,来美国之前,她在苔湾通过关系成立了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慈善机构,青霞慈善基金会,她的计划是以捐助希望小学为主。
    自从1989年,希望工程发起实施后,很多有钱人做慈善都是以修建希望小学为主,青霞以前对这方面不太懂,但深入研究以后,也是了解到了希望工程。
    李艺书想了想,开口说道:“建希望小学是不错,不过我觉得最好还是以助学金为主。”
    “助学金?”青霞微微一愣。
    “不错,现在很多地方是缺学校,但更多的还是缺钱,那些失学儿童并不是因为没有学校读书,而是家庭经济的问题……”
    李艺书曾经也有关注过助学方面的事情,很多新闻报道,都是某偏远地区的孩子,每天走十几里地去上学,光上下学的时间就了好几个小时。
    但在李艺书看来,学生完全可以在校住宿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而之所以那些贫困学子不住宿,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经济。
    助学金除了提供上学的资金,完全可以包含学生住宿与伙食费。
    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得根据不同地区的问题来去安排。
    青霞想了想,便点头道:“我回头就跟基金会的人聊聊。”
    “这事不着急,做慈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长期的坚持。”
    李艺书刚说完,突然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响了,起身过去拿起手机。
    是艾米打来的,一接通,她就震惊的说道:“老板,刚刚香江那边传来消息,出大事了!”
    “香江?那边出什么事了?”
    “李家成儿子被绑架了!”(本章完)